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沉沦》和《田园的忧郁》都是剖析忧郁症的小说。同时这两部小说又带有极强的自传色彩,大部分内容都取自作者的真实经历。从相似的忧郁症状出发,(包括:孤独寂寞的心境、情绪行为上的消沉倦怠、神经过敏症、生理上的虚弱乏力),基于两篇文章极强的自传性,本文根据作家相关的传记材料探析两位小说主人公相同病症的不同成因即:1、不同的社会背景;2、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2.
《聊斋志异》和《阅微草堂笔记》是同一时期谈狐说鬼的志怪文言小说,都记叙了许多关于婆媳关系的故事。由于两部小说的作者在身份和经历上的差异,小说在内容呈现、态度倾向、写作目的和写作风格等方面有许多异同点。对于涉及家庭问题的婆媳关系而言,两部小说在写作内容以及写作倾向等方面向读者展示了不同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3.
沈从文与郭沫若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分别写下自传——《从文自传》和《少年时代》.在自传中,两人的审美取向、自我形象及对辛亥革命的叙写均表现出了不同:沈从文在自传中以“乡下人”自称,记录了包括他自己在内的湘西世界的生命形式,由此指向对人性的永久关怀;而郭沫若在自传中展现了一个“弄潮儿”在时代浪潮中的非凡经历,由此表现的是对政治的极大热情.  相似文献   

4.
《沉沦》,《田园的忧郁》都是创作于日本私小说正盛行的时代。但《沉沦》与《田园的忧郁》等日本私小说又有不同,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注重开掘主人公心理的社会根源,一是作者在平静的描写中更敢于暴露自己的感情。这是《沉沦》对日本私小说的突破,这种突破的意义在于文学上开创了健康的浪漫主义文学流派,人格上捍卫了作者的尊严。  相似文献   

5.
谢冰莹的《女兵自传》无论在艺术形式还是在思想内容上都受到卢梭《忏悔录》的影响。但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毕竟还是具有中国的特色,因而《女兵自传》拥有不同于《忏悔录》的新质:明确的女性解放要求和实践;理性的个人主义。  相似文献   

6.
王安忆《长恨歌》与张爱玲《半生缘》同为女性作家作品,主题同为以女性情感体验为主要书写对象的爱情题材小说,由于两位作家所处年代、社会环境与个人身份经历不同,使得两部作品无论是在精神实质上还是表现手法上,都表现出迥然不同的面貌。本文就两者之间的差异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7.
台湾作家李昂的小说《杀夫》,中可看出《祝福》的影子,两部小说都客观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并且借助书中人物的命运对当时罪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有血有泪的控诉。纵观这两部小说,从两位作家的生活经历,反映的反封建主题和关注女性命运两个方面,对其逐一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8.
《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小说主要讲述的是女主角简·爱作为一个孤儿,在经受了各种磨难后获得最终的幸福。该小说的几位主人公都具有非常丰富的人生经历,他们的人物性格和个性也天差地别,整部小说和当时英国所处的时代背景及作者的个人成长有非常大的关系,为了能够更好地对《简·爱》这部作品中的人物个性、人物命运、作者以及当时英国的社会背景进行解读,本文对《简·爱》中的主人公的个性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从时代生活的反映和民族文化传统的内蕴二者交叉的视角,评析了《莫须有先生》前后二传文本的生成、作品的主题及其艺术品位,指出:前传的创作受过塞万提斯和庄子的影响,是一部愤世忧国之作、悲天悯人之书;后传系反映作者在抗战时期所经历的真实生活的“自传”,体现了深刻的民族精神;前传近《庄子》,后传近《论语》,均系“文化小说”,均具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10.
鲁迅的《过客》中的“过客”“少女”“老翁”三个物的形象内涵从某种程度上可说是鲁迅内心三个“自我”的象征。而重迅小说中那些主体感情色彩极浓的人物形象的精神内涵无疑和鲁迅的精神内涵一脐相连,他们身上大致体现了鲁迅的思想发展变迁历程,折射了鲁迅在不同时期的精神气质、性格特征,甚至人生经历。本文从这个角度,将鲁笔下主体性极强的人物分为三类:过客型、过客——老翁型、少女——过客——老翁型。论述重点放在前两类人物类型上,紧扣的过客的精神内涵,阐释他们的“明知前路是坟而偏要走”的生存方式,“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11.
李渔和艾衲居士是清代最出色的短篇白话小说作家。《十二楼》及《豆棚闲话》是清代短篇白话小说成就的最高代表。二人类似的生活经历和创作特征,使其作品都体现出一种"社会反论";不同的创作目的和创作心态使他们的"反论"表现在不同的层面上。  相似文献   

