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9 毫秒
1.
<正>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一个令中国骄傲的名词——2013年,张华民所带领的大连化物所与融科储能公司合作团队研制的全球最大规模的5MW/10MWh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成功通过业主的验收。这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套实际并网运行的5MW级大型工业储能装置,各项指标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2014年4月8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召开的IEC TC21和IEC TC105液流  相似文献   

2.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全自动智能监控系统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VRB)研究需要,根据VRB特点设计研制了测控系统。对VRB充放电过程进行实时在线检测,具有数据采集、数据报表、系统报警的计算机远程监控功能。通过引入电池过程参数,判断充放电终点,对VRB电池充放电状态进行自动切换。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稳定可靠,符合VRB电池特点,满足电化学储能研究与工程放大的需求,为现代化学工程实验教学装置建设提供示范。  相似文献   

3.
对太阳能、风能等非连续能源的利用和储存是当前储能领域研究开发的重点,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是一种具有开发潜力的储能方式。通过对该电池技术的特点、开发应用前景以及在电极反应行为、隔膜的特性及电解液中钒的存在形式的研究进展予以介绍和评价。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型储能电池,“液流电池”近些年多次出现在高考化学试题中.本文介绍了液流电池的基本装置及工作原理,对近些年高考化学试题中的液流电池进行了分析和解读,提出了重视基本原理、引导情境分析、建构知识模型等复习备考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微网概念的应用,电池储能系统作为重要的组成环节,对电网的稳定运行及电能质量改善起着重要作用。首先介绍了电池储能系统模型,分析比较了PQ控制、PV控制、V/f控制、下垂控制四种不同的控制策略,得出联网运行时PQ控制、孤岛运行时V/f控制的综合主从控制策略。并在Matlab中搭建了仿真电路,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6,(24):145-146
储能结构是实现车载空气净化装置能量自给管理的重要单元,在分析和对比大量储能数据的基础上,选择了具有独特优势的超级电容作为储能结构。但是由于超级电容器单体之间在等效电阻和容量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影响超级电容的使用寿命和储能效率。因此,需要对串联的超级电容组采取措施使得电压均衡。通过对比现有的几种超级电容的均压方法,选择了多飞渡电容均压方案,在研究和分析其工作原理之后,提出改进方案,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均压的效率和均压误差。最后通过PSIM仿真软件的仿真验证,通过仿真结果得知该改进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2013,(15):54-54
认识金冠华的同学都说,“他是一个肯为梦想卖命的人”。在本科阶段他便对科研产生浓厚的兴趣,参加了“全钒液流储能装置”研究项目。为完成攻关,他将大部分的假期投入进去,潜心实验,有时忘了时问回不了宿舍,就睡在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两年时间的努力,项目成果顺利通过了湖南省科技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8.
矩阵变换器作为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直接变换型AC-AC"绿色"电力变换器,具有输入电流谐波含量少、体积容量比小、输入功率因数可控等优点,可以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在交流调速领域,永磁同步电机(PMSM)以其效率高,转矩体积比高以及控制灵活简单、动态性能好、稳态精度高等特点而备受关注,被广泛的应用于高性能的交流调速和伺服控制场合.本文旨在研究矩阵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通过矩阵变换器驱动永磁同步电机来研究矩阵变换器输入侧功率因数.通过对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模型的建立和双级矩阵变换器及单级矩阵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和调制方式的建模分析,针对调速系统无功功率补偿能力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Matlab中的Simulink仿真.  相似文献   

9.
通过建立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中的能耗模型, 研究了高效能耗以及由路径损耗模型不同带来的数据干扰问题. 采用二维网格分簇机制, 其中簇头选举算法基于节点的剩余能量和随机退避时间, 以一种高效且分散的方式使簇头在所有传感器节点中均匀轮换. 节点除了在传输和接收数据过程中消耗能量, 在干扰重传时也需要消耗额外的能量. 根据平面几何学, 通过分析和数学推导, 得出网络的总能耗与分簇机制中的网格结构直接相关的结论, 其中簇的大小决定传输范围, 节点距离决定路径损耗指数, 网络结构决定同时传输数据的节点产生的干扰总数. 通过分析和仿真实验, 提出了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优化的网格结构和对应的网格大小, 从而在最大化降低能耗和最小化总体冲突之间达成平衡.  相似文献   

