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美化回忆     
去采访一个纪录片导演时,我向他转述他一个大导演朋友的一段回忆。因为回忆里有他,说的是炖牛肉的香气里,几个年轻人狂热的畅想,于是,中国电影史上的某个瞬间诞生了。我兴奋地等着他继续往里填东西,脑子里想着接下来一篇好稿子要诞生了。不料,他鼻孔里一声轻笑。“没那么文艺吧?当时我正满屋子看他的大房子呢,羡慕啊,我一个租房子的人,一下看到那么大的房子——还是自己的。艳羡地四下寻摸……”——他毁了我的好稿子,一篇又文艺又伤感,内里还有热腾腾梦想的好稿子。但他让我知道,不是所有的回忆都可靠,不是所有的叙事都贴谱。  相似文献   

2.
吕高排 《军事记者》2006,(12):35-36
阳光是无私的,她给人们带来永恒的温暖;英雄是无畏的,他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壮美和伟大。作为采访先进典型华益慰的新闻工作者,我们一次次地感受到自己被一股暖流包围,被一股正气笼罩,被一股真情洗礼。这种感觉,华益慰主任曾经一次次带给别人,又由这些人的诉说和回忆一次次地传递给我们。现在,我要把自己的感受给更多的人分享。我不知道两年前做过结肠癌和肝癌手术、腿关节又出了问题的老太太刘菊荣找到我费了多大的周折,当她挤了1个多小时的公共汽车、被老伴和女儿架到我面前时,她已经挪不动步子,浑身被汗水浸透。但她说,讲华主任的事,我就…  相似文献   

3.
当妈妈坚持让爸爸在自己家里与她一起与疾病战斗时,我看到了妈妈的勇气;当我们的朋友,邻居和亲友在爸爸最后的岁月里亲近我们,为我们带来无尽的爱时,我从他们身上得到了勇气;重要的是,我从爸爸身上学到了勇气.  相似文献   

4.
李梅 《大观周刊》2012,(51):365-365
一、做一名阳光教师。使课堂轻松愉悦 我最喜欢的小学老师是一名叫丁美涛的女老师.她辫子很长很长,脸上时时带着微笑,从她的眼睛里可以看到她的关爱.下课后她和我们做游戏,我们围着她.我最喜欢玩她的辫子,她从来显得厌烦过。每每站在讲台上.我就想起她的音容笑貌.努力让自己向她学习,最初是在学习和培养那种阳光心态.后来慢慢成了阳光习惯,只要进了教室.我就会自然而然地展示给学生亲切的笑容.我会把自己想象成为学生的阳光.努力让每个学生感受到温暖和明媚。  相似文献   

5.
《灵魂饭》:金华对以往生活的“短暂回忆”余华 著南海出版公司 2002年1月出版 “我10岁展望2000年时,我显然是奢侈了。而现在回忆10岁的情景时,我充满了伤感。这是时间对我的迫害……”这是作家余华的感受。《灵魂饭》中所有作品展现的正是余华对过去的短暂“回  相似文献   

6.
我爱五月。因为她在我们这里恰是春意正浓,乍绿宜人的时节;还因为她一进“月门”就是劳动节、青年节、学习节,一个挨着一个跟踪而来,让人们鼓舞、振奋。我们的馆庆日也在五月开头的第五天。这就使我对五月的感情更深,格外喜爱她!作为一个年轻的战士,在跟同志们一道庆祝开馆二十周年的时候,我激动的心像山谷的泉水翻滚着、奔流着,陷入回忆的旋涡,怎么也平静不了。回忆愈久,感慨愈多。在这里,我把  相似文献   

