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个人单独面对这个世界时 ,都是弱小的 ,无力的 ,无奈的 ,实际的 ,卑微的 ,肉体的生存的需要耗尽了人的大部分能量与智慧 ,也耗尽了大部分人的能量与智慧。能从基于生存需要的层面上超脱出来打量人栖身其中的世界的不是一般的芸芸众生 ,而是天才 ,是满怀诗意的天才 ,他们用文学的、审美的、超功利的眼光凝眸这个世界。王国维就是这样的天才。他一生的重要著作《〈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折射出这位天才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探索和这个世界的诗意凝眸。《〈红楼梦〉评论》的哲学思想王国维在写《〈红楼梦〉评论》时 ,其心态是基于忧世的忧…  相似文献   

2.
扉语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哲理和生存智慧,其中的忧患意识和心系天下的责任感、使命感每每使人感动不已,在今天依然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木千容 《世界文化》2007,(12):20-21
《约翰·克利斯朵夫》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其无可比拟的独特魅力与无法掩盖的万丈光芒强烈地冲击、震撼着世界文坛,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迹!这部杰作主要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二三十年间,作者通过描述德国音乐家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一生,展现了世纪之交时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探索、欧洲人民的生存状况以及当时的社会画卷。而最重要的主题思想则是让人们如何正视磨难、学会生活。  相似文献   

4.
"人"的生存问题,中国美学主张诗意栖居,认为审美境域的达成是"为仁"与"体仁","为仁"与"体仁"是"人"的一种诗意化生存态势。并且,从关注人的"心性",人的"生存境遇""人生追求"等问题出发,中国美学重视"人"的人格熔铸、珍爱人生,强调作为个体的"人"的自身生命意识的培养,认为"仁"审美域的达成即"人"本心本性的复归。这种原初"仁心""仁性"的复归与还原,是一种属"人"的本真生命的呈现态与心灵的升华,以及原初心性的复原,其中传达着一种生存的体验与对生命的感悟,蕴藉着一种发自心灵深处的挚情。  相似文献   

5.
王烁 《世界文化》2014,(10):54-55
吃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像天气一样,谈到食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中国是这样,世界亦是如此。 作为一个传统的中国人,对于食物我们有着最原始的喜爱,尤其对于身处国外的异乡人来说,自身的勤劳智慧慢慢地渗入到我们所做的食物之中。在各国留学生宿舍中你常常能够看到,采购了大包小包食材的中国青年,兴致勃勃地拿起锅碗瓢盆,制作并品尝着自己心仪已久的美食。  相似文献   

6.
人类社会是一个民族大千世界。在世界民族之林之中,每一个民族都以自己独特的文化显示着气象万千的个性。这些个性的生成是与各个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直接相关的。依傍江河的民族,必然善于舟辑和捕捞;依托草原的民族,自然善于骑射和牧养。各个民族为了生息繁衍,在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通过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创造着各自的生存方式,由此而形成的文化特征也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北欧生活着一个人口约7万的少数民族,称萨米人(历史上曾被称为拉普人)。他们主要分布在挪威(3.5万人)、瑞典(1.7万人)、芬兰(0.6万人)和俄…  相似文献   

7.
奥斯卡获奖者的精采致词刘素英奥斯卡金像奖不仅是美国电影界的最高奖,也被视作国际影坛第一奖。一年一度的奥斯卡金像奖颁奖仪式吸引着全球各地的影迷们。人们在目睹世界影星们的高雅举止和迷人风采之时,也悉听着获奖者精采绝妙的致词。“简洁是智慧的灵魂”,这是莎士...  相似文献   

8.
最近,看了一部大卫拍摄的名为《植物私生活》的纪录片,颇受触动。该片讲述的是一些植物如何以顽强的生命力与其他植物、动物斗争以求生存的过程。多数情况下,人类都以观赏的心态看待植物的世界,但对其求生的艰难与智慧却一无所知。看到奇妙的植物世界居然有如此美妙的趣闻逸事和惊心动魄的生命故事,实在令人感叹。  相似文献   

