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当前高职园林专业学生生源杂、差异大但人才培养模式上却是工厂化、批量化培养的矛盾,提出"导师制"与"工匠型"深度融合,以加强学生个性发展,导师因材施教,学生德技双承,毕业生零距离就业为研究目标,以加强学生个性发展,导师因材施教,学生爱岗敬业为主线,实行双师双选导师制度,按照专业认知期、学业精进期、企业受训期三个阶段递进培养,以校企共育导师、拟真场景教学、实施翻转课堂、实行三方评价等手段完成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过程中存在着过分注重专业知识而忽视人文教育、过分注重专业能力而忽视非专业能力、过分注重就业率而忽视职业发展等主要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高职学生是推进我国高职教育深化发展的需要、兼顾社会需求和个性发展的需要、提升高职学生就业创业质量的需要。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可从构建"平台教学、专业分流、岗位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人文素质全、专业基础知识宽、专业核心知识精、岗位方向技能强的"点、线、面、体"课程体系,采取"导师+项目+团队"的教学形式,探索培养全面发展的高职学生。  相似文献   

3.
陈成  石嘉忻 《江苏高教》2021,(12):147-150
实施现代学徒制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江苏省以多种形式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和培养规模,强化"双导师"师资队伍建设,与企业共同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逐步形成了学校主导型和企业主导型两种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在构建职业教育集群式发展平台、企业引领创新改革、校企合作模式创新、专业技能实训等方面积累了诸多经验和优秀案例.  相似文献   

4.
结合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在高职院校实行基于跨年级专业学习梯队的“专业导师制1+1+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介绍了学生梯队组成、专业导师构成及功能、实施阶段和实践任务,分析了这种模式在提高学生专业认识、技能培养,融合专业导师与学生、高年级与低年级学生之间的关系,全面提升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和职业素养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试点专业的实践与探索,学生的技能水平、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内涵 "双导师制"是指在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为一个学生配备两个导师,在校企联合培养技能人才过程中,两位导师各司其职:一个校内导师在课堂内专管教学,主要负责学生的课程学习和指导等;另一个校外导师侧重学生在课堂外的能力培养,强化对学生职业道德、实践能力、协调沟通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训练.这种培养模式能利用学校、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以培养高技能为目标的情况,提出"导师制与选课制"相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导师指导+项目导向+学生选课程包+团队梯度"模式,依托工程研发中心,使得导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团队项目有效开展,通过在学院的实践,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7.
"312"三阶段人才培养模式是在"2+1"人才培养模式框架下形成的:前三个学期以培养学生基本能力为主;第四学期实施"工学交替"教学,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主;第五、六学期以培养学生顶岗就业能力为主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312"三阶段人才培养模式,能提高高职教师与学生综合实践技能水平,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与企业的需要,同时也加速"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成长。  相似文献   

