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婴”     
修订本《辞源·女部》“婴”字条的第一个义项是:“初生的女孩。《玉篇》引《仓颉篇》:‘男曰儿,女曰婴。’”也就是说《辞源》的编者认为“婴”的最早义项是“初生的女孩”,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此释义有误。古多称初生儿为嫛婗,《释名·释长幼》:“人始生曰婴儿??或曰嫛婗。”唐·张谔《三日岐王宅》诗:“玉女贵妃生,嫛婗始发声。”  相似文献   

2.
民族优秀文化的“文明”观揭示了民族精神的本质。“文明”一词早见于《尚书·舜典》睿哲文明”,疏云:“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指治国者的道德和才能应当像太阳一样光照。《周易》一书中的“文明”一词具有和人文”一词相同的含义。它认为君子应学习天文”,研究和了解自然的道理,“以察时变”;应学习“人文”,研究和把握社会的道理,以化成天下”,使社会和个人趋于文明。我国古代文献中,“文(明)”和“野(蛮)”相对,文”是礼仪规则、思维方式和道德修养的总称。战国末期大思想家荀子说:“不敬文,谓之野”,“不敬文,谓之瘠”,不尊重文…  相似文献   

3.
這是非常有名的典故/段子了。見於《世說新語·言語》:陸機詣王武子,武子前置數斛羊酪,指以示陸曰:“卿江東何以敵此?”陸云:“有千里蒓羹,但未下鹽豉耳!”同事異文又見於《郭子》:陸士衡詣王武子,武子有數斛羊酪,指以示陸機曰:“卿東吴何以敵此?”機曰:“千里蒓羹,未下鹽豉。”(《太平御覽》卷八六一;參見《御覽》  相似文献   

4.
褒斜栈道     
刘作忠 《寻根》2006,(3):140-141
栈道,《辞源》解释是:在险绝处傍山架木而成的道路。有关栈道,史书记载不少,如:《战国策·秦三》载:“栈道千里于蜀汉”;《史记·留侯世家》:“(张)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等。栈道中里程最长、最为曲折险峻的,应是褒斜栈道。秦岭山脉中,有一条贯穿关中平原和汉中盆地的山谷,两侧高峻,褒水经流其中。其南口曰褒,在原褒城县北十里;北口曰斜,在眉县西南70里,故名“褒斜谷”,长凡470里。自春秋战国起,就有人在谷中凿石架木,修筑栈道,历代踵继,多次增修,谓“褒斜栈道”。公元前206年,刘邦用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相似文献   

5.
许姓祖地考     
李立新  王道生 《寻根》2006,(5):100-105
炎帝、许由与文叔《左传·隐公十一年》云:“夫许,大岳之胤也。”晋代杜预《春秋世族谱》云:“许国,姜姓,与齐同祖,尧四岳伯夷之后也。”《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曰:“许氏出自姜姓。炎帝裔孙伯夷之后,周武王封其裔孙文叔于许,后以为太岳之嗣,至元公结为楚所灭,迁于容城,子孙分散,以国为氏。”《元和姓纂》、《急就篇·注》中均有相同记述。在上述文献中,出现了五个人物:炎帝、太岳(四岳)、伯夷、许由、文叔。他们似乎均为许姓始祖,让我们逐一予以分析。(一)炎帝。炎帝神农氏是上古时代活动于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炎帝部族早期以渭水流域为根…  相似文献   

6.
古代的柜、箱、橱和架格胡德生柜子的使用大约始于夏商时期。《国语》曰:“夏之衰也,褒人之神化为二龙,夏后布币而策告之,卜藏其,吉,龙亡,而在椟。”这里的“椟”,即当时人们使用的柜子。周朝时已有了“柜”的名称。据《尚书·金》记载,武王有疾,周公作册...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的哲学对爱的问题有着多维的探索和深刻的认识。早在春秋时期 ,儒家就提出了“仁”的哲学。《论语·颜渊》载 :“樊迟问仁。子曰 :‘爱人。’”儒家所谓爱 ,第一 ,爱有差等。“亲厚 ,厚 ;亲薄 ,薄。”(《墨子·大取》)对亲厚的就厚爱 ,对亲薄的就薄爱。爱依血缘关系的亲疏而有等级之别。第二 ,泛爱。“爱父 ,其继爱人 ,仁也。”(《郭店楚简·五行》)仁是把对亲之爱加以推广。“亲至 ,薄不至。”(《墨子·大取》)有最亲的 ,却没有最薄的 ,爱是普遍的。第三 ,诚。“诚于中 ,形于外。”(《大学》)爱是内心情感自然的流露 ,不是“作”出…  相似文献   

8.
胡茜 《华夏文化》2006,(4):23-24
“監”(“监”的繁体字)的甲骨文形为,金文形体为。唐兰《殷墟文字记》:“余谓监字本象一人位于盆侧,有自监其容之意。”“監”的甲骨文、金文形体均像一个人俯首从盛水的盆中审视自己的面容。故其本义应当是“照视”。“说文·卧部”:“监,临下也。”《尔雅·释诂下》:“监,视  相似文献   

9.
衷氏源流考     
衷鑫恣 《寻根》2020,(1):116-119
“衷”姓是我国比较罕见的姓氏,原本为“哀”。现在主要聚居于福建武夷山市(旧崇安县),江西南昌县、万安县、赣州市,湖北监利县及台湾地区,他处也有零星分布。关于哀氏的概述,郑樵《通志》卷二八载:“哀氏,谥也,未详何王公之谥与。汉有哀章,事王莽。金陵有哀仲,种(梨)。《述异记》宋有哀道训,望出南康东阳。今建州多哀族。”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六云:“哀,《后汉书·更始传》:‘王莽使国将哀章守洛阳。’(唐章怀太子)注曰:‘《风俗通》,哀姓出自鲁哀公之后,因谥以为姓’。  相似文献   

10.
温故而知新     
我国古代的辩证和谐观是很重要的文化遗产。在春秋时期,文化思想上有两个相对的概念:“和”与“同”。晏子曾用君臣的关系来说明“和”的真实含义,同时又批评梁丘据就“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为如是。”(《左传》昭公二十年)“同”是单一,否定事物的多样性;“同”是盲从,否定人的独立思考。与此不同,孔子主张“和”,他的名言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是多样性的统一,体现了事物的丰富性;“和”又是独立思考,表现了人的智慧。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