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志  胡正文 《东南传播》2021,(11):29-32
社交媒体正在重塑社会政治形态,个体或群体通过社交媒体介入到社会和政治事务,对社会价值观念形成、政治形态重构等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研究结合台湾"九合一"选举及"地区领导人选举"选情,发现台湾青年作为近年台湾社会运动和政治选举的重要推动者和参与者,其媒介接触行为与政治认知、资讯获取与行动决策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并对台湾政局演变及两岸关系走向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信息科学元理论与方法,探讨了信息传递模型理论、认知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论对信息的本质与属性、信息与知识的表示、信息系统与用户在信息传递中的角色等信息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的不同认识,指出这四类元理论思想分别代表了信息中心取向、个体认知取向、社会认知取向和知识形成理论取向等理论,反映了信息科学研究范式由"以系统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的转变,并简要总结了这些元理论方法在信息科学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陈邵桂 《新闻界》2004,(1):58-58
政治文化和新闻传播都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新闻传播总是要受到一定社会政治文化制约,并进而受到其影响。政治文化包括人们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信仰、政治价值观、政治责任感等。它的形成与发展与一定社会的历史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又与现实的社会政治制度紧密相联。作为一定社会文化现象的政治,必然影响着该社会中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对政治的影响程度越来越深,网络政治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被纳入到政治学和传播学的研究范畴。尽管当前网络政治的研究如火如荼,但是一些基本的概念和研究范式尚未形成。研究中还存在一些认识方面的误区。对现实和理论的梳理与反思,是为了建构网络政治发展的体系。  相似文献   

5.
祭孔大典在传统社会,是帝王承接"天命"、获取政治合法性的方式。千年过后的现代中国,政治合法性的来源已由"天命"转向人民的认同,但祭孔大典依然被国家重视,被人民关注。在政治传播的视野下,探究祭孔大典为政权和人民带来的利益,为社会发展提供的好处,认为在纪念孔子、传承文化之外,祭孔大典作为一种政治传播的具体形式,传达出社会所需的政治价值,营造出和平稳定的政治图景,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增强社会团结,最终建构起对政治合法性的认同。  相似文献   

6.
张爱凤 《新闻大学》2012,(3):100-105
从文化研究的视角来看,在中国,微博的崛起和发展是一个具有变革性的文化事件。在当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阶级政治理论已经过时,以文化身份、个体欲望、多元价值诉求为核心的文化政治既显现在现实生活中,也活跃在微博空间。微博重新建构了一种新型的文化权力关系,那就是在传统媒体时代被忽略、被压抑、被定义的弱势方依靠话语"释放"和"聚合"的力量,对权力关系的强势方发起了挑战。这种嵌合在日常生活中的微观文化政治一方面释放了大众传播时代被抑制的大量平民话语,在某种时刻成为社会压力和矛盾的减压阀,另一方面也对宏观社会政治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7.
政治传播与政治象征理论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峰 《现代传播》2004,2(6):25-29
政治象征理论是传播学中的一个研究领域 ,形成于 2 0世纪 30 - 4 0年代 ,1980年后受到政治学界广泛关注 ,该理论综合了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研究方法 ,对现代社会政治象征这一政治现象进行了多视角分析。本文对这一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脉络进行了梳理 ,评价了其代表性学者的理论观点 ,以期拓宽中国政治传播学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8.
史超 《大观周刊》2011,(34):32-32,106
文中从班杜拉社会认知理论出发,介绍了社会认知理论的主要内容,将社会认知理论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助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格日乐 《大观周刊》2012,(14):142-142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深入学习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从始至终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高等教育的第一位;加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加强法纪教育;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加强学校、社会、家庭相联系,形成教育合力以及加强学校党委对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建设一支高水平的高校政工干部队伍等几个方面,切实加强高校学生恩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用户信息行为的研究,直接影响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信息内容、信息资源管理、结构体系的研究。建构主义是继认知主义对信息行为研究产生重要影响的思想之一,本文从建构主义的三种流派,即认知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以及社会建构论探讨了它们在用户信息行为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政治传播五个基本理论问题进行辨析.第一,要从政治学与传播学的"视界融合"的高度来界定和把握"政治传播"范畴."政治"与"传播"二者有机结合构成元态的、完整的、独立的"政治传播"范畴;第二,政治传播共同的研究对象和领域没有形成,概念体系和理论框架没有建立,也没有自己特有的方法和方法论,因而,真正的政治传播学没有形成;第三,正确理解"政治社会化"与政治传播的关系."政治社会化"的深刻本质,是试图通过"化"使整个社会"政治化",其"恶果"恰恰可能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社会政治化";第四,造成政治传播中的所谓"富媒体,穷民主"现象,是严重夸大了新闻媒体的作用、政治"献媚"于新闻媒体的结果,是政治传播理论研究中"政治"与"媒体"本末倒置的恶果;第五,构建中国气派的政治传播理论,需要中国气派与全球视野的内在一致,西方化与本土化的有机融合,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良性互动,"引进来"与"走出去"的适度张力.  相似文献   

