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1.在《鸿门宴》一课中,当樊哙闯帐后,说了下面一段话:“……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课本对“故”的注释是:“故,特意”。此注似不妥。“故”训为“所以”(不是现代文的“所以”,而是古文的“所以”),即“……的缘故”、“……的原因”。理由如下:第一,樊哙这段话,只不过是前文刘帮对项伯说的那段话的重复,现试加比较:刘帮:“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樊哙:“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  相似文献   

2.
《鸿门宴》中,刘邦曾对项伯说过:“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这里的“他盗”是什么意思?不少参考书将它解释为”其他盗贼”或“别的盗贼”。我认为这不合文意。如果刘邦说自己遣将守关是为了“防备其他(别的)盗贼”。那岂不意味着他认为自己,或者项羽,或者他们二人也是盗贼吗?显然,这绝不是刘邦要对项  相似文献   

3.
说"他盗"     
<鸿门宴>是中学语文教材中一篇传统而经典的课文."课改"前是保留篇目,"课改"后各版本高中语文教材仍选用了这篇课文.该文中有这样的话: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相似文献   

4.
在《鸿门宴》一文中有三处应注的词,语文教材和笔者所见的有关选本都未曾涉及,有些今译又大多把它的古义和今义混淆,为此特试作探讨如下:一:“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鸿门宴》中樊哙人物形象时,师生有以下一段对话。 师:为了讨论的便利,我们不妨重读这两段对话。一是课文第二节中沛公对项伯的一番话:“吾人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相似文献   

6.
敦煌土地文书中可以见到"居城"与"庄野"的对立.拥有田庄的田主"居城",而"为客"者"常遣守庄农作".敦煌又发现一种"田主"与"犁牛主"的合种契或分种契,其经营形式与《隋书·食货志》所记"佃户与大家量分"及宋代的"火客"分种"的制度一脉相承.庄客或庄夫不是奴婢,但却是"抚恤类若家僮"而自有农具的依附性的"分种"户.  相似文献   

7.
在教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课文后,要求学生借课文中“滥竽充数”的成语故事,写题为《“滥竽充数”新议》短文,全班同学几乎都无从下笔,有几位同学虽然写了一点点,但也是就事论事,跳不出指责南郭先生“不学无术,不懂装懂”的老“框框”。在翻译《鸿门宴》“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一句时,不少同学将“出入”解释为“进进出出”。这表明学生还是在某种“框框”的束缚下  相似文献   

8.
明太祖治吏     
明太祖出身"淮右布衣",深知吏治腐败的危害,称帝后注重官德教育,建立严密的监察网,并许民直訢,"重惩贪吏",使"一时守令畏法","吏治澄清者百余年".  相似文献   

9.
古文助读     
【原文】关尹子教射——《列子》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相似文献   

10.
对联退兵相传,明朝末年,北方边关有一外族番邦兴兵犯境,统帅叫做张斌。他自恃文武双全,先派一使者给明朝守关将领送了一个上联,并扬言,如果有人对得出下联,他将自动退兵。上联是:“弓长张,文武斌,张斌元帅,统帅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明朝守关文武官员,一个个都在搜肠刮肚寻思如何对下联。最  相似文献   

11.
古时遣人办事,所遣之人需带上凭证才能取信于人,所凭之物即成为"信符".使用信符时经常有这样的情况:信使凭有信符一半,只有与对方所持有的另一半信符完全吻合才可以使人相信,我们把这种方式称为"合符为信".  相似文献   

12.
闯关     
快来看看这神奇的闯关Chains(链)!只要你答对问题,守关Angel(天使)就会为你打开关门,你将进入下一关。快来试一试你能闯过多少关!  相似文献   

13.
孟子官德论     
孟子主张"发政施仁"(以德治国),"不以仁政,不能治天下".实施"仁政"者,必须守"仁"有德,"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因此,官吏们必须做好三件事修德正身,施德泽民,育德安邦.这就是孟子的官德思想.  相似文献   

14.
虚实篇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必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  相似文献   

15.
好的裁缝能把"零头布"拼成一件漂亮的衣服.零碎的时间积累起来,也能派上大用场.诚所谓"泰山不辞微尘,故能成其高;江湖不让涓滴,故能就其深".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就曾将零星的时间比喻为"零头布",而把整段的时间称之为"整匹布".  相似文献   

16.
菲菲奇遇记     
《新作文》2007,(10)
平静的池塘上,小青蛙菲菲一边哼着歌儿,一边划着荷叶船向前驶去。他打算环游水上世界。闯城堡不知过了多久,菲菲来到一座小岛上。他看到一座城堡。城堡守护魔王下令"东邪(xié)"、"西毒"、"南帝"、"北丐(gài)"和"中神通"守好大门。魔王守最后一关。  相似文献   

17.
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孙子兵法·军形篇》"守尚不足,攻而有余",岂不怪哉?千百年来,这句话困扰了无数先贤,其中有人干脆把这句话改成了"守则有余,攻则不足".事实上,这句话并无任何错误之处,在"守不足"的情况下,的确可以"攻有余".不信?来  相似文献   

18.
"致"和"至"     
在荀子<劝学>中有这么两句:"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其中两个"千里"前面分别用了"致"和"至".这两个字在山东人民出版社初中语文第1册第1课<劝学>中没有解释,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第3册第10课<劝学>中仅对"致"做了解释:"到达".  相似文献   

19.
本文公布了1998年在敦煌小方盘城出土的5枚木简,对其内容进行了考述,并对汉简涉及的"出入关刺"、"关守侯"、"匈奴译"等问题作了考证和补遗。  相似文献   

20.
霆哥外传     
王芳芳 《初中生》2005,(34):38-39
霆哥者,非叱咤风云、有雷霆之势的大男子,乃本班一眉清目秀之小女生也.因其酷爱男装打扮,致使老师第一次叫她时说"那位男同学,请你……",其轰动效应不逊于唐山大地震,故全班同学自此称之为"霆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