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翻译这个广阔的领域中,为准确而完美的再现原文的风貌,人们采用了很多方法和技巧,反译就是其中之一.反译能遵循英汉两种语言各自不同的表达习惯;反译能确切地表达原文含义,反映作者的观点和笔锋;反译能使语言生动,表意传神,达到较好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2.
谭旭东 《池州师专学报》2002,16(1):69-70,74
现代汉诗英译,就是要用英文来表达汉语诗歌的意义与神韵。它是一种双语互换活动,自然要求译者精通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要处理好直译和意译的关系,同时,要讲究一定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3.
<正> 一些语言学家认为“每一个语言都有其独特的正说反译与反说正译。”尽管英浯与汉语之间的正说反译、反说正译的差别经常被忽略,它仍然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们认真地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将发现,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在正说反译或表达这种意思时有其独特的方法,与汉语有很大区别。  相似文献   

4.
马婧秋 《海外英语》2012,(23):148-151,170
在翻译过程中主要存在三种翻译方法,分别是直译、释译和拟译。三种翻译方法各不相同,又各具特色,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文体。直译就是逐字翻译,即在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外一种语言时,译者字对字地或者句对句地进行源语(SL)与目的语(TL)之间的转换和翻译活动。直译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一种翻译方法。释译和直译不同,释译的翻译有一定的自由度,无需字对字的翻译,在原文思想和作者观点不变的前提下,译者的翻译可以有所补充和解释。释译在英文中叫作paraphrase、free translation或者是libertal translation,即翻译有时可以是有一定自由度得翻译、解释说明行的翻译等等。拟译就是模仿翻译(imitation),译者运用这种翻译方法时有完全的自由度,可以在理解原文思想精华的基础之上,可以模仿原文的语言风格来重新翻译原文;甚至是完全抛开原文的语法形式、语言风格,用译者自己的风格重新改写原文(rewriting)。在不同语言的翻译活动之中,可以采用直译、释译或者是拟译,甚至是把三种翻译方法综合起来一同应用。译者需要采取哪种翻译方法主要取决于文体风格、文本思想内容以及作者所需表达的感情基调,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翻译方法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5.
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习惯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不少在形式上是肯定的英语句子所表达的实际意义是否定的,而有些在形式上是否定的英语句子的真正含意又是肯定的。因此,在英汉翻译过程中,译者往往需要根据原文语法、修辞方面的特点把英语中的正说译成汉语中的反说,或者把英语中的反说译成汉语中的正说,这样才能准确传达英文的原意,并使译文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6.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在这种实践活动中,作者认为译美是其中的难点之一,也是翻译的重点之一。要实现译美这个目标,我们就应用美学的眼光审视翻译,这就要求我们把翻译美学所研究的对象——翻译中的审美客体(原文﹑译文),翻译中的审美主体(译者﹑读者),翻译中的审美活动等有机结合。同时提高译者的文化修养、文学修养、语言修养和审美修养,发挥译者的抽象思维,形象思维以及灵感思维。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原文的美。其次,要在译文中体现原文之美。  相似文献   

7.
当代西文小说中译的数量在近几年有明显增加的趋势,从学院派译者,一面执教于大专院校,一面翻译,到现在的全职译者的出现,皆是西语小说在中文市场竞争力日益提升的原因之一。以西语为母语的国家除欧洲的西班牙外,尚有中南美洲除巴西之外的各国,经过统计迄今繁体中文译本不下数十部。然而,探讨此类文本中译的发展及翻译技巧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将首先从译者及译本的面向,简介近来西语小说中译本的发展,并列出其中的阶段性成果。接着从文化元素的中译技巧,归纳出当代西语小说中译最普遍使用的翻译技巧,亦将指出译者的偏好,以及这些翻译技巧对中文读者的影响,并藉由译者是否隐形的观点,指出西语小说在中文书市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Verschueren的顺应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旨在应用顺应论对《红高粱家族》英译本中的省译进行分析研究.省译作为一种翻译技巧,是译者对译入语语境和语言结构做出的有意识的动态顺应.  相似文献   

