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新闻真实现在中国新闻史的发展过程中,按其历史顺序,产生了如下四种新闻真实观:"有闻必录"说的新闻真实观,"客观主义"说的新闻真实观、"存大信、失小信"说的新闻真实观和"本质真实"说的新闻真实观.新闻真实观的历史演进脉络,显示出西方新闻思想是如何"中国化"或者说合法化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2.
最近,笔者拜读了获首都“现场短新闻”评选一等奖的五篇作品,颇有所感,便记录下来,成了“偶思”若干篇。眼与腿现场新闻,又称目击新闻、视觉新闻。由此看来,,写现场新闻,关键是记者要到现场去"目击"、去"观察"。正如一位老新闻工作者说的那样:采写现场新闻,要"多用眼睛来写,少用耳朵来写。"既然采写现场新  相似文献   

3.
<华盛顿邮报>发行人菲利普·格雷厄姆说:新闻是历史的初稿.这句话点明了新闻与历史的前后关系,但--假如用新闻化的方式"报道"历史呢?  相似文献   

4.
胡斌 《新闻前哨》2005,(1):47-47
人们常说:"今天的历史是昨天的新闻,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这充分说明历史与新闻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新闻与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关系是如此紧密,因为它就是社会变动的最新记录。  相似文献   

5.
新闻是“事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副教授林帆同志,提出了新闻是“事学”的新观点.他说,高尔基说过:“文学是人学”.我们也可以这样说:新闻是“事学”。因为新闻主要是写事,报道典型事件;即使是人物新闻,还是因事及人,离不开大量事迹。他从渊源、界说、时新、真实、体式五个方面来加以阐述: 渊源:“新闻即史”,历史是过去的新闻,新闻是将来的历史,不同仅在“时差”.史和率分不开,新闻和事也分不开.总起来看,渊源有二.从记事的事态与时态的联系,情报——新闻——历史三者联系成一线估计到将要发生的事苗或未便立即报道的,属情报;已发生并及时报道的时事,即新闻;  相似文献   

6.
导语是新闻的生命所在,无疑也是新闻创作中最主要的一步.美国著名新闻学者麦尔文·曼切尔曾说:"写作过程中的第一步,也是最主要的一步,那就是写作导语了."他还说:"写好导语相当于写好消息."不仅如此,新闻导语还起着披露新闻的实质内容,为全篇定音,吸引读者的主要作用,在新闻作品中最主要、最精彩,是文章的路标和广告.那么,我们如何创作并没计出简短精美的好的新闻导语呢?结合笔者在新闻工作中对新闻导语创作的实践,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脚板新闻"的产生确有些年月了。过去常听前辈说,新闻是脚板"写"出来的。意思是说,记者要多往下面跑,多深入到事实发生的现场去,这样脚踏实地"踩"写出的新闻,因为鲜活而深刻,称其为"脚板新闻"。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前辈穆青说过,没有资料,没有历史背景,新闻就很难写深入,很难有真知灼见。这话看似浅显,实则意蕴深刻。它揭示出了新闻与历史相通、新闻背景需要历史资料的道理。历史是新闻的积淀,新闻是历史的瞬间。遗憾的是,当前的新闻实践中,一些新闻工作者,特别是年轻的编辑记者,往往容易忽略历史。  相似文献   

9.
正新闻界前辈穆青说过,没有资料,没有历史背景,新闻就很难写深入,很难有真知灼见。这话看似浅显,实则意蕴深刻。它揭示出了新闻与历史相通、新闻背景需要历史资料的道理。历史是过去的记录,新闻是现在的记录。多少年来,从革命导师到新闻大家,无不强调新闻工作者,要学点历史。新闻大家范敬宜在为  相似文献   

10.
那天到食堂吃饭,碰到几个新分来的大学生,聊起采访写作,一位小伙子说,詹总,您写了那么多稿子,有些我们上学时就读过。写新闻到底有没有诀窍?如果有的话,您可不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毫不保留?我说,毫不保留嘛,当然没有问题。可惜写新闻没有诀窍。如果硬要说有,而且用一句话概括的话——我想了想,道:这句话就叫做:带着问题写新闻。此话怎讲,且容在下慢慢道来。先弄清楚两个概念。其一,记者到底是干什么的?提到记者,说法多矣,什么“无冕之王”啦,“社会的守望者”啦,“历史的记录人”啦等等。这些说法有没有道理?当然有道理。但要我说,记者记者,…  相似文献   

