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书馆是保存人类文化(主要是文献方面的)遗产的主要机构,这一点毋庸置疑。从图书馆的发展历程来看,是在从“重藏”到“重用”转变。现代图书馆理念把图书馆作为一种维护和保障知识自由的社会机构,更加强调图书馆传播文化、提供资料的职能。从纯理论的角度讲,理想的图书馆应该随时免费向任何个人提供所需的任何知识和信息。据此可以简单把图书馆定义为保存社会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
谢黎 《群众文化》2002,(1):36-37
化意识是社会意识形态中的一种。它是客观物质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正如《辞海》中对化所下的定义那样:“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本的“化”概念,只从狭义的即“精神财富”方面来规定并展开议论)。  相似文献   

3.
论图书馆的保守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正象定义许多概念一样,对于“保守”一词,巴有许多种定义。《虫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有“燕将惧谋,因保守聊城”,可见词源上,保守即保卫坚守,不使失去的意思。一般而言,我们可以认为,保守指“维护历史形成的,代表着连续性和稳定性的事物”的倾向.众所周知,图书馆是搜集人类文化的一切文字记录并提供文化社会交流服务的设施,它应该是倾向于反对保守的,现代图书馆在开放与社会参与方面进行着不断的努力,正是积极进取的表现,为什么还要把图书馆与保守性联在一起呢?理由是:第一,今日的进取态度不能与昨日的保守行为不加区分,历史上图书馆有过鲜明的保守特征和引人注目的保守行为;第二,今日图书馆也潜存着强大的保守心理。在这里,保守一词并不被赋予它任何情感意义,只是作为一个指称前面所述某种倾向的客观符号。  相似文献   

4.
古往今来,关于文化的定义有很多,有19世纪进化论思维框架内展开研究的古典进化论者所下的文化定义,有现代华人学者所下的文化定义,《中华文化史》更是给出了十种关于文化的定义.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认为,文化是复合体,包括实物、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从社会上学得的能力和习惯.这一概念从人类学角度出发,其“文化”定义围绕人,从人类的行为活动到心理活动、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到人类创新学习的能力来把握文化,与以前的定义相比,更突出了综合的“人”.  相似文献   

5.
一、文化与文明“文明”(Civilization)一词在西方来源于拉丁文(civilis),意思是公民的,国家的,社会的,用以表示国家、社会的进步状态,它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指作为一定社会成员的公民所特有的素质和修养;二是指对公民有益的教育和影响。《中国大全书》(哲学卷)吸收了国内外广大学者的研究成果,给文明下了一个简明扼要的定义: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社会进步和人类开化的进步状态的标志。但是,“文明”与“文化”是有区别的。概而言之,“文化”与“文明”是两个内涵不同,外延有异的概念。“文明”的含义比“文…  相似文献   

6.
儒商、文化及其它王承舜(长沙市平安保险公司)“文化”一词在中国古代,常指“人文化成”和“以文教化”而言。西汉刘向的《说苑.指武》中便有:“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文化”一词在中国和西方、在人类社会的...  相似文献   

7.
2002年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档案馆等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进一步明确了档案属于公共文化范畴。众所周知,“公共”是指公有、共用的事物。公共设施构建了人类生活公有、共用的空间。档案馆作为公共设施,是承载人类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它应当满足人们自由平等地享受人类共同的历史文化的权利。  相似文献   

8.
1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文化所涵盖的范围是十分宽广和丰富多彩的,目前,对“文化”这一概念虽然尚不能为其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但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一般认为文化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广义的文化,既包括物质文化,也包括精神文化,它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  相似文献   

9.
关于文化、文化史文献归类概述与例说李恺民(开封市图书馆)从狭义上说,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的内容是复杂的,包括哲学、宗教、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教育、风俗等,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是多层次的,包含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10.
对图书馆定义的再思考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本文是应吉林省《图书馆学研究》编辑部组织的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定义”大讨论而撰写。文章阐述了建构图书馆新定义的必要性;对l9世纪以来国内外图书馆定义的研究进行了回顾与评论;对如何建构图书馆新定义、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定义,以及图书馆定义的有限性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网络文化的定义、特征及其对现代社会积极与消极的影响,面对网络文化影响,图书馆的对策是:加强民族文献数据建设,弘扬民族文化;利用图书馆拥有的文化资源与群众文化网点优势,大力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发挥图书馆的网络第二课堂作用。  相似文献   

12.
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要保持良好的文化生态。“生态”本来是一个生物学上的概念,是指生物在与之相适应的自然环境中生存、发展的状态,文化生态当然只是一种比喻。“生态学”这个术语提出来已经有132年了,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来才逐步形成了人类生态学或社会生态学,开始重视研究社会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以及环境保护的实践问题。今天我们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借题发挥,提出“文化生态”问题,也许不无意义。什么是文化生态,现在还找不到公认的、准确的定义,我们姑且把它简单地理解为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所处…  相似文献   

