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通过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最早的一批赴海外旅游者的所见所闻,着重探讨了这些人在海外旅游过程中,感受到的迥异于中国的风俗民情、文化传统等,以及由此产生的中西不同旅游文化的差异和冲突;并体现了旅游带来的在中西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方面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和日本,一衣带水。从汉代始,两国便有交流,尽管其问因各种原因曾一度紧张,但未构成实质影响;日本飞鸟时代,圣德太子便向隋朝派遣隋使;隋亡,继派遣唐使,始终不辍地学习中国先进的社会制度及思想文化。由此可见,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同属于汉文化圈。尽管中日文化同源,但经历1000多年的交流、碰撞、融合、变革后,逐渐分道扬镳且结出不同的果实。  相似文献   

3.
三议候风地动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志超 《寻根》2004,(6):48-50
当前由于形势大好,领导关怀,复原张衡地动仪的事又热了。交流讨论使大家的认识都有进步。本文要商榷不同见解。笔者曾在2004年5月的《北京科技报》上经记者陈毅然之笔提出复原古器物三条标准:一、不脱离当时知识和工艺背景;二、性能满足史料记录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非语言交流     
人们总有一个先入为主的概念,就是认为所有的交流都是通过语言进行的。其实不尽然。据一项调查表明:只有7%的情感交流是通过精确的语言表达的,38%是通过简单的言语(比如说哦、哟、嘿、嗨等惊叹词)表达的,而有55%是通过非语言方式进行的。这些非语言方式包括手势、体态、面部表情,等等。这些概念构成了非语言交流的主要范畴。实际上,非语言交流的领域不止这些,还可以包括物体语言,比如说服饰,穿着打扮,戴的手表,开的汽车。可以说,除去你书写的文字和口头的话语,所有的交流方式都是非语言交流方式。如同生命每时每刻都在呼吸一样,人们每时每刻…  相似文献   

5.
文化传播的目的是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提升国家软实力。孔子学院开展中外语言文化交流活动,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加强对这一文化平台的研究和建设,尤其是研究其开展文化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有力地支撑了跨文化交际中"第三文化"理论的研究,该理论也能反哺跨文化交流实践活动的开展,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6.
由于地理环境的阻隔和文化之间的差异,历史上的东西方文化基本上是处于独立发展的状态。至近代以前,其直接的了解非常有限,交流则更少。尽管现代文化交流的物质障碍已经克服,但观念的差异和现实利益的影响依然存在。因此,不同文化间的互相理解、宽容、欣赏、学习,便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7.
展览·活动     
《中外文化交流》2009,(3):93-96
中德总理见证两国博物馆签署展览协议;中国“非遗”传统技艺大展元宵节亮相;法国里昂灯光节现当代艺术作品;国家级重点美术馆将评选;中美文化遗产交流进入新阶段;  相似文献   

8.
舞蹈是一门肢体语言艺术,人们用身体的舞动,诉说着内心的喜怒哀乐。舞蹈无文字障碍,是人类心灵沟通、相互交流的语言。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劳作方式,产生出千姿百态的舞蹈;不同民族的舞蹈,将使你领悟到民族文化的丰富和奇异。舞蹈向你展示出一个民族的文化艺术的风采。舞蹈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注入新的内容,大理舞蹈在舞蹈的历程轨迹中变化发展着。  相似文献   

9.
信息传真     
罗西尼名《小庄严弥撒曲》中国首演;“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启动;俄罗斯旅游推介会在新闻大厦召开;俄罗斯新闻中心正式启动;“中法化交流之春”在京启动。[编按]  相似文献   

10.
展览·活动     
《中外文化交流》2008,(11):94-96
“朝鲜美术展”在中外博艺画廊举办;纪念李苦禅诞辰110周年展举办;社会艺术美术考级首进广州奖项;《艺术经理人》创刊两周年及艺术展;第七回中日美术交流联合展举办  相似文献   

11.
西域与中原乐舞:交流及影响王克芬中华民族舞蹈文化的创造和发展,曾广取博采吸收融化了世界许多民族舞蹈文化的精华;而中华民族璀璨的舞蹈文化,又给予世界其他民族和地区以深刻影响。古代“西域”一词,是对一定地域的泛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指地域范闵也不完全相...  相似文献   

