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史诗性”诗歌的艺术结构舍弃了经典史诗对外部空间的营造,代之以诗歌“内结构”的创建。其表现为“张力型”的空间内结构和复合性时空内结构两种形式。前者由组构整体的各部分互相撞击、扩张,催动生发而成的;后者是通过诗歌元素的对应关系、意象之间形成的“方向性张力”和语言的视觉特性等途径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诗歌双重空间的心理生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诗歌讲求意境,并以此作为审美特征被凝固下来。而这一切均源于中国诗歌特有的“建筑材料”──汉字,正是在弥合语言空间和思维空间的过程中,产生了意境。本文以心理学为媒介,对其思维过程进行了深层次的透视,并在美学和心理学的结合点上,充分认识中国古代诗歌建立双重空间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徐迟20实际30年代的诗歌中的地理意象存在三种形态,即以自我为中心对自然地理的平面观察,因而诗中的地理意象以平面形态出现;以对中国、世界与宇宙三位一体空间的立体观察,因而诗中的地理意象以立体形态出现;以对故乡、都市与世界等地理的深度观察,因而诗中的地理意象以象征形态出现。处于平面形态的诗歌,其内在的意蕴及其艺术的表现缺乏深度;进入立体形态的诗歌,往往能够给人以开阔的意境与多重想象的空间;进入象征形态的诗歌,往往能够给人高远的诗美空间,令人回味无穷。三种形态在其诗歌之中,并不是绝对的呈现,往往有所交叉与渗透。以地理意象作为视点,会发现徐迟的诗歌写作并不稳定,而是时刻处于不断探索之中。  相似文献   

4.
唐宋诗歌地理中的庾岭梅花,因其地理空间和形态审美特色,具有梅信之始、华夷分野、贬谪之地理时空坐标的文化意义,承载了唐宋诗人对岭南的地理文化体认和他们的历史意识、人文情怀、政治抱负、人格理想等多重文化内涵,是唐宋诗歌中重要的文化意象之一。在唐宋诗歌中,庾岭梅花不仅作为一个地景给人留下地理空间感、场景感,它更是唐宋诗人心中的某种象喻,亦是唐宋文人一朵别样的生命之花,它诗性地展现了唐宋文人别离与思归、忧国与归隐、怨愤与旷达的二元之生命情怀,以及他们家国通一之人文精神,既加深了唐宋南贬诗歌的文化内蕴,又丰富了唐宋孤山梅花所奠定的梅花意象“清”之人格意味与美学品格。其彰显的家国通一的儒家“仁”之精神,与孤山梅花彰显的自由自适之道统精神相合,在唐宋诗歌梅花意象由物色形象向人格图腾的诗性嬗变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指出:口语交际是一种必备的能力,应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进行文明和谐地交流的素养。诗歌作为一种区别于其它体裁的文学样式,它具有深沉简约、情感丰厚、意蕴深远的特点。在教学中,诗歌留给我们的广阔想象空间、情感碰撞空间、心灵交流空间、探究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6.
诗歌的意境     
李斌  游秋琼 《现代语文》2006,(3):104-104
解读诗歌,不得其意境是未读懂诗。“意境”一词,从古至今,对它的诠释,各抒己见,难计其数。但作为诗歌的意境,它是诗歌的高级形态,是通过意象营造出来的审美空间。  相似文献   

7.
张静 《黄山学院学报》2006,8(2):174-177
借用格式塔心理学所提出的“图底关系”原理,分析诗歌艺术中“人”与“景”的组合方式。分别从视知觉的角度和构造方式对诗歌艺术中“图底关系”的空间动静构成、时间呈现方式及图、底的缺失和添加进行分析,探寻不同的“图底关系”对诗歌情感和意境表现所带来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8.
“非国家空间”诗歌写作与传播主要是指1949年后以民刊为主体的“非法出版物”的写作与传播活动。建国后,国家通过控制诗歌写作者的生存与发展、诗歌传播方式、诗歌主题取向与艺术模式建立了国家全权代理机制;但是,诗歌在非国家空间却一直潜滋暗长,经历了萌芽期、发轫期、壮大期、高潮期等阶段,形成了当下国家与社会共生互补态势。  相似文献   

9.
地理空间思维是地理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是表征中学生地理学科思维能力水平的重要指标。选择地理空间形状概括思维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索微观尺度下地理空间思维的理论问题及教学策略。文章界定了地理空间形状概括思维的概念;分析了地理空间形状概括思维训练的意义;提出了地理空间形状概括思维的训练策略,包括“加强一般思维模式训练,使地理空间形状概括思维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思维习惯”“分步精准训练思维过程,逐步将学生地理空间形状概括思维引向深入”;阐述了地理空间形状概括思维评价的视角;展望了该研究领域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诗歌欣赏的空问艺术,就是多角度、全方位地漫游或超越作品的结构、智力空间的一种艺术;体现出一定的思想高度和深度,体现出一定的观照方式和观照角度.诗歌欣赏的空间艺术包括两个基本要素:展示作品结构空间的艺术;展示作品多层涵义、拓展作品的欣赏空间而把作品纳入新的关学和哲学界域.  相似文献   

