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抑郁不仅会增加儿童青少年痛苦的心理体验,影响个体的认知方式、正常的学习和人际交往,而且与自杀、吸烟和攻击等不良的行为紧密联系。随着抑郁在儿童青少年这一人群中的流行率越来越高,分析和探讨抑郁症状的有效干预方法已成为儿童青少年心理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从积极心理干预的角度论述了培养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对治疗抑郁的原理及有效性,以便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者更有效地预防和治疗青少年抑郁。  相似文献   

2.
积极心理治疗:理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心理治疗是以积极心理学思想为理论指导的一种心理疗法.积极心理治疗具有积极的价值观取向、激发人积极的基本能力等特征,从积极认知、积极情绪、积极人格三个层面实施干预;积极心理 治疗包括观察和保持距离、调查、处境鼓励、语言表达和扩充目标五个阶段.积极心理治疗中的感恩练习、生活喜事、利他行为、人际交往、积极品质等策略可用于增进幸福.积极心理治疗理念是对传统心理治疗的批判、反思、继承与发展,开辟了新的心理治疗途径,丰富了心理治疗理论.  相似文献   

3.
网络成瘾对青少年自我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成瘾是因过度沉溺于网络而造成的上瘾行为。青少年时期是自我发展的关键时期 ,本文通过对网络特点的分析与精神分析理论中自我概念的阐述 ,探讨了网络成瘾对青少年自我发展的消极影响 ,并结合相关心理学理论阐述了网络成瘾症的预防及心理治疗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积极心理学在计算智能快速发展时所面临的具体挑战,分析了机器学习和自发生成数据集在应对这些挑战时的巨大潜力。机器学习可从高维数据中提取与人类认知相关的非线性关系,成为研究人类认知和情感的新途径。自发生成数据集能更真实地反映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为研究者提供高效的研究素材。这些新兴技术为积极心理学提供了全新视角,能更全面地认识人类行为和心理并推动文化差异性研究、理论更新和干预策略评估。未来研究需探索机器学习、自发生成数据集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结合,以深入理解人类行为和情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5.
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蔓延为儿童青少年的发展带来了风险。积极心理学强调人类自身的潜能、美德、积极情绪等对个体发展的意义,通过使用预防性心理保健帮助个体适应环境,儿童青少年获得积极发展后,能对个人、家庭、社区及人类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并大大降低出现问题行为和罹患精神疾病的风险,与儿童青少年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发展需求相契合。本文通过对儿童青少年积极发展这一概念的探讨,提出为应对疫情常态化,应注重复原力和社会参与意识及行为的培养,并从个体、家庭、学校和社区等多个维度构建社会支持系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重点人群心理监测与干预,以促进儿童青少年的积极发展。  相似文献   

6.
积极心理治疗主要是指积极心理学思想在心理治疗事件中的运用。本文介绍了积极心理治疗的理论,并详细说明了它在积极心理健康、抑郁、灾后心理重建中的应用。积极心理治疗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为今后心理治疗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自我同一性理论为青少年校园欺凌的预防与干预提供了思路和解决策略。在此理论框架下,借助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构建积极的校园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帮助青少年提高自我认知、合理归因的能力,掌握情绪管理、理性交往的技巧,培养敬畏生命、关爱自己和他人等综合素养,用积极心理疏解和认知重建的方式对校园欺凌进行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8.
王芳华 《教育导刊》2009,(10):44-46
积极心理学20世纪末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它关注人类的幸福、力量与最佳机能,是对传统主流心理学的一种完善式发展。本文概要介绍了积极心理学有关幸福、力量与美德的基本主张,分析了积极心理学对于心理治疗、心理健康教育、与中国文化的联结的启示与意义。  相似文献   

9.
攻击行为一直是心理学和社会学关注的热点。研究发现,影响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因素多种多样,主要有个体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和认知因素)、社会媒介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物理因素。应有针对性地对青少年的攻击行为进行多种途径的干预和预防,如科学认识青少年攻击行为的起因,树立正确的态度;重视家庭在预防和干预青少年攻击行为方面的作用;转变教育观念,优化学校教育;解决诱发青少年攻击行为的社会媒介因素,减少外部诱因;完善立法,规范青少年的行为等。从而减少或消除青少年的攻击行为,促进其人格和品德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的主流体系及新动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体系发展迅速.精神分析疗法、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与当事人中心疗法是心理咨询与治疗发展史上的主要模式,是最具影响力的四大体系.伴随着心理学中新近的两大思潮,即后现代主义思潮在心理学中的渗透以及积极心理学思潮的兴起,出现了令人耳目一新且较有影响力的叙事心理治疗与积极心理治疗等新兴的理论学派.综观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体系的发展变化,折衷整合是发展的总趋向.  相似文献   

