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利用全国31个省的省级数据,采用利益归宿分析方法,考察了我国学前教育公共支出的受益分布。结果表明:人均GDP最高地区、东部地区为我国学前教育公共支出的最大受益者,其他地区均为学前教育公共支出利益受损者,其中最大受损者并非在人均GDP最低地区和西部地区,而是在人均GDP次低地区和中部地区。这一格局在2003-2008年的6年间并未出现实质性的变化。相反,受益差距在不同地区却呈现出一定的扩大趋势。政府投入不足,政府间责任分工缺乏有力的制度约束,以及公共支出投向偏差是造成当前学前教育公共支出不公平的主要原因。尽快补足学前教育短板,将政府以及各级政府间在学前教育投入的责任具体、明确,做到有章可循,扶持民办幼儿园健康发展,是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公共支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公共教育支出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教育支出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影响一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采用支出强度、支出结构和生均支出水平三个指标比较我国与部分代表性国家的公共教育支出水平,结果表明我国公共教育支出水平与其它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不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据此我们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九五”以来,我国政府财政性教育投入的大量增加有力地支持了各类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多,经济不发达,财力也不充裕,教育投入规模和教育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公共教育经费支出职责划分不同;二、教育经费来源渠道不同;三、政府教育拨款的分配结构不同;四、公共教育支出规模不同。  相似文献   

4.
《青海教育》2006,(1):94-94
中国目前的教育差距大于经济差距,表现在教育支出差距大于居民整体消费支出差距、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差距大于人均财政支出差距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由于城乡二元的社会经济结构导致的城乡教育二元化,最终导致城乡间教育的不平衡。分析了城乡教育不公平差距的存在和持续拉大是我国当前教育公平发展所面临的严峻现实,同样制约着社会的公平正义的发展。指出政府作为公共教育政策执行主体,就要从公正的角度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同时对乡村薄弱地区予以补偿和照顾。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本溢出视角下的教育补偿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人力资本的外部性理论出发,分析了教育私人投资的社会溢出效应,以及劳动力流动带来的教育公共投资的区域溢出效应,探讨了这种外部效应对弱势家庭和弱势地区政府教育投资激励的抑制效果。指出教育的现有差距依然存在,作为主要投资来源的政府和家庭的激励程度的降低进一步恶化了教育投入不平衡的程度。认为,在中国这样地区发展差距极大的人口大国,要建立针对弱势家庭的风险性补偿机制,以及建立针对弱势地区的区域性补偿机制,才能有效地促进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7.
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将导致社会各阶层的收入差距扩大,但教育资源分配不公更可能是由极端的收入不平等所引起的。作为公共政策重要内容的公共支出,可能是导致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贫困人口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受益相对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基于寻租理论的相关模型和经验证据显示,公共教育支出的不平等程度具有显著的路径依赖性特征,公共教育支出领域的分配不平等将降低长期经济增长率,并且还会强化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共享型社会将降低未来各期的收入不平等程度,并导致更高的收入增长率,而家长因素对子女在公共教育支出中的受益份额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公共教育支出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相关研究为基础,结合广东省2003-2020年公共教育支出在财政支出结构的占比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建立公共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和高等教育支出占公共教育支出比重与城乡收入比之间的多元线性模型,旨在发现公共教育投入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结合分析结果,从农村教育投入、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劳动力就业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人均公共教育经费、人均教育经费指数和包括城市经济、居民生活水平、城市科技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等因素的计量回归模型是三个不同层次的衡量教育投入水平的指标.通过这三个指标,将北京市等我国主要城市与世界其他城市的基础教育公共投入情况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我国主要城市的基础教育公共投入与欧美水平总体差距较大,而且我国城市之间的投入水平也存在明显差异.同时,发现模型分析更加全面和有说服力,可以说明我国有些城市对基础教育投入的政府努力程度接近世界主要城市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0.
公共政策执行是将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唯一途径。同一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受不同因素的影响,执行结果偏离政策目标和内容。我国民族地区教育公共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受区域、经济等影响,教育公共政策的执行背离了既定目标,影响了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政策审视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公共政策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合理配置公共资源。长期以来由于受公共政策“城市偏好”的影响,公共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没有得到公平的分配,大量优质的教育资源为城市所有,其结果是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严重失衡,两者在办学条件和城乡适龄儿童的入学机会等方面存在巨大差距,并有持续拉大的趋势。这种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状况,既阻碍了义务教育的公益性和公平性的实现,也制约了城乡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必须对影响公共资源在城乡间进行分配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税收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义务教育的投入体制、教师政策等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合理的批判,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新的政策,实现公共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公平和合理配置,进而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差距。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乡义务教育经费差距演变与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考察了1993-2005年中国义务教育经费城乡差距的演变状况,发现义务教育生均经费城乡差距比经历了先增加后下降,再上升又持续下降的演变过程。小学、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中的公用经费城乡差距十分显著。并分析了财政分权程度、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以及中国城市化水平等因素对城乡义务教育经费差距的影响,最后对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和谐发展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袁振国 《教育研究》2005,26(7):3-11
教育和谐发展既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又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对我国教育发展状况的实证研究表明,教育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教育差距大于经济差距,教育差距是教育和谐发展的严重障碍。缩小教育差距是促进教育和谐发展的突出主题。缩小教育差距,制度建设是关键,政策保障体系构建是重点。当前,要逐步弱化并最终消除人为扩大教育差距的有关政策;要根据城市反哺农村、东部反哺西部的思想,制定新的政策;要对某些政策作必要的调整,以利于教育公平合理地竞争。  相似文献   