12.
旅游管理     
《上海文化年鉴》2005,(1):321-325
“春雷行动”清理整顿非法出入境中介;旅游行业推进诚信体系建设;“上海国际访问者中心建设项目合作备忘录”签约;第2批上海导游援藏;中日旅游交流大会;上海加强对日旅游宣传促销;上海旅游行业全面参与中法互办文化年活动;上海外滩源正式开发建设;上海金融业涉足境外游;首届上海世界旅游资源博览会。[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为纪念中国和韩国建交15周年,由文化部主办、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与韩国美术协会共同承办的《东方视觉~中韩现代艺术展》日前在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展出。该展系2007年中韩交流年系列活动的组成部分,是20位中国艺术家与20位韩国艺术家的直接对话与交流。中国艺术家有贾浩义、卢禹舜等的国画;冷军、王沂东的油画;吕品昌、田世信的雕塑。韩国艺术家有卢载淳、文仁焕的油画;闵庚甲、柳逸善的韩国画;林玉相、金运成的雕塑;安光俊、李主炯的影像。韩国艺术家派出以韩国美术协会理事长卢载淳所率的12人艺术家代表团参展,期间有一系列艺术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4.
论影响国际商务谈判的文化因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商务谈判,不仅仅是谈判各方基于经济利益的交流与合作,也是各方所具有的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沟通。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进行的国际商务谈判更是如此。国际商务谈判受到各自国家、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其中最难以把握的就是文化因素。文化上的差异导致了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碰撞甚至冲突,相当一部分谈判因此而失败,直接影响了国际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在国际商务谈判中正确把握文化因素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主席在出访法国和比利时期间,强调了文化渊源和纽带的重要性。在欧洲学院发表演讲时,便以茶酒为例;“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  相似文献   

16.
上海文化广播影视对外交流概况 2004年上海市文广影视交流项目全年出访达457批,3157人次:其中赴境外拍片、采访达82批,304人次;文艺院团赴境外演出五113批,2081人次,演出场次为757场;业务谈判、参加国际多边会议等达211批,642人次;全年共引进532项,11142人次,其中:引进境外文艺团体来沪演出625场,涉及285个表演团体,7185人次;在商业娱乐场所演出的境外商业乐队达275个,3215人次;邀请境外影视制作公司来沪暑访、拍摄影枧剧(包括短片)共188批,832人次。国(境)夕政府代表团来访28批,187人次。其中,部长团9批,47人次。  相似文献   

17.
薛麦喜:中国山西省国际化交流协会秘书长。就年龄而论,老薛年近七十,已届传统中的古稀之年;就事业而言,他亦成就斐然。  相似文献   

18.
文化的多元性是世界的丰富多彩的一个重要体现。世界的经济政治的全球化、一体化、数字化与标准化的进程越是迅猛,同时,人们(个人、集团、民族或是国家)越是会强烈地要求保持自己的身份,自己的性格,自己的价值系统与生活方式,自己的独立性亦即保持文化的多元性。多元的即不同的文化之间,既有差别性又有共同性。人们需要认识它们的共同性,更需要重视它们的差别性。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有以下的几种模式:以强势文化作为衡量一切文化的尺度,特别是以强势文化的价值系统与思维生活方式作为剪裁取舍一切文化的唯一标准。以世界文化的主宰自居,从而在事实上消灭弱势文化。如白人殖民主义者对于原住民的做法,表现的是一种文化霸权主义、文化殖民主义。它必然引起弱势文化的激烈反抗。一种文化拒绝接收任何新的东西,拒绝接受人类文化特别是价值系统的共同准则;采取人为的封闭战略并且与外部世界持对抗的态度来保持自身的独立与自足,结果导致此种文化的衰微直至灭亡。这是文化关门主义或文化保守主义。只看到不同文化间的冲突,看不到它们的互补、交流、融合与相互促进。强调文化之间的对立,如宗教与种族战争。怀着各种偏见,扩大不同文化之间的误解与敌意。如巴尔干地区与中东地区的某些消极情况...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即西南古道的民间性质入手,梳理并揭示了过去不为人们关注的西南地区的民间交通和商业贸易往来。虽然西南古道难于上青天,但由于各地的优势不同,互补性很强,商品贸易仍然有利可图,人们为了生存,为了发展,总得进行相应的贸易交流,所以一直存在相当规模的民间贸易,并终于流淌成各地间相互沟通的大动脉,成为大西南地区的联系纽带。这一方面使得每个地区、每个社会都在某种程度上分享了世界上所有的资源和智慧,使得人们都能改进各自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也借民间商贸交流这一相对来说更合理、更公平,而且也更含有感情因素的活动,使得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有了更为人性化的、更普遍的、更有弹性的空间,从而相互包容和吸收,达成文化上的多元一体格局。  相似文献   

20.
外交的根本目的是在国际交往中维护其代表的国家利益,并体现其作为国际社会成员应负的责任,现代外交应具备的重要功能就是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沟通,促进彼此间的对话和理解,减少冲突和对抗。因此,文化不仅在确定国家对外政策目标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对一国外交政策的手段、方式和风格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