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座落在峨眉山麓报国寺凤凰湖畔的峨眉山博物馆珍藏了许多佛教物,其中有一批藏传佛教遣像,如清代的宗喀巴大师像,通高7.5厘米,肩宽5.2厘米;清代的绿度母像,通高14.7厘米,肩宽10.3厘米;清代的喇嘛塔,通高53厘米,座宽15.5厘米,等等。这些造像来源于峨眉山各个寺庙,它作为实物见证,足以说明峨眉山与藏传佛教之间有着相互交往、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悠久历史。  相似文献   

2.
高峰 《寻根》2012,(4):88-90
“白日游山,夜晚看庙”,说的是传统的游历内容,同时也道出了寺庙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寺庙是中国一种典型的宗教景观,而从艺术的角度看,则意义就更加重大了。寺庙是我国的艺术宝库,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象征。在寺庙建筑史上,人们实在无法找到“中国总共建了多少寺庙”的答案。  相似文献   

3.
试论藏族建筑文化的特殊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藏族建筑不仅作为社会历史的活化石,更重要的是表现了一种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纵观藏式建筑文化,不论是寺庙建筑,还是民居建筑,无不充分地显示出丰富的藏传佛教内涵和悠久独特的藏区风情及民俗特点,同时也反映出藏族人民的思想感情以及能工巧匠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形成了与自然环境、宗教和民俗文化,以及社会背景相协调、相映衬的建筑风格.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佛教寺庙,除了寺院的建筑,例如山门、宝殿、藏经楼、禅房等,寺院供奉的佛像,寺院中的僧人,乃至寺院中的树栽,都是构成寺院的重要元素。僧人或是信徒通过在寺庙种植特定的树栽,来传达佛教的文化内涵,彰显其实际功效。目前学界关于佛教寺庙树栽研究鲜有涉猎。本文通过佛教寺庙树栽种植及目的、意义,说明其中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5.
山石崇拜,是人类原始自然崇拜的一部分。这种朴实而虔诚的崇拜,又孕育和催生了石刻文化的诞生与发展。面对今天现代文明的包围和快速侵蚀,众多传统石刻文化形式日渐式微甚至消失了,唯独青藏高原藏传佛教的经石文化,长久地保持着千多年来的固有风貌,几乎没有一点点改变,这真是一个非常罕见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蔡伟  冯振杰  李劲 《寻根》2000,(6):73-79
距今两百多年以前,在甘南藏区东南部的偏僻边陲卓尼山城,卓尼版藏文《大藏经》刊印,这是一件在藏传佛教文化史和藏文印刷史上产生过很大影响的盛举。  相似文献   

7.
新龙县地处历史上“民族走廊”的核心地带,加之山高谷深,历史与地理环境特殊,长期较为封闭,使其固有的古老民族文化传统较完整地保存下来,形成了康巴文化中独特的区域性文化——雅砻文化。事实上新龙的宁玛派(红教)与苯教也一直是紧密结合、互融相通。如雄龙扎呷等神山,不仅是苯教的神山圣地,也是藏传佛教宁玛派著名的神山圣地。  相似文献   

8.
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主要派系有宁玛派、噶举派、噶党派(老黄教)、萨迦派。及至十五世纪初叶,宗喀巴创立格鲁派(黄教),此后噶党派并入格鲁派。此四大派系一直传承发展至今天。藏传佛教的东传经历了一个颇为漫长的过程:先是从青藏高原北向传入西夏,对西夏文化影响甚大。佛教是党时西夏人最重要的宗教信仰,国家设有管理佛教与僧人的机构,社会上僧人数量很多,据载,仅一次佛事活动即发愿度党项、汉、吐蕃僧人三千人。吐蕃僧人很受尊崇,有的吐蕃僧人被封为“国师”、“帝师”。同时,藏传佛教也还北传至当时的辽、金,但对内地…  相似文献   

9.
高城 《寻根》2013,(6):72-79
藏民族信奉藏传佛教,形成很多神圣严格的规仪。作为信仰的外化和载体,转经算是最典型的藏民族文化和社会现象,甚至可以说是藏族人生活构成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吐蕃时期是藏族历史上一个较为典型的多元文化并存时期,从早期原始宗教信仰的产生到苯教文化的形成,直到佛教文化的传入,这样的文化形态在藏族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是罕见的,一种主流的文化在被外来的文化冲击、融合、重组、吸收之后形成了一种新的即区别于印度文化,又保留了藏族传统文化与苯教文化中的精髓,这就成为了现如今人们所熟知的藏传佛教的开端,而这一段时间也就被称为藏传佛教前弘期,然而就在这种重组组合的过程中,出现了两种富有个性化的表现,并对吐蕃当时的文化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生活于中国云南丽江的纳西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文化底蕴深厚、魅力独特的少数民族之一。纳西族人民善于吸取其他民族优秀文化如喜马拉雅周边的巫术、藏传佛教、道教乃至印度婆罗门教、古波斯文化……  相似文献   

