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刑事诉讼程序从启动到结束,是一个连续的、前后互相影响的逻辑过程。以审判为中心,可以将刑事诉讼程序划分为审前程序和审判程序两大部分。审前程序是整个诉讼程序的基础,是审判程序的准备;而审判程序是整个诉讼程序的集中,是诉讼程序的中心。这两大程序之间存在着必然的逻辑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但是,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程序中,审前程序和审判程序之间逻辑不吻合;在职权主义的审前程序之上建立的对抗制的审判程序无法达到目的的根本原因,在于审前程序与审判程序之间的错位。  相似文献   

2.
检警关系作为刑事诉讼法律关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对检警双方诉讼职能的发挥有重要影响,而且对刑事诉讼具体程序的设计与运行也有深刻的影响。与域外主要国家检警关系相比,我国检警关系存在立法、司法层面错位的缺限,故当下建构我国新型检警关系的思路是在注重国家秩序价值与公正价值需求中实现定位准确、线条流畅的检警关系。  相似文献   

3.
刑事审判前程序是审判活动的准备阶段,包含了刑事诉讼中绝大多数的实质性工作,是刑事诉讼制度构建的地基。如果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审前程序,之后的诉讼程序必将难以为继。因此,研究刑事审判前程序的特点及缺陷,建立一体化的审判前程序,对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浅议我国民事诉讼审前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事司法改革实践中,审前准备程序作为一个独立的程序逐渐得到重视.目前我国诉讼程序法对诉讼审前程序的规范不尽人意,答辩制度、证据交换制度、举证时限制度中的缺憾成为制约司法公正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通过对审前准备程序界定,分析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审前程序的现状,并对我国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的建设和完善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民事审前准备程序应在总结司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借鉴国外先进的立法理论与实践,坚持公正优先、兼顾效率的价值取向,通过建立证据交换制度、强制答辩制度、举证时效制度等来实行以当事人主义为核心,人民法院进行必要指导,充分体现诉讼民主的审前准备程序模式。  相似文献   

6.
刑事程序中检、警制度是刑事诉讼构造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正确处理检、警关系,对于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考察"检警一体化"制度和我国检警制度的基础上,归纳、分析了几个应予完善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对于外国诉讼理论和制度的研究,我国学者长期以来采用的是比较的研究方法.他们通过对外国诉讼制度中存在优势的提炼,比较我国诉讼制度的现状和缺陷,提出了改革方案和建议.本文试通过体制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我国审前程序的改革在借鉴美国审前程序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要解决中国当前刑事诉讼场域中案多人少、司法资源紧张的困境,就要从刑事程序本身出发,充分挖掘刑事审前程序对案件的承载力与解压力,通过诉讼设槛与程序分流对刑事案件进行过滤、筛选、屏蔽和消解,实现导向与过滤的双重价值。具体宜从完善诉讼门槛设置、拓宽程序分流措施两方面入手,通过理顺立案与侦查的关系,建立法定化、多元化和分阶段的证明标准体系,完善不起诉制度等程序分流制度与措施,实现刑事审前程序承载能力的最大最优化。  相似文献   

9.
世界上多数国家面临司法资源不足,为解决诉讼"爆炸"的压力,多数国家都对民事审前程序做了完善,并将ADR即非诉讼解决机制引入审前程序中。在我国的民事审前程序中也可引入ADR制度,在ADR制度引入时要结合我国现有诉讼制度特色,需要从坚持法院调解原则、完善和解制度、建立法院委托调解制度、督促程序纳入审前程序四个方面进行实施,从而完善我国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0.
审前羁押制度是刑事诉讼过程中保障诉讼顺利进行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强制措施,虽然我国强制措施体系中并未确立与之直接对应的措施,但有中国特色的拘留与逮捕在某种意义上被认为就是中国的审前羁押制度。在分析审前羁押制度的基础理论之后,提出了修正中国审前羁押制度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