14.
实现全纳与公平的成人学习与教育是全球各国不断追寻的目标。依据GRALE I—Ⅳ中的调查结果可知,世界各国在成人学习与教育政策制定与发展取向上日益指向全纳与公平,成人学习与教育筹资日益接近全纳与公平的需要,成人学习与教育的参与者日益接近全纳。但是,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成人学习与教育尚未达到真正的全纳与公平,而且存在明显的不均衡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贫富差距和经济不平等导致的情境障碍,公共领域教育支出不足等造成的机构障碍和弱势群体学习发展意识与信息缺乏产生的意向障碍等造成的。为此,应制定成人学习与发展积分累进的多样化优惠政策,建立政府与社会多元投资的成人学习与发展保障机制,建构全域覆盖的全民学习与进展信息平台,并从教育反贫困与扶智的视角提升社会和个人参与意识,不断提升成人学习与教育的政策效度,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进度,早日实现全纳与公平的成人教育。  相似文献   

15.
安双宏 《教育研究》2012,(7):130-133
印度的教育系统规模庞大而复杂,政府的高度重视推动了印度教育的发展。印度在教育公平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积极的政策,对教育的投入持续增长;印度专业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获得了世界好评,为印度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由于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目标一再延期,普通中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分流比例极低,普通高等教育的质量长期偏低,这些因素对印度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尽管如此,印度政府在促进教育发展方面的探索对广大发展中国家不无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地方政府教育投入与教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等教育为例,对中国10省市比较分析显示,地方政府教育投入与教育发展关系密切,两者通过经济发展耦合在一起。为了保证教育投入与教育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地方政府应自觉加大力度降低行政成本,领导者更要提高投入教育的意愿,并硬化教育经费投入的增长指标,中央政府也须进一步健全中央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17.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是破除城乡义务教育二元体制、促进教育公平的时代诉求。按照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包括行政区内的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和跨行政区的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两大类型。义务教育的属性特点和社会公平的伦理要求共同决定了各级政府必须承担起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财政职责。当前,要解决各级政府财政收入格局与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财政职责不对称的问题,各级政府应针对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要履行与其财政能力相适应的财政职责,其中县乡政府需承担力所能及的财政职责,省级政府承担最主要的财政职责,中央财政承担对省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职责。  相似文献   

18.
多角度审视基础教育信息化区域性失衡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区域性失衡,东、西部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差距明显。从教育学、经济学、传播学和社会学等角度看,这不仅影响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还会导致不同地区和人群间“知识沟”的扩大化,引发新的社会问题。基础教育信息化区域性失衡的重要原因是教育资源配制的不合理。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均衡发展,需要健全教育投资体系,特别是完善政府的各项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19.
十多年来,我国公共教育经费投入指标从未达到过目标,这与政府财政能力密切相关,如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过低;财政负担结构不合理,中央财政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经济发展不平衡,许多地方财政困难等。在未来若干年内,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财政、教育政策的调整,我国将逐步具备达到公共教育经费投入目标的财政能力或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当前,厦门市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生源质量和师资配置方面仍存在较明显的岛内外和校际差异,此差异又对学生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产生影响。为进一步推进厦门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可从社会经济层面加快岛外经济建设、缩小各区经济发展差距,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教育投入,加大力度弱化社会对高考升学率的过分关注,重视并加强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提高教育的管理水平等方面努力;学校层面则应从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利用政策之利谋求发展,努力探寻学校办学特色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