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邵瑞 《传媒》2021,(13):79-81
借助互联网传播,我国出现一批以四川理塘、山东曹县、浙江武义等为代表的具有丰富乡村文旅资源的网红县城,在数字中国、数字乡村建设国家政策的引导下,这种"互联网+乡村文旅"的传播新模式成为乡村文旅的新业态.本文基于乡村文旅网络传播的特征,探讨其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如何借助新媒体技术推动乡村社会发展是我国当下一个普遍的问题.其中乡村网络信息入户是推进乡村信息网络建设的关键.利用有线电视,手机终端与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结合等间接手段把网络信息送到农户手中是现阶段切实可行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刘宇航 《青年记者》2016,(11):133-134
在互联网对中国乡村社会的研究中,学术话语经历了从“神化”到“妖魔化”到“去效果化”再到重新认识其强大影响的升华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对乡村社会交往的影响亦是研究者关注的领域之一:新技术与乡土传统如何融洽适应进而真正成为一种创生力量?本文对此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4.
张微  彭兰 《传媒观察》2023,(11):13-21
本文将历史分析视角与田野调查方法相结合,基于“网(技术)-人-村-业”之间的动态关系及变化,呈现政策主导的技术扩散、建构日常的技术赋能与回归本土的技术创新的三重乡村互联网技术实践模式。从互联网信息服务“站点模式”、互联网基础设施“下乡模式”到乡村治理的“数字化战略模式”,自上而下的技术扩散使得乡村能够在互联网浪潮中入网、上网、受惠于网,但也面临“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的尴尬境地。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融入乡村日常生活,村民的技术实践体现出自下而上的影响力。农村网店、淘宝村和直播带货等成为乡村新的经济创收模式,社交媒体与短视频变革了乡村文化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乡民公共生活空间、家庭生活空间和劳作的方式与空间都在被技术重新建构。随着互联网扶贫将技术红利进行再分配,自上而下的行政力量与自下而上的群众实践汇聚在脱贫攻坚的行动目标下,形成了一种多方共建、生态思维和以人为本的乡村互联网技术创新实践模式,这一模式在智慧农业和智慧乡村的建设中彰显出了“本土化智慧与创新”的可持续生命力。中国乡村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互联网技术实践之路。但技术给乡村带来的影响是复杂的,在人与技术的“共谋”之下,乡村的未来...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互联网应用大量涌现。各类互联网应用的广泛使用必将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与此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对于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以新疆地区为例,在充分厘清乡村振兴的逻辑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各类互联网应用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作用,以期探究互联网应用在社会中的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6.
杨兴魁 《新闻世界》2023,(11):44-47
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在互联网产业赋能农业发展的浪潮中,“乡味”短视频为加快农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本文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聚焦抖音平台,选取不同地区、拥有不同层级粉丝量的“乡味”短视频博主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其发展与助力乡村振兴等问题,提出改善“乡味”短视频发展的途径,以期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历史阶段,许多以乡村扶贫为题材的电视剧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电视剧通过大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和内容呈现,生动地反映了我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取得的重大成就,同时也为我国振兴乡村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所选择的研究对象时代报告剧《我们的新时代》之《因为有家》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主旋律电视剧,打破了以往传统主旋律电视剧的宏大叙事范式,以更加年轻化、时代化、网感化的呈现方式使得电视剧叙事兼备深刻性与艺术性,将视角聚焦于大学生村官带领村民发展新经济,振兴乡村,反映了大学生村官在乡村振兴中作出的贡献,同时故事围绕电商直播助推乡村经济展开叙述,使互联网经济发展新态势与发展乡村经济相结合,进行创新性表达。本文通过分析《我们的新时代》之《因为有家》对乡村扶贫的创新性表达,思考乡村扶贫电视剧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多维启迪。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取在新闻传播界和人文社科界有重要影响的六份学术期刊,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六份期刊1994年-2011年间发表的有关互联网研究的文章进行了实证研究,对18年来我国学术界对互联网研究的发展变化轨迹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对其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理论上的探讨.研究发现:互联网学术研究的状况与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我国对互联网的研究日益理性和规范;互联网研究的国际化视野有待于进一步开拓.  相似文献   