8.
高校是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校要改革、完善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计划和目标;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要贯彻工程技术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增强学生的创新素养;要设计多层次、分流式的培养模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建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硕"贯通培养的机制,创新专业实践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9.
内涵 "专业导师制1+1+1"人才培养模式是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从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结合学生不同个性而实施的一项教学改革.专业教师根据自己专业研究方向和从事的科研开发项日,结合大学生科技竞赛,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训计划,各类院、省、国家技能竞赛等,以专职专业导师身份提出专业研究方向或科研项目;校企合作企业行业能手、技术专家结合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工程开发项目、企业培训平台等,以兼职专业导师身份提出参与计划和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高职管理类学生实践教学要求掌握的技能与社会企业管理人才所需具备技能脱节的问题,我们以创新培养模式为引领,构筑高职创业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以技能竞赛平台为依托,融通高职创业型管理人才实践教学;以强化实践教学为互动,融通高职管理人才技能型实训实操;深度校企合作为载体,拓展高职管理人才互动型全程就业,通过融通整合技能竞赛和实践教学,提升管理类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对高等职业教育重视程度的加大,高职院校普遍实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此来保障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效果。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在"现代班组长"人才培养模式下,经过长期的经验摸索,结合自身经验,推出了基于"德育导师"的品牌学生干部培养,使之在高职品牌学生干部核心能力培养中发挥独特作用。本文对德育导师制能够为学生干部核心能力培养带来的具体影响进行了说明,以便为相关高职院校提供一些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12.
以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为切入点,分析高职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探讨"产教融合、校企交替、双主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双平台+职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形成"校内课堂+教学工场+企业生产一线"的教学形式;通过第二课堂延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搭建"产学研"平台助推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探索高职教育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更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代下高职高水平建设的核心议题,新时代向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提质升级,服务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开放共享,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学以成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三个新要求。但目前面临社会狭隘的价值取向,阻滞了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高职广普式的育人模式,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培养;单一主体滞后的顶层设计,导致了人才链与产业链脱节;导师队伍的结构性缺陷,离散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挥等现实困窘。高职院校应建立文化自信,以文化引领高职创新创业教育铸魂育人;升级育人模式,以高质量为导向开启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新阶段;强化多元育人,以产教共同体服务创新创业教育高水平建设;优化导师结构,以优质的导师队伍夯实创新创业教育根基,多措并举,协同发力,推动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提质升级。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国际化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校企合作开展了国际化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创新性提出按照"大师引领、融入前沿、创建平台、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思路,培养"懂专业、通外语、熟规则、晓文化、善创新"的人才培养目标,详细定义了与目标一致且满足行业企业要求的人才培养规格;创建了项目导向的"五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厚基础、融前沿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探索出"成果导向"的创新实践平台;组建了大师引领的"国际化"师资团队;形成了校企协同育人的"系统化"体制机制。经过8年的研究与实践,全面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在学前教育专业实施"双导师"制度可以有效增强学生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参与主体要明确"双导师"制度的内涵以及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借鉴学前教育实践基地的优质教育资源,修订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明确"双导师"制度中高职院校教师与幼儿园实践指导教师的责任和权利,合理设置"双导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共同构建起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按需定制、分流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思路,设计了融入定制班模块的课程体系,按需定制课程,分流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实施过程中因材施教。最后,本文还指出按需定制、分流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点。  相似文献   

17.
为贯彻人人成才的高职教育理念,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很重视对“后进生”因材施教,取得了一定成效。而对于学有余力的“尖子生”如何进行因材施教,解决其学习中“吃不饱”的问题,进而将其培养成为“拔尖”的技术创新型人才,并没有引起普遍重视。为此,学院从2003年开始,在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中采用“技能导师制”模式,对优秀学生进行重点培养,让他们与导师一起参加产学研实践,为培养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精品学生”提供平台。  相似文献   

18.
高职艺术设计作为高职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时俱进有了飞速发展:优化了实践课程体系,健全了合适的实践技能培养方案与模式,实现了与时俱进的可持续发展,继续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多渠道搭建学生实践技能平台,其中建立工作室是改革的亮点。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劳动就业体系互动发展的大背景下,基于就业结构性矛盾探讨高职会计技能教育的立体化改革与创新,应在厘清会计技能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呼唤技能教育归位。基于社会新经济变革探讨高职会计技能的演进与发展,遵循"任务引领、产教融合、能力为本、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理念,从课程体系、培养模式、项目化课程训练、技术技能特色等方面重构与实践技能人才培养的立体化路径,探索分类培养、分层教学的技能教育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中,面向学生开展了大量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并以技能鉴定为切入点,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在技能培养内容、培养途径和培养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不断探索和实践,提高了学生技能水平和师资专业素质,并逐步形成了“双证融通、课证融合”的高职教育技能培养模式.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职教育经贸类人才培养模式中面临的问题,以POCIB国际贸易从业技能大赛为例,提出“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新型高职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带来的高职教育结构创新和学生学习热情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