12.
藏传佛教的活佛转世制度论析罗润苍活佛转世制度是藏传佛教寺院为解决其领袖继承问题而创立的一种高僧法嗣传承法,是藏传佛教在法位继承方面有别于佛教其他派别的一个重要特点,发端于13世纪初期的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后被主流派格鲁巴(俗称"黄教")采用、推广,成...  相似文献   

13.
唐卡,作为以藏传佛教为主题内容的绘画艺术,是藏族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尤其唐卡浓烈的宗教意识,呈现一种庄严崇高的意象,并以静态的、视觉的、具体的形象,传达相关的佛教思想。  相似文献   

14.
青海较大的藏传佛教寺院有100余座,主要分布在藏、蒙古、土等民族聚居的地方。历史上,藏传佛教寺院不仅是宗教活动的中心,还因政教合一制度,成为一个地区的政冶、文化和经济中心,对当时的社会发展产生过举足轻重的影响。青海现存的藏传佛教寺院多修建于明清时期,翟昙寺与塔尔寺是其中的伎假者。翟昙寺藏语称“卓仓多杰羌”,意为“乐都持金刚佛寺”,位于乐都县程是乡政府所在地,距省会西宁约85公里。公元1392年,明王朝为加强对河煌流域和柴达木地区的统治,为著名僧人三利(三罗藏)拨款,后又派宦官主持修寺,经洪武、永乐。洪熙…  相似文献   

15.
在万象购物     
万象在当地语里的含义是“檀木之堡”。初入万象,与每个人想象中的现代化城市相差甚远,这里基本上没有太多的大都市气息。万象能去的地方实在有限,无非就是寺庙连着寺庙,不过,这里倒是个很不错的购物中心。商品极其富有地方特色,价格便宜。万象是个处处能看到中国文化痕迹的地方,很多店铺都写有中文招牌,在这里购物,更给人一种亲切感。  相似文献   

16.
张继强 《大理文化》2012,(11):102-112
一、莲花佛度金光寺 随着边屯文化在永平的形成和兴盛,佛教文化也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鼎盛,永平全县的寺庙达到了36座,庵堂多达72处。其中规模最大、香火最旺盛、佛教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就是宝台山金光寺。  相似文献   

17.
龙山 《寻根》2012,(3):106-111
中华56个民族,各有各的风采和特质,而世居青藏高原严酷自然环境中的藏族在其中无疑独具魅力。无论是先民古老文化的珍贵遗存,还是藏传佛教理念在民众生活中的渗透和泛化,都体现了这个高原剽悍民族的独特性,以及存在于这个民族内心深层的智慧和善良。  相似文献   

18.
倪宝诚 《寻根》2008,(2):74-80
“泥咕咕”——浚县古庙会的文化象征 浚县地处黄河中下游,是黄河故道上的一座历史文化古城。浚县古称黎阳,境内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中,却平地突起两座山,东日大伾山,西日浮丘山。两山之上保存有自北魏至明清以来的各种道观、寺庙等人文景观。  相似文献   

19.
王尧 《中国文化》2009,(2):82-91
大家知道,中国有藏传佛教、汉地佛教和南传的上座部佛教三大门派。佛教三大门派,在中国都有传承。佛教传到中国以后,在中国的藏族地区形成与藏区文化结合的特殊形式,然后延伸到蒙古地区、满族地区,在藏蒙满地区比较集中,都信仰藏传佛教。传到蒙古以后,比如现在俄罗斯境内的布理亚特人、卡尔梅克人,都是蒙古人的后裔,也都信仰藏传佛教,到现在也是。  相似文献   

20.
宋全忠 《寻根》2007,(4):4-11
台湾妈祖庙最多 台湾是一个信仰多种宗教的地区,正式登记有组织的宗教活动有道教、佛教、回教、基督教、大同教、轩辕教等11种。由于宗教多,所以寺庙也多。据台湾媒体报道,目前全台湾3.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有2万座寺庙,平均每1.8平方公里就有一座。而在这些寺庙中,妈祖庙又最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