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前不久,日本记者通过查阅苏联情报档案,在媒体上披露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希特勒入侵苏联后,斯大林极为担心日本法西斯乘机对苏联展开夹击之战。一旦如此,苏联将面临极大的危险。然而,苏联在日本政府中秘密招募的一名日本间谍,很快就传回了有关日本不会对苏联开战而要对美国开战的情报,为苏联集中全国力量赢得抗击德国法西斯侵略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朝鲜战争是二战结束后在远东地区发生的唯一的大规模战争,涉及到美国、苏联和中国等多个国家。其中,苏联参战具体情况一直是个谜。为此,俄罗斯专家戈巴雷夫查阅了美国和俄罗斯等地大量档案,将一些情况披露出来,内容包括苏联被迫卷入战争、苏军秘密拟订对美军作战计划、协助中国对付美军原子弹和帮助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作战等。  相似文献   

3.
牛宝成 《出版参考》2005,(12):30-31
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广岛投下第一枚原子弹后,苏联开始加速研制原子弹。4年后,苏联的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消息传到美国,引起美国朝野的震惊和不安。一个最明显的事实便是:美国独一无二的核优势已经荡然无存。于是,美国开始研制威力更大的核武器——氢弹,而要研制这种恐怖的武器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核试验,太平洋上的马绍尔群岛就成了这些核试验的无辜受害者。  相似文献   

4.
随着1989年苏联的解体.俄罗斯逐渐公开了当年的秘密档案,揭开了苏联载人探月的神秘面纱。原来.最早提出载人月球探测的并不是美国总统肯尼迪.而是苏联一批著名的航天科学家和设计师。  相似文献   

5.
一个悬了数年的不解之谜 1985年夏,苏联克格勃高级特工维塔利·尤尔琴科在出访外国途中突然失踪,据美国方面称,他自愿叛逃到了美国。但是,同年11月初,他又出人意料地回到了苏联。回国前夕,在苏联驻美国大使馆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他声称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绑架了他。话说当尤尔琴科在中央情报局手中时,曾向美国人供称,在美国国家安全局内,有一个苏联间谍。这是一个自己找上门来的家伙,直接给苏联驻美大使馆打了电话。尤尔琴科不知此人的姓名,但1975至1980  相似文献   

6.
聂云 《航空档案》2005,(1):76-77
新中国成立后,在苏联的援助下,人民空军迅速壮大。到1955年朝鲜战争结束时,中国空军已经拥有25万兵力,他们分别部署在27个师里,配备了5000多架作战飞机。中国空军从零开始,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空军,排在美国和苏联空军之后。在新中国空军作战飞机中,有多种型号的战斗机,包括雅克-9P战斗机。该型机是新中国从苏联购买的。在苏联,雅克-9型战斗机曾是王牌战鹰,二战中大战法西斯航空兵。  相似文献   

7.
波士顿交响乐团与美苏关系 1956年,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率先成功赴苏联演出。第一场音乐会被安排在列宁格勒,乐团特意演奏了苏联国歌,在演奏美国国歌时,苏联观众纷纷起立鼓掌。就在这一年,美苏关系开始出现解冻迹象,苏共二十大在莫斯科召开,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在大会报告中提出,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可以和平共处、在现代国际条件下战争并非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8.
一 早在冷战时期,美国就利用各种手段对苏联实施意识形态外交,意识形态的侵略也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冷战结束后,苏联解体,以反攻主义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美国随即将意识形态外交的触角伸向了中亚独联体国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鲜明的中国自然也成为美国意识形态外交的主要目标.但是随着经济和信息全球化,美国意识形态外交手段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演变.  相似文献   

9.
报告文学第一人──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里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刘毛雅1981年,美国拍摄了影片《赤色分子》,介绍一位记者的生平,制片人为此在1982年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不久,苏联与墨西哥合拍的大型故事片《红钟》又同观众见面,它描写了这位记者采访墨西哥农民...  相似文献   

10.
1945年,苏联克格勃费尽心机,用最名贵的木材制作一枚美国国徽,把“金唇”窃听器暗藏其中,赠送给美国驻苏大使卡里曼。这枚国徽在美国大使的办公室一挂就是8年……在美苏大大小小的间谍战中,这一仗令克格勃引以为荣,让美国中情局感到丢脸。  相似文献   