13.
浅析图书馆文化建设与图书馆文明建设孙金波(山东省滨州师专图书馆图书馆作为保存、积累、传递人类智慧成果的专门机构,它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而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图书馆文化”,成为璀灿的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图书馆的观念、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14.
哈贝马斯的"认识论"与"文化滞差"中的图书馆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人自身完成现代化的大前提下,人类陷入了“文化滞差”的困境,即精神文化的变迁严重滞后于物质文化的变迁。以人类的共同文化为基础的图书馆学处在这一历史困境中,面对着越来越尖锐突出的图书馆的价值问题以及对现代图书馆的各种选择的判断。哈贝马斯的“认识论”作为一种肯定了人的情感意志、价值和理想选择的社会学理论,为处在社会文化转型时期的图书馆学的思维方式和理论追求提供了新的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15.
传媒果代与社会人类学王铭铭英国皇家人类学会在1996年6月号《今日人类学》杂志中登出一条消息,称1996年11月30日将在曼城大学图书馆举行一次论辩,这次论辩的主题是:“(传媒)文化研究将是人类学的死因”。(1)不了解内幕者会以为,如此大胆的题目可能...  相似文献   

16.
高校图书馆书刊效益漫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人类要发展,就要不断更新知识,以更进步的理论来指导社会实践,推动社会向前迈进。对大学生而言,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是有限的,必须充分利用图书馆。大量的文献资料、知识瑰宝、科学结晶存放在图书馆里,图书馆被誉为“人类文化的宝库”是当之无愧的。然而,  相似文献   

17.
在图书馆的各项统计指标中,藏书利用率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统计指标.但是,当前图书馆界对于这一指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却不统一。关于藏书利用率的定义,图书馆界普遍应用的有两种。第一种是以北大武大合编的《图书馆学基础》为代表的定义:“是指馆藏中被读者借阅的数量占全部馆藏总数的百分比。”第二种“是指图书馆在单位时间内,读者利用藏书的册次占馆藏总册数的百分比。”(夏洪川:关于公共图书馆藏书利用率的一些问题《黑龙江省图书馆》1985年增刊)随之便有两个藏书利用率的计算公式。即:(读者借阅总册数)/(全部藏书册数)×100%(1)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承担着保存人类记忆、促进社会发展、提升民众素养、培育文化自信的历史使命。图书馆存在于社会之中,服务于社会需求,助力于社会进步,并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图书馆与社会”是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永恒话题,本刊编辑部从六个方面组织专题研讨:①服务社会、面向未来;②图书馆与社会理论前瞻:理念、制度、文化;③面向未来的图书馆学科教育;④图书馆智能知识服务的未来;⑤在新发展格局中推进公共图书馆的创新和高质量发展;⑥图书馆之社会与社会之图书馆——国际图联与《联合国2030议程》。  相似文献   

19.
机械化的定义对日本图书馆机械化现状作述评之前,先给“机械化”这词下个定义。“机械化”从根本上说是指计算机化,但是在图书馆的应用中仍有两种主要的动向。第一是主要为满足用户的应用,即面向用户的主题情报检索的计算机化;第二是用计算机进行图书馆日常工作。本文列举了具有机械化情报检索系统的图书馆,比较详细地讨论了内务工作的计算机化。  相似文献   

20.
“人类编辑活动”与“文化缔构编辑观”是王振铎在《编辑学通论》中提出的两个范畴。从提出者对它们的解释和论述来看,前者实际上是指作者、学者、编辑者、读者及其他一些不同职业、不同地位的人共同具有的“编辑活动”,后者实际上是把“编辑学”看作“是一门研究人类文化缔构的科学”。对此,王振铎近几年来的论述又有所发展。笔者不敢苟同,故作此文。 (一) 阅读王振铎关于“人类编辑活动”与“文化缔构编辑观”的论述文字,人们就常会面对逻辑上的矛盾与混乱。 例如什么是他所说的“文化”呢?在“文化的构成”这部分中,王振铎指出:“广义的文化,有三层含义:一是自然的文化,……二是社会的文化,……三是精神的文化,即人类思考世界、美化世界、完善自身心智,建构共同的心理状态与文化结构。”而其“在本书中所用的文化一词,通常是指狭义的精神文化,而不是包罗一切的‘大文化’概念”。这很明确,王振铎所说的“文化缔构编辑观”中的“文化”是指“精神文化”,而且“精神”前面没有任何修饰语、限定语。他又说:“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曾把世界划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客观物质世界,二是主观精神世界,三是人类文化世界。我们借用这个划分方法,而着重从其中的第三世界,即人类文化世界来考察编辑现象。”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