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情感人、以美育人是艺术教育的根本方式,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情感的培养。音乐教育的成果首先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使其喜欢音乐、热爱音乐,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作为审美基础教育的前提或“基础的基础”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2.
梁侠宾 《广西教育》2007,(12A):47-47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把“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列为课标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视唱练耳课是训练学生听觉的一门音乐基础课,而良好的视唱能力是音乐智能形成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音乐视唱能力的培养,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注意解决视唱中的“音准”、“节奏”、“兴趣”问题,并开展音乐欣赏,学习其它音乐知识与进行技能训练,从而达到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视唱能力目标.  相似文献   

4.
教师一定要遵循理工类院校学生的心理、生理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把培养学生的兴趣放在首位,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喜欢音乐,爱学音乐鉴赏这门课,才能充分发挥其自主性、能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自发地去学习各种知识。  相似文献   

5.
在音乐教学中一般是通过学生的“听”、“看”、“悟”来增强教育的效果。而这些必须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前提,正如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所言:“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同时,心理学也指出:人的情绪和兴趣,对人的认识活动有很大的影响,情绪高涨、精神愉快,认知效果就好,学习兴趣强烈就积极主动地学,喜欢学和坚持学。因此,提高学生的兴趣,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增强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整个中小学音乐教学中,“高中音乐欣赏”是素质教育一个特殊的活动单元,在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方面担负着艰巨的任务。长期以来,高中音乐欣赏教学广泛存在着一种“注入式”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或先或后让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长时间地倾听,然后介绍作品的作者、创作背景、内容形象,而后分析作品的题材、曲式结构。这种“填鸭式”的“教”与被动型接受式的“学”导致了一些不良后果:学生对教材所涉及的音乐作品失去兴趣,对音乐教师失去兴趣,对音乐课也失去了兴趣。甚至在学生当中出现一种“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的奇怪现象…  相似文献   

7.
音乐教学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对陶冶儿童的情操,培养儿童的心灵美有着积极的作用。音乐教学要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贯穿教学始终,充分体现育人功能。笔者教授的“爱星满天”一课在全国首届新课程小学优秀课例评选中获得二等奖,其成功之处在于通过引导演唱和创编活动等环节,  相似文献   

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好一门课,首先应该使学生喜欢这门课,在中学生的头脑中,生动形象的东西仍占激起其大脑兴奋的主导地位,这种心理特点就决定了课堂教学必须重视兴趣的培养。历史课枯燥乏味的东西比较多,如果不调动他们的兴趣,历史课上起来,就会让人感到困乏,也就谈不上学好这门课了。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相似文献   

9.
这节课的教学理念是:“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鼓励创造,弘扬民族音乐,提倡学科综合。”同时,以音乐为主线,将舞蹈、形体与音乐有效地结合起来,通过演唱、律动、舞蹈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用心体验感悟音乐,用心表现音乐。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学生音乐感受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0.
唱游课教学打破了传统音乐学科的单一性,采取音乐游戏、律动、歌表演、集体舞、节奏乐等综合性音乐艺术手段,形成艺术形式的多元性。它以激发儿童学习音乐艺术的兴趣为目的,以培养他们审美情趣为核心。实施唱游教学,一方面为进入高中年级学习音乐打好基础,另一方面成为培养审美情操、完善学生素质的一个组成部分。唱游课的指导思想是“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  相似文献   

11.
“学生喜欢电脑,却不喜欢信息技术课”,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如何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享受课堂活动。这是我们全体信息技术老师探索、讨论了十多年的课题。笔者从学生角度出发,记录每次教学活动,思考教学每个环节,通过注重课前准备、巧妙引入新课、利用辅助教学和网络资源等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和...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笔者一直从事中职音乐教学工作。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笔者发现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喜欢流行音乐排斥民俗音乐、音乐鉴赏能力较低的情况。如何改变学生不重视音乐课程的现状,帮助学生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课程改革给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宽松的环境、更广阔的空间,更为音乐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音乐课、爱上音乐课,让学生在音乐课上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呢?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和观察思考,笔者认为,在音乐教学中,合理、适时地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宽松、民主、活跃的课堂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确实使我们的音乐课“上了一个台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农村基础教育中,学生喜欢运动,却不喜欢体育课;学生喜欢唱歌,却不喜欢音乐课;学生喜欢画画,却不喜欢美术课。究其原因,就是受“应试教育”,教法单调乏味,作业机械重复等因素的影响,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改革,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已成为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5.
谷群 《中国教师》2014,(Z1):222
<正>音乐课是什么?音乐课是唱,音乐课是听,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都喜欢唱歌课而不喜欢欣赏课。音乐课程标准中对音乐课程中的感受与欣赏作出了具体要求,文中指出"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于欣赏能力的形成,对于学生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呢?这就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聆  相似文献   

16.
王剑田 《青海教育》2001,(12):13-14
在学校教育中,除课堂教学外,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极为重要的途径。 一、开设思维训练课,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创新教育极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从国外而言,美国设有“创造发明课”,保加利亚一些小学开设了“思考课”,法国开设“创造课”,有些国家分别开设了“形象思维课”、“思维技能课”、“宇宙课”等。其共同特征是:培养学生探索和创造的个性兴趣,就创造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技能技法中的一些问题,教给学生比较系统的知识,使学生对创造发明有规可循,敢于…  相似文献   

17.
黄梅英 《中学文科》2005,(12):35-35
受传统教学观的影响,现在还有不少教师在音乐教育中沿袭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方法,教学中只注重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与训练,而忽视音乐课程最核心的目标——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如果以“情”引学生走进音乐,一定比以单纯、枯燥的说教更能让学生接受音乐、理解音乐、喜欢音乐、爱上音乐,从而在音乐中受到熏陶、感染、净化、震惊、顿悟,也就达到了音乐课程最核心的目标: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也培养了学生学音乐的兴趣。闪此,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我特别注重以“情”引导学生走进音乐。  相似文献   

18.
古人用“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来喻人学识渊博 ,在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中学教育中 ,地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但目前学生、家长、甚至有些老师都视地理为“副课”、“豆芽课” ,极不重视 ,加之其不再是中考、高考中的重要科目 ,学生难以保持浓厚兴趣。如何走出困境 ,再现地理教学的春天呢 ?唯一出路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喜欢地理 ,自觉学好地理 ,让地理课不再成为其负担。为此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一、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培养学生兴趣的主要途径1、生动有趣地上好第一堂引言课———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一束火…  相似文献   

19.
奥尔夫教学法本着“体验第一,理性第二”的原则,旨在通过律动、言语、歌唱、聆听、即兴创作和演奏,逐步理解概念和技能。这与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不谋而合。奥尔夫教学法在初中音乐唱歌课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我在湘艺版初中音乐唱歌课的具体课例中,将奥尔夫教学法的教学技能融入其中,使音乐的学习更具有乐趣,在学生培养兴趣的同时学会了音乐技能,也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20.
从“快乐体育”,“终身体育”,“健身体育”的理念出发,结合多年从事体育教育体会到——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原因.从学生学习兴趣、丰富课的内容、开展多样化课的形式等几个方面来指导体育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