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文赋》撰年疑案新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赋》的撰作年代问题是陆机生平研究的一个关节点。从创作意图、创作心境等方面因素推断,陆机的《文赋》当撰成于永康元年(300)之春月。事实上,陆机的文学活动与他的出处行藏密切相关,解读陆机的“诗缘情”主张,亦可由此把握其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宋初的诗坛上,潘阆诗名早著.然而历来的文学史与诗歌史多衍刘克庄、方回之论,将其类归为晚唐体诗人,这种类归有粗略之嫌.诗歌在潘阆是生命存在的方式,他的诗在宋诗演进史上具有独特的意义.首先,潘阆是一个自我意识颇为强烈的诗人,他的诗写出了自己的心态历程,描绘了栩栩如生的自我形象.其次,潘阆为诗推崇贾岛苦吟的创作态度,具体表现为"搜疑沧海竭"与"诗须字字清".第三,潘阆为诗追求"诗无入俗章"的新变,主要表现为创作方法上的以议论为诗,他的诗歌因此寓含了丰富的理趣特征.  相似文献   

3.
陈师道的诗歌创作实践与其《后山诗话》中体现的诗论存在既对应又矛盾的关系,对应关系表现为五个方面:“学诗当以子美为师”、由“有工”进至“无工”、论才与学的关系、诗写“胸中之妙”和以俗为雅;矛盾关系则体现为创作中坚持“以文为诗”而在理论上进行批评、创作中主张求新求奇而理论上主张自然两个方面。通过对这两种关系的论述,还可以推知《后山诗话》的大致成书时期。  相似文献   

4.
陆游一生主要居住于家乡绍兴的镜湖。在他留存的近万首诗歌中,创作于家乡的作品占到三分之二。可以说,镜湖风物是陆游诗歌的主要歌咏对象,这一点在他的晚年创作中体现得尤为明显。陆游在镜湖地区的长期乡居生活和"镜湖诗"的创作是密不可分的。正由于如此,"镜湖诗"才最能体现出质朴、细腻、生动、温馨的陆诗本质。  相似文献   

5.
对于陆机这样一位太康文学的代表作家,我们以前则重视不够,对他诗歌创作的基本特色缺乏具体而真实的描述,因而对他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中所起的作用也就不能作出比较合乎实际的评价。本文拟就此作一点尝试。陆机诗歌的特色,以钟嵘《诗品》所评最为确切。他说机诗“其源出于陈思,才高词赡,举体华美,气少于公干,文劣于仲宣,尚规矩,不贵绮错,有伤直玫之奇。然其咀嚼英华,厌饫膏泽,文章之渊源也。”这段话首先指出陆机创作渊源于曹植,说明陆机与建安文学的紧密关系;其次从篇章字词和文气两方面客观分析了他的创作特色。关于陆机是否继承了建  相似文献   

6.
二南:《周南》、《召南》的合称。 二雅:《小雅》、《大雅》的合称。 西汉二司马:司马相如、司马迁的并称。 西晋二陆:陆机、陆云(史弟二人皆为西晋文学家)。 西晋二潘:潘岳、潘尼(叔侄二人为当时文学家)。 古代诗史二明珠:《木兰诗》、《孔雀东南飞》。 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兄弟二人为当时哲学家)。  相似文献   

7.
从地域文化的视角分析,陆机是第一位在生前身后都产生了较大影响的吴地作家,他的作品具有一定的吴地特色,具体表现为:内容上,陆机作品渗透着难以割舍的水乡情怀;风格上,陆机作品在"繁缛"之外还表现出"清新"的另一面;语言上,陆机在作品中运用了吴语和吴韵。以上三点表明陆机在创作过程中或隐或显地受到了吴地文化的影响,吴地文化已深烙于他的生命之中。  相似文献   

8.
元曲雅俗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人们称为“通俗文学”的元曲,无论是从其题材、内容和人物方面来看,还是从其风格流派、语言特色来看,都是有雅有俗,雅俗兼备的,而不仅仅只是通俗。我们应该比较地、辩证地看待元曲中的雅和俗。与诗、词比较而言,元曲显然要通俗一些,但与诗、词依然有雅有俗一样,元曲也是既有俗又有雅的。在元曲中,散曲比杂剧更雅,杂剧比散曲更俗。在杂剧中,曲词比宾白更雅,宾白比曲词更俗。但无论是散曲或是杂剧,无论是曲词或是宾白,它们也都是有雅有俗的  相似文献   

