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爱文化的源头即中国古代"仁爱""兼爱""慈爱"思想。聚焦北川地震,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大禹精神与现代大爱文化的一脉相承:即大禹治水为民与国家领导人救灾为民的大爱精神,大禹艰苦奋斗精神与全国人民团结抗震的大爱精神,大禹的民本思想与以人为本的思想,大禹文化的传承与大爱文化的传播。这是中华民族的一种强大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2.
五粮液文化是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的实际载体,是一种竞争求变的强势文化和"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五粮液的文化精神本质上与儒家文化的"中庸"思想风马牛不相及,完全无法融合.相反,五粮液的文化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互有灵犀,可以融通.  相似文献   

3.
文艺复兴的意义是一个古代文化的再生,尤其是古代的思想方式、人生方式、艺术方式的再生,中国的文艺复兴是文化上蓬勃、深入、自主,和从前的光荣相衔接。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种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一切人生问题和思想问题上要求明白清楚的一种精神运动,"才、学、识、德"是谈论文化问题的前提和基础,"中体西用,全盘西化,中国本位"是文化建设发展之通途,了解一种文化时,与其说价值在被了解者,不如说在了解者。  相似文献   

4.
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们具有这样一种传播智慧:通过将古代典籍中的内容加工成通俗易懂的"话本"、"脚本",并将前者转换成说书人的口头传播,将后者转换成演员的综合传播等手段,把禁锢在深奥难懂的古代典籍中的思想观念解放出来,传播到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的广大民众中,达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5.
孔子的教育思想与当代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的教育思想与当代教育[香港]汤恩佳孔子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创办私学,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为中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孔子的思想非常丰富,值得我们总结和借鉴的东西很多,下面仅从三方面加以探讨:第一,...  相似文献   

6.
杜镇 《华夏文化》2011,(3):24-26
佛教传人中土(以东汉末计)至魏晋南北朝时间总共不到两百年,而佛教通过西域僧人(其中还包括许多西北地区的僧人)的传播逐渐与政治发生关系。佛教思想作为一种哲学又和本土的儒家、道家哲学产生碰撞和磨合,经过文化与思想融合,最终佛教僧人在政治上与儒士、道士的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7.
<正>中华文明的形成、传播、发展与文字、经典有密切的关系。中国文字最初有甲骨文、金文,秦始皇统一汉字书写,采用小篆,便于传播中华文化。文字的统一,有效地促进了不同地域思想文化交流和国家政令的畅通,对实现国家的统一和多民族的融合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古代文化思想以探究社会人生问题为主,有明显的经世致用特色。儒学的开创者孔子用《诗》《书》《易》《礼》《春秋》(因《乐》经佚失,故称"五经")教育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道教是中华璀璨文化中的一支奇葩.道教也是人类思想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无形无象,而又生育天地万物,即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相似文献   

9.
正龚自珍是中国古代与近代之交经世致用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同时也是中国近代维新思潮的重要先驱。作为一位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起过开风气作用的著名思想家,他不仅具有引人注目的政治、经济思想,而且也具有丰富的文化思想。他有关黄帝、炎帝及炎黄文化的论述,就是他文化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一、对炎黄为"民族始祖"的体认龚自珍明确认为,生活于中华大地上的人们,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上游及"藏彝走廊"地区是史前中国古代族群频繁活动的区域,也是古代民族文化借此扩展和传递的区域.本文采用民族学并结合历史学的方法,利用古籍文献、考古资料以及民族学调查资料,试从中国粟及粟作农业及其传播这一侧面,来看长江上游及"藏彝走廊"在中国文明起源与发展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一带一路"建设作为影响我国未来几十年发展的重大倡议,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要保证这一伟大倡议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沿线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其交流与传播对"一带一路"建设主要内容中的政策沟通、贸易畅通、民心相通具有独特价值。同时,"一带一路"建设也为我国体育文化国际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我国体育文化应通过转变传播理念、精选传播内容、丰富传播载体、明晰传播线路努力实现自身的国际化传播。  相似文献   