10.
基于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组,通过调节发电机转侧子电流的大小调节系统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实现解耦控制。并在理论推导的过程中建立数学等效模型。最后运用MATLAB/Simulink电力系统建模与仿真平台分析发电机组在无功控制模式下风电系统在稳态和三相短路故障下运行输出特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通过控制能量调度来最大化数据吞吐量,研究了随机能量到达和电池容量有限情况下的能量采集无线传感器节点的离线调度问题。假设能量收集大小在一个传输时间段T内为恒定的,但不同阶段之间能量收集服从随机模型,提出一个离线能量调度策略。基于能量随机变化的特性,能量调度策略可根据能量收集的分布来改变,并且数据吞吐量可达到最优离线算法的99%。仿真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所提离线算法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有效识别港口发展的瓶颈是优化港口物流系统的前提.假设理想的后方集疏运系统,以某港口船舶物流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某港口的主要作业流程图基础上,综合运用基于WITNESS仿真建模与分析技术,从航道通航能力、内港区容量以及码头的岸桥数量等方面探讨限制港口生产能力提升的潜在瓶颈.通过仿真分析找出港口物流系统的瓶颈点,并有针对性的给出了提升该港口生产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化学教与学》2010,(3):42-42
1.研制出大容量钠硫储能电池。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通过和上海市电力公司合作。成功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容量为650Ah的钠硫储能单体电池.使中国成为继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掌握大容量钠硫单体电池核心技术的国家。现已建成2兆瓦大容量钠硫单体电池中试生产示范线。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2021,(1)
一套名为"地面式超级电容/电池混合储能装置"的设备,日前已在北京地铁通过了挂网试验。在北京地铁的试验表明,夜间单车运行时,每趟节能率均能达到20%。该装置工作日每日节能约1500度电,周末每日节能约900度电。这套由北京交通大学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套城轨交通地面式混合储能装置,能够回收利用列车制动能量,还能够在供电系统突发故障时,利用储能将列车紧急牵引至地铁站。从科研立项、理论研究、系统建模与仿真、软硬件设计、样机的研发,再到设备的安装、挂网试验,都有北京交通大学学生的深度参与,北交大硕士研究生杨浩丰及博士研究生刘宇嫣参与了该项目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5.
在自由空间光通信(FSO)系统中,由于先进的调制格式能大大提高频谱效率,并可以改善系统的传输容量而备受采用。在研究QPSK(正交相移键控)调制的基础上,对新型调制格式PS-QPSK(偏振切换正交相移键控)的调制和解调方案进行研究,并在新型光学仿真软件Optisystem平台下完成基于PS-QPSK调制格式的系统仿真,实现FSO系统中PS-QPSK调制系统的分析。通过仿真结果可以看出,该系统可以很好地实现PS-QPSK的调制和解调,具有很好的传输性能;当进行长距离传输时,系统的误码性能降低较小。因此,采用PS-QPSK调制格式的空间光通信系统具有可行性,适合长距离传输。  相似文献   

16.
基于离散单元法建立了圆柱形颗粒阻尼器的仿真模型,研究了阻尼器内颗粒在不同激振条件下的运动形态及其能量耗散大小。为了获取两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应用基于网格搜索法(GS)的支持向量机(SVM)建立了颗粒运动形态的分类预测模型及其能量损耗的回归预测模型,对颗粒运动形态的分布及其能量损耗的大小进行了预测,并通过仿真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GS方法优化的SVM能够建立一个预测准确度很高、推广泛化能力很强的分类和回归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不仅能够很好地揭示颗粒系统在不同运动形态下的能量耗散的变化规律,而且还能在较大的激振条件范围内确定系统能量耗散最大值及对应的运动形态。  相似文献   

17.
在水声通信中,由于多径效应引起的时间延迟扩展不仅限制了信道的带宽,还引发了码间干扰(ISI),限制了系统的传输性能.为了降低码间干扰提升系统的传输性能,可采用自适应均衡器来限制码间干扰.采用基于LMS(LeastMean Square)算法的自适应均衡器来提升系统的传输性能,并通过Matlab进行仿真.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基于复合抛物面聚光器的太阳能综合利用系统。以太阳能综合利用为核心,设计MPPT控制以实现光伏发电系统获得最大的电功率输出;引入电储热水箱作为储能单元,提高对用户供冷和供热的稳定性,更好地调节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冷热需求比例。对系统的每个环节进行了建模,并采用Matlab/Simulink对其进行仿真分析。通过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提高了太阳能的综合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电池储能技术在可再生能源电站并网中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常规能源电站不同,可再生能源电站的出力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其大规模并网将对电网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文章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主流电池技术的特性,以及电池储能系统BESS在可再生能源电站并网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应用前景和进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电池储能系统可显著改善可再生能源电力固有的间歇性,实现对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有效调度,且能平滑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的功率波动,降低其对电能质量和电网稳定运行的不利影响。因此,BESS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应继续加强对降低电池成本以及大型电池储能系统的集成、运行技术等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20.
关于电容器连接中能量损失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电容电路的瞬态分析及仿真,解决了储能电容器与非储能电容器并联的电路中能量损失问题。在电容器的相互连接时,由于换路时电路的瞬态过程充放电电流非常大且连接导线的电阻不可忽略,因而,理想的纯电容电路的条件不充分,电路中能量和电量均守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