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陈季同是清末著名的外交家,也是近代中西文化关系史上具有典范意义的先驱.陈季同致力于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双向传播工作,并为消除西方对中国的偏见作了种种努力,他的贡献使晚清中西关系的发展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2.
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方面,福州的贡献是独特的.林则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福建巡抚徐继畲作<环瀛志略>一书,全面介绍世界各国;马尾船政学堂的建立,是中国最早引进西方科技体系的尝试,为近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船政学者中,严复翻译<天演论>、<法意>等西方社会政治学名著,使中国人认识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残酷现实,从而推动了清末的雏新运动;而林纾与船政学堂人士合作,翻译了大量的西洋名著,给中国文人展示了西方文学世界;他们的贡献为铸就新一代中国人奠定了文化基础.此外,在法国生活的陈季同,用法文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沟通中西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林语堂接受了现代西方教育,但骨子里仍是中国人的他几乎一生都致力于通过比较中西文化,用能够使西方人感兴趣和认同的方式向西方人介绍中国文化,突出中国文化的长处,也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文化。他对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和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在反对外来侵略的过程中,林则徐致力于了解夷情,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经济思想、法律知识等;同时,也向西方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促进了西方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开创了中国近代初期的中西文化交流。因此,林则徐被称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接受外来新事物,介绍西方情况,吸收外来文化,开启了中国近代的维新思潮,是近代中西文化交融的实践者。林则徐对西方世界的认识及实践活动,林则徐对中西文化交流的贡献,值得学术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晚清外交官陈季同在欧洲期间用法文创作了多种传播中华文化的著作,在西方产生重大影响。陈氏作品极力表达中国社会结构务实稳定的特征和中国人愉悦平和的民族个性,塑造了正面美好的中国形象;在具体的写作中,陈氏善于讲中国故事,使文章极富感染力;陈氏作品又是在传播美善、寓教于乐、展现真诚、贴近对象等文化传播观念指导下完成的,陈氏中学西传的实践和观念对于我们当代中华文明的对外传播极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林语堂先生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一位划时代式的伟大人物,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向西人介绍中国文化,向国人介绍西方文化,为中西文化的双向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至今仍是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典型样本。  相似文献   

7.
利玛窦是早期中西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使者,既传播了西方文化,也向欧洲介绍了中国文化。端州时期,奠定基础;南方活动,扩大影响;觐见皇帝,进贡方物;北京十年,大展才华。利玛窦与徐光启、李之藻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利玛窦是最具影响的人物.他在华传教期间,把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传入中国,同时又将中国的儒家文化介绍到西方,是进行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人.文章围绕利玛窦在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两方面的贡献来论述其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西文化较大规模的接触,是从明末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来华以后开始的。作为最早正式介绍西方宗教和学术思想的奠基人,利玛窦对于发展中国和欧洲的文化交流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刊玛窦来华的主要目的是传播基督教,但是同时他又向中国介绍了大量的西方科学技术知识,并把中国文化正式介绍到西方。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这就加深了系统研究他的生平和思想的难度。作为第一个西方科学文化的传播者,他对中西文化的交流产生了深远的、积极的影响。例如,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徐光启就从他那里学到许多有益  相似文献   

10.
林莎萍 《文教资料》2008,(21):41-43
林语堂具有超越种族和地区的多元文化意识,是跨文化的学者和作家.在"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下,林语堂担当了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向西方国家展现了一个客观真实的中国形象,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国人的生活智慧,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输出.林语堂的文化传播活动在"西方中心主义"盛行的当下仍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旅法华裔作家程抱一以其双重身份和双重视角,担当了中法文学、文化交流的使者。他致力于中西文化交流,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精华,融会东西方思想,使自己的思想提升到新的高度。他在与西方主流文化的对接、对话中,实现了中西思想的双向互动,在理论著述中实现中西文化的互补互识、融会贯通。在文学创作实践中,程抱一善于发掘中国文化资源,善于吸取西方文化滋养,用中西双重的目光来审视母体文化和异质文化,从而在作品的精神内涵上有新的突破和提升。  相似文献   

12.
辜鸿铭和林语堂两位学者曾以全力投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介绍工作,他们以文化保守主义为视点,以西方近现代文化为参照,批驳西方歧视与偏见,致力构筑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的良好形象,为中西文化实现平等对话作出了贡献。本文在分析二人对外介绍同与异的基础上指出其对外介绍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
辜鸿铭、林语堂两位学者曾以全力投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介绍工作,他们以文化保守主义为视点,以西方近现代文化为参照,批驳西方歧视与偏见,致力构筑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的良好形象,为中西文化实现平等对话作出了贡献。本文在分析二人对外介绍同与异的基础上指出其对外介绍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从近代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所引起的文明的冲突,到传教士为了传教创办教会学校,乃至研究中国文化、认同并主动传授中国文化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文明可以从冲突走向交融。近代传教士来中国的目的是向中国人输入西方文化,到后来一些传教士反而成为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的先行者——传教士成为中西文化传递和交流的使者。对传教士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作用的重新认识,有助于我们认识文化的本质,有助于我们认识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危害,有助于促进世界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代福建群星璀灿,辉耀文坛:林则徐的“师敌之长技以制敌”的主张,严复在西学传播史上的功绩,林纾对外国文学名著的翻译,辜鸿铭和陈季同在中学西传方面的突出贡献,等等。福建近代文人在中西文化交流方面表现出了积极的开创精神、学习西方的自觉意识和强烈的爱国主主精神。  相似文献   

16.
早期来华的基督教新教传教士之一的郭实腊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是一个身份复杂,颇具活力和争议的人物.他充当着传教士、外交官等多重角色.他一方面鼓动和参与殖民列强发起的侵华战争,为学界和国人所憎恨.另一方面,从客观上来看,他在传播西方文明,推动中西文化交流中作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郭实腊在促进中西文化的交融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林语堂是一位跨东西方文化、中西合璧的文化大师,对中英两种语言精辟的掌握和对中西文化的深谙令他在翻译中游刃有余。林语堂的翻译思想与其翻译目的及其人生态度紧密相关,而译本的目的决定翻译的方法和策略,为了达到向西方人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他有选择、有策略地向西方读者译介了中国经典文化,采取了直译、意译和音译相结合的翻译方法,归化和异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8.
西方传教士本来的使命是传播基督教,但客观地分析他人的在华活动,我们觉得,他们在率先把西方宗教文化带到中国的同时,也在进行着西学东渐的实践,并较早地向西方宣介了中学的权威,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对国际化外语人才的需求愈加迫切。对戈鲲化、陈季同、辜鸿铭、林语堂等近现代中西文化交流典范人物的成长历程和共同特征进行细致考察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思考和探讨中西文化交流典范对当今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试论英语教学中中西文化的均衡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全球化交流的环境下,英语理应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有效载体。此时英语教学作为大多数人了解西方文化的主要渠道,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但是,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在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身上出现了中西文化失衡的现象。笔者主要目的是探讨如何均衡英语教学中中西方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