12.
《金色笔记》作为莱辛的代表作,奠定了莱辛在当代文学史中的地位与声望,也隐含了莱辛本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经历。从整个文本结构来看,莱辛应用了有效的文本策略,从而模糊了小说和自传的界限。碎片化的时间描述手法,情节上现实与虚构的融合,赋予小说新的形式和活力。  相似文献   

13.
《红王妃》是德拉布尔受18世纪朝鲜献敬王后洪玉英《王妃回忆录》启发创作的作品。《红王妃》采用自传形式,以真实的历史材料和人物事件为依据,又有"虚构"成分,将真实的朝鲜王妃和虚构的现代英国知识女性芭芭拉.霍利威尔的生活经历并置,体现了德拉布尔小说创作的新实验手法——模糊传记与小说之间文体界限。《红王妃》通过消解时空限制,跨越文类界限,表达了作者对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人群的人文关怀,实现了作者对当下人们生存困境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边城》与《雪国》不仅充满了对生命的深度思考,而且也呈现出了相似的忧郁、哀伤的感情基调,这种东方式的忧郁,呈现出悲剧的底色。文章从比较文学的角度,阐述了两部作品的异同:在悲剧内涵方面,两部作品同样都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人性的缺失;不同点在于沈从文着眼于现实,川端康成则更注重心灵感受;在对待悲剧的态度上,沈从文体现了老庄学说中的无奈和超脱,而川端康成所体现的是人与自我心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狼图腾》和《野性的呼唤》均为动物小说之经典。尽管是在不同的时代、社会文化背景下,两部小说却呈现出众多相似之处。将两本小说的动物意象进行对比,发现两部小说中的动物意象都与其传统意象有很大差别:狼不再自私、凶残、狡猾,而是富有智慧、团结并且有着丰富情感的精神载体。狼之间的关系与雪橇狗之间的关系截然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中国强调和谐共处,而西方注重竞争。但两位作者在文中都体现出他们对尊重、爱护环境和动物的呼吁。  相似文献   

16.
加缪的小说《局外人》和钱钟书的小说《围城》,同是存在主义的作品,共同反映了世界的荒诞和人与世界的孤独无助。然而,由于受不同文化影响和作者视角、表达手法的各异。两部小说在叙事结构和精神向度上却是各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中国大陆的陈映真研究加以简单梳理,重点评析了《台湾的忧郁》和《陈映真论》。认为:《陈映真论》的作者集中论述陈映真小说中的死亡意识、诗思交融的叙事策略,就是对陈映真“悲情”文学世界的重点阐发。如果说从《台湾的忧郁》中,能够感受到陈映真小说世界的“忧郁”,那么从《陈映真论》中则能体悟到陈映真的文学“悲情”。  相似文献   

18.
看《萌芽》     
第9期的《萌芽》从整体上看,可谓忧喜参半。一方面,“80后”小说依然纵容情绪的倾诉而匮乏于小说的艺术;另一方面,这类小说终于从郭敬明、易术等小说的忧郁主题中产生出新质:渐渐冷却了做秀的“啼哭表演”而开始转向依凭情感取暖。  相似文献   

19.
夏洛蒂·勃朗特以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简·爱》享誉文坛。小说大胆地表现了女性的反叛、平等和追求独立的精神,受到全球各国读者的热议与赞扬。国内对《简·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物形象和思想主题研究两个方面。特别是主题思想的挖掘,由此而奠定了《简·爱》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梳理和评述主题思想研究的成果,对拓展与推动《简·爱》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邹韬奋是现代著名的新闻工作者和爱国民主战士,在不同时期撰有《经历》等三部自传性质的作品。这三部自传不仅是现代知识分子自传的代表性作品,而且情感充沛、描写生动,具有鲜明的文学性,对同类传记的写作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