11.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Martin E.P Seligman在20世纪末倡导并发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它在批判美国传统心理学和坚持科学心理学基本原则的同时,充分吸收了人本心理学的营养,尝试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复杂的行为,在人性现,研究主题和内容、研究方法,心理治疗以及研究目的等方面初步显现了诸多积极的特征,体现了科学心理学与人文心理学日趋融合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恋爱困扰是引发大学生焦虑与抑郁障碍的一个重要诱因,以积极心理学的视角,运用认知行为与家庭治疗等心理咨询理论对一例女大学生恋爱困扰进行了成功干预,帮助个案顺利完成学业,以更加客观的认知能力与稳定成熟的个性开始生活.  相似文献   

13.
积极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现在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在对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及与心理治疗相关的积极心理学研究内容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积极心理治疗和艺术心理治疗的概念.进而把积极心理学与艺术心理治疗相结合提出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艺术心理治疗理念,并对其主要分支--文学艺术治疗进行简单评析.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艺术心理治疗的理论观点和实践模式还有待临床的进一步检验和开发.  相似文献   

14.
积极心理治疗作为心理治疗中的一个新生事物,它从人发展的可能性和能力出发,以积极的认知方式探讨冲突与苦恼,以跨文化的观点评估心理问题,以独到新颖的治疗思想反对传统的学术主张,已经发展为既有较完整的理论基础又有明确治疗方法的治疗模式.然而,这一较符合人性特点的心理治疗模式并不是全新的内容,它深深扎根于传统心理治疗特别是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土壤之中,并在治疗目标、治疗方法等方面实现了超越.  相似文献   

15.
攻击行为的社会认知研究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攻击行为是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确切地说,它直接关系到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发展的方向与结果。因此,在目前的诸多心理与行为研究领域中,攻击行为作为一项世界性的课题,早已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学持之以恒的关注,特别是自上个世界五十年代开始,随着实验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在人类信息加工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从攻击行为的社会认知加工过程角度来解释攻击行为的发生机制,已成为当今心理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并积累了相当丰硕的一大批有关攻击行为社会认知领域的科学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积极情绪是人们进行正性的、积极的行为和内心活动时的情绪状态.个体积极情绪水平不仅是心理健康的体现,而且对心理健康发挥着重要的维护和改善功能.在心理治疗领域,积极情绪干预方法的独立应用或与传统心理治疗方法相结合,在治疗抑郁症,缓解焦虑、愤怒和人际障碍症状方面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结果.随着心理治疗中对积极情绪作用的重视与应用,将会进一步推动心理治疗理论与方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事实证明以治疗和矫正为目的的心理学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的幸福问题,这促成了现代心理学从“消极心理学”转向“积极心理学”,在“预防重于治疗”的理念下,通过发掘人的优势与潜能来促进人的幸福,实现生命的意义。研究探讨了复原力的内涵及其两个核心要素:经历重大困境和积极适应。此外还从能力论和结果论视角分析了复原力的心理机制,综合而言复原力是个体的高自我效能感、认知、情绪和行动等诸方面综合作用的过程。进而,探讨了积极心理学“预防重于治疗”理念下复原力培育的思路:训练正确认知评估、激发积极情绪调节、叙事治疗重构生命故事、问题解决定位等。  相似文献   

18.
安岭 《教育导刊》2006,(12):38-38
积极心理治疗是德国的诺斯拉特-佩塞施基安(Noss-rat Peseschkian)博士于1969年开始创立的,以心理学的三大新趋向之一——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是一门崭新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科学。其中许多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对我国幼儿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积极心理治疗以对事物积极的解释与评价,有利于幼教工作者和幼儿建立良好的关系。比如说,有这样半杯水,你可以做两种理解:一是这个杯子是半空的,一是这个杯子是半满的。如果按照积极心理治疗的诠释,会说这个杯子是半满的,即给一切传统认为消极的事物、现象(比如抑郁、懒惰、神经性呕吐等等)赋予一种…  相似文献   

19.
积极心理治疗的积极取向与跨文化观,暗合了心理学发展的两大转向,具有反传统心理治疗的意义,为心理治疗开辟了新的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侵犯行为是一种经常发生在儿童、青少年群体中的现象,是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学校心理学以及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中比较活跃的一个领域,也是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的一个研究领域。不同的理论对侵犯行为有不同的假设,由此提出的干预措施也各有特点。其中,道德推理和角色采择能力训练、自我控制训练、认知重建训练、问题解决技能训练和社会技能训练等都是以社会认知理论为基础而提出的干预措施,是国外研究者经过实践总结出的较为有效的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