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道观念一体化201 1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具体目标、任务分工、建设布局和先行先试政策.规划的出台标志着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一概念,自2004年提出,经历7年的生成发展,终于进入深耕阶段.  相似文献   

2.
目前,新闻网站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新闻的低质量重复.因此,新闻网站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在拼个性、拼原创、拼独家、拼做活、拼做深.人民网视新闻为立网之本、发展之基. 原创新闻与新闻整合并重 不同于商业网站,包括人民网在内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不仅拥有新闻的发布权,更拥有依托传统媒体的新闻采访权.这使人民网等国家重点新闻网站可以拥有众多第一手资讯.而作为人民网母体人民日报社,拥有13报11刊,丰厚的人力资源和新闻信息资源为人民网提供了众多独家报道、原创新闻和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3.
<正>2004年1月,福建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时任福建省长卢展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这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概念首次完整、公开亮相。此后的5年,福建迎来了经济发展最快的历史阶段,福建省生产总值从6053.14亿元到首超万亿元;财政总收入从622.76亿元到突破1500亿元;海洋经济总量进入全国沿海省份第3位。  相似文献   

4.
大型电视直播系列报道《海峡西岸行》对全面介绍海峡西岸经济区、展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就、促进两岸合作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试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评析此报道的特点,并重点分析《海峡西岸行》是以什么样的节目形态和制作方式来完成直播的。  相似文献   

5.
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业是莆田实现物流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在分析当前莆田市港口物流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其在今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深入发展过程中的几点发展思路,展示了莆田市港口物流广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海峡西岸经济区由于是新近提出的概念,所以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其中关于其定位问题众说纷纭。本文认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定位问题是个随时间发展而发展的问题,应分阶段来考虑,近期定位、中远期定位应有所区别。目前更应关注其近期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如何优化主题性正面报道的传播效果, 是主流媒体当前面临的一个难题。国庆前夕,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新闻中心推出了20集系列报道《崛起的海峡西岸》,展示福建建设成就,着重反映近年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新进展、新气象和喜人前景,为国庆56周年献礼,迎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召开。节目在《福建卫视新闻》和《福建新闻联播》中播出后,受到了各方好评。  相似文献   

8.
新闻要善于讲故事,评论也得讲"抖包袱"。通过说事,顺便把理说清楚了。写的人用心,读的人省力。"要要要"的八股体,为什么没有几个人想要,原因是把"评论"前的"新闻"二字丢掉了。  相似文献   

9.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福建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图书馆如何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关键是要搞好服务。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图书馆怎样做好海峡两岸经济区建设服务工作的思考,即更新思想观念,强化服务意识;丰富文献资源,建设特色馆藏;开发利用文献,发挥馆藏资源优势;加强与用户交流、合作,履行文献信息中心职能;提高图书馆员工素质。确保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0.
王晓刚 《记者摇篮》2010,(1):52-52,51
一年多以来,我国区域经济规划接连出台。长三角和珠三角,这两大中国经济最活跃的沿海板块再次重新部署。天津滨海新区、江苏沿海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辽宁沿海经济带,这些地区的发展规划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如此果断、密集、大手笔地对整个沿海地区进行全面部署,充分说明活力频现的区域经济正成为提振中国经济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11.
郑美娟 《东南传播》2011,(12):125-127
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不断推选,文化产业发展已具备了各方的条件和可能,对以福建为主体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来说,发展文化产业是具有诸多优势,因此,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我们必须进一步拓宽发展思路,以创新性思维为核心动力,协调各文化产业发展,发挥各个区域产业带动与辐射作用,增强区域间合作,促进海西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3月5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全体会议。贾庆林在讲话中指出,铁道部始终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加快福建铁路建设步伐,服务于祖国统一大业、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大局,为大力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长远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3.
蔡达 《大观周刊》2012,(19):73-73
近年来,我国地区性经济区的发展十分迅猛,以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为代表的区域经济发展也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新兴经济区,由于它与台湾经济发展的紧密联系,也引起了高度的关注。本文就从海西经济区与台湾经济的联系入手,简要分析一下海西经济区的未来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2007年,"支持海蛱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经济发展"在中央十七大上首次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以福建为核心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地位再次得以凸显.  相似文献   

15.
当前,公共安全与危机处理等事件性新闻、尤其是突发的灾难性事件新闻的快速反应,成为各家媒体激烈竞争的重要方面之一.围绕相关事件的新闻报道密集度前所未有,拼首发、拼独家、拼追踪、拼反思……  相似文献   

16.
朱清 《网络传播》2007,(9):12-13
今年五月,福建省重点新闻网站——“厦门网”正式开通,此前福建省内已成立的重点新闻网站有“东南新闻网”、“泉州网”和“福州新闻网”。至今,福建省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的重点新闻网站数量在全国各省份中居前列。“厦门网”由中共厦门市委主办、该市委宣传部主管,是我国经济特区和祖国大陆对台交流前沿地带的门户网站,它的开通,标志着福建网络新闻工作迈向一个成规模、上水平、扩影响和发展快的新阶段,这也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全方位推进的必然。  相似文献   

17.
白岩松 《青年记者》2005,(12):32-32
经常听到有人说:新闻是个易碎品。你们干新闻的,很像是一个短跑运动员,一次又一次拼速度,真是够累的。  相似文献   

18.
夸饰是汉语重要的修辞手法,主要用于文学创作.但即使是文学创作,也要用得恰到好处,否则就违背了事理,正像刘勰说的"饰穷其要,则心声锋起,夸过其理,则名实两乖."新闻不是文学,新闻是报道事实的,讲究客观、中立、不带倾向性,教科书上还建议尽量不用形容词.应该说新闻要远离夸饰才是,可是"夸饰"手法在报道中十分普遍.喜欢夸张事实、拔高人物、放大影响;热衷小题大做,将小有成绩的事情夸张渲染,大话、形容词、豪言壮语无所不用其极……好像不如此拔高夸大,仅仅单纯地陈述事实不足以将新闻事实报道出来.  相似文献   

19.
刘莹 《新闻窗》2012,(3):25-26
在新闻一线奋斗了20多年,算是有点成绩,没有愧对记者这个职业称号。一位年轻同行向我请教“诀窍”,我开玩笑说,现在要求新闻工作者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真正的“走转改”在于把新闻当作自己喜欢的职业来做,要树立“比鸡起得早,比狗睡得晚,比牛干得多,比马跑得快”的敬业精神,天道酬勤,笨鸟先飞,吃得苦中苦,爱拼才会赢。其实,这只是一名有志于新闻事业的人必备的职业状态,在付出时间和精力的背后,搞好新闻的确有些“诀窍”。  相似文献   

20.
在新农村建设中,对农广播要适应新形势,根据自身特点准确定位,贴近"三农",使之成为农民的真挚朋友,为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