11.
以土地记忆为内核,以地理意象的乡愁式咏叹来实现对土地记忆的地理归依,从而对抗现有地理秩序与空间的区域矛盾,是余光中通过诗歌作品欲寻求的历史与文化认同的主要通道.他将对故土大陆的热爱与地域文化的冲突凝结为作品之魂,热衷于"对脚下这块土地历史"进行追寻.余光中的"地理感"大概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在人本意识层面产生的自我内在的地理感,这是与生俱来的类似基因的一种土地意识情结;二是游历于异域而产生的区域空间的地理感,这是第一层面在空间向度上的延展;三是在异族文化层面产生的历史文化的地理感,这是第一层面在时间向度上的延展.  相似文献   

12.
范海霞 《甘肃教育》2014,(18):90-90
正恩格斯说过:"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时间和空间。"这说明任何事物都存在于四维空间中。文学也不例外。那么富有联想和想象意味的诗歌,是如何在极其有限的篇幅中将时间和空间的转换进行不落痕迹处理的呢?这些转换技巧又有什么样的艺术效果呢?本文将以初中语文课本中所选的中国古代诗歌为例,探讨这个问题。一、诗歌中最常见的时空转换技巧是以空间的转换暗示时间的流逝之所以将存在于空间的事物  相似文献   

13.
“诗歌作为一门艺术,不仅是诗人本人的思想感情宦泄的表现形式,也是欣赏者产生共鸣的载体。”而涛歌鉴赏者可以通过诗歌提供的艺术空间,积极调动自己的再创造思维。接近或达到诗人的创作意境。我认为,这个过程的关键在于想象。那么,在诗歌教学中,如何培养、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呢?为此,我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4.
根据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邹建军教授提出的文学地理学,通过分析易卜生诗歌中的地理空间建构途径,诠释和实践地理空间的建构途径,即地理叙事。在易卜生的诗歌中,特定的地理位置、非特定的地理位置以及想象的地理位置相互关联。这些地理位置并列存在而距离跳跃,彼此临近而逐渐延展,虚虚实实而相互转换,共同组建易卜生诗歌的地理框架,联结诗人的脚步和思想,诗人内心的种种情感也在这些地理位置之间强烈迸发。诗人通过实景与幻象交织,真情与诗意的交融,建构起一个个独立而统一的地理空间。  相似文献   

15.
地理课因其较强的空间性和逻辑性,常受到学生的冷落。地理教师常感叹“春风不度玉门关”;而脍炙人口的诗歌却倍受学生青睐,每每谈起,如沐春风。我试着将诗歌引入地理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得春风度玉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澜沧江”作为一个诗歌语汇,曾集中地出现在《永昌府文征》“诗录”所收录的古代永昌诗歌中。阅读和分析这一类“澜沧江诗歌”,可以看出诗歌中的澜沧江除了地理上的含义以外,还包含了作为“文化界河”的文化意义,在诗歌中表现为从个人到群体的“文化震撼”,可以感受到文化交流和传播过程中的冲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7.
诗歌鉴赏有自己的独特规律。把握诗歌结构、拓展作品欣赏空间是诗歌鉴赏的重要途径,诗歌结构可分为内在结构和外在结构。  相似文献   

18.
李德武是当代有影响力的实力派诗人之一,文章从知人论世的角度出发阐释了李德武诗歌写作的地理状貌及其心路历程。无论是从故乡到异乡,还是生活在别处,“在路上”的游牧姿态是诗人的生命本色和求索的精神特征—这种“无根”状态也是现代社会的一种象征性症候。“井”是诗人频频吟唱的主题意象,揭示了诗人在寻找心灵故乡时徘徊与挣扎的深层心理;“会思考的芦苇”是诗人重要的审美观照物,对“芦苇”的反复吟咏表现了诗人的知性品格和玄思境界。除诗歌创作外,李德武的诗歌批评和哲学随笔也很出色,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创作理念与实践。  相似文献   

19.
诗歌表现的是情景交融,诗画统一,意象交汇的意境,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因此,诗歌的教学不能满足于对旧有知识的“复制”和“粘贴”,满足于最低层次的“复现式”的教学。要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必须以“尊重个性”为前提,以“问题情景”为窗口,以延伸为手段,以创新为目的,把施教的视角延伸到广阔的天地里去,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由“接受性”向“研究性”转变,最大限度开发学生的智力资源,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0.
广西女诗人黄芳的诗歌流露出对时间的敏感,其诗歌描写的或开放或封闭的空间呈现出女性生存与女性诗歌写作空间相对狭窄的特征。黄芳诗歌中的时间与空间,表现了黄芳对女性青春、生命、命运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