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高校众创空间建设是新常态下的新局面,也是高校自身的发展需要。湖南省高校众创空间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以湖南省高校众创空间建设为研究对象,分析湖南省高校众创空间建设现状及其建设优势,并对湖南省高校众创空间建设路径予以一定探索。  相似文献   

2.
高校众创空间是发展创新创业的核心驱动力,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前高校众创空间建设存在"众创空间数量较少""众创精神信念不足""空间资源要素不全""空间产业联动不强"等问题。通过理论剖释,发现GIS与高校众创空间在空间属性、价值取向、涉及对象及工作空间等方面有很高的契合性。为此,可以基于GIS理论,从目标引导、资源代谢、三方支撑和核心空间四个层面构建高校众创空间理论模型,更好地促进高校众创空间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众创空间的含义与模式进行了解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高校众创空间的角色与社会价值;并以天津工业大学"创客空间"为例,探索研究了高校众创空间的实践活动;最后,分析了高校众创空间在"政产学研金"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众创空间的发展顺应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要求。高校作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开展众创空间的建设既是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知识创造与传播的需要。众创空间作为一个生态体,需要外部环境与内部要素协同共生,只有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多主体参与的高校众创空间才能使其可持续发展。以河北地质大学创业生态公园为例,详细介绍了众创空间的服务内容和运行模式,提出了构建政府、高校、企业及社会资源协同创新的生态体。  相似文献   

5.
以众创空间来支撑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已经成为众多高校的选择。不同于市场化运营的众创空间对利润的追求,高校众创空间对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价值追求,使其在创业生态系统和创新创业教育中占有独特的“生态位”,同时也需要高校众创空间建立一套逻辑自洽的微观运行机制来确保其持续高效运营。生态系统观下众创空间的研究,尚未形成有效分析众创空间微观运行逻辑的工具。借鉴商业模式理论,利用主流商业模式设计工具——商业模式画布,对高校众创空间的微观运行逻辑进行模块化分析,以期为高校众创空间的商业模式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高校建设“众创空间”模式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试周刊》2016,(5):152-153
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人才众多,科研氛围浓厚,具备建设"众创空间"模式的独特优势;结合清华大学i.Center、浙江大学e-WORKS及南开大学GENS BOX等模式,提出利用高校发展"众创空间"的各项支持政策,包括提供创业教育新平台,拓宽渠道强化优势,加强高校众创空间和创客文化建设,壮大创客队伍,等等。  相似文献   

7.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推进高校众创空间合作发展,可为粤港澳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促进粤港澳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构建粤港澳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在国家大力发展众创空间的政策支持下,粤港澳大湾区高校众创空间数量不断增长,合作内容与形式不断深化。根据合作现状,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推动众创空间合作发展,应树立共同体意识,资源共享,促进协同合作;凸显发展特色,求同存异,实现互补合作;拓宽发展范围,开放创新,力争全面合作;利用区域优势,与产业融合,推进深度合作。  相似文献   

8.
在全民创业的新常态下,"互联网+"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及各行业间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当前,我国高校已逐渐认识到了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不仅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也开始探索和实践高校的"众创空间"建设,但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对比分析了国内外高校"众创空间"建设现状与模式,就我国高校"众创空间"发展与建设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的背景下,高校众创空间应进一步注重内涵式发展,为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实现发挥促进作用。但目前高校众创空间普遍存在产学之间需求与利益不统一、运营模式与发展方向同质化、管理机制与评价体系不完善、双创要素供给与流动不充分的问题,需要对区域协同系统主体、要素与协同路径进行深入分析,构建高校众创空间区域协同系统。天津市高校众创空间联盟初步建立区域协同体系,用实践成果验证区域协同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蓬勃发展的众创空间已成为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目标的重要推手和前沿阵地,催生出大批优秀成果,为发展新动能、促进社会就业、提高发展质量提供有力支撑.地方高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及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人的发展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角度出发,分析高校众创空间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制度构建、协同育人、资源整合、扩大空间等措施构建特色化地方高校众创空间建设发展路径,形成新型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助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1.
高校众创空间随着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而应运而生,并呈蓬勃发展的态势。高校众创空间有公益性、全程化、便利化、开放式等特点,也存在共治合力尚未形成、师资队伍有待加强、优势特色有待提升、评价体系有待建立等问题。根据高校众创空间的功能定位,从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训练、创业孵化服务、打造创客文化等方面总结建设实践,提出未来高校要从科教融合、跨界融合、要素融合、产教融合等路径,全面提升众创空间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2.
众创空间是在我国经济新常态下为推动创业型经济发展而建立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地方高校作为创新技术和创业人才的输出空间与众创空间有着紧密的信息、技术、人才等资源的互动共生关系.研究中基于共生理论,分析了众创空间和地方高校的共生系统,然后以梦想小镇和杭州师范大学为实证案例,从共生条件、共生模式、共生界面和共生环境四个方面研究了两者的互动发展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其实质是人才驱动。高校承担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使命。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如创新理念没有真正落实、师资队伍创新能力不强、课程设置不合理等。目前,我国"众创空间"发展迅速,其便利化、低成本等特点极大地激发了全社会的创造热情。"众创空间"的发展也给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带来了契机。在此背景下,高校亟需思考新思路、新方法,研究"众创空间"的特点并借鉴其成功策略,从而优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  相似文献   

14.
众创空间具有突出的平台赋能与体系支撑能力,是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益助力来源。文章从课程体系、师资、社会资源、创新持续性方面分析了众创空间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赋能途径,基于博弈分析指出高等院校与众创空间企业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进行合作的必然性和可能结果,最终在分析了双方合作走向和利益分成比例的关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众创空间解决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难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新的重要时代主题。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必然选择。在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主题的"众创"时代背景下,切实发挥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在"众创"时代的引领作用,强化协同和集群效应,建设以高校科技创新人才为引领的"众创"空间,对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水平,推动"众创"时代向纵深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校为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纷纷通过不同模式的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精神和能力。天津市教委响应国家号召指导各高校开启了以众创空间建设带动“双创”教育改革的实践。文章通过对天津高校众创空间建设的现状、运行成效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系列发展建议,以供同类院校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特有的时代潮流,各个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开创精神的人。基于众创空间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解决真实性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业技能。通过对高校众创空间的作用、功能等进行探索,分析其运营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研究如何充分利用众创空间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于高校大学生创客群体。  相似文献   

18.
众创空间是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阵地,也是创新创业者的聚集地,而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是推进众创空间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保障.文章通过从众创空间的建设和管理角度出发,根据全国各地众创空间的具体认定标准以及福建省众创空间建设现状,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相应的众创空间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定量分析达到对众创空间精准评价的目的,并运用模糊数学分析法以福建A众创空间的发展现状为例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9.
对众创空间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归纳了构建众创空间的四种模式,通过对上海、合肥两地部分众创空间和政府部门的访谈调研,总结了构建众创空间时易出现的三种问题,指出降低门槛、提升服务、利用存量资源、虚拟化和同业整合并购是其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校利用大学科技园等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结合优势专业领域,与社会资源协同创新建设众创空间,为大学生创客和创新创业者提供新型集约化配套平台支持。通过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孵化链条,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工作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从商业模式、服务平台、孵化机制等方面对南京工业大学众创空间——南工劝业公社开展大学生创新教育与创业实践的实施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