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知识网络的演化(Ⅰ):增长与老化动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考察不同增长模式下知识网络的拓扑结构及知识节点的历时老化,建立了知识网络的增长模型.模型采用了泛增长函数的方式进行了一般的分析.数理分析和模拟仿真发现:当知识增长率为线性等收敛函数时,知识网络的度分布与增长模式无关,且知识节点的历时被引是一直衰减的;而当增长率函数为发散性的指数函数时,知识节点的度分布指数较前者要小,节点的历时被引数则是单调上升的;增长速度越快,指数增长模式具有越平坦的度分布,知识的利用率越高,相反,收敛性的线性增长等在知识利用上分化则相对更大,知识利用率相对低些.  相似文献   

2.
新旧知识节点之间前承后继的连接机制是知识网络拓扑结构形成的最关键部分,通过引入度优先连接、时间优先连接,构造了知识网路的演化模型.模型考虑了知识节点出度的动态变化以及时间效应的作用,数理分析及仿真实验发现:出度线性增长形成更平坦的度分布,而出度对数增长对度分布影响不大,出度对数增长更加符合现实情况;时间效应使得新近加入知识节点也获得了较多的利用,自动平抑了马太效应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知识网络演化模型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知识网络演化模型可用于探讨和发现知识发展脉络的关键特征,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统计物理、计算机、图书情报等领域。本文对网络模型经典理论进行回顾,从引证网络和合作网络两个方面对具有代表性的演化模型进行梳理,介绍网络演化模型评价的一些进展,最后提供了一个相对清晰的研究框架。研究发现:针对这方面的研究近年来有成为图书情报学领域研究热点的趋势;已有引证网络和合作网络的研究大多利用BA模型及其改进模型来研究演化机理;未来的研究应结合网络的局部结构特征和节点的外部属性信息来建立混合择优模型;众多知识网络演化模型在解释真实网络演化时,依然存在着不小差距,利用链路预测的原理来设计和评价演化模型有望成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图2。参考文献79。  相似文献   

4.
陈果  赵以昕 《情报学报》2020,39(1):1-11
当前几种经典的复杂网络模型尚不能有效拟合领域知识网络现实情况,表现为:①以边连线为增长单元难以有效拟合知识网络模块化增长的高聚集效应;②知识增长中除马太效应外,有其他重要因素(如守旧、创新)与之抗衡。因此,有必要根据领域知识自身增长特点探寻一种新的演化模型,以有效实现领域知识的量化分析和预测。本文以典型的领域共词网络为例,从微观的增长视角解析其生成过程、增长方式和多种影响因素,以前人研究结论为证据,提出一种由模块化增长单元组成,并融合跟风、守旧与创新三种影响因素的领域知识网络演化模型;随后,通过实验仿真证明了该模型能更好地拟合现实领域知识网络的整体和微观结构;最后,以此模型为基础,通过进一步的仿真实验揭示了相关因素在领域新知识增长、知识聚集中的影响力度和相互作用。本研究为领域知识增长规律和共现型知识网络结构规律的探索提供了更直接可靠的量化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网络知识社区的知识传播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图书馆未来的发展目标是创建泛在知识环境,而图书馆网络社区是泛在知识环境中知识交流链的重要节点.从这个角度出发,文章着重阐述了图书馆网络社区的4种知识传播机制,即知识建构、知识转移和共享、知识创新、知识服务机制,探讨了知识建构系统框架、知识转移过程、知识创新的通用模型和途径以及知识服务的构成要素和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探索领域知识发展过程中的聚类演化问题有助于揭示知识聚类的特征和规律,对于掌握知识生长演进过程中关联知识的聚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复杂网络的思想为基础,基于标签邻接关系的发生值构建时间序列领域知识网络。即依据网络模体的理论,采用网络聚类系数的分析方法,对领域知识网络进行动态跟踪与分析;结合网络密度、特征路径长度、节点度值、封闭三元组等指标,从随机因素、度相关性、邻近关联3个方面对领域知识发展过程中的聚类演化现象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①领域知识在发展进程中始终保持较高的聚类性;②领域知识的聚类性同时包含随机性与结构性(非随机性)两方面因素; ③领域知识聚类的动态状态在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之间摇摆演化; ④领域知识的聚类状态在网络全局和局部节点之间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科学知识网络的形成与演化(Ⅰ):共词网络方法的提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知识网络观已经被情报学界普遍接受.已往的科学知识网络研究多以引文关系和合著关系为线索,其结果揭示的是科学界高阶的学科结构和智力结构,而非知识概念结构.为了在微观层面上揭示科学知识网络的形成与演化机理,我们将目光关注在了文章关键词与关键词共现关系上.通过回顾认知地图、科学知识领域绘图与共词分析三个领域的发展历史,本文提出了共词网络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科学知识体系的网络结构和知识单元的增长模式.借助对共词网络的结构与演化过程的分析,本文首次从词汇维度定性解释了科学知识网络的形成与演化机理.  相似文献   

