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作为近几年深受年轻受众欢迎的内容生产方式,Vlog有其独特的内容生产、传播方式以及真实性维度。其在媒体融合报道背景下的叙事优势主要体现在主体性表述带来浸入式新闻体验、内聚焦陈述打造个性化新闻品牌、日常性展示满足受众好奇心、开辟年轻受众关注时事政治的新途径。为了实现Vlog新闻在媒体融合报道中的创新性运用,可从以下途径出发:聚焦内容,深化新闻广度、深度及温度、打造个性化、品牌化特征以及培养具有媒体融合意识的"全能型"记者。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15,(13):47-52
本文通过基于内容导向的媒体平台战略与基于内容聚合、用户关系为导向的平台型媒体战略,来探讨移动互联网逻辑下媒体转型的进路。内容传播平台的搭建是是媒体发展的传统策略。在"用户+入口+场景"的移动互联网逻辑下,平台型媒体战略以其开放性、聚合性代表了媒体发展的方向。以内容生产见长的传统媒体,可以针对"短板"借力优势平台型媒体,以合作促竞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网络文化产业向纵深发展,部分平台型媒体开始介入平台内容的生产与传播,逐步由"渠道"向"平台生产"角色转换.角色转化下的平台型媒体在获得了竞争优势的同时,亦面临着诸如内容生产阶段的版权直接侵权、内容传播阶段的版权间接侵权和内容维权阶段的版权权益划分不明的问题.在我国严格平台责任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背景下,平台型媒体在寻求角色转换的过程中,只有在内容生产阶段提高尊重版权意识,在内容传播阶段适时建立版权过滤机制,在版权纠纷发生前合理划分版权权益,才能求得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澎湃新闻的移动化转型、天目新闻客户端的视觉化特色、"腾讯青云"助力新闻智能生产为案例,对媒体融合的若干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并结合2020年9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就媒体融合的关键点进行探讨。本文认为,专业媒体在传播渠道方面的"移动化"转型与内容呈现方面的"视觉化"探索,以及对新兴技术的采纳,是建成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立全媒体传播体系过程中的必要举措,但适应数字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还需要探索。此外,如何深度介入互联网平台的日常运作,与互联网平台建立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将是未来媒体深度融合需要探索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匡恺  刘勇亮 《中国出版》2023,(22):16-21
伴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数字媒体平台逐渐走向规范化,形成了“数字媒体集群”,新闻环境也因此从去中心化走向再中心化。在数字媒体集群语境之下,媒体融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实现了更为深度的协作。但数字媒体空间的复杂性也给新闻业带来了众多挑战,虚假信息的传播、公众情绪的极化、新闻生产队伍的缩减,都在影响着新闻业的持续发展。面对数字媒体集群语境下的新问题,新闻从业者要以新闻为中心,锚定新闻业的回应之道。  相似文献   

6.
2015年是我国新闻事业和媒体发展变革的关键一年。本文主要从广播新闻生产平台、呈现形式的创新方面进行盘点,着重论述了新平台对广播新闻采编流程的再造,新生产方式对新闻采制模式的全新开启以及新呈现形式对广播新闻多维表达的拓展。  相似文献   

7.
媒体融合发展和5G网络的到来,使得媒介环境和新闻生产传播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央厨房"式的融媒体新闻生产方式,让新闻采、编、播趋于同步。这对新闻编辑的知识构架和传统工作方式都提出了严峻挑战。新闻编辑要在发展"四全"媒体的框架下,提升完善媒介素养,提升自己的融媒体新闻生产能力,提升自身创新意识和融合能力。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19,(12):17-26
所谓"平台型媒体",是指兼具媒体属性与互联网平台特征的新兴媒体,内容的专业性与平台的开放性是其两个最重要的特点。打造理想的平台型媒体是传统媒体向融合媒体转型的必经之路。"理想的平台型媒体"是指那些融合了传统媒体内容优势与新兴媒体技术优势的平台型媒体。随着一度被看好的网络原生平台型媒体《赫芬顿邮报》的衰落,平台型媒体能否成为媒体转型和媒介融合的路径引起了业界和学界的质疑。人民日报社"中央厨房"的探索,则为如何建设生态级的平台型媒体探索出一条解决之道。论文建议"中央厨房"坚持新闻内容上的核心竞争力,发挥主流舆论场的优势;提供免费准入的开放性平台,成为开放而有活力的生态型平台型媒体;寻求在内容定制、设计制作、版权交易等盈利模式上的突破,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21,(10)
数字媒体环境令"新闻作为一种知识生产实践"的问题变得更具开放性。本文尝试从数字新闻的流通方式切入,探讨数字新闻认识论问题。本文认为,新闻作为一种知识生产的社会实践,其流通既是一种信息传输的形式,又是一个对共享意义的生产过程。本文进而深入探究数字新闻流通的三个要素:基础设施、流通实践和认知竞争。这些要素关涉到数字媒体的物质性、新闻经验的多样性,以及公众对于"新闻作为一种知识形式应呈现何种样貌"和"谁有资格生产新闻"等问题的争论。本文进而提出数字新闻学应当重视新闻流通研究,以及数字化的新闻流通和新闻生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文希 《青年记者》2020,(5):75-76
随人工智能与传媒的深度融合,采用人工智能生产新円旦闻正往常态化发展。我们将这种依托人工智能技术生成的新闻报道称之为人工智能新闻,也叫机器人新闻、自动化新闻。①新闻的生产方式也由传统的PGC(媒体生成内容)、UGC(用户生成内容)向新型的AGC(算法生成内容)、MGC(机器生成内容)转变。这种生产方式不但极大地提升了新闻的时效性和精准度,而且将新闻从业者从纷繁复杂的基础性数据处理中解放出来。但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新闻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融媒体时代,技术的发展深刻改变了新闻的生产方式、传播模式。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新闻评论节目要发挥影响力、传播力和引导力,应立足其原创内容的生产优势,引入非新闻元素,打造小而精的融媒体工作室,培养和建立融媒体新闻评论人才队伍,以实现融媒体时代新闻评论的创新表达。  相似文献   

