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中国古东夷地区最早的艺术活动——原始乐舞,体现了古东夷人整个社合群体的文化意识,其原始的文化发展必然促进其原始乐舞的发展,大量的考古说明了他们在音乐文化上的不断发展,现代的科学手段也证明了古东夷五声音阶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 人类创造物质的、精神的世界,是为自我生存和发展服务的。 艺术的本源,有源于劳动说,源于宗教说,源于求偶说等等,众说纷纭。但归结起来看,众说中有一个共同点:艺术得以产生发展,是出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在远古,人类社会的总体活动,转绕着“生存”这唯一的目的而展开。人们为了扩大原始的渔猎、农耕等劳动生产的成果,为了获取部落战争的胜利,为了繁衍生息,复排预演劳动生产、社会生活和战争的过程。于是诞生了模拟生产劳动、战事、抗击自然和膜拜自然、求偶示爱等原始乐舞和墙画——一种混生性的社会文化现象。它孕育着各门类艺术的胚芽。从今日仍存活于民族民间的不少古老的乐歌乐舞中(如那些具有祭祀和图腾崇拜性质的集体歌舞,具有巫文化特征的  相似文献   

3.
刘杰 《新疆教育》2013,(14):28-28
研究原始舞蹈的起源,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回答舞蹈的产生、原始思维的发展、原始艺术的特点和规律等问题,而且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人类艺术的发展史。黎锦晖是中国近现代音乐舞蹈史上一位举足轻重、引领时尚的人物。他以其超卓的创作激情和艺术天才,给中国传统乐舞注入了新鲜血液,开创了中国近现代校园乐舞教育的先声。  相似文献   

4.
七十年代末期,考古工作者对大连市长海县诸岛和大连市旅顺郭家村原始社会文化遗址进行了科学的发掘。这两处文化遗址以其丰富的内容,再现了原始人类的社会生活和艺术;再现了原始人类的审美观念,从而使我们得以掌握第一手材料,来探讨大连地区原始文化的艺术渊源和它自身发展的某些特点。  相似文献   

5.
由于藏民族生活环境独特,因而创造了具有雪域高原特色的灿烂文化,作为其中的一种艺术形式,藏族舞蹈从原始苯教初期,到藏传佛教时期,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并因地域不同而分为许多不同的教派形式,期间宗教的影响至关重要,藏族舞蹈和藏族乐舞成为了藏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音乐舞蹈是古人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据史料记载,我国的乐舞文化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其中,汉代乐舞堪称奇葩。与先秦乐舞的静穆和盛唐乐舞的华丽不同的是,汉代乐舞所表现出的精神气质,大多是雄健有力、昂扬自信、生机勃勃,展示着实现了大一统政治局面之后中华民族万象更新的大日寸代气魄。它以极大的包容精神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艺术形式及风格熔于一炉,构成了汉代丰富而多元的乐舞体系。古朴厚重的钟鼓齐鸣、管弦齐发的场面,翘袖折腰、回旋飞扬的长袖舞,  相似文献   

7.
古代西域就是今天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龟兹古国是西域36城邦国之一.龟兹古国位于西域的中部,由于西域是古印度文化.古罗马文化、古中国文化和古波斯文化在世界上唯一的变汇处,所给我们带来了独有的文化.龟兹乐舞是以历史悠久的石窟壁画形象为原始素材.本文是从龟兹乐舞的文化背景的源头出发一直走进龟兹乐舞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试论原始神话的文化内涵及艺术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话作为人类早期最活跃的文化形态之一,既是人类精神活动的开端,也是文学活动的肇始。其中的思维方式、心理特点、结构原则,深深地沉积在不同民族的心理、文化和精神的底层。我们从神话的原始文化表征中可以看出中西不同民族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实质。本文试从思维方式和民族文化心理的角度,对中西创世神话、救世神话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探讨中西神话所表现出的文化差异和艺术魅力。创世神话是原始人类初期对自然和社会积极认识的成果与知识的结晶。它反映了人类对自身起源、宇宙起源及神性英雄诞生等诸方面的丰富想象和幼稚思考。中西创…  相似文献   

