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北京时间2003年9月10日上午,中国文化部在北京东二环路其办公大楼内举行新闻发布会。孙家正部长宣布:“中法互办文化年”活动的筹备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在法国举办的“中国文化年”将于今年10月6日在巴黎开幕。他说,“中法互办文化年”是中法关系史上的空前盛事,也是迄今中国与外国开展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文化交流活动。该活动对进一步增进中法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加强两国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全面伙伴关系的深入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出席新闻发布会的法国驻华大使蓝峰发言说,法国民众对中国文化有着强烈的兴趣,“中国文化年”将帮助法国人民从各个角度全方位地了解中国。他说,相信“中国文化年”将取得巨大成功。  相似文献   

2.
历时10个月的“中国文化年”7月在法国成功落下帷幕。作为中法互办文化年活动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法国文化年”将于10月在中国开幕。国务委员陈至立日前出席中法文化年中方组委会扩大会议时要求,要充分认识办好“法国文化年”的重要意义,加强领导和统筹协调,精心筹备好“法国文化年”的各项活动。 陈至立指出,中法文化年活动是一项大规模的双边文化交流活动。“中国文化年”在法国的成功举办,展示了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的中华文化,也展示了一个充满生机、蓬勃发展的现代中国。即将在中国举办的“法国文化年”,有利于中国人民全面深入地了解…  相似文献   

3.
中国与法国在2003年至2005年期间,成功地实施了互办“中法文化年”活动,从而一开中国与外国互办国家级“文化年”活动的先河。之后,中国相继在美国、意大利、葡萄牙、日本、西班牙、韩国、瑞士、印度、澳大利亚等50多个国家,先后举办200多个规模不等的“中国文化节”、“中国艺术节”活动.  相似文献   

4.
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部长孙家正与率领法国文化代表团来华访问的法国文化通讯部部长卡特琳·塔斯嘉女士,就双方共同关心的中法两国文化关系现状及有关中法两国互办文化年、互设文化中心等问题,在北京举行会谈。会谈结束后,孙家正与卡特琳·塔斯嘉女士一起会见了中法两国记者,通报会谈成果,回答记者提问,生动勾勒出中法两国文化关系发展的光明前景。1999年10月,江泽民主席和希拉克总统倡议中法两国互办文化年。2001年4月,李岚清副总理访法期间与法国外交部长维德里纳先生签署了有关中法双方互办文化年、在对方国家首都互设…  相似文献   

5.
凡比较敏锐的人均发现,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已经由改革开放最初的个别项目、短期项目、阶段性项目,发展成为当今,就时间而言——旷日持久;就规模而言——宏大壮阔;就内容而言——丰富多彩;就地域而言——幅员辽阔……,且不言前不久在德国结束的声势浩大的“柏林亚太周·中国文化年”活动,也不说即将与法国举办的门类齐全的“中法文化年”活动,紧紧与“相约北京”联欢活动衔接交叉并长达一年的“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中国·日本文化年”,“纪念中韩建交10周年——中韩国民交流年”和“中日韩人员交流年”系列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又在2002年盛春之际隆重开幕。上述中日韩系列文化交流活动缘于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和中韩建交10周年,其创意可追溯至2000年朱镕基总理访问日本和韩国时,分别与日本前首相小渊惠三和韩国总统金大中就2002年中日两国互办“中国文化年”、“日本文化年”以及中韩两国共同举办“中韩国民交流年”活动达成共识。同年,东盟和中日韩会议期间,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就2002年共同举办“中日韩人员交流年”亦达成共识。为此,中方成立了由17个部委和团体共同组成的中日韩“文化年”中方组委会,中国文化部部长孙家正任组委会主席。在组...  相似文献   

6.
中法两国博物馆展示着各自民族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世界文明的多彩风貌。加强中法博物馆交流在两国文化合作中占有重要位置。在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法国五家博物馆合作,将10幅法国传世油画精品展现给中国观众,有助于人们从法国绘画精品及中法绘画艺术的比照中领略艺术的神奇力量和两国人民对人文精神的不懈探索。文明因交流互鉴而丰富。文化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7.
2009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在埃及沙姆沙伊赫召开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强调进一步发展中非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战略伙伴关系;会议通过的《中非合作论坛沙姆沙伊赫行动计划(2010-2012年)》提出加强中非文化交流与合作的6项措施,明确共同打造中非“文化聚焦”品牌,即逢双年于中国举办“非洲文化聚焦”系列活动,逢单年于非洲举办“中国文化聚焦”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8.
中法互办化年活动经过近两年的筹备,中国化年将于今年金秋时节在巴黎开幕。本刊记就即将手法国举办的中国化年有关问题,日前采访了法国驻中国大使馆化专员白山先生。  相似文献   

9.
作为法国波尔多市的友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积极参与了“中法互办文化年”的有关项目。如:①武汉市政府代表团拟于2003年11月底赴法参加在巴黎、波尔多市举办的书籍《约会巴黎》首发式并为《摄影绘画艺术展》剪彩,出席武汉园林奠基仪式,参加民间民俗工艺展示展销和文艺演出等系列文化交流活动。②拟于2003年11月下旬,在巴黎举行武汉市《长江日报社》文化记者余熙撰写的赴法采访成果《约会巴黎》一书的首发式。该书记述了60位长期致力于促进中法两国关系,为推动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做出贡献的在法知名人士的事迹。该书首发…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法互办化年”活动“中国化年”的序幕,《中国当代艺术展》于6月24日在巴黎蓬皮杜化艺术中心隆重开幕。该展以别开生面的形式和丰富多彩的内容展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活力,令法国艺术界人士和广大观众的视觉感受为之一新。  相似文献   

