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游欢 《今传媒》2021,(4):94-96
空间叙事是借助空间来进行叙事的一种手段。电影《江湖儿女》中,空间的选择与建构成为推动影片故事发展的叙事动力、"边缘人"塑造的场域;影片巧妙地借助视觉和听觉扩充了影片的空间,丰富了空间叙事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同时,影片建构了物理、社会、精神多重空间,不仅形成了隐喻,也深化了影片主题,传达了对一味追逐金钱的批判和对讲求"情""义"的赞扬。空间叙事丰富了影片审美的观赏效果,成为促成影片获得成功的重要艺术因素。从空间叙事视角对《江湖儿女》进行解读,也能深化我们对这部电影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李欣泽  张华 《视听》2022,(3):89-91
《冥王星时刻》是导演章明目前所有影片中唯一一部在元电影理论与思维下创作拍摄的电影作品.该片主要通过导演的自我暴露与自我反思、嵌套式的叙事结构以及对其他影片的互文性策略,体现出鲜明的后现代元电影的叙事特色.在观照电影本体的同时,导演章明积极探索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路径,实现了从元电影到文化自信的创造性重构.在美学价值上,...  相似文献   

3.
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发展,档案界出现的“叙事转向”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分析后现代档案叙事发展的思想、技术、资源、价值认知背景的基础上,借鉴叙事学的基本理念,剖析后现代档案叙事的基本概念与内在逻辑。以解构性后现代主义为依据,解读后现代档案叙事对于档案中立性、档案叙事的权威、档案唯线性叙事和技术万能论的理论批判。并在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基础上,分析后现代档案叙事的现实建构,包括档案叙事的文化诠释、档案叙事的全知视角呈现、档案业务流程的整体叙事化建构和社群/家庭/个人建档。  相似文献   

4.
张慧乾 《新闻前哨》2021,(2):115-116
后现代语境下影片生产与经营呈现新的特点,本文以《唐人街探案》系列影片为例,分析后现代语境下影片生产与经营中混搭、戏谑、复制三个方面新特点。  相似文献   

5.
翟婧倩 《视听》2016,(6):72-73
随着后现代主义理论的成熟,越来越多的电影呈现出后现代主义的美学特征,传统电影的中心主题被逐渐消解,碎片化的叙事方式代替了传统的线性叙事结构,镜头语言也更加多样化。影片《大象》作为后现代主义电影的经典作品之一,以其极具后现代美学特征的创作方法,客观地反映了深刻的社会问题,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6.
赵志明  朱丽萍 《传媒》2021,(6):58-60
短视频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呈现出的叙事特征与后现代文化有许多共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叙事内容浅表化、叙事场景碎片化、叙事语言多元化与叙事主体去中心化.本文借助叙事学视角对后现代语境下短视频存在的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在颠覆传统叙事特征及碎片化、狂欢式的传播模式下,短视频存在的合理性并对衍生出的问题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广告作为一种独特的广告形式,表现出与现代广告截然不同的风格,上世纪70年代开始引起广告界广泛关注。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后现代广告一方面仍然延续着以往风格:一如既往地解构经典,淡化商业色彩,摒弃严密的叙事逻辑。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崭新的时代特征。新变化要求创作者更重视用"影像"而非"文字"来叙事,更善于激发消费者主动去传播和分享广告作品,而非利用强势媒体去推送。同时,也要注重继承后现代广告中的反思和批判精神,而非一味追求满足受众的娱乐快感。  相似文献   

8.
陈皓  张建平 《新闻界》2008,(2):62-64
本文立足意境审美观来解读影片《悲情城市》,探询导演的创作观,分层次的关注影片的画面与镜语、剪辑与叙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导演怎样完成对意境最高层次——"无形大象"的把握,揭示影片的主旨及导演对历史、人生的反思。  相似文献   