12.
融媒体时代,技术的发展深刻改变了新闻的生产方式、传播模式。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新闻评论节目要发挥影响力、传播力和引导力,应立足其原创内容的生产优势,引入非新闻元素,打造小而精的融媒体工作室,培养和建立融媒体新闻评论人才队伍,以实现融媒体时代新闻评论的创新表达。  相似文献   

13.
数字新闻语境下,情感作为人与数字媒介的连接,重塑了新闻传播流程的全过程。主流媒体的短视频新闻也将情感作为重要因素纳入新闻生产实践中,以唤起用户情感共鸣,强化数字新闻时代主流媒体的议程设置和舆论引导的能力。本文基于数字新闻语境,聚焦《人民日报》抖音平台短视频新闻内容,从媒介环境、新闻传播渠道、新闻消费方式三个方面探讨了主流媒体短视频新闻情感转向的成因;从短视频新闻的选题、叙事、文本三个方面探讨了情感表达的具体实践路径,为数字时代短视频新闻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李鑫 《新闻战线》2022,(4):99-100
在生产革新阶段,媒体面临生产方式和传播能力两方面的考验,从载体转型不断转向思维转型,生产方式和生产逻辑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为实现突围,转型媒体要满足用户、生产者价值取向、流量价值的标准,以正能量内容和轻量型视频的策略打造大流量的爆款资讯短视频。  相似文献   

15.
《声屏世界》2010,(8):66-67
新闻的生产方式在变,服务公共利益的核心不能变。新媒体时代,传统新闻的生产方式受到颠覆性挑战,用户参与新闻生产消解了专业化程度,自媒体新闻生产几乎抛弃了专业化的基本标准。  相似文献   

16.
左宁 《视听》2016,(11):16-17
融媒体的出现将单一媒体的竞争力强化为多媒体的竞争合力,其内容生产比传统的新闻生产更具时代感.2016年里约奥运会,国内外传媒界纷纷以先进科技为抓手,创新报道形式,在传播手段、传播渠道、生产方式及呈现风格上,突显了融媒体内容生产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2022年中国新闻业的重大事件为观察对象,重点回顾党的二十大系列报道、北京冬奥会报道与抗击新冠疫情报道等重大题材的新闻实践,从新闻生产、技术采纳与新闻业态三个维度出发阐述本年度新闻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并归纳当前数字新闻业在平台社会语境下的运作规律和发展趋势。研究发现,专业媒体与互联网平台从生产到传播各环节的“常态接合”是中国新闻业发展的典型特征,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新闻生产的平台化、触达技术的智能化、治理理念的生态化。数字新闻业的“生产-触达-治理”模式,是专业媒体与互联网平台“常态接合”的主要呈现方式,因此新闻传媒业应当顺势而为,积极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全面提升数字沟通的能力与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这是一个大数据时代,也是媒体融合时代,大数据背景下的媒体融合正以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改变着传媒内容生产、传播渠道和权力重构的新媒介生态,同时媒体融合语境下的传媒产业变革和演化过程也在影响着媒体从业者的工作、生活和思维方式。几乎所有媒体新闻人都意识到了数据驱动未来的时代已经来临,近两年来"大数据"、"云计算"、"社交媒体"、"数据新闻"、"VR和AR虚拟现实"、"无人机报道"和"人工智能"等新概念层出不穷。特别是在传媒领域,继大数据之后人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21,(12):69-78
全球化的数字新闻业态中,媒介伦理的规范性理论受假消息、仇恨言论、价值极化的挑战。重建数字新闻治理的规范理论,需对治理主体(谁治理)、治理原则(怎么治理)和治理站位(治理主体间关系)做出阐明,并重点考察社交媒体平台在数字新闻治理中的角色。分析推特(Twitter)和脸书(Facebook)两大平台的内容治理,本文归纳出平台数字新闻治理的两种规范性站位,而且在全球化进程中表现出从"协调者"向"规制者"站位的偏移,但无奈却引出了更严重的价值协调困境。鉴于此,"(信息生态)设计者"(Designer)作为数字新闻治理的第三种规范性站位被提出,该站位倡导以新闻真实和公共价值为前提,以"主体责任链条"透析新闻伦理困境中的主体责任,重视"参与的透明度"的程序及机制建设,并结合具体语境持续就分层与分布、规制与协调、全球与地方张力做出可解释的、负责任的权衡。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语境的新闻生产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相关媒体工作者想要运用新的科学技术来获取更多的新闻发展机遇,就需要改变传统新闻生产形式,保证新闻内容的专业性,充分认识到不同的新闻生产方式中所具有的优劣势,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生产需要通过社会实践调查来进行信息传播活动的确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