7.
1934年,在青岛陷入困顿的二萧——萧军、萧红把自己的作品寄给远在上海、从未谋面的鲁迅。二三十年代,鲁迅是左翼文学青年的精神导师。 之后,萧红成了鲁迅家中的常客。常客的程度,许广平后来在《追忆萧红》一文中有这样的描述:“萧红先生无法摆脱她的伤感,每每整天的耽搁在我们的寓里。为了减轻鲁迅先生整天陪客的辛劳,不得不由我独自和她在客室谈话,因而对鲁迅先生的照料就不能兼顾,往往弄得我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8.
许多人还记得,2003年的春天,北京的天气出奇的好,街头的月季花开得特别娇艳。"我刚刚从澳大利亚回国,踏进北京首都机场,眼前行色匆匆的人们大都戴着口罩,双眼透出逃难般的眼神。回到家的第二天,我就被告知要呆在家里自我隔离一周,好像我自己就是一个大病毒一样。"一位女孩如此回忆。她看到医护人员进入自己所在的居民楼,他们身着白色、厚重的防护服,像一群太空人。她这才意识到,在这个原本十分明媚的春天,北京的空气里飘浮着惶恐的病毒。  相似文献   

9.
假使伊斯坦布尔诉说的是失败、毁灭、损失、伤感和贫困,博斯普鲁斯则是歌咏生命、欢乐和幸福"她喉咙下方有块小小的凹处,我们叫它‘博斯普鲁斯海峡’。我会从她的肩膀看到‘博斯普鲁斯海峡’,将眼光停在那里徜徉休息……"这是小说《英国病人》中,男主人公奥尔马希对恋人凯瑟琳颈下那个性感的凹处的描述。关于博斯普鲁斯海峡,这恐怕是史上  相似文献   

10.
老婆翻检旧物时,把我当年写给她的情书和诗歌找了出来。“我在南湖岸边/折叠起二十多年的光阴/你数一数/那上面溅满了你的惶惑/亲爱的/我要让你幸福。”重新阅读,十分肉麻。我回忆了一下,当时自己写这些文字确实是发自肺腑,送出去后心里久久难以平静。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的4月,那几日的天有点阴沉,伏在电脑前案牍劳心的我惊鸿一瞥,突然得悉程乃珊仙逝,感到十分突然,除去颇为伤感,心中还升腾着惋惜之情——她是我们这个城市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啊!眼前顿时浮现出她的音容笑貌,宛如昨日才见,卡通式的富态圆脸,童花头,戴着深度近视眼镜,就像她还是在当老师时候的样子,她很投入地认真记着笔记,不时抬起  相似文献   

12.
正在某文摘报上看到摘录满妹的一篇文章,此文记述她陪伴父亲胡耀邦的一段难忘的回忆。1989年元月,满妹赴长沙看望病中的父亲,过了几天,满妹要回北京处理工作上的事情。文章写道——没想到父亲居然一反常态,执意不让我走,竟转而问我:"你去过广西没有?"我回答:"上个世纪80年代初去过一次。"父亲笑了:"那还是好几年前的事了,现在广西变化大得很,一起去看看嘛!"……  相似文献   

13.
羁绊·禅心 2003年,我的孩子降生,这一年,我也迎来了自己人生的转折点——我有幸进入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孩子出生的情形,至今我记忆犹新.看到孩子的第一眼时,他正沉沉睡着,那一刻,孩子仿若一块纯洁质朴的美玉,我似乎看到他身上有一种不可逼视的神圣光芒;那一刻,我几乎顶礼膜拜;那一刻,我诚惶诚恐,唯恐不能教子成才.孩子,成了自己的终生羁绊.也正因如此,进入出版社以后,我走上了买书——编书——策划家教图书的发展轨道. 2010年,"开心妈妈"屈开老师来到桂林讲座,我慕名前去邀稿,进而与屈老师结成忘年好友.屈老师当时腰椎已经很不好,我去的时候她甚至是卧床和我交谈的.但是,当她讲座时,面对台下家长一双双期盼的眼睛,她似乎完全变了一个人,神采飞扬、激情四射.在带给别人快乐的同时,她也在享受自己的快乐.她的讲座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家长,使那些心中充满困惑的家长得以顿悟,也使我更了解了传道解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白色的羽绒服,乌黑的斜刘海,灵秀、纤细,身姿优美。为了我的约访,她从城西打的过来,为了让我方便一点。访谈进行得轻松顺畅。她时而侃侃而谈、风趣生动,时而放慢语速、陷入沉思……被网友誉为央视最美女主播的她,汉中出生,西安长大,北京求学。从北京电视台的名嘴,到第五届CCTV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冠军;同时归零成为待业者,半年后走进央视新闻节目直播间,一度沉寂,再而飞扬。有人说,胡蝶所走的,是普通人只要肯努力就可以通向成功的路;也有人说,胡蝶脱颖而出,代表央视新生代播音员的崛起。这是一个宽容的时代、多彩的时代,有着鲜亮的翅膀,她一定会翩然起舞的。胡蝶自己说:我不过是一个典型的Little Potato,可以没有光环,但不能没有目标。‘80后’并非人们想象的有那么多阴影,相反,我们很阳光、很健康。她清澈的目光直视着我。  相似文献   