11.
一、李普曼冷战思想的提出 1、国际形势背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了反击希特勒的崛起,苏联和美国结成了同盟,然而这种同盟在战后却难以维系.第一,战争对每一个国家的影响不同,最初把精力集中在太平洋战争上的美国,通过战争变得繁荣;相反,苏联却承受了欧洲战场的主要压力,经济民生等社会方方面面都遭受了极大的破坏.第二,欧洲是世界工业的中心.战后美国占领西欧,苏联占领东欧,德国被一分为二,这为此后的领土争端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12.
美国总统布什和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5月31日至6月3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和附近的戴维营举行了为期两天的最高级会晤,双方在4轮正式会谈和一轮非正式会谈期间讨论了德国统一、欧洲安全、双边贸易、苏联国内形势以及地区性冲突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牛宝成 《出版参考》2005,(35):30-31
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广岛投下第一枚原子弹后,苏联开始加速研制原子弹.4年后,苏联的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消息传到美国,引起美国朝野的震惊和不安.一个最明显的事实便是:美国独一无二的核优势已经荡然无存.于是,美国开始研制威力更大的核武器--氢弹,而要研制这种恐怖的武器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核试验,太平洋上的马绍尔群岛就成了这些核试验的无辜受害者.  相似文献   

14.
《视听界》1987,(2)
(美国《纽约时报》1月15日文章)题:苏联电视台增加手语节目苏联电视台本周用手语向听力衰退的观众介绍新闻广播内容。这是苏联采取的一个不寻常的步骤。从1月11日起,观众可以在苏联电视  相似文献   

15.
凌翔 《航空档案》2004,(8):41-43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世界各国争相研制喷气式超音速战斗机。继1954年9月美国F-100开始交付使用,苏联米格-19在1955年初开始装备部队,英,法和瑞典的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也在1960~1961年开始装备部队。在这一大背景下,共和国的统帅们自然迫切希望拥有自己的超音速歼击机,于是在1957年10月决定仿制苏联米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际国内局势复杂,尤其是在东北,美苏对抗与国共斗争交织在一起.美国为对付苏联,一方面积极帮助国民党接收东北,另一方面积极扩张外交势力,努力重建其领事机构.位于辽东半岛的大连,因其处于苏军控制之下的特殊地位被美国认为具有特殊意义.美国驻大连领事馆始设于1906年9月,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领事馆被迫关闭.抗战胜利后,美苏两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对抗拉开帷幕.1945年7-8月的中苏谈判过程中,苏联坚持在东北,尤其在港口和铁路问题上享有控制权,而美国不甘心让苏联在战后独占东北,插手谈判,竭力要求苏联承诺在东北实行"门户开放"政策,以限制苏联在该地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雅尔塔协议蒋介石震惊1945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2月4日至11日,美国、苏联、英国三大国的首脑罗斯福、斯大林和邱吉尔,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开会,商讨最后对日本作战等问题。在这个会议上,美国为了减少美军官兵在太平洋战场上的伤亡数量,  相似文献   

18.
苏联的解体使冷战宣告终结,这种形势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战略力量的平衡以及美国所面临威胁的本质。从正面角度看,俄美紧张关系的缓和大幅降低了两国之间爆发全面核冲突的可能性。与此同时,苏联的解体也对美国提出了新的挑战。美国对俄罗斯核武器的安全问题感到担忧,尤其是在1991年8月以失败告终的政变期间对该问题更为关注。对美国而言,来自俄罗斯的威胁不再表现为大规模的有计划军事打击行动,  相似文献   

19.
《安德烈》于一九九一年三月创刊,当时苏联尚未解体。首期《安德烈》的内容颇具爆炸性,它突破了各家刊物均不敢超越的禁区,斗胆刊登了大量的女性裸照,还刊登了大量以性为题材的漫画和诗文。被美国的‘自由’广播电台称之为‘类似美国《花花公子》的苏联第一家色情刊物’。  相似文献   

20.
失去制约的一国强权,必然会演变为国际霸权。贝尔格莱德中国大使馆的爆炸声,无情地向世人昭示着这一命题。美国是很懂得“敌存灭祸,敌去招过”这一中国古训的。美国骨子里天生的扩张性,决定着他不能生存在一个没有对手的世界上。苏联的解体,只让他高兴了一阵子。国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