11.
信息传真     
中法文化年研讨会在京召开2005年2月24日上午,由文化部和《人民日报》社共同主办的“中法文化年研讨会”在文化部大楼301室召开。研讨会由文化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文化部外联局局长丁伟同志主持,文化部孟晓驷副部长致辞欢迎,中国驻法国前大使、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人民日报》国际部主任吴长生、著名作家王蒙、中法文化年中方总协调人、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主任吕军、外交部西欧司副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法建交50周年文化庆祝系列活动的重头戏,展期长达半年多的《汉风——中国汉代文物展》于10月21日在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隆重开幕,这是中法互办文化年以来在法国举行的最大规模中国文物展。该展通过一系列精美绝伦的展品,包括玉器、青铜器、陶器等,向法国观众展示了2000多年前一个统一、开放、自信、多元的中国汉代社会全貌。为何选择这一展览主题?策展有哪些亮点?展品有何特点?如何通过配套手段让观众更好地了解汉代历史和文化?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该展承办单位——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任王军。  相似文献   

13.
长达两个年头、横跨三个年度的“中法互办化年”的“中国化年”今年10月即在巴黎拉开帷幕,中央民族乐团将在开幕式上进行首场演出。中央民族乐团,作为中国国家级乐团,是参加“中国化年”舞台音乐表演的重头乐团之一。自去年始,该团便与法方频频洽商有关项目,现已确定两个:  相似文献   

14.
凡比较敏锐的人均发现,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已经由改革开放最初的个别项目、短期项目、阶段性项目,发展成为当今,就时间而言——旷日持久;就规模而言——宏大壮阔;就内容而言——丰富多彩;就地域而言——幅员辽阔……,且不言前不久在德国结束的声势浩大的“柏林亚太周·中国文化年”活动,也不说即将与法国举办的门类齐全的“中法文化年”活动,紧紧与“相约北京”联欢活动衔接交叉并长达一年的“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中国·日本文化年”,“纪念中韩建交10周年——中韩国民交流年”和“中日韩人员交流年”系列大型文化…  相似文献   

15.
《中外文化交流》2012,(3):90-96
日前,2012德国“中国文化年”在柏林宪兵广场音乐厅隆重开幕,中国文化部长蔡武,驻德国大使吴红波,德国联邦政府代表,外交部国务部长皮珀尔,外交部国务秘书布劳恩,国防部国务秘书武尔夫,联邦议员及部分联邦州代表,德国文化、教育、经济界人士等近千人出席活动开幕式。2012年的德国“中国文化年”,是两国建交以来中国在德国举办的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文化交流活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德国联邦总统武尔夫共同担任“中国文化年”的监护人。  相似文献   

16.
法国是西方首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中国在巴黎建立中国文化中心的考虑与法国政府一拍即合,双方迅速达成共识。中国和法国的文化交流,历来是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法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大国,底蕴深厚,历史悠久;从政府首脑到普通百姓,都推崇、尊重对方的文化,文化交流活跃、密集,而且深入。  相似文献   

17.
从衣食住行的基本生存形态,观察一个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民族的生活状况及其文化习俗,是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最为有效而直观的手段;由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承办的名为《走进中国·当代中国生活艺术展》,系大型国际交流活动“中法互办文化年”中“中国文化年”重头项目之一。该展堪称一个小中见大、微中观宏、管窥中国的大型艺术展览。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歌华发展集团“中国文化年”的设计总监赵全红。赵总监告诉记者,《走进中国·当代中国生活艺术展》将于今年10月份,即“中国文化年”开幕式的当天,在巴黎的非洲大洋洲博物馆开幕并展出1…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华人文化常被视为集体主义的代表;而法国以其标榜的自由、平等、博爱被作为是最具个人主义性格的国家之一。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是东方传统文化与西方理性思潮的面对面,犹如一滴水里的分子般不停地发生无声的碰撞与融合。今天,尽管两国交往日益密切,民间文化认同日益增进,中法人文交流进程中仍然存在矛盾和误解。  相似文献   

19.
在近代国际交流历史上,有学者借用郭沫若"洪流与溪涧"的比喻,形容中国和俄罗斯两个大国的文化交流在过去300年间的不平衡状况:在18、19世纪,中国文化像"洪流"一样涌向俄罗斯,而流入中国的俄罗斯文化却十分有限;到了20世纪,俄罗斯文化像"洪流"一样涌向中国,而流向俄罗斯的中国文化却像小溪。进入21世纪,在中俄互办"国家年"的框架下,在俄罗斯大规模、高水准举办的"中国文化节",表明中俄两国的文化交流均从溪  相似文献   

20.
今年2月10日,作为中法互办文化年中“中国文化年”重要项目之一的《中国古代乐器展》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开幕。展厅内琳琅满目,风格各异的中国古代乐器将8000余年中国音乐文化的历史呈现在法国观众眼前,生动地告诉观众,自中华文明曙光初现,中国音乐便随之诞生。8000余年来,中国音乐记述了中华民族的世代悲欢。中国乐器是中国音乐史重要的组成部分,种类繁多、历史悠久是其主要特征。从种类而言,可分体鸣乐器、膜鸣乐器、弦鸣乐器、气鸣乐器等四大类;就其发展而言,可分远古时期(约公元前6000—前711年)、先秦时期(公元前711—前256年)、秦汉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