12.
郭学文 《青年记者》2012,(32):17-18
研究背景现代传播学认为:大众传媒对于城市形象塑造和传播具有重要作用,媒体通过新闻报道、影视作品等促成了公众对于城市的形象认知,从而具备了建构城市形象的功能。"媒介时代的城市形象可以分为客观形象、媒介形象和公众形象。城市的客观形象是城市‘公众形象’的起点,也是媒介呈现城市的原材料。城市的‘媒介形象’较大程度影响了城市的‘公众形象’。"①也就是说,在媒介社会中,城市的媒介形象取代了客观形象,成为影响社会大众对城市做出认知和判断的形象符号。传播学中的城市形象研究就此展开,通过研究城市的媒介形象来分析城市形象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18,(1)
图像符号所传递的某种"视觉意象"(Visual Images)通常和特定的情感诉求、历史记忆或身份想象之间存在某种象征性联系,这就涉及图像符号的社会建构机制。本文通过分析1949-2017年《人民日报》国庆头版图像叙事变迁,指出领袖图像向领袖符号转变的象征体系建构与政治秩序确立过程,以及政治仪式与图像表征中的政治记忆刻写功能,并进一步指出基于图像表征的政党媒介形象具有"技术表征"、"视觉迁移"和"影像增值"特征。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13,(23):1-7
流行于网络的"模仿体"创作是近年来越发显著的网络文化现象之一。本文以戏仿理论为研究视角,分析了网络模仿体四种以戏仿为基本特征的修辞类型:对位、亵渎、夸张、悖反;并深入分析"模仿体"的三种话语功能:表达利益诉求、批评社会现实、揭示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模仿体"的话语意义:作为公民"另类"的政治表达方式,以及作为官方话语形态之外的话语生产方式,参与了积极的话语建构。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点是"思想"。思想既是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又是支配行为的源泉,直接影响着行为对客观外界的能动改造。我们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只有掌握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活动的基本规律,抓住了这个基本点,才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一、了解人的思想形成和变化,把握思想政治工作主动权。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是人的思想。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了解人的思想是如何产生的,思想对人  相似文献   

16.
曹凝 《大观周刊》2012,(43):77-77
社会转型期,部分军人政治意识出现淡化现象,除受西方自由化思想渗透、社会主义处于低潮以及军队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存在薄弱环节等因素影响外,同政治冷漠心理、畏权与权力依附心理、宗法等级意识、法律淡泊意识等传统政治心理对军人政治意识的消极影响密不可分。因此,培养军人健康的政治心理并探索建构当代军人现代政治人格的合理途径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电影中呈现的青年的分析,本文认为"青春"和"青年"的概念是浸透着各种文化政治的且被各种社会政治力量解读的话语。以《青春之歌》和《世界》为主要分析文本,笔者梳理了社会主义革命青年向新时期青年的电影呈现的变化。笔者认为电影文本中所呈现的"青春"已经超越了"年轻人"的生活经验和实践而成为现代中国文化政治的最主要的一个隐喻。而这种文化政治,同样建构了我们对各个历史时期的主导的"现代性"的认知。最后,本文将指出"青年"作为一个抽象的且理想化的符号对中国文化政治和中国现代性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7,(9):2-7
受地缘政治、领土争端及潜在军事威胁等因素激发、裹挟,处于东北亚共同体内的民众在建构彼此国家形象时始终弥漫着一种固定偏狭的线性思维模式,集中表征为冲动的情绪宣泄取代理性的价值判断,将对彼此的认知紧紧围绕在本国政府和传播媒介制造的"政治共识"上面,以对他者某种领域的狭隘识见冠之于对他国形象的整体评价。特别是在最近两年,随着韩国逐步实现对"萨德"反导系统的部署与朝鲜半岛危机持续恶化,民众认知机制的政治与媒体偏向更加白热化。这种非理性趋势不仅严重威胁着本地区的和平稳定,而且从长远来看也极其不利于"一带一路"的宏伟建设。  相似文献   

19.
文化规范与新闻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端于美国的新闻框架理论,源自社会建构论。该理论认为,大众传媒为人们建构了一套标准和价值体系,作为社会的个体——人,都受到环境认知、掌握环境的需要而接触新闻。因此,研究新闻框架的形成就不能离开文化规范的大背景。本文从文化规范出发,探讨了新闻框架的理论基础和作为组织生存的“子”文化体系,并进而考察了在这种文化规范的体系中,新闻框架如何引导着受众对新闻的解读,指出文化规范是新闻框架形成的最基本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21,(10)
基于传播技术发展的社交媒体的迅猛崛起和普及,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整体品貌。社交媒体衬映着传播技术的大众化与民主化,它激活了长期以来被边缘被落寞的微观政治生活,形成了微观政治传播的独特景观。新型性别权力在基于社交媒体的微观政治传播中的崛起,格外引人注目。性别权力是考察微观政治权力的重要场域,其中,宏大的、否定性的传统性别权力逐渐收缩,表现为公私领域的性别融合、资本运作的性别包容和媒体营销的性别反击。微观的、建构性的新型性别权力逐渐崛起,表现为超越身体的性别规训、多维扩散的性别凝视和日常生活的性别渗透。这种权力结构的转化不是断裂的,而是宏观与微观的差异化共生。新型性别权力从特定的角度,反衬着一个现代国家的社会文明和政治文明,对新型性别权力问题客观观察、理性分析和前瞻引导,对于宏大的"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