8.
维基百科分类页面所构成是一种在用户自发的协同编辑行为下建立起来的、具备自组织特性的全新知识分类结构。依据维基百科分类结构特点,将其看成是以分类页面为领域知识节点,以节点间相互包含关系为边的领域知识分类结构。采用自回避随机游走方法(self-avoiding random walks)构建领域知识节点熵测量模型,从而测定领域知识结构中心领域知识和边缘领域知识节点,以研究领域知识节点随时间演化的规律。研究表明,大多数情况下,多样性熵值越大的节点,越趋向于知识结构的中心领域知识,且其创建的时间也越长;处于相同社团结构中的节点间存在关联关系,使得它们的多样性熵值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针对P2P网络知识资源共享中的资源无结构化和缺乏有效的资源导航问题,本文采用知识地图理论对对等网节点知识资源进行统一表示和导航,给出了对等节点的树形知识地图模型,该模型包含三个基本要素:知识单元集合、关系集合和关系集合到知识单元有序偶集合上的映射.在此基础上,以本体概念树为知识资源分类标准,给出了基于树形知识地图模型的对等网节点知识地图的构建方法.并邀请领域专家对树形知识地图的性能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树形知识地图在对等节点知识资源结构化、导航方面具有不错的性能,为有效表示和导航对等网上的知识资源奠定初步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 从知识主体吸收知识的认知视角出发,研究科研创新网络中知识动态增长的演化规律以及影响机制,引入复杂网络理论,构建基于科研创新网络的知识增长过程模型。[方法/过程] 考虑科研创新网络中知识主体获取知识的空间结构和认知特征,基于对数透视法则将网络中实际的知识物理分布转换为知识主体自身的认知空间;在分析知识吸收过程中相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深入理解知识动态增长的流动模式构建知识增长函数,并从效率和公平相匹配角度界定知识增长的绩效。[结果/结论] 科研创新网络中的知识增长绩效受网络结构随机化程度的影响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知识主体具备适度的知识传播能力和吸收能力才能实现网络中最优的知识累积效应;主体获取知识的认知过程受对数法则的约束,且随着其认知半径的增大,网络的知识增长绩效越高。  相似文献   

11.
基于关系强度理论的集群网络知识流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强弱关系被视为影响集群网络知识流动的重要因素:强关系通过企业间的信任传递复杂知识,有利于隐性知识流动;弱关系能够提供丰富的异质性信息,有利于显性知识流动。集群网络的发展需要在强、弱关系之间保持一种适当的平衡。在分析集群网络强弱关系动态平衡实现机理的基础上,结合知识转化的SECI模型构建了基于强弱关系互动分析的集群网络知识转化模型.  相似文献   

12.
现有的知识推荐方法主要是静态知识分类推荐和单个用户个性化推荐,忽略了用户大众在知识访问中表现出的网络集群行为特征.用户的网络集群行为所访问的知识项之间往往隐含着某些内在联系,将网络集群行为下所形成的知识群落称为知识簇.根据基于网络集群行为的用户访问之间的影响关系和访问日志处理过程,构建了基于网络集群行为的动态知识簇模型.将用户访问的知识项看作网络节点,利用概率推理得出节点之间的关联关系形成动态知识簇.当用户访问某个知识项时,根据动态知识簇向用户推荐该知识项的相关知识.使用网络爬虫技术挖掘知识服务网"豆瓣网"用户对豆瓣电影的访问日志作为实验数据,实验结果证明了基于概率推理的动态知识簇的推荐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为揭示Wiki系统中知识网络的内在特性与演化规律,从知识协同视角出发,以Wikipedia(维基百科)为研究对象,结合复杂网络理论,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在构建Wiki系统有向的词条网络和主题参考网络基础上,对两个网络的节点度与度分布、平均路径长度、聚类系数等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Wiki知识网络的入度服从幂率分布,出度服从广延指数分布,网络具有异配性和小世界效应等特性,且词条网络比主题参考网络具有更强的扩散能力和更快的传播速度.根据揭示的Wiki知识网络的特性,提出了更好地利用Wiki系统支持知识协同与共享的相关建议与策略.  相似文献   

