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世界文化频繁交流与碰撞的背景下,一方面,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要发展,就要保持民族传统体育的民族特色,挖掘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中的民族精神,强化民族性,建设当代体育文化,并以此立于世界体育文化之林,为世界体育文化建设做出贡献。另一方面,面对人类文化日益趋向世界性与民族性,随着中国全面走向世界,中国体育文化应大力挖掘民族传统体育的优势,使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2.
研究体育运动对中国现代化之贡献,是中国体育工作者在研究与探讨中国体育发展道路与方向时所应做的份内之事.近二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体育已走向世界并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与世界体育潮流的相互融合,使我们的体育运动充满时代感.在以奥运会为代表的世界性竞技运动中,我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3,(65):75-76
伴随着中国体育走向世界,体育界对英语的要求越来越高。从体校开始,培养学生扎实的英语交际能力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中国体育走向国际舞台。本文根据我国体校的实际,立足于体校英语教学,并参考理论界的相关研究,探讨以体育为媒介培养体校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基本方法。体校英语教学离不开体育,体育是促进体校英语教学的很好媒介。  相似文献   

4.
少先队员朋友们、同学们:大家好! 2008年,世界体育盛会——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我们中国举行,这是世界人民对中国成为世界体育强国的承认。在步入世界体育强国之际,让我们回顾那些为中国走向世界体育强国作出贡献的人民功臣。4月里有几个值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之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体育是一种文化现象,其形成和发展与人类文化的进步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民族、地域的体育文化有着很大的区别。该文就中国体育文化和奥林匹克文化的形成和特点进行了比较,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提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投掷项目是我国田径项目中的优势项目,在我国田径运动走向世界的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竞技体育职业化进程加快,比赛更加频繁,竞争日趋紧张、激烈,运动员的运动负荷也不断增加,由此引起的运动损伤也由此呈上升趋势,严重阻碍了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正常发挥和提高,  相似文献   

7.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璀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但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一个世纪以来,民族传统体育不仅没有获得快速的发展,反而远离人们的视线,被逐渐的边缘化。我们都知道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在我国对外开放的大环境下,民族传统体育应该获得发展,应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舞台。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挖掘出制约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蓬勃发展的因素,并通过与西方现代体育的比较得出自身的独特优势,最后通过对制约因素和比较优势的归纳,提出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建议和结论。  相似文献   

8.
自1987年我国原国家教委批准普通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以来,普通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这种竞技体育已溶入到学校教育中,形成了比较规范化管理的新秩序。虽然我国高校高水平排球运动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由于体制上的种种原因,高校的排球竞技水平始终和专业水平存在明显差距。我国高校如何培养出既能立足国内,又能走向世界。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大学生竞技体育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在介绍区域性的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世界性的现代奥林匹克文化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奥林匹克文化的差异及融合的可能性,阐述了现代奥林匹克文化对于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意义;旨在利用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办这一历史机遇,更好地宣传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让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奥林匹克文化影响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达到二者的融合,从而更好地为我国经济、社会等方面服务.  相似文献   

10.
民族传统体育抢花炮运动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具有现代化体育特征的运动形式。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发展适应工业文明时代的发展要求,把弘扬民族文化和发展现代体育进行有机结合。民族文化与现代体育相结合是民族体育运动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周永志 《辽宁高职学报》2009,11(12):110-112
民族体育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它以顽强的生命力延续发展至今,是因为它来源于生活,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民族传统体育健身方法从技术要求上、身体素质上均符合中国人的体质特点,也是学生最适合的锻炼方式。  相似文献   

12.
英式橄榄球运动2009年进入奥运会,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但在中国,英式橄榄球还是一项刚开展不久的新兴运动.为更好的发展橄榄球事业,使它成为一项全民运动.通过中外情况比较分析和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了解英式橄榄球进入奥运会后在我国的发展状况,根据我国的国情探索开展英式橄榄球的有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找到适合橄榄球运动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舞龙舞狮在高校开展的价值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舞龙舞狮运动是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开展舞龙舞狮运动具有文化价值、体育锻炼价值、观赏价值、娱乐价值和竞技价值.在不断地发展中它必将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竞技化、国际化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4.
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之一,有着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满族传统体育文化主要表现为狩猎民族性、军事传承性、宗教信仰性、民族融合性等文化特征。针对满族传统体育发展历程及其体现出的文化特性进行研究,对于推动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弘扬优秀民族体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民族传统体育纳入学校体育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传统体育是从民族共同体文化中剥离与突显出来的一种民族体育文化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体育文化作为一种人类社会文化的补充与完善,除了具备一般文化的特征之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民族文化特征。全面、系统、科学地认识民族传统体育,是振奋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足球是世界上最风靡的运动,美国人将其称为英式足球。数百万人每周都看球赛或者去踢球。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临近,我们又将迎来一场世界足球盛宴。中国奥运足球队,即23岁以下足球青年队,和中国女足都期待向全世界展现他们的球技。北京奥运会不仅将见证中国足球队在世界赛场上的奋勇拼茂更将赢得数百万中国球迷的热情支持。  相似文献   

17.
武术功能与终身武术锻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在世界上流传最广的是武术运动(太极拳已成为世界性运动项目),已传播到五大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人民的喜爱.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武术是体育,但高于体育,是具有独特的东方化的魅力.从武术内涵到武术功能,不难发现现代武术既是多学科渗透的科学体系,又是一个庞大的功能体系,树立武术的终身锻炼意识.增强民族体质.塑造民族形象。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初、中叶,世界工人运动使社会主义由科学理论变为多国实践,无产阶级政党在欧、亚、拉美等多个国家执掌政权,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执政成就。20世纪来发生了苏东剧变,一些共产党相继失去执政地位,一个深刻的原因就是长期忽视执政能力建设。总结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要巩固其执政地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要取得胜利,就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9.
高校健美操运动与终身体育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健美操运动的优势,健美操运动的独特魅力和特殊吸引力,健美操运动的特殊功效.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它能充分满足大学生生理、心理需要,其独特的魅力深受大学生的欢迎.健美操运动不仅能全面锻炼身体的各个部位,更能培养他们自觉运动的能力和习惯,从而使他们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20.
The objective of this article is to describe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with a particular emphasis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box” through history. The box represents the dominant paradigm that serves as the model fo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as it evolves through successive historical eras (Kuhn, 1962). Seven historical eras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are discussed. Of particular interest for this review were individuals whose curiosity and motivation established the roots for the study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as well as the controversies and tensions in both kinesiology and psychology that shaped the fi eld.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include a problem-based approach to scholarship and a cultural praxis version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to enhance relevancy and social impa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