9.
异域之眼     
我是一个中国人,人生三分之一的时光却又是在东邻日本渡过的。所以,当我第一次踏上西方世界的领土,第一次领略到西方世界的人情、风俗、制度时,东西方化间所折射出的巨大化差异,给我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令我思绪万千。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各民族中,犹太人的流浪漂泊历史和因特殊生活环境所形成的生存智慧是众所周知的,至今他们仍为巩固自己在中东的一块安身立命之地而跟阿拉伯人尤其是巴勒斯坦人斗得不可开交。实际上,世界上还有一个民族,其特殊的民族性格和流浪的生活史可以与犹太人“媲美”,而且至今他们也没有自己固定的家园,他们的生活同样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和关注而且在文学上有所表现,这就是吉普赛人。关于吉普赛民族的起源,有人认为来自埃及,有人认为来自波希米亚,而更普遍的一种说法则是他们来自印度。按照后一种说法,吉普赛人祖居于印度北部,公元十…  相似文献   

11.
世界各国人民都有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然而,不同国度、不同化背景下的人,其助人的方式却不尽相同,因而,收效也大相径庭。不少颇具智慧的助人做法是很值得借鉴的。  相似文献   

12.
梁世和 《中国文化》2013,(1):174-181
林语堂(1895-1976)是中国现代着名文学家、语言学家、学者。吴经熊(1899-1986)是二十世纪中国享有世界声誉的法学家、人文学者。二人是中国现代史上两个着名的基督徒知识分子,分别着有《从异教徒到基督徒》①与《超越东西方》,对自己的信仰历程进行了详细记述和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13.
钱币的出现与崇拜●肖赛亮荒古时代,人类在谋求生存的过程中,由于对客观世界的许多现象远未能认识和理解,饥渴、寒暑、天灾、兵祸威胁着人们。人们渴求生存、发展,把这种渴求寄托于某种事物,由此而来的惶惑、恐惧、祈求、敬重某种事物的崇拜意识便如影子般伴随着人类...  相似文献   

14.
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文坛上一座无可争议的高峰。他的作品全世界耳熟能详,他的名字也早巳被铸成一个难以企及的精神坐标。他作为享誉世界的文学泰斗之一,是俄罗斯历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代表着俄罗斯文学的宽度。透过他的文学作品探究他的内心世界,我们看到了一个深受思想危机折磨,直至临终前还在执著践行自己人生理想的托尔斯泰。  相似文献   

15.
在人类各民族中,犹太人的流浪漂泊历史和因特殊生活环境所形成的生存智慧是众所周知的,至今他们仍为巩固自己在中东的一块安身立命之地而跟阿拉伯人尤其是巴勒斯坦人斗得不可开交.实际上,世界上还有一个民族,其特殊的民族性格和流浪的生活史可以与犹太人“媲美“,而且至今他们也没有自己固定的家园,他们的生活同样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和关注而且在文学上有所表现,这就是吉普赛人.……  相似文献   

16.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它包含着丰富深刻的哲学、伦理、社会和美学的内涵,代表了中国人超凡的智慧,对于我们今天仍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郑晓江 《寻根》2005,(6):4-9
概略地说,辟邪文化是人们通过忌避、祭祀、祈祷、祝颂、特异的行为等方式达到消灾避祸、驱魔逐邪、求吉祈福的一种独特的生存智慧和生存模式。  相似文献   

18.
“人猿相揖别”──神州大地的初民早在60多年前,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猿人洞里发现了北京人化石,其时代距今70万年至20万年,从而英国达尔文氏在生物进化论中的人猿共祖的观点得到了实证。20多年前,在云南元谋盆地发现了元谋人化石。他们比北京人还早100多万年。因之,许多史书不得不重新改写,在世界东方,元谋人取代了北京人作为人类老祖宗的地位。6年前,在长江三峡中的巫山县龙坪村,发现了巫山人化石。其生活时代距今约204万年。据说,巫山人生活的时代,四);l盆地还是内海,巫山人作古ic0万年之后,长江才流出三峡,直奔大海呢!…  相似文献   

19.
犹太民族是世界上一个古老而奇特的民族。它几乎与人类字记载的历史相始终。它本是非常弱小,却能够历经干难万劫顽强地生存下来,并最终得到发展和繁荣。它的成员流散在世界各地形态完全不同的各民族化中间,却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性,维护着自己民族的团结。犹太民族几千年来散而不亡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20.
曲阜寄踪     
王申培 《寻根》2002,(1):76-81
“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二千五百年前,从孔子那儿重新寻找智慧”——1988年诺贝尔获奖在巴黎共同宣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