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的图书馆自动化和文献资源共享网络——现状与趋势CALIS项目考察团(执笔:杨宗英朱强李晓明)由国家教委组织的“‘211工程’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hinaAcademicLibrary&In-formationSystem,简称CALIS)项...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图书馆自动化和文献资源共享网络--现状与趋势CALIS项目考察团(执笔:杨宗英朱强李晓明)由国家教委组织的"'211工程'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HINAACADEMICLIBRARY&IN-FORMATIONSYSTEM,简称CALIS)项...  相似文献   

3.
<正> 十年前,美国著名的信息专家兰卡斯特曾勾勒出手提式电子图书馆的蓝图,而如今,这项曾是教科书中的预测和计算机技术人员幻想的技术,已经由北京中关村新技术公司——海威电气公司年轻的技术专家研制出来了。这就是海威光盘图文检索系统,又称电子图书馆或EFC电子档案中心。这个系统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具有“真迹存贮”功能,它能对指纹、照片、印签、手稿、图表、地图和乐谱等不可编码信息进行存储、传输和复制,并能按原样显示打印输出。从硬  相似文献   

4.
郑巧英,杨宗英编著。1998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提出图书馆自动化发展的三个阶段理论。基于此理论,阐述了新的图书馆管理集成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基本设计方法,介绍网上电子文献信息服务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未来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的基本知识、特征、模式和原型的范例。全书共10章,第1~4章介绍图书馆自动化的基本理论,图书馆数据库管理系统概论及客户/服务器结构,计算机网络、因特网和信息高速公路,文献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和机读目录格式;第5~10章介绍图书馆管理集成系统的新体系结构,包括图书采购、编目、流通和连续出版…  相似文献   

5.
美国拉瓜帝亚(LaGuardia)社区大学图书馆媒介资源中心的Jane Devine和Francine Egger-Sider在2004年6月发表文章:《超越Google:学术图书馆中“看不见的网”》。文章分析了“看不见的网”的概念以及它对学术型图书馆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情报信息技术在美国图书馆系统的应用情况,表明随着情报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图书馆事业正面临着一场巨大的革命,并向着电子图书馆、虚拟图书馆的美好理想迈进。  相似文献   

7.
建设复合图书馆的技术支撑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紧紧围绕“基本功能决定图书馆所需的技术”这一主线,从技术角度入手,集中研讨英国于“电子图书馆”第三阶段所启动的五个复合图书馆原型项目之一——AGORA项目,以求得出对我国今后开展复合图书馆项目大有裨益的经验与规律性认识,并尝试构建一种符合我国图书馆发展事业实际情况的复合图书馆技术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8.
美国的“数字图书馆首倡”计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嫦娟  葛秋菊  孔燕 《图书馆杂志》1999,18(4):24-26,46
“电子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及“未来图书馆”等词曾一时众说纷纭,你能给它们下个定义,并说出它们对你意味着什么吗? 在我们生活的环境里,“电子图书馆”的“电子”主要指的是处理信息的技术属性。“虚拟图书馆”的“虚拟”指的是一种假想环境与原始物理环境的集合。“数字图书馆”(以下简称DL)的“数字”指的是储存在电子及其它媒体上的信息表现形式。数字化表现形式对增加信息的功能和效用具有更大的潜能,一旦.信息内容或数据以数字形式编码,新的工具和系统便会出现,生成新的提取信息的方法。加利福尼亚大学数字图书馆的…  相似文献   

9.
“普希金图书馆”计划是索罗斯基金众多计划中最成功和重要的计划之一,是由多个分计划组成的内容丰富、实现形式多样的大计划,该计划内容涉及图书馆藏书、电子图书馆、图书出版、农村图书馆、学校图书馆、图书馆联合系统、跨国馆藏文献补充、图书阅读等方面,对俄罗斯图书馆事业建设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作用。依靠“普希金图书馆”计划构建起的“出版社—书目信息中心——图书销售传播商——图书馆”模式,成为俄罗斯图书馆馆藏文献来源的有力和稳定保障。  相似文献   

10.
《当代图书馆》2006,(2):76-76,21
在欧美发达国家,流动图书馆出现得较早,一直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发展很快。19世纪中叶英国费林顿出现了马车图书馆。在英、德、美等国,目前流动图书馆建设仍十分繁荣。美国第一批有组织的流动图书馆服务早在1905年就开始出现在俄亥俄州和马里兰州。为了把图书馆的藏书推荐给公众,美国图书馆协会(ALA)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拉瑟福德·海斯在俄州创立了美国首家流动图书馆,也就是今天公共图书馆系统中的流动图书馆。世界最大的流动图书馆——“公仆”号巨型客轮建于1914年,隶属于德国非盈利性慈善机构“好书共享”组织,周游世界各国。船上收…  相似文献   

