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诗歌渗透于小说,形成诗意化小说。中国古典小说中,《红楼梦》是最富于诗意的。诗意化小说的表现,诸如小说中大量诗词歌赋的存在,创造了许多充满诗情画意的含蓄隽永的意境,以及诗歌艺术手法的运用,等等。这些特点在《红楼梦》中都表现得非常突出。但《红楼梦》诗意化最突出的表现,其他小说未能企及的地方却在于,一方面是《红楼梦》强烈的主观抒情性,另一方面,《红楼梦》体现出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艺术精神,把小说诸元素都诗意化了,诗意化的叙事和故事以及诗意化的人物塑造是《红楼梦》非常突出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诗歌渗透于小说,形成诗意化小说.中国古典小说中,<红楼梦>是最富于诗意的.诗意化小说的表现,诸如小说中大量诗词歌赋的存在,创造了许多充满诗情画意的含蓄隽永的意境,以及诗歌艺术手法的运用,等等.这些特点在<红楼梦>中都表现得非常突出.但<红楼梦>诗意化最突出的表现,其他小说未能企及的地方却在于,一方面是<红楼梦>强烈的主观抒情性,另一方面,<红楼梦>体现出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艺术精神,把小说诸元素都诗意化了,诗意化的叙事和故事以及诗意化的人物塑造是<红楼梦>非常突出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只有置于五四这一特定诗歌语境中,才能对陆志韦的诗歌艺术作出客观、有效的评价。陆志韦诗歌的内容题材丰富、书写对象广博,同时有着内在机理的共通性和暗涵意蕴的一致性,即宗教情怀、宗教气息。陆志韦的诗歌中,有诗意浓郁的,也有诗意淡薄甚至缺失的。那些诗意充盈的诗歌,显示了诗意建构方略的个性特色。在诗歌的语言技艺和修辞策略上面,陆志韦注重炼字和比拟、通感、象征的运用。虽然具有追求形式、讲究文体的姿态,但《渡河》中的诗歌却既无"定"形也无"固"体,而是呈现出了杂乱的文体、多样的形式;不过,还是可以找到某些外在形式经过陆志韦精心设计过的自由体诗。  相似文献   

4.
菲利普·拉金的诗歌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思想,反映了都市人的精神生态危机和对诗意栖息于大地的向往。其中精神生态危机具体表现为人的精神生存化展布困境,以人的异化感、疏离感、焦虑、压抑等为主要症候。从生态理性哲学角度来看,产生这样危机的症结主要在于经济、政治、社会环境以及科技革命对人精神生存化展布的限制。拉金在诗歌中表达了对都市人精神生态危机的高度关注,以及对人类物质欲望和科技至上的批判。同时,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诗人表达了都市人向往诗意栖息于大地,与万生万物和谐共处的生态整体思想。  相似文献   

5.
易传礼 《考试周刊》2009,(30):18-20
朦胧诗在论证中迅速经典化,其经典化特征主要表现在诗歌内容上鲜明的指向性,诗歌意象的现代构建,以及诗歌对内在节奏和韵律的注重。而在这个过程还没有结束.“新生代”就在诗歌审美精神的变构,诗歌语言散文化、口语化的倾向及诗歌抒写方式的客观化等方面对先前的经典进行了反叛与超越。本文作者从“新生代”对朦胧诗歌的反叛与超越这一现象得出启示,认为当代诗歌要坚决地反对诗思的一元化。警惕语言对诗歌发展的束缚,注重对当前场景述说能力的建构,进一步研究和发掘散文化、口语化的诗意生成。  相似文献   

6.
诗歌与广告的联姻可谓天作之合,无论是诗意的语言还是诗化的意境都会为具浓厚商业气息的广告带来一阵清风.通过实际案例对广告中"诗意化"诉求进行解析,同时指出广告中运用"诗意化"诉求的独特价值.在细致分析了当下旅游广告中运用"诗意化"诉求的主要表现后,提出对环巢湖旅游广告进行"诗意化"表现的设想,并阐述了相关具体诉求策略,以期对环巢湖旅游宣传与旅游品牌的整体塑造略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7.
意象作为现代诗语的核心构件,经历了从浅表意象到深度意象到审智意象的过程,现代诗语言达到了某种“巅峰”状态。然而物极必反,非意象化带着事象化和事态化特征,弥补了意象的不足与缺陷,它大大提升了诗歌处理日常琐屑事物的复杂能力,体现了某种“事实诗意”。而无意象更是把诗歌引入理象与抽象。但事实上,近年崛起的非意象化和无象无法取代意象。意象与非意象化、意象与无象之间既有排他、冲突的一面,也有协调、互化的一面。它们的此消彼长,还得依托于张力杠杆的撬正。  相似文献   