15.
我的祖辈称她为"邓大姐",我的父辈称她为"邓妈妈",而作为80后的我们尊称她为"邓奶奶"。她以慈祥、和蔼的形象赢得世  相似文献   

16.
山西的作者广女士,因参加其母校──鲁迅文学院建校50周年的庆祝活动来京。活动结束后,她到我的单位看望我。我们聊天时,广女士对我说,她喜欢到名山大川和游览胜地旅游,然后写游记。但有时候也有苦恼:到了那里.看到景色与自己原来的想象不一样,因而写不出来。她举了她到河北省白洋淀的旅游为例、她说,去白洋淀之前,她又阅读了著名作家孙犁等人写白洋淀的散文和小说,感到白洋淀是那么美,那么令人神往。但到了白洋淀之后,却令她大失所望。由于污染等原因,湖水污秽不堪,孙犁等人笔下白洋淀的美景,再也寻觅下到了,只是给她们…  相似文献   

17.
“文花枝用仅剩的右腿站在了我们心灵的制高点上。”一位网友这样评述花枝的故事。而在她自己看来并没有其他人所理解的那样崇高,“事情过去大半年了,我还是好好地坐在这里,老是回忆过去没有好处。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说这话的时候,左腿裤管瘪瘪地摊在被子里,右腿侧以及左腿内还有两块钢板,八颗钢钉,盆骨里用于加固的钢链令她时常在疼痛中止不住想起2005年8月28日。曲腿、弯腰--花枝每天都要在床上完成一两个小时的锻炼,爽朗的笑声在湘潭的出租小屋里荡漾,出门后过马路就是她工作的新天地旅行社,同事们时不时溜到她床前狂“策”她一通。“我们都这样,‘刀子嘴,豆腐心’,经常用嘴巴欺负人的。”可在同事们的眼里,灾难发生后,刚见到返  相似文献   

18.
雷明德 《中国广播》2009,(12):59-59
在我30多年的新闻生涯中,有许多值得回忆的往事,每当我看到书房墙上挂的自己采访著名作家路遥的那张珍贵照片,当年的难忘情景就像过电影似的浮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19.
人到老年,总好回忆往事。回忆时,总会念念不忘自己的老师,无论是小学、中学、大学时的老师,他们对自己的言传身教,回忆时仍是历历在目,备感亲切。对工作上引自己上路的老师,我也同样是在回忆中感恩、思念。在出版工作上引我上路的老师甚多,这篇文章,仅是回忆一次业务培训中的诸位老师。  相似文献   

20.
退休后翻阅收藏的图书、资料,乍猛间看到1950年《群众日报》(《陕西日报》前身)编辑部发给自己的“通讯员证”,这个只有纸烟盒大小的黄色花纹的“通讯员证”,伴随我整整半个世纪,已经走过了50个年头。 2000年 3月 25日,是《陕西日报》和她的前身《边区群众报》、《群众日报》从1940年3月25日创刊,至今已整60年华。更使我感到自己持此“通讯员证”的自豪与荣幸。1950年12月15日《群众日报》给我发了这个证,我珍惜她,爱护她。因她给我以智慧和力量,指引我不断学习和进步,使我半个世纪来精神充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