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一、教材包括教科书本身通常我们提到教材,想到的就是教科书,认为教材就是教科书,教科书就是教材,其实不然。首先我们认为教材包括教科书本身,教科书只是教材的一部分,不能把教材和教科书等同起来。《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学习和使用英语。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使用教科书外,还应该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可见,教科书只是课程资源之一,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已引起英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等发生很大的变化,英语课堂教学必然也会在新课程理念的感应下彻底翻新。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除教科书  相似文献   

2.
广义的教材应是教师在教学行为中所使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 ,包括教科书、各种辅助教材、视听教材、电子教材等等 ,狭义的教材特指教科书 ,本文所说的教材是指后者。在新课程理念下 ,课程资源包括教科书、教师、学生和与课程相关的所有资源。实施课程标准的教材可以有多本 ,即真正实现“一纲多本”。教师也是教材的开发者 ,教师可以因地制宜 ,根据学校资源、学生实际、教师个性 ,在教学设计中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整合 ,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加工和处理 ,以求达到教学效益的最优化 ,体现教学的人性化 ,促…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这个要求隐含着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强调教师要由"教科书的执行者"转变为"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即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这并不是要忽视教材的重要性或者抛开教材进行教学,矫枉过正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教材(课本)仍然是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主要载体,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源。教师在教学时应着力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用好教材、用足教材,最大限度地利用教材达成教学目标,实施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教科书和教材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基本的用语,然而,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教科书和教材存在着误读现象。传统的教材观将教材默认为教科书,将教科书等同于教材。值得注意的是教科书和教材不是完全相同的两个概念。教材与教科书不能直接划等号。教材的概念不是封闭的,教材的概念而应是具有“弹性”和“开放性”的。  相似文献   

6.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的执行者,应该成为课程的建设者”。教材(主要指教科书)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如何在这些理念的指导下,创造性地使用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科书呢?我们的做法是:一、按“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思路重组教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指出:“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7.
李梁 《考试周刊》2010,(22):20-21
建国初期,随着高校第一个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基本建立,作为教学媒体的核心——教材的建设,也开始提上议事日程。从拟订讲授提纲、推荐参考书,编写讲义、教科书及参考资料到着重修订、编写教学大纲.大量翻译和出版苏联的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籍.基本上形成了以教科书为基本教材,教学参考书等教学资料为辅助教材的覆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材体系。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这个要求隐含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然而,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用教材教”的理念并没有被教师真正领会和把握:一方面是多数教师依然故我,不折不扣地“教教材”;一方面是少数教师脱离教材,任意地拓展和生发。  相似文献   

9.
新一轮课程改革带来了许多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作为教学开放性理念之一的教材观给广大教师提供了无限创造和发挥的空间。“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观念已经被广泛认同和接受,并付诸教学实践中。小学科学课教师也要树立用“教材教”的观念,即在以教科书为主要凭借的基础上,以“用教材教”的理念指导我们的教学。  相似文献   

10.
教学材料,简称“教材”,指所有能将教学内容变得易于理解,用于鼓励、改善和促进教与学的材料。教科书是具有典范性的教材,但不是唯一的教材。作为典范性的教科书,教材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有丰富的情境化教学材料的支撑。一线教师和学科教育研究者都应将开发情境化教学材料作为己任。电影《我不是药神》从素材向教学材料转化的研究展示了一个支持德育学科单元教学的教材开发框架。  相似文献   

11.
《人际沟通与礼仪》是中职课程的教科书,该教科书的编写体现能力本位的思想理念;但该教科书存在一定的瑕疵,如教科书中举例与中职学生直接相关的事例甚少,综合训练明显不足尤其是与中职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相关的实训缺失。教师在教学中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1)处理好课程与教材(教科书)的关系,依据课程思想理念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教科书)(。2)处理好教材与教科书的关系,确立起"教材系列"的观念。在教学中变"教教材"的观念为"用教材教"的观念。(3)处理好教材与教法的关系。教师对教材、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可以有不同的呈现方式,同一内容,教法不一,教学效果也会不一。教师应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陈星华 《语文天地》2013,(12):19-2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材建设与使用问题也提到日程上来。无论是基于传统教学观,还是新课程资源观,教材作为课程内容的最重要载体,均体现着课程设置目标、目的,以及课程实施方式、方法,成为人们认识和判断课程改革的主要依据,也就是教材的"原则性"。通俗而言,就是新课程的"框框架架"。教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如果将教科书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在全国逐步推广,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的,掌握新课程改革理念,转变教学观念,已成为中学教师的自觉行为。本文简述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化学教师必须转变的教学观念。一、教材观的转变教材是教学活动的素材和载体,教材包含教科书教材、图书教材、视听教材、现实教材、电子教材等。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基本上把教科书作为学生惟一的教材,而教科书存在内容繁、难、偏、旧,学科本位严重,形式单一等问题,这些症结严重困扰基础教育的发展。在课程改革中,教材将出现两多一新的特征。首先是教材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材不仅指语文教科书,还包括对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切信息。我们把语文教科书称为"显性"教材,把其它的语文信息称为"隐性"教材。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具有自觉填补"显性教材"(教科书)留下的空白的意识,充分发挥教师个体应有的课程价值,自觉根据教学实际对显性教材进行加工、整合和创造,挖掘出和教学相关的"隐性"教材,从而进一步丰富显性教材内容,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5.
国家《地理课程(实验稿)》已经颁布,根据该标准编写的实验教材也已经在实验区使用。经过一年来的课改实践,我们由衷地感到:地理课变了,变得充满生机,富有活力,它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一、要具备课程意识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有大纲意识、教材意识、教参意识,而课程的意识淡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课程意识提到了重要位置,强调地理课程标准是地理教学的主要依据,课程是由教科书、其他教学材料、教师与学  相似文献   

16.
一、整合教学资源的必要性 在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必须理清课程、课标和教材的关系——历史教科书是课程资源最重要的一项资源,但不是唯一资源.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须跳出教材,从课程和课标要求的高度解读教学的重难点,进一步整合历史教学资源,方可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使用现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选修4—7(人教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该教材出现的错误竟然高达7余处,作为一本普通高中教科书出现这么多的错误实属罕见,着实令人担忧.现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错误之处一一列举如下,敬请中学课程教材研究所的老师们认真斟酌以及各位老师指正.  相似文献   

18.
信淑芳 《生物学教学》2005,30(11):21-22
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教师把教材奉为“圣经”,教材控制着教师的教和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落实知识点”,而新课程下的教材观呈现出新的转向,其根本特征是范例性和媒介性,即是:教科书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不是学生必须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而是引起学生认知、分析,并进行反思、批判和建构意义的中介,是案例或范例。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9,(17):7-8
英语课标提出"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使用教科书外,还应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因此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持续推进,教师在开展英语课程知识的教学期间,不仅可以将课本作为教学教材运用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同时还可以将其他具有可变性、发展性和开放性的课程资源运用其中开展教学工作。为此,要求教师必须摒弃"教教材",而要树立"用教材教"灵活地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20.
课程论视域下,依据古德莱德的课程形态理论来分析课程、教材和教学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通常所谓的课程其实就是“理想的课程”,引导着教材的编制;教材则是“正式的课程”,承载着“理想的课程”的价值所系;教学则可以视为是一个“领悟的课程”“实施的课程”和“体验的课程”的过程综合体,依据“正式的课程”,指向“理想的课程”。因此,实践层面上的课程(包括教材)和教学之间,就像一枚硬币的两个面,是相互依存的关系,须臾无法分离或分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