14.
余传明  李浩男  安璐 《情报学报》2020,39(5):521-533
随着大数据的迅速发展,知识网络在不同语言、不同领域和不同模态等情境下呈现高度多样性和复杂性,如何对齐与整合多源情境下的异构知识网络,成为研究者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本文在知识网络深度表示学习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由知识网络构建、跨语言网络表示学习和统计机器学习三个模块构成的知识网络对齐(knowledge network alignment,KNA)模型。为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在中英文双语知识网络数据集上开展实证研究,借助于网络表示学习算法将异构知识网络表征到同一空间,利用已知的对齐链接来训练统计机器学习模型,并通过模型来预测未知的节点对齐链接。KNA模型在跨语言共词网络对齐任务中取得Precision@1值为0.7731,高于基线方法 (0.6806),验证了KNA模型在跨语言知识网络对齐上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对于改进知识网络的节点对齐效果,促进多源情境下的异构知识网络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知识是社会竞争的关键性资源之一,互联网的便利性和开放性使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知识和情报的重要途径.为验证网络环境下信息量的爆炸式增长与其所含知识量之间的关系,在对对数透视原理介绍的基础上,就网络环境下网络信息与其所含的知识之间量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分别分析网络信息增长与网络知识增长的模式,验证网络环境下信息增长与知识...  相似文献   

16.
国内知识网络研究的年发文量和学术共同体规模总体上呈增长趋势,期刊分布、机构分布、作者分布均呈现相对集中与高度离散并存的特征,研究热点主要包括知识管理、产业集群、社会网络、知识流动、复杂网络、数字图书馆、知识共享、知识服务、知识转移等;知识网络理论研究重点集中在知识网络的概念、类型、结构、构建方法、形成与演化的动力及机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从统计数据出发对网络舆情与政府的密切相关性进行论证,围绕网络舆情的特性,提出知识本体、知识需求本体和知识节点的相关概念,并依据知识场原理构造网络舆情的需求空间模型和政府知识本体的空间模型。基于知识网格和知识地图的技术,建立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知识节点层次模型和政府知识服务网络的物理拓扑图,解决网络舆情知识供需之间匹配与互联的结构性问题,提高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知识网络研究(Ⅲ)——知识网络的特性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赵蓉英  张洋  邱均平 《情报学报》2007,26(4):583-587
基于对知识网络的概念、类型和结构等基本问题的系统研究,本文首先提出知识网络具有共享性、整体性和增值性三个基本特性,分析表明知识网络的共享性是知识的共享性决定的,而知识网络的整体性和增值性则是知识元素自身所没有的,是形成知识网络之后才具有的.然后,作者提出知识网络还具有知识节点的独立性、继承性、变异性、多维性和再生性,以及知识关联的动态性、相对稳定性和隐含性等特性,并对此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论述.同时,也归纳总结出知识节点的变异性还具有分离、重组、突变和交叉四个变异规律.  相似文献   

19.
一种基于加权超网络模型的组织知识搜索定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组织知识结构及存储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超网络模型的组织知识搜索及定位方法.首先建立组织知识的加权超网络模型,该模型将组织知识及其存储载体集成为一个超网络,并通过对节点和边加权以反映组织知识在人脑及其他存储媒介中的存储情况.利用该模型进行组织知识搜索定位,可同时将与待检索知识相关的人及其他媒介资料检索出来,并可根据它们与待检索知识的相关程度进行排序、筛选,从而实现快速准确的知识定位.最后结合一个实例对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知识系统工程及知识网络理论提出和分析了知识供应链概念、特征,并从链条构成主体、知识需求产生方式、知识容量和供需关系三个不同角度,分析了三种不同的知识供应链组织类型,最后针对知识供应链组织特点,从过程演化模型和知识循环模型两个纬度,构建了知识供应链的组织模型。该组织模型为理论和应用研究提供一定组织模式指导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