11.
历史是昨天的新闻,新闻是明天的历史。蔡元培先生论新闻与历史的关系说:“余惟新闻者,史之流裔耳。古之人君,左史记言,右史记事,非犹社会之新闻记某某谈话行动乎。”说明后人所谓史者,原本是古人记录下来的当时的新闻。唐朝的史学家刘知己说:“史者,当时之文也”;“史书者……皆记即日当时之事。”据《史记》记载,孟尝君田文每次接待宾客,酣饮高谈,屏风后面常有侍史专门记录他们的谈笑。后来专为皇帝写“起居注”的史官们也是“人主有命,则逼阶(靠近  相似文献   

12.
去年12月8日,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新闻学博士不会写消息,合适吗?>的"新闻观察".报道中写道:"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赵振宇教授说:‘新闻学博士连最常见最简短的消息、通讯、言论都不会写,我认为是不合格的毕业生,至少我会在论文答辩时提出疑问.'赵振宇是近日在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2005级博士研究生<新闻学研究>的课堂上说这番话的.据其透露,该校部分新闻学硕士生和博士生毕业前,竟没有在校内外报刊上发表过一篇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13.
新闻写作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基础课程,是从事新闻工作必备的基本技能.新闻传播院系对此普遍重视,新闻写作课程开设非常普遍.但是,目前从新闻单位、社会和学生自己的反馈情况看,其效果并不乐观.这主要表现为"眼高手低":会说不会写,写作不过关,一股学生腔.  相似文献   

14.
彭朝丞 《新闻知识》2001,(12):41-42
有人用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来比喻新闻记者这个职业的最大特点。我们姑且不论这个比喻是否周全,但它却道出了新闻报道贵在创新,不甘平庸,不写千人一面的大路货,要多写"人无我有"的独家新闻。在第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中获二等奖的消息《我第一台类人型机器人亮相》,便是这样的一篇堪称难得而又令人难忘的科技新闻佳作。惟其难忘,说的新闻所传递的信息重大。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这篇佳作的作者,以其特有的新闻敏感,为我们记下了我国机器人技术已经跻身国际先进行列这个重要时刻。应该说,研制具有人类外观特征、可以模拟人类基本功…  相似文献   

15.
过去只说"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其实我们知道,生活中的事实无数,99.9%不可能成为新闻,新闻应该是新近发生的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叙述。没有新闻价值,即使写上"本报讯"也无人认可是新闻。  相似文献   

16.
写诗歌、散文、小说需要真本事,写新闻同样需要真本事。有人说,“新闻有啥难写的,把事情说清就行了”,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那么容易。人常说“事非经过不知难”,我就有亲身经历:以前我听广播、看报纸,也曾觉得写新闻容易,也想用自已手中的笔讴歌身边的新人新事,心里还想自己读了十几年书,写那么三  相似文献   

17.
记者的现场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下,网络新闻、大报小报满天飞,不少新闻转载来转载去,到最后甚至于面目全非,不仅扰乱了人们的视听,还搅乱了新闻环境。于是就有人讽刺说,时下记者写新闻真可谓是:“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与之相反的是“人民记者”穆青在半个多世纪的新闻生涯中,却有这样的一种习惯:每次下去采访,面对别人准备好的汇报和材料,他总是说:“我是记者,我愿意自己去看看。”革命先驱李大钊说过:“现在的新闻就是将来的历史。”忠实地记录历史,真实地再现生活,谱写时代的主旋律,这是记者的天职。作为记者,我认为新闻“三贴近”不仅要做到“零距离”报道,关键…  相似文献   

18.
在所有的新闻品种中,会议新闻可以说是最容易写的一个品种,说它好写,是因为它好发,写起来不用费心:某年某月某日某地召开某会议,某领导出席讲话,强调指出……其实只要出席会议的领导够“分量”,新闻就可以登上报纸的重要位置和电视的黄金时段。写这样的东西,记者甚至不需要费什么脑子去想一个好的导语。在所有的新闻品种中,会议新闻也可以说是最难写的一个品种,说它难写,是因为它难以出新,千篇一律的“会议体”在报纸上很难吸引读者的目光。对记者而言,写出大块的会议新闻,很难说有什么成就感,不重要的会议被发成“豆腐干”,反倒会有种挫折…  相似文献   

19.
《左传》里有句名言:"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这话的意思是讲:说话和写文章,如果没有文采,是不可能流传广泛的。《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在"情采"篇里一开头就说:圣人贤者的著作,都叫做"文章",这不是由于它们都具有文采吗?俗话说:"人靠衣裳马靠鞍。"大量的新闻实践表明,要将人物通讯写深写活,  相似文献   

20.
一个记者的名字,是属于自己的,又是属于媒体的,而归根到底是属于受众的。当年,一位老记者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过一句话:当记者最大的悲哀就是今天写不过昨天。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新闻是易碎品。报纸读者关注的是新闻,而很少有人在意新闻是谁写的。但记者对自己写的东西,犹如自己生的孩子,是非常偏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