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近年来,一些德国影片开始以新思维来透视二战时期的纳粹德国,如取得重大突破及在德国本土及海外都极具影响力的《帝国陷落》和《伪钞制造者》。前者因打破以往禁忌而涉及敏感话题,对纳粹头目希特勒的人性化的处理方式招致诸多非议。后者则聚焦战争期间的普通德国人,让我们看到在二战反思中得以稍卸道德包袱的德国人如何剖析普通民众的战争体验,其对非常时期人性的解读也更为复杂。通过对这两部影片的深入分析,探讨德国文化在二战电影新思维下的具体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
和平与发展     
追溯二战起因,终究是德国、日本、意大利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采取的“自救”行为。为了自己“发展”下去,他们不惜一切地去发动战争。战争,在任何情况下都是那么残酷:泪水、饥饿、鲜血、牺牲,我们对战争充满恐惧。无论是希特勒的铁蹄,还是日本人的刺刀,都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战争带来的都是巨大的损失。不可否认,战争对于科学的某个方面的发展,的确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原子弹之所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被发明出来,二战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不能因此对战争持肯定的态度。大量青壮年人走向了战场,从事生产活动…  相似文献   

3.
邱天炜 《文教资料》2013,(35):145-147
日本电影在对本民族的传统和文化的观照意识方面独具特色,二十世纪中期日本的反战电影,对二战灾难性的后果进行了反思和谴责,在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叙事方式等方面有所探索;但目前某些“反战电影”逐渐走上了美化战争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日本新世纪文学与二次世界大战密切相关,但是其主题既不是反对侵略战争,也不是反对战败,而是从人道主义的立场出发,对整个世界大战进行反思,描写战争的残酷,战时经济困乏以及给普通民众造成的感情扭曲等的心理创伤。作品中都或多或少地流露出反战、厌战的思想意识,其中既有深层次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原因,也与作家的个人体验密切相关。日本反战文学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对战争的揭露,二是对核战争的反对。纵观日本二战后的文坛,无论从数量上或质量上说,这一意义上的反战文学一直占主导地位。日本新世纪文学是从反战文学起步的。但是也毋庸讳言,由于战前的错误教育和舆论导向,日本人和日本作家对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这场侵略战争的认识和态度不尽一致,所以日本当代反战文学并不是清一色的反对侵略战争的文学,也存在打着反战的旗号为军国主义分子招魂和美化侵略战争的所谓反战文学。二者针锋相对、壁垒分明。,我们期待着日本作家能从加害者的角度,从整体上,从广阔的文化背景上,探讨和剖析这场浩劫的内在原因;如能对这场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给予必要的批判,将具有更加发人深省的影响和巨大推动力量。倘若如此。这必将是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福音。  相似文献   

5.
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人类再次送走了世界大战的瘟神,迎来了和平之光.然而,二战结束后不久,有人预言第三次世界大战为期不远;五十年代朝鲜战争爆发,有人把它看作是大战的前奏;六、七十年代,日本著名军事评论家小山内宏出版过许多关于未来战争的书,其中一本名曰《第三次世界大战》;更有甚者,1978年英国的将军和政客合作完成了一份题为《198年8月的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研究报告,连大战爆发的时间都预测好了.人类走向何方?这是令人关注的问题.二战结束至今五十年,世界虽有“冷战”的寒风,也有局部战争的烈焰,但毕竟和平与发展占居主流,世界大战并未死灰复燃.人们不仅思索,整个二十世纪,前半期连起大战烽烟,后半段则没有发生世界性战争,原因何在?探讨这个问题,对于反思过去,面对现实,展望未来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们的父辈》作为第一部以战败国为主视角反映二战的电视剧,在浓重的反思色彩下,建立起战争亲历者和后辈面对历史的敞开对话,反映了当代德国人的集体回忆和自我救赎,对战争罪责的反思达到了更广泛、更深刻的层次。  相似文献   

7.
戴雨浓 《考试周刊》2009,(28):38-39
战后日本战争文学一直在矛盾中挣扎,既对法西斯军国主义和侵略战争加以揭露批判,在创作中表达反战思想,又对历史暧昧地进行淡化模糊处理,转移侵略罪责。本文对战后二战文学的这一矛盾心理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8.
荒正人作为“二战”后日本文学界诸多论争的实际策划者和推动者,战后初期在其主导的《近代文学》等阵地上发起了“政治与文学”论争。他超越左右阵营,以“三十岁一代”的代言者姿态,对文坛前辈们发起整体性的批判。他强调应通过“肉体的思想化”,以转向体验和战争体验为媒介,反思战前、战时放弃信仰抑或曾协力了军国主义的“四十岁一代”之意识形态主张,拒绝盲信、盲从“主义”,以此实现对战前、战时日本马克思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双重扬弃,直指对战后文学主导权之争夺。面对战败“末日”,他以战争体验、战败终局为经验前提,对发展主义和进步主义提出质疑;同时强调应对战败“末日”持积极的认知态度,不惮挥别传统、从头再来。荒正人所代表的《近代文学》同人以事实以及跨战争的思想、言行连贯性为依据,在道德层面发起了对文坛前辈战争责任的追究,发出了每个人应自我革命、自我反省的呼吁;这与新日本文学会以其自身主导权为自明前提、以阵营区分为特征而指向他人的自我批判要求大异其趣,双方终而走向敌对亦是必然。二战后至今,战争责任问题在日本逐渐虚无化,回到战后初期的原点对此虚无化路径做实证性考察本身是必要的,文章也希望以此为战后日本文学史、思想史的...  相似文献   