9.
《我不是药神》采用了"英雄之旅"的叙事模型,讲述了一个法外英雄的故事。在这部电影中,英雄的角色命运被有意识地与英雄叙事对立。这一对立强化了影片的戏剧性,增强了英雄形象的崇高与悲剧性,同时使得影片具有更深刻的对现实生活的关涉。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国内家庭伦理题材电影频频现身荧屏,影片在再现现代人的生活、家庭关系及情感问题的同时,也拟态建构了家庭伦理道德镜像,影响着人们的情感价值观和家庭观念。文章采用叙事学研究,从叙事内容、叙事时空、叙事结构三方面剖析当下家庭伦理题材电影对婚恋观的建构,研究发现家庭伦理电影虽然在第三者形象的塑造方面符合传统道德谴责的特质,但叙事者角色发生重大转变,男主人公与第三者成为主要的叙述者,影片已经打破传统"家"的统一观念。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理论家利奥塔关于话语与图像、元叙事与微小叙事等观点为媒体改进新闻报道带来了许多有益启示,主要表现在平面媒体中对视觉元素的强调和微小叙事方式的采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韩劼 《东南传播》2013,(9):103-106
《不良教育》是西班牙导演佩德罗·阿莫多瓦的第十五部作品,该片关注男性之间的爱欲纠葛,延续了他自成体系的美学风格。在电影叙事上,虽然同样是采用了戏中戏的模式,但较之以往有了更大胆的尝试和突破。所以本文试图通过"从叙述机制到影片"的叙事学研究方法,分析《不良教育》中出现的多元叙事,在分析影片里不断出现的叙事文本的逾越、叙述者的流动、叙述机制的转换的同时,探讨戏中戏电影的现实与虚构世界的关系,及其讲述机制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3.
电影《搜索》作为陈凯歌最近的一部影片,它讲述的是一个由于公共汽车"不让座"事件所引发的媒体暴力、舆论暴力的故事。影片通过运用变化的叙事节奏,使得都市电影在表现张力上有了新的突破,同时自然的情节转换及鲜明的人物性格塑造使影片更富有速度感、变化性。文章试从哲学与美学的角度,对影片关于动与静的关系处理进行分析以诠释其动静之美。  相似文献   

14.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末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思潮,质疑宏大叙事、解构中心话语、强调多元共生是其重要特征.网络传播与后现代理论所倡导的思想不谋而合,它的后现代特征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去中心化的叙事立场,泛娱乐化的审美倚重,唯数字化的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15.
2016年美国好莱坞电影《萨利机长》与2019年国产电影《中国机长》两部影片都改编自真实事件,题材内容相似,具有极强的可比较性、差异性.两部影片的差异主要呈现在叙事方式的不同,通过叙事结构、叙事空间、叙事目的三个向度,对《中国机长》与《萨利机长》进行叙事美学范畴下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6.
《无问西东》继《芳华》后成为又一现象级电影,其叙事结构采用非常巧妙的串联故事线的方式对四个时代的清华学子予以呈现,故事讲述上互相独立,又相互承接,紧扣一个关于"真实"的共同主题.本文试图遵循影片叩问"真实"这一母题,通过视听语言、叙事结构、现实主义三个方面来剖析影片是如何从始至终彰显"真实"这一核心要素的.  相似文献   

17.
镜头是电影叙事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使用长镜头是一种加强影片叙事的方法。影片《寄生虫》通过高度戏剧化的叙事手法、精彩的视听语言,向观众揭露了现存的贫富差距、阶层分化等社会问题,影片中的长镜头对于作品的叙事有着重要的功用,为电影在细节上助力。本文以《寄生虫》为案例,结合案例浅析长镜头对该片在叙事真实性、叙事主题、叙事时空、叙事氛围四个方面起到的叙事功能。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后现代主义为切入点,探讨电视剧与电脑游戏"跨界混搭"新局面下的"后现代元素".《仙剑奇侠传3》《轩辕剑之天之痕》《古剑奇谭》三部经典游戏改编电视剧在叙事﹑剧情﹑视听三方面都展示出了典型的后现代风格,这一风格使游戏改编作品扩大了受众范围,优化了观影体验,同时也使此类作品有同质化﹑三俗化的危机.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电影《七月与安生》情节的文本分析,最终得出:该电影利用"戏中之书"的嵌套叙事结构,通过交互与转换让三个结局连连反转;同时,其旁白设置不显累赘反而让影片悬念重重,不仅调控了叙事,还优化了观影体验.二者共同给故事标注了叙事段落,建构了精彩的故事情节.  相似文献   

20.
在电影叙事学的视野下,本研究从时间符号、空间符号、人物符号和事件符号四个面向展开,对新世纪以来,中国内地和港澳地区累计票房超过1亿元的110部高票房影片进行分析,从中抽离出商业电影的共同叙事规律与法则,提醒人们关注"怎样讲"故事和采用什么样的"方法与模式"讲故事。研究发现:华莱坞高票房电影在时空选择、人物性格塑造、戏剧冲突和结尾类型方面的确有章可循。首先,叙事背景年代多为当代且题材固定,线性叙事手法依然具有压倒性优势。其次,空间符号偏向设定于现实空间,异国场景更受喜剧、动作和爱情片青睐。再次,在人物符号上,过半数影片倾向于选择单一或少数主角,同时绝大多数主角个性中具有明确追求。对主角演员的选择,明星参演几近定则。最后,在事件表达上,高票房电影以外部冲突为主,混合内部冲突的情况最为常见。除计划拍摄续集或者系列电影外,闭合式结尾使用频率更高。这些共性的发掘,不但有利于推动电影叙事的行进,更有力地证明了叙事方法与市场表现、影片架构与传播效果之间存在既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