12.
生命范畴是文化研究的一个核心领域.潜藏在中国古代典籍以及汉字之中的中国文化的生命范畴是与黑色联系在一起的,而非我们常常误以为的红色.这一"生命-黑色"意象渗透于古代文化的方方面面,而尤其体现在"玄"、"娩冥"、"幼黝"、"嫁以昏时"、"母晦"、"墓暮"等语词的系联之中,构成一个严密的体系.这一意象实际上成了中国文化的某种原型,支配着中国人,尤其是古人的哲学、审美以及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3.
杜甫诗歌乃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人文精神和诗学品格的集大成者。杜诗所蕴含的儒家文化思想以及诗学传统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也是可借助翻译在英语世界广为传播的文化"软实力"。本文从儒家仁爱道德思想、反战和平精神、以及儒家诗学品格等角度,论述了英译杜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并揭示出英译杜诗的跨文化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4.
马玲 《中华文化论坛》2023,(2):129-140+190
清末民初,学堂乐歌随着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而传播,与中国社会封建体制向近代民主主义体制的转折相连,它作为一种新型音乐文化产物出现,在新文化发展背景下的学堂中广泛传播。学堂乐歌作为近代音乐文化转型的代表,其诞生与发展是被儒家思想传承和影响的,学堂乐歌推动了中国近现代音乐文化发展,在乐歌的歌曲内容、表达形式和社会功能等方面,实现了传统音乐的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15.
陈新 《华夏文化》2004,(4):16-18
家范,亦作家训、家诫、家教,是中国古代所特有的一种典籍。它是在传统的伦理之上,借助尊长的权威,对子孙族众的道德约束,是古人向后代传播立身治家、为人处世、齐家教子思想文化的载体。它源于古人生活实践,具有强大的教化功能、凝聚功能和综合功能,  相似文献   

16.
阿昌族的语言民俗、信仰民俗、节日民俗、人生礼俗蕴含多民族文化内涵,是阿昌族与其周边其他民族交往交流过程中文化涵化的结果。阿昌族民俗深受傣文化和汉文化的浸润影响,地理环境、政治体制、宗教传播、族际通婚等是阿昌族民俗文化涵化的主要原因。阿昌族本着“和谐共存发展”的理念,对其他兄弟民族的民俗文化加以采借与调适,从而形成了具有融合特征的民俗文化,有利于区域内各民族的文化共存与交融,奠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民俗文化融合逻辑。  相似文献   

17.
音乐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成都永陵博物馆的"二十四伎乐"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其中棺床石刻"二十四伎乐"不仅是我国古代石刻的精品,也是研究唐五代音乐史的珍贵资料,在中国音乐史上占有极高的地位。打造"二十四伎乐"系列文化创意产品,传播"二十四伎乐"的音乐价值和文化价值,使更多的公众了解博物馆的文化,这是对博物馆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的一种有效补充。因此,应明确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位,开发"二十四伎乐"音乐产业体系,推出"二十四伎乐"剧目,研发"二十四伎乐"系列文创产品,实施"二十四伎乐"文创产品的艺术授权,形成组合式、故事性、历史人文精神再现性产品。  相似文献   

18.
何妥是隋代著名的《易》学家。他曾历仕南朝梁、北周、隋,得南北学术之所长,《周易讲疏》即为其学术结晶。何妥之《易》学以义理为基础,兼用象数,杂以史论、政论和《礼》学,既融合了南北学术之长,也受到了"蜀学"之影响。何妥家族源出于西域粟特,他从家族浓厚的"胡风"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代经学大家,其学术思想渐染了民族文化的特征,这在中古民族文化融合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丝绸之路文化传播与融合的重要案例。地域熏习与民族遗传共同造就了何妥在中古经学史上的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中国风水的起源与传播刘沛林风水是古代先民为选择理想的生活环境而形成的一门学问。它强调“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①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成为与中国传统“天人合一”哲学观念并行一悖的文化思想,对中国几千年来民居、村落、城市用葬地环境的选择,产生了深刻的...  相似文献   

20.
文敏 《华夏文化》2021,(4):17-20
新时代,我们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气节精神不可或缺.尤其是对个体道德的塑造、国家民族精神气质的养成以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都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一、气节概念的形成 "气节"是中国古代伦理道德中所独有的概念.在中国古代社会,通常是指个人在思想道德和精神生活方面的价值取向,也就是志气和节操.先秦时期,"气"与"节"是作为两个词使用的."气",据《说文解字·气部》记载:"气,云也.象形."这里,"气"是古代对天上云气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