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郭明果 《学周刊C版》2011,(3):152-152
现代教育观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主体性是学生内在的属性,教育的本质就是通过提高和发展学生个体的主体性,使学生逐步地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传统教育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形象地比喻为"园丁"和"花朵",把教育过程的双主体共同活动变成了教师的单向传授知识,从而压制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主体地位严重错位.因此,在现代教育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尽最大努力去唤醒和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引导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发展性教学的课堂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高等教育的一个突出理念是以人为本,具体到教育教学中,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发展性教学就是促进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教学.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其主体人格.它强调学生的发展是一个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生成的过程,学生变传统的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的、探究式的学习.声乐教学要想打破常年形成的旧有教学模式,必须解放思想,引进新的教学理念,大胆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主体理论和主体教育理念,为我们认识人的主体地位的绝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由此,主体性教育思想在我国教育理论界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和赞同.主体性教育思想观的基本观点就是对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给予明确的认定,它强调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观,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指出受教育者要在教育者的启发和引导下,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从而发展成为自为、自主、自律的主体.同时,强调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因而,教育战线传统的师生关系面临着新的挑战,现代主体性教育中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正>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教育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因此,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学观念上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教育,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观;从教学方式来说,转变了满堂灌的教师授课方式,引入了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讨论、课外探究等多种学生主动求学的教学方式,使数学教学有了有别于传统的教学的改观.自古以来,我国对教育一直提倡主体教学,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了"不愤  相似文献   

5.
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不断提高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和能力,并引导学生群体成为能进行自我教育的社会主体.因此,加强自我教育,培养学生主体性的问题,应成为教师重视的主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李云波 《学子》2014,(8):32
正"以学为本"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主体教育思想的延伸。"以学为本"的基本内涵就是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把教师的教学工作引导到致力于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上,要彻底改变片面灌输的教学模  相似文献   

7.
论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人本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学生工作贯彻和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不断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努力建立一种以教育服务为中心,充分体现人关怀和法制原则的管理机制与制度;要注意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教育和自我管理,努力探索民主、平等、充满活力的教育和管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主体体验,提出要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以学习主体地位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得到能力与素养的全面发展.这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提出了挑战,我们要以新课改为指导思想,还学生以学习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体参与.那么在新课改下教师要以什么身份来参与教学呢?全新的教育形势赋予了教师更多的责任.我们必须要转变传统教学中事无巨细的管理者、知识的权威者的观念,要加强组织与引导,成为学生学习的领路人.笔者现结合对新课改的认识与语文教学实践对教师角色的转变来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主体性是人作为实践主体应当具有的性质和特点.而主体性教育就是要促进学生各方面主体性能力的发展,而创新能力则是主体性能力的最高表现.对个体主体性的尊重和促进学生主体性能力发展的主体性教育是对以社会本位为价值取向的传统教育的反叛与超越.主体性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0.
李引平 《中国教师》2013,(Z2):71-71
一、新课程标准下化学教学理念反思新课程标准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新的理念成了我们课改教学的巨大驱动力,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就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去探究知识,去感悟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要实现主体教育思想就必须打破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变"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构建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共同探究知识、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教学情境。传统教学强调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  相似文献   

11.
教育要顺应民心,完成社会重任,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必须遵循一定的教育法则,只有这样,教育才能更显生机、更有朝气地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那么,作为学校管理者应当遵循哪些教育法则呢?一、应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法则进入二十世纪以来,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理论取代了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理论,为教育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教师与学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主体,他们之间有相对的独立性和依存性,但需摆正主体的角色位置。教师是职业教育者,有权利、有责任按社会发展要求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在教育中应避免以教师权威取代…  相似文献   

12.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任务就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实践。而在以往的思品教育实践中,存在着以封闭式灌输为主。教育内容脱离生活实际等问题,导致了学生的主体性被压抑,道德教育不能走进学生心灵深处,不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因此,要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和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引导学生去体验、去探究,改进封闭式教学框架,努力注重构建体验教学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13.
陈栋 《教师》2012,(15):42-42
新课标确立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关系,倡导实现认知、能力和情感的"三维目标教学"。这是教育领域的发展和改创,它不只是关系和行为上的有形变化,而是新旧两种教育观念的撞击。其根本目的和意义在于,从造就社会建设人才出发,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这种教育理念集中反映到教学上,就是要努力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主体理论和主体教育理念,为我们认识人的主体地位的绝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由此,主体性教育思想在我国教育理论界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和赞同。主体性教育思想观的基本观点就是对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给予明确的认定,它强调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观,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指出受教育者要在教育者的启发和引导下,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从而发展成为自为、自主、自律的主体。同时,强调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因而,教育战线传统的师生关系面临着新的挑战,现代主体性教…  相似文献   

15.
一般而言,公民教育是指通过各类教育活动,使公民增强公民意识和能力,成为现代公民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公民教育一是要培养公民的公民意识和能力,二是要使公民个体在公民意识的引导下做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以体现知行合一.对学校教育教学而言,就是要通过各学科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提高学生的公民素养和能力,从而使广大学生努力成为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下面以中学哲学教学为例,谈谈教学中开展公民意识教育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6.
姚炜 《凯里学院学报》2001,19(1):104-105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最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的直接的管理者、组织者和策划者.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班主任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素质教育中,班主任必须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班主任的主要职责就是引导学生学会管理自己,学会学习,具有自我教育的能力,完成由"社会雏儿"向"社会人"转化.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高素质的人才,这就是要求我们初中英语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把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转变这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相似文献   

18.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传统的"填鸭式"教育理念不仅不利于学生的成长,甚至会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既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更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真正实现学思结合、以学促思,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一、尊重主体地位,提倡自主学习"以学促思",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老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育,但是新课标要求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育,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新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语文写作课堂更是如此,要在尽可能给学生创造无拘无束的环境下启发学生大胆想象,进而自由发挥写出好的文章来。  相似文献   

20.
创新教育,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在体育课上,学生是主体,教师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让学生掌握强身健体的方法。在增强体育锻炼的同时加强品德素养的提高,是体育教师的职责。体育教师要更新理念,打破传统的教育方法,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努力培养适应社会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