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炜 《中国文化》2008,(1):151-160
“逢人说项斯” 此文的写作,有一个故事会故事的缘起。 旅居旧金山的散文家刘荒田兄,传来一篇他记写广东故乡台山一位已故老诗人程坚甫的诗词创作和人生故事的文字。一读之下,大惊失色:程坚甫何许人也?  相似文献   

2.
人是中國古典哲學的主題,儒家是推動古代人的思潮的主要代表,這是學界公認的觀點.不過,并非所有的流派都同儒家的孟子和荀子那樣,提出人性的界定,并對之進行或善或惡的判斷舆争辯.道家的莊子,似乎更致力於對這類人性論説的解耩.從表面上看,莊子更有興趣的,是物性而非人性.除著名的《齊物論》外①,出自莊子後學的《天下》篇,在劃分古代的思想派别時,竟也以對物的態度作爲區分各派的特色.②因此,荀子甚至批評莊子,"蔽於天而不知人".荀子的天,指的就是物.然而,如果依此而以爲莊子的"不知人"就是不北關心人的問題,那就大錯特錯了.整部《莊子》,關於人的論述豐富多彩.③儒道兩家,都論入、物關係.差别在於,儒家以人觀物,而莊子由物論人.分析人、物關係,當是理解《道子》哲學的一個關鍵.  相似文献   

3.
一 劉秉忠行狀:道人抑或宰相? 劉秉忠的傳記資料主要見於《藏春集》卷六《附錄》所收之同朝人張文謙撰《行狀》、王磐撰《神道碑銘》、單公履撰《墓志銘》、姚樞撰《祭文》①.《元史》系"劉秉忠"條於卷一五七之"列傳第四十四"②,《元詩選》初集亦有傳略③.內典則見於南宋志磐《佛祖統記》和元念常《佛祖歷代通載》等,多從《藏春集》中摘編.楊曾文在《宋元禪宗史》中爲劉秉忠作了簡明小傳④.本文所論和劉秉忠生平甚爲相關,故再爲立傳并有意凸顯相關處.  相似文献   

4.
王夫之是從整體意識形態的高度來審視詩歌和詩史的,因此,對於歷代詩歌,多所批判。他召唤英雄主體,召唤元氣淋灕的詩歌寫作,以便再造華夏文明,他的美學可以稱爲"英雄美學"。  相似文献   

5.
孔尚任發現西漢建初銅尺後,將之帶返闕里,撰文三篇以志念。乾嘉時期,建初銅尺成爲周漢古制考訂者趨之若鶩的珍品,翁方綱、阮元、黄文暘等人都撰寫過考訂詩和文章。梳理這些故事,探尋詩歌寫作的前因,明瞭作者在文本中對人與物相遇的觸動,將能在批評考訂詩的聲音以外,理解這些詩歌寄寓的物緣和情感。  相似文献   

6.
胡適在北京生活十八年,北京是他事業成長的關鍵地點。通過爬梳胡適日記、書信、回憶錄等材料,結合北京的"地方知識",叙述了胡適在北京的各項收入與支出、業餘運動與娱樂、日常社交活動,從而細微地展現了民國時期胡適在北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狀態,建構了一個新文化人在北京城的生活史。  相似文献   

7.
元文宗設置奎章閣,這是專属皇帝服務的文化機構,畏兀兒人忽都鲁都兒迷失和沙刺班是奎章閣的先後领導者,本文對雨人的活勃作了考證,指出元朝重視翻譯工作,忽都魯都兒迷失和沙刺班都是皇帝身邊的高級譯員,爲各族之間文化交流作出了貢獻,他們還參與了一些重要政治事件.  相似文献   

8.
<正>我在拙著《中國詩體流變》中談到楚歌與楚辭時,曾説:"根據多數文學史家的研究,都認爲楚辭是采用了當時南方的楚歌體,又加以改造變化而成的一種新詩體。"這個論斷似乎是可以成立的。但繼而談到楚辭的代表作《離騷》與《九歌》的關係時,還没能確認定哪一類作品在前。當時我對《九歌》和《離騷》的創作時間,還是遵從王逸的説法,認爲《九歌》是屈原晚年被放到沅、湘之間的作品。王逸的原話説:《九歌》者,屈原之所作也。昔楚國南郢之邑,沅湘之間,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樂  相似文献   

9.
走入旧书店,闻到旧书特有的味道,麦克不禁笑了起来:这家店里有太多古老的故事,沉淀的历史在等着被人翻阅、与人分享了。在最里面的一个书架上,他找到了自己一直在寻觅的东西——这两层被灰尘覆盖的书紧紧地挤在一起,它们也曾是主人的掌中宝,现如今却被遗忘在这最黑暗的角落里。  相似文献   

10.
鄭珍(1806-1864)是清代晚期貴州最重要的學者和詩人,由於窮處獨學,終老僻壤,他的學術和創作成就没有被當世所認識.隨着他的遗著在身後陸續刊行,他在經史小學、地方文獻研究等方面的成就逐漸引起學界的重視,詩歌創作更是獲得越來越高的評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