11.
<正> 美国图书馆协会主席韦奇沃思认为,“现代化的图书馆有两大标志:一个是计算机的应用,一个是缩微技术的应用”,国内有的同志又补充了一条:图书开架阅览。但这只是现代化图书馆的物质体现。我们致力于现代化图书馆建设的终极目的并不在于拥有这些物质,而在于利用其现代化的手段和条件,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情报职能。那么,如何加强图书馆的情报职能呢?1.注意寻求与读者的合作,善于利用来自读者的信息与知识图书馆工作人员在为读者服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依据“中介论”的观点,指出“图书馆是实体性性媒介、关系性媒介和信息性媒介的综合体,也是特定性媒介、扩散性媒介和结合性媒介的综合体”,并予以论证。  相似文献   

13.
“重藏轻用”批判及其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列宁对于藏书的开放和利用程度是区别现代图书馆与古代藏书楼的主要标志。建国后我国图书馆界对古代藏书楼“重藏轻用”的批判,对于强化图书馆职能,使图书馆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起了重要作用,这是不容否认的。然而,在进行这种批判时,是否导致了与“重藏轻用”相反的重用轻藏的另一极端呢?如。果存在这另一极端,它对于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藏”与“用”的辩证关系到底应怎样理解?经常困扰我国图书馆界的藏书利用率低、拒借率高的问题是否与这种批判有关?笔者认为,这些问题是我国图书馆界尚未能引起充分注意的问题。有的同志认为对于某种思想批判得越彻底越好,从而忽视了相反不良倾向的滋长,因而研究这一问题亦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本文试图从对我国图书馆一些现实问题的分析入手,进而寻求产生这一文化现象的深层原因,文中涉及的情况多为公共图书馆。  相似文献   

14.
论传媒发展对图书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传媒(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和网络媒介)是人们传递交流知识和信息的方式或载体的角度,论述了传媒发展对图书馆造成的影响。通过传媒对图书馆8个方面的影响的论述。说明图书馆发展离不开传媒的发展,传媒形式上的任何一次革命都会带来图书馆的革命。  相似文献   

15.
电子图书馆对图书馆服务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序言随着以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为主的电子图书馆计划的推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电子图书馆已日益走近我们。日本的奈良先端科技大学、筑波大学、京都大学等都在采取具体行动。这一电子化浪潮对大学图书馆的业务和情报工作正产生着多种影响。但是由于对电子图书馆概念存在不同理解,并为图书馆电子化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也没有统一、明确的意见。因此,在议论电子化对图书馆服务的影响之前,有必要先明确电子  相似文献   

16.
近几个月来,见到了一些同仁撰文提出“图书馆是生产力”的观点,如陈晓君同志写的“图书馆也是生产力”一文(《图书馆学刊》,1992年,第2期),廖子良同志引用的“图书馆是生产力”(《图书馆界》,1992年,第1期)和“图书馆是社会主义生产力的一部分”(《图书馆界》,1991年,第4期)等。今年,广西图书馆学会召开的年会,也对  相似文献   

17.
《视听纵横》98年第3期发表陈力丹的《美国媒介集团的大兼并及新的媒介集团格局》,简介如下: 在美国,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通讯卫星、电脑互联网络等等迅速崛起,正在取代原先的报纸、杂志,成为当代传播媒介的“龙头”。纯粹的“报团”不复存在,纯粹的广播电视集团也不可能完全独立,因为新技术的发展将广义的电子产业与它们联络到了一起。  相似文献   

18.
日本国会图书馆的"电子图书馆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日本国会图书馆电子图书馆的发展计划“电子图书馆构想”的有关内容,从电子图书馆的馆藏建设,电子图书馆的协作活动,电子图书馆的著作权问题和技术问题等多方面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围绕服务是图书馆的永恒主题这一命题,指出图书馆服务是一个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介绍了坚持“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美国图书馆及其它国家一些图书馆服务的基本举措与创新.回顾与展望我国图书馆服务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文章重点是评介美国和世界其它一些国家图书馆服务的理念与方法,同时对我国图书馆服务进行一般评述。  相似文献   

20.
以美国著名图书馆情报学家兰开斯特在20世纪下半叶提出的图书馆消亡预言和21世纪初至今iSchool联盟的使命陈述和研究文献为分析对象,采用福柯式话语分析方法,分析这两组语料对“图书馆”和“图书馆情报学”的意义建构策略及结果。研究发现,对于“图书馆”,兰开斯特的预言将场所性、机构性打造为其核心定义要素,隐性成就了“图书馆=实体图书馆”的意义,排除了图书馆立足于其功能进行形态转变的可能性,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图书馆”消亡的未来。对于“图书馆情报学”,iSchool运动话语持续地将其建构为“受实体图书馆机构视野局限的,以图书馆员培养为目标的,缺乏就业竞争力的狭隘学科”,并因此赋予其iField发展战略以合法性。这些学科流行话语及其意义建构,在很大程度上瓦解了本学科的两大核心概念——“图书馆”与“图书馆情报学”,潜伏着十分严重的学科/职业自我消解风险。图2。表5。参考文献3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