9.
英语和汉语分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两者在语言表达上存在很大差异,所以语言结构的理解对翻译而言是非常关键的,这就要求译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还要具有牢固的汉语语言功底。通过对比英汉语言结构的差异,进而对句法翻译进行分析。通过了解两种语言之间的异同,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提高译者理论水平,从而实现用地道的译入语进行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0.
可译性和不可译性一直以来都是翻译研究领域争论不休的问题。"可译性"是指"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字之间,通过翻译,将源语文本或单位用另外一种语言表达出来,实现使用两种不同语言的人群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不可译性"则指"一种源语文本或单位不能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或单位,实现不了两种不同语言的人群之间的沟通和理解。"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译者的不懈努力,不可译渐渐变成了可译。本文简单地讨论了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不可译的可译趋势及不可译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翻译适应选择论,结合湖南省旅游景点英译文本翻译实例进行探析,阐述译者应在英译过程中进行"多维"(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灵活运用翻译技巧,以此获得"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本,提高旅游外宣文本英译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一、正说反译E.某些特殊结构翻译时的正说反译。例:1.It is now two years since he last smoked.译文:他已经有两年没有抽烟了。2.How long is it since you were in London?译文:自从你离开伦敦之后已经有多久了?注:在此类由 since 引出的状语从句中,由表示状态的持续性动词构成的谓  相似文献   

13.
增译长久以来仅仅被作为不同语言符号系统间顺利转换的必要技巧和手段。许渊冲和辜正坤的增译实例说明,在诗歌翻译中增译策略还能体现译者的翻译观念和诗学理念。而这种观念或理念在诗歌翻译中起着重要的构建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基础,以译者主体性为核心,从语言、文化、交际三维度,探讨中国青砖茶博物馆文字材料英译的适应性与有效性。研究发现,语言维度的规范性、文化维度的可接受性、交际维度的实效性是茶文化英译的重要基础。本文由此提出,生态翻译学对茶文化的对外宣传具有指导意义,译者可以根据不同的翻译生态环境,选择适宜的翻译策略和技巧,准确再现原文的语言信息、文化内涵和交际意图。  相似文献   

15.
语言文化差异与可译性的限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思想文化交流。各国、各民族之间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可译性的限度。译者(尤其是文学作品的译者)应该克服语言文化差异带来的障碍,酌情采用灵活的译法,再现原文的精神风貌以实现文化的沟通。可译性限度的客现存在为译者提供了再创造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从语言适应论视角来诠释翻译中的变译行为,论证翻译中的变译是译者为了译文适应译入语的接受文化语境而有意为之,其目的是保证跨文化的交际成功,变译是同全译并行的另一种翻译策略系统,有特殊的语用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英语和汉语都有从正面或反面来表达一种概念的现象,因此在翻译一个句子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正说正译或反说反译。但在有些情况下,也可以用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例如:  相似文献   

18.
对于可译性限度问题的讨论由来已久,通常都是从语言和文化两方面展开的。本文在综述可译性限度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从认知主体(原作者、译者、读者)这个新的视角入手来论证"可译性限度",指出:可译性限度不仅受语言和文化的影响,由于翻译的体验性、互动性、创造性、语篇性、和谐性以及现实和认知"两个世界",原作者、译者与读者都对可译性限度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不可译性问题,这主要是由于语言与语言之间存在一定的隔阂,文化与文化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从形式和文化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0.
在翻译中国公司简介时译者往往不考虑译文读者,译入语文化等非语言因素,结果影响了翻译活动预期目的的实现。目的论的创始人之一弗美尔认为翻译只是为实现人的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翻译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翻译问题,诺德将翻译问题分为实用翻译问题、文化翻译问题和语言翻译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