8.
舒婷诗歌的理想主义内涵及相对精致的形式与俗化倾向及极度散化,构成中国当代诗歌的两极,代表两种发展方向的选择。舒婷以超越困境、诗意化境界、乐观态度为基本特征的理想主义内涵,以重视韵律及语言锤炼为特征的体形式精致化,更有可能代表中国诗歌的合理方向。过分俗化、丑化以及毫无限度的散化,并不符合诗歌体的历史、心理与逻辑定位,也不利于诗歌充分发挥体的特殊优势。  相似文献   

9.
自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盛行以来,诗歌研究已经真正的从外部研究进入到内部研究。诗歌"运动"当属内部研究的范畴。然而这种内部研究仅仅停留在具体的几个抽象概念之间的关系上,无法取得一个统一的整体。事实上,诗歌总是处于不断持续运动的过程中,并且由各个成份之间相互交错而产生诗意。这种诗意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指向和转换方式,两者构成了诗歌内在的运动状态。  相似文献   

10.
泉溪作为云南边地最为民间的一个写作者或作家诗人,在失意的生活中筑就了生命的诗意。通过在失意中寻找诗意;乡土的主题;地域化的写作等三方面探讨他的诗歌。  相似文献   

11.
蒲松龄的文学理想,是用小说这种文体,营造出一种堪与诗歌媲美的艺术意境。除了由诗歌脱化而来的作品,以及依靠诗歌来带动情节发展的篇章,《聊斋志异》还通过假象世界的诗意宣写,成功地完成了对诗歌意境的拓展与超越。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世纪初中国现代小说受新旧思潮融汇和西方思想文化冲击的影响,出现明显的诗意化倾向。这种诗意化的倾向使得中国古典诗歌渗透和内化进小说之中,又外化为诗意化的语言或直接引诗入文,小说从此获得与众不同的审美趣味。通过对诗意化倾向实质的解读和对相关作家作品的梳理,可加深对中国现代小说发展变化及其特点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现实中的诗歌课堂教学容易俗套,缺少诗意。例谈了让诗歌课堂教学"诗意"起来的四种做法:诗意的导入;诗意的朗读;诗意的表达;诗意的想象。让诗歌课堂教学的"诗意"灵动起来。  相似文献   

14.
诗歌以意象寄托情感,朦胧的意境描绘了诗意的美妙给人以精神上审美享受。中学的诗歌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当前考试中现代诗歌所占的比例少,诗歌教学"套路化",学生只要熟记各类意象和作者的情感,就算完成了学习。诗歌真正的魅力和价值都被抹去了,本文通过两次《再别康桥》的教学设计,谈谈自己对于诗歌教学的感悟。  相似文献   

15.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的诗歌,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审美教育,激励学生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诗歌的语言与日常口语以及普通的散文化语言都不尽相同,它凝练、含蓄、跳跃、意象朦胧,初中学生往往不能领会这份诗意的美。作为教师,我们怎么做才能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引领学生走进诗意的世界并感受诗歌的美呢?教学中,我做了如下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16.
诗歌语言精炼,韵律优美,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如果仅限于识字,理解词句,背诵和译成白话文就算达到了诗歌教学的目的,是不能使学生完整地理解诗歌的诗情画意的。应该在诗歌教学中渗透美的教育,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美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创造性思维),丰富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绘画,在绘画中加深对诗意的完整理解。  相似文献   

17.
西晋诗人在现实人生中以儒玄结合、柔顺文明的意识标准来对待自己的内心与外行,对周围的一切,是非模糊,善恶含混,心灵无激荡,思想无波澜。诗人人格的雅化直接导致了西晋诗歌的雅化现象。四言句式的大量复现、诗意的平整古朴,一方面使诗歌技艺精雕细琢,另一方面也使诗歌内容越来越贫乏。  相似文献   

18.
<正>诗歌的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意境的深邃和诗意的含蓄,而意境的深邃和诗意的含蓄通常通过一些或显或隐的相互矛盾的因素呈现出来,这些或显或隐的矛盾因素以看似不合理的逻辑存在于诗歌中,其实是打开诗歌之门的密码。在同一首诗歌里,诗人通过情理矛盾、前后矛盾、逻辑矛盾、自我矛盾、语法矛盾以及语意矛盾等,造成一种艺术的张力,使得诗意在更深层次上走向相反相成、走向和谐、  相似文献   

19.
与其小说相较,阿来的诗歌于我们已是一个陌生的存在。然而,诗歌是阿来生命感受的表达,以后学创作的发端。在对他的诗歌阅读中,可以发现,阿来依托汉藏双重化背景,对家园进行着诗意的表述。并在诗行之间,透示出对藏族化的皈依和膜拜,完成一种从流浪到回归的身心之旅。  相似文献   

20.
佘蜀强 《师道》2012,(Z1):73-75
潘新和教授在《语文:表现与存在》一书中提及:"语文教育的极境,当是诗意人生的教育。诗意的教育,自然不是诗歌教育。但是,优秀的诗歌应当是最富诗意的。在文学教育中,诗歌毫无疑问应占有一个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