9.
歌唱是人类创造的最古老的文化艺术形式之一。中国的歌唱文化历史悠久,早在原始氏族时代,伴随着人类的共同劳动、共同生活,歌唱文化开始萌芽、衍生,不断发展,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面具是历史、宗教、艺术及民俗等多种意义的复合体。中国的面具艺术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造型特点,在其形成和发展的漫长岁月里.与原始乐舞、巫术、图腾崇拜以及民间歌舞、戏曲等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从一个侧面形象而鲜明地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观念信仰、民俗文化、情感理想与审美趣味,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心理特质和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1.
莽人是我国少数民族中的一个少小族群,目前才逐渐被外界所认识和了解。莽人生活习惯接近原始状态,他们的乐舞文化也有着原生态性、封闭性等特点,随着莽人族群的被发现、被开放,莽人乐舞文化受到外来因素的干扰,加强对莽人民间乐舞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民间艺术、生态民族文化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2.
人类在社会生活、生存与斗争中产生了原始崇拜、原始宗教和原始艺术。原始艺术与祭祀行为渐渐衍化为民俗。民间美术不仅是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宗教文化服务,并借助宗教的世袭领地取得自身的发展。宗教艺术与民间美术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管琳 《时代教育》2010,(6):64-64
宗教,在辽朝兴衰成败的二百余年间,一直深度渗透于辽王朝的各个领域之中.无论是政治、军事、生活、习俗,还是文化、艺术,辽代宗教都在不同程度上与其相应领域发生着或多或少联系和影响.辽代乐舞作为辽代文化艺术领域中较为突出的一种艺术种类,与辽代宗教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二者互为影响.本文在总结辽代宗教文化与辽代乐舞文化关系的基础上,简要地概述辽代宗教文化与辽代乐舞文化的三个突出"共同点",力图从宏观上分析辽代乐舞文化与辽代宗教文化相互之间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4.
河北乐舞是汉代河北民众及权贵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其发展原因一是有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二是随着经济发展和都市文化繁荣的需要音乐歌舞商品化,以及统治集团对乐舞艺术的喜好与需求.河北乐舞发展的主要表现是女乐数量众多,进入宫廷,并遍及豪贵之家.少数女优跻身统治者行列,以善乐舞而得宠于帝王,并因此而影响了当时的社会风尚和乐舞艺术的发展.河北丰厚的音乐歌舞土壤还孕育出了著名的音乐家和整理传承音乐理论的学者.  相似文献   

15.
在传世文献和现代文化人类学视野中,乐舞均被视为文学艺术的源发形式。这一发端的设定,源于原始巫术活动对音乐舞蹈的广泛使用,也源于现代艺术理想对于历史的重建。在中国传世文献中,这一发端是由《尚书·虞夏书》中关于“百兽率舞”等乐舞神迹的记述昭示出来的,因此,对这类神迹的研究,就成为澄清中国艺术史源头并重建其历史进程的关键。从《尚书·虞夏书》看,“百兽率舞”是中国艺术的前礼乐形式,代表了上古乐舞所可达至的艺术高峰;它从巫术向礼乐的递变,为理解中国早期艺术史提供了有序线索,即从“乐与神通”到“乐与政通”;这一乐舞形式与上古圣王体系的关联,则使其被后世视为已逝黄金时代的表象形式,并因此被反复追忆并神圣化,于此,历史的起源就是目标。  相似文献   

16.
艺术人类学的研究视角,拓展和深化了少数民族民间乐舞理论的研究视野、理论范式以及研究方法,对于高速变迁、消亡的各少数民族民间乐舞文化研究至关重要。文章以艺术人类学为学理基础,以哈尼族、彝族乐作舞为研究个案,在深入民间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整合了云南少数民族民间乐舞的普遍现象,记录个案的文化变迁现状,探索民间乐舞与周遭文化因子的内在关联,多视角剖析民间乐舞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乐舞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在我国历史上源远流长,并以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在我国艺术文化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将通过对我国古代乐舞发展历史及不同时期乐舞的特征展开论述,以期能够为中国古代乐舞的研究提供更多的材料。  相似文献   

18.
《乐记》是先秦儒学艺术思想的文化结晶,蕴含了宝贵的人类原始美学思想因子,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血脉,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其艺术精髓和美学智慧,越来越成为民族文化凝聚力和艺术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当代艺术教育的宝藏。本文的意旨是揭开远古《乐记》美学思想的神秘面纱,探索深层民族审美心理和历史传承遗韵,使之融合到我们现代的艺术教育中。  相似文献   

19.
花山崖壁画的绘画造型构图、色彩所表现的内容和形式一方面来自原始宗教、原始巫术构成因素,另一方面来自原始社会、原始文化的构成因素,从而以原始艺术的符号化形式承载壮族先民的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表达了他们具有强烈的实用功利目的性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呈现出他们的生存、存在、生活状态及其发展历史,具有艺术人类学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汉朝曾是世界上国力强盛、文化发达的东方封建帝国,大量的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说明两汉时期有着丰富多彩的都邑文化生活。正是这些文化生活促使我国汉代乐舞杂技、文学、绘画艺术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