9.
赖智龙 《文教资料》2012,(26):113-115
黄庭坚是宋代的一位文学大家,他的诗歌成就突出,其词也在宋代词坛上独树一帜。山谷词分为俚艳词和雅词两种创作倾向,但都以"俗中见雅,由俗入雅"的语言风格见称。"以俗为雅"是一种重要的诗词创作手段,旨归皆在于"雅",这种词学观正是与黄庭坚高尚不俗的人品境界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
雅俗诗,是指用语先俗后雅的诗,大都是诗的前半部分词语比较粗俗,后半部分词语文雅精细。这种工拙相半、雅俗并存的诗,以俗衬雅,常能产生柳暗花明、相得益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顾农 《天中学刊》2014,(1):117-120
潘岳具有良好的家庭背景和个人条件,一开始出仕就在最高层机构里任职,一般来说前途是非常看好的,而此后他却一直沉沦下僚,原因在于卷入了当时官场的派别纷争。他过于紧跟录尚书事、太尉贾充,而贾充其人在西晋初年的政坛上地位相当微妙,受到中书、门下二省的抵制,因而潘岳也遭山涛等对立面的嫉恨,而山涛长期主管官员任用,于是潘岳就一再碰壁,不得不一度归隐。  相似文献   

12.
陆机太康事迹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排比大量典籍文献,认真考证陆机在太康年间的事变,得出一些与目前通行观点不同的结论:陆机在太康元年被徒往寿阳,而非洛阳;太康五年陆机初次入洛;太康十年陆机仍在故乡,并未入洛求仕。  相似文献   

13.
父难的打击、宦海浮沉和生离死别,使王世贞由肉血燥热的青年一变而为沉郁悲愤之人,再变而为依委随顺的老者.伴随生命历程的转变,作为其精神支柱之一的庄子在其思想界域中也发生着变化.其早年着重于对《庄子》批判性社会哲学的吸纳,晚年则偏好于《庄子》的精神超越哲学.在文学上,王世贞早期多有基于现实的批判性创作,晚年则着意突显对性灵文学的趣好.而其生命中的两座重要园林:离簧园和奔山园,见证了这种转变,承负了王世贞的精神寄托,并涵育了王世贞晚年的平和之美和性灵之美.庄子、园林、王世贞的文学创作这三个异质体,伴随王世贞的生命转变做出呼应,共同成就了一个鲜活的王世贞.  相似文献   

14.
陆机提出"缘情"说,认为诗歌因为情感波动而作,但是陆机的诗歌却往往缺少真情。陆机理论主张与其创作实践相脱节之原因有二:其一是玄学思想的影响,其二是陆机的功名欲念也让陆机写出了大量缺乏真情实感的应酬之作。  相似文献   

15.
王朔在他的“顽主”系列作品里塑造了一群顽主形象,而王小波在他的《时代三部曲》里塑造了相互联系的王二形象,二者对于现有价值的质疑与消解都具有重大意义,但由于王朔与王小波的身份与经历的不同以及写作目的不同,致使两种人物在姿态、对于知识分子的态度,尤其是人物本身所蕴含的意义这几个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6.
国民大会运动是李大钊等领导的新兴左翼进步势力走上政治舞台的开始,它为国会的重新召集、王宠惠内阁的推出创造了条件。同时,李大钊等人也积累了经验,为发动更广泛的进步运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李丽 《柳州师专学报》2011,26(2):25-27,82
王维和白居易同为隐士,却由于家庭背景、人生阅历及价值观念等因素的不同走出了不同的隐逸之路。从隐居动因的差异看,王维厌倦官场,白居易属于权变之术;从隐居的方式看,王维注重大隐,白居易倡导中隐;从隐居后的诗歌看,王维风格偏重田园,白居易钟情闲适。  相似文献   

18.
"太康之英"陆机,是继三曹之后大力创作乐府诗歌的重要作者。他的乐府诗积极接受汉魏乐府的影响,几乎全部运用古题,并在题材、内容、主题、风格上极力模拟前人作品。在模拟的同时,陆机也力求创新。他的诗语言丰富,辞藻华丽典雅,对仗工整,叙事性减弱而抒情性增强,使乐府诗进一步走向了文人化的道路,深远地影响了后代诗人,并对汉魏乐府成为经典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谈王安石晚年的诗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诗坛上的一位重要诗人王安石 ,一生创作颇丰 ,然而他前后期诗风却大不相同。本文试从其晚年诗的内容、意境、语言三个方面入手进行论述 ,从中看出王安石晚年诗的独特风格 ,并分析了这种诗风变化的原因 ,从而给王安石的晚年诗一个合理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唐代王维作画,经常违背现实世界的时令,张彦远称之为“不问四时”.“不问四时”是一种审美选择,是王维创导的一种新的审美风范,对后世影响深远.本文认为“不问四时”与禅宗思想有着密切的关联.王维正是在禅宗思想影响下创作出这类画作,也是以“不问四时”这一荒诞的形式,来表达他心中的禅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