9.
"问责"与"反思"是二战后德国文学中的两大关键词,但这种自我批判的态度也并不是自然而然地产生,它总是受到时代历史话语的影响。本文试图从"记忆话语"的视角为德国战后文学清理出一条线索并将其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通过对这三个阶段重要作家和作品的简要分析勾勒出德国战后文学的图景。  相似文献   

10.
德国和日本在二战中同为侵略国、战败国,但战后两国在对待侵略战争罪责问题上的态度却有天壤之别,形成了鲜明对照。一、战胜国对德日的占领方式不同决定了对两国法西斯清算的彻底性不同  相似文献   

11.
德国作家伯尔的《在桥边》是二战后反思文学的重要代表,作者通过讲述一个因伤而被分配在桥边数一座新桥上走过的人的二战伤兵的所见所行,表达了作者在面对二战后德国重建中所遇见的种种偏重物质而缺乏精神关怀的行为的理智的抗议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杨柳 《文教资料》2008,(19):25-27
文学作品是历史特别是战争的一面镜子,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英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都造成了沉重的打击,英国文学在其每一方面都深受二战的影响,但它不同于一战后的英国文学的繁荣昌盛,而是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局面,除了在某些方面有革新和突破外.其他方面都变得参差不齐,另外,这一时期女作家在个方面的作品也有新的发展和突破,因此这一时期的文学具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13.
二战以后,德、日两国对二战历史的态度迥然不同,前者谢罪赔偿,对战争的罪责和历史教训做深刻反省;后者却歪曲历史事实,为军国主义招魂。德国和日本对二战形成绝然不同的历史态度,这与二者政治体制、宗教信仰和外交政策等方面不同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了解一点世界历史的人都会清楚日本和德国同为战败国 ,但两国对待这场给许多国家、千万个家庭带来灾难的战争的态度却截然不同 ,日本不惜伤害亚洲各国人民的感情 ,胆敢否认历史事实 ,右翼势力愈发猖獗的原因和社会基础何在 ?这是战后 50多年来日本军国主义、民族主义、右翼保守主义揉合的结果。一、军国主义遗毒影响二战结束 ,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 ,希特勒自杀 ,纳粹政权崩溃 ,德国被盟军远征军和苏联最高统帅部一分为二 ,从根本上铲除了侵略的政权机关。而日本则在保留天皇制的条件下接受从波茨坦公告宣布投降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194 8年对 …  相似文献   

15.
在人类的历史上,爱与恨、生与死,似乎是一个永恒的个人话题。在国家层面,战争与和平似乎也是一个永恒的社会话题。历史上,欧洲是近代两次世界大战的源头,也是对战争的惨烈感受最深刻的地区之一,因而这里有着丰富的战争文化反思。对一战,一个较为普遍的看法是“春秋无义战”,只是新老强权之间一场“竞于力气”的战争;对二战,由于法西斯主义的极端反人类性质,便有了一种大是大非的分野,也有了更多、更深刻的战后思索。在欧洲,对战争的反思是与对文明、文化和人性的深层思索相联系的。以德国法西斯主义为例,从表层看,它以种族优越感为精神基础,…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战、二战战争策源地的德国,一直是一个让人不解的国家.它的对外扩张根源于浓厚的军国主义意识,而美国自建国起也一直在扩张,但这种扩张却没有引起战争,结合军国主义的背景,比较两种扩张方式的不同,从总体上认识对军国主义及美国的扩张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二战期间,英国遭到德国猛烈轰炸,处于危急之中。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援助英国但遭到否决。一天,罗斯福亮出一幅希特勒政府绘制的附有说明的中南美洲地图。地图上,与美国利害攸关的巴拿马运河乃至整个拉丁美洲都被纳入德国范围——德国已把刺刀插进了美国的后院,德国的轰炸机也将随时飞临美国的上空进行轰炸。地图一公布,美国上下群情激愤,要求国会和政府参与战争,以确保美国的安全。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美国国会授权罗斯福对德开战,并为英国的运输船护航。这一决定使英国解除了危机,二战形势也因此发生转变。有人说:“这幅地图拯救了英国。”…  相似文献   

18.
中国"十七年"抗战文学作为二战后世界反法西斯文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共同关注着战火中人的成长问题。但是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使得不同民族对于战火中人的成长问题关注视角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中国"十七年"抗战文学所展现的人的成长,被作家们的打上了鲜明的阶级烙印,其成长遵循着从民族主义的视角展现战火中的人通过反抗侵略逐渐成长为革命战士的轨迹;而二战后世界反法西斯文学对于人的成长更多的是以战火为背景,从人道主义视角出发,站在反对战争的高度来展现普通人的成长经历。虽然中国这一时期的抗战文学与二战后世界反法西斯文学在呈现人的复杂成长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创作中的差异,但是从历史行进的角度回望这段文学,其中的人物特征与战争风貌同样值得当下人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9.
德国和日本对侵略战争态度迥异的原因比较徐德荣,向冬梅德国和日本都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元凶,但是,战后50年来两国政府对二战的态度却迥然不同。德国直面历史,不回避发动侵略战争的罪过,不推卸战争责任。日本则犹抱琵琶半遮面,一直未正视侵略战争的历史,至多...  相似文献   

20.
甲午战争之后,日本使用中国几亿两白银的战争赔款投入到本国的教育领域,这一决策使日本偏远的农村也有了设备先进的学校。从那时起,国土资源匮乏且多地震的岛国居然成为世界强国,甚至在二战时遭到毁灭性打击后还能迅速崛起,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而政府对教育的极度重视,国民素质普遍较高,是创造这一奇迹的重要原因。时代发展到今天,各国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需要人才来提升,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美国、日本、德国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都证明了对教育投资的重要性。我国对教育投入不足,已暴露出许多问题。在中西部地区,政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