9.
潘海兵 《新闻传播》2022,(3):111-112
随着农村信息工程的不断推进,在"互联网+"影响下,现阶段我国农村电子商务获得了极为迅猛的发展."直播+电商带货"在促进农民增收,引导农民脱贫,推动农村的经济发展,带动农村人员的劳动就业等工作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成为新时期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本文基于带货直播给乡村振兴带来的作用与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直播+...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我国一些风光秀丽的乡村陆续出现了以旅游为导向的乡村书店.这些乡村书店在乡村振兴中表现积极,不仅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还将一部分城市文明和优质资源带到乡村,为实体书店行业的转型探索新的发展路径.本文以先锋书店旗下四家乡村书店为例,立足文化旅游视野,围绕文化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对乡村书店的旅游体验感知展开研究,探究旅游者对此类乡村书店的形象感知,通过游客对乡村书店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的感知分析,梳理乡村书店的形象主题特征并构建影响旅游者产生负面情感体验因素的模型,分析乡村书店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经营者和政府两个层面提出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沙垚 《新闻界》2024,(4):28-35+47
近年来,数字游民的概念和模式在乡村振兴领域颇受欢迎,但舶来的数字游民本质上是一个互联网产品,乡村在其框架中更多是作为文化和生态的空间消费场景而出现的,青年与乡村很难有深刻的互动。但是,在该概念旅行的过程中,一些数字游民基地也开始了本土化的调试。通过对这些新实践的田野观察,研究发现:中国乡村的数字游民基地建设,不再将互联网逻辑作为主导性逻辑,而是以县域高质量发展中的问题为导向,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致力于解决青年入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在创造青年和乡村见面机会的同时,探索性地发展出兼具城乡要素的融合式的生产生活新方式,以青年流动为方法,破解城乡之间资源要素双向流动的难题。聚焦流动,也是在理论层面重返传播。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舆情挖掘研究述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首先提出互联网舆情挖掘研究的框架层次结构,详细介绍各个层次所涉及的相关研究和关键技术,为网络舆情监控和预警综合系统的构建提供参考;然后通过对现有舆情监测系统进行比较分析,从整体上了解我国的互联网舆情研究和实践应用;最后探讨互联网舆情挖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互联网舆情关键技术的研究提出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3.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加上我国企业发展速度的不断发展,企业发展早已同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呈现出融合趋势,计算机互联网技术早已渗透到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档案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深受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影响,档案管理引入信息化,使得传统的企业档案管理面临着新的变革.新时期新背景下,加强企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研究我国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现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我国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可行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新媒介进入现代乡村社会后引发了一系列的变化.随着智能手机等新媒介渗透进村民日常生活的深处,传统的农耕记忆逐渐被互联网平台各类"三农"短视频所取代,传统面对面的人际交往更多被智能手机呈现的虚拟交往所代替.田野观察发现,新媒介使乡村人际交往的互动空间、交往范围、沟通方式等方面发生了裂变,新媒介在乡村社会人际交往结构的"脱落"与再连接过程中发挥了"缝合"作用,正在重构转型期的乡村人际关系网络.  相似文献   

15.
易涛 《档案管理》2015,(3):58-61
文章以乡村档案文化建设为研究视角,以著名诗人艾青的家乡F村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和专家咨询等多种方式力争获取F村在乡村档案文化建设中的真实状况.通过实地调查发现,档案工作效益滞后性特征、传统档案文化的政治性色彩、乡村档案建设在制度和技术上的缺失以及乡村档案资源匮乏是阻碍F村档案文化发展的障碍性因素.由点及面,要想推动我国乡村档案文化的良性发展,需要在制度建构、技术支持、作用宣传和典型示范等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6.
村志是我国方志学编纂的重要环节,这是对传统乡里志编纂的一种延伸.当代纂修的村志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突破了传统乡里志的框架.文章以广州天河区新纂修的村志为中心,探讨新村志所包含的丰富乡村社会史料,是研究传统乡村社会变迁以及了解传统乡村社会向现代都市转变极重要的文献.  相似文献   

17.
美丽乡村建设中,乡土文化的传播应采取多种方式,积极进行渠道拓展,构建更多的推广平台,建筑庞大、坚固的推广阵营,以获取更好的传播效果.互联网与新媒体的出现,以纪录片和短视频技术为核心的影视媒体也为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乡土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完善、更广阔的发展平台.乡土文化纪录片和短视频技术实现了乡土文化的多渠道传播.  相似文献   

18.
档案个性化服务是“互联网+档案”战略实施的重要环节,对档案个性化服务进行充分研究是实现“互联网+档案”服务平台的重要保障.论文对我国当前档案个性化服务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以“互联网+”视域对其进行评析,进而指出档案个性化服务研究在“互联网+”条件下进一步发展的若干方向.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文化建设是我国近年来的重要课题.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大,"中国声音"越来越受到世界关注.加快我国互联网特色文化建设的步伐,增强中国互联网文化的全球渗透力,展示中国互联网文化的大国与强国地位,既责无旁贷,又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个体生活方式和权利救济手段的“元创新”和“微变革”,也推动了公众对乡村病患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以乡村病患群体为研究对象,从弱势群体的媒介救助现象入手,在研究已有私力救济现状的基础上,采用深度访谈的方式分析私力救济对乡村病患这一特殊群体的纾困作用。研究发现,水滴筹平台从接触—使用—效果—未来影响四个方面对乡村病患群体产生了实质性的纾困作用。同时,问题作为纾困路径的衍生物依旧存在,针对这些问题,平台和患者应携手共克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