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读者”是一切编辑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面对当前出版界的激烈竞争和重视经济效益的情势,读者意识应摆在何等地位,加强编辑的读者意识对出版工作有何重要的意义与作用,与夺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什么关系,等等,这是每个有事业心的编辑需要探索和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本文拟就出版社编辑的读者意识作一简要分析,并提出一些引玉之见。一、高校出版社编辑的读者意识,就是要把以大学生为主的读者群视为心中的主体,竭诚地为他们服务当作编辑工作的基础。所谓读者意识,具体说来,包括两方面  相似文献   

2.
读者是编辑工作的对象,也是编辑活动的主要目标,报纸编辑树立读者意识,能够提高报纸的影响力和读者满意度。本文通过分析读者意识,强调编辑要树立读者意识的工作原则,并提出一些方法和建议来提高编辑的读者意识,以便编辑更好地改进自己的工作,更好地实现编辑目标。  相似文献   

3.
编辑的读者意识钟仲南编辑工作离不开作者与读者。但相比较而言,编辑与读者的关系更为密切。这不仅因为编辑工作要向读者负责,而且也由于编辑本身首先是一名读者。从读者中来,到读者中去。一名编辑在客观上总是具有一种读者意识。简单地讲这也就是“接受意识”。邹韬奋...  相似文献   

4.
在报纸行业中,读者心理是编辑工作不可忽视的主要因素。以读者心理为基础来建立和完善读者意识,是报纸编辑追求报纸发行量与读者满意度"双赢"的制胜法宝。在具体编辑工作中,报纸编辑首先要准确定位报纸读者,了解读者心理特点;其次要满足读者心理需求,不断提高服务读者意识。在多角度完善编辑工作的同时,努力提高报纸编辑的职业效能感。  相似文献   

5.
于伯平 《青年记者》2010,(12):75-76
如何做好网络编辑工作?在工作实践中,笔者体会到,除了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外,还要创新编辑理念,增强策划意识、读者意识和精品意识,力求编出读者喜闻乐见的稿件。  相似文献   

6.
如何做好网络编辑工作?在工作实践中,笔者体会到,除了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外,还要创新编辑理念,增强策划意识、读者意识和精品意识,力求编出读者喜闻乐见的稿件.  相似文献   

7.
在报纸行业中,报纸编辑应该充分重视读者心理。读者意识的建立和完善要以读者心理为基础。在具体工作中,报纸编辑首先要对读者进行准确的定位,对读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充分地了解;其次,满足读者的心理需求,提高服务意识。在开展编辑工作时应该多角度的进行,并使报纸编辑的职业效能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刘维维 《出版史料》2011,(4):102-104
周振甫(1911~2000)先生以学者型的编辑形象在业内闻名,也以严谨认真求实的学术作风受人仰慕。他所秉持的编辑理念,所展现的编辑工作实践,一以贯之的是一种读者至上,为读者着想,对读者负责的意识。有了这种意识及其指导下的编辑工作实践,"作者—编辑—读者"的"创造—选择—接受"的传授链条,才能实现良性运转;在阅读渠道多元化的今天,才能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从而最终赢得读者也赢得市场。  相似文献   

9.
编辑的读者意识,主要指编辑在选编稿件、标题制作和版面设计的整个编辑工作过程中,应该具有一种心里想着读者、主动为读者服务、尽量满足读者需求的思想意识。对于时事编辑来讲,这种意识的强弱,不仅是一个认识上和感情上的问题,而且是一个事关时事报道质量和时事报道服  相似文献   

10.
曹守新 《青年记者》2009,(16):65-65
自大学毕业以来,笔者一直从事报纸采编工作,至今已有七年多时间。七年的工作实践让笔者深刻体会到,做好编辑工作要有读者意识,策划意识、创造意识。  相似文献   

11.
自大学毕业以来,笔者一直从事报纸采编工作,至今已有七年多时间.七年的工作实践让笔者深刻体会到,做好编辑工作要有读者意识、策划意识、创造意识.  相似文献   

12.
编辑的受众意识新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编辑的读者意识,有诸多文章论及.有的提出要"强化图书编辑的读者意识";有的提出编辑要做到"心中有读者 ,眼中有市场"; 有的专门分析"读者意识的层次结构及内涵";有的干脆提出了"创造读者"的观点.其实,影响图书销售和出版业发展的不仅仅是读者,更重要的是受众.编辑要有读者意识,更要有受众意识,甚至有编辑提出了"受众第一"的原则.因为,编辑活动追求的是出版物的最佳传播效果,其标志是获得最大限度的受众.出版物的文化价值越高,传播效果越好,获得的受众就越多,相应地,出版社取得的经济效益就越大.因此,受众应该是编辑活动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13.
试论现代期刊编辑主体意识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过程包括选题、组稿、审稿、编辑加工、校对、编排、装帧等环节,整个过程自始至终离不开编辑主体意识的指导与约束。作为一名承担着联系作者与读者,传承人类精神文明成果重任的现代期刊编辑,要完成历史、社会的要求和任务,仅仅依靠高科技手段是不够的,还必须重视培养自己的编辑主体意识,以适应新时期期刊编辑工作的需要。所谓编辑主体意识,是指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编辑人员从事编辑工作的主导意识。从理论层面上讲,它是对编辑工作各个方面和环节的一系列见解和观点,是编辑工作的本质反映①;从操作层面上讲,整个编辑活动的运作过程,始终离不开编辑主体意识的指导和制约②。现代期刊编辑的主体意识包括创新意识、质量意识、策划意识、选择意识、优化意识、信息意识和市场意识等内容。一、创新意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日臻成熟,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期刊面临严峻的挑战。面对严峻的现实,任何一种期刊要想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独树一帜,办得有生气、有活力,办出自己的特色和风格,赢得众多读者,占领市场,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关键靠创新。因此,作为一名现代期刊编辑,必须打破传统思维定势的束缚,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与开拓精神紧密...  相似文献   

14.
高校学报是学术期刊,应准确无误地报道科研成果。为“科教兴国”服务是期刊和期刊编辑的责任所在。出精品期刊,首先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编辑队伍。结合本编辑部工作实践,就编辑精品意识四要素———责任意识、使命意识、质量意识、读者意识谈一些粗浅看法,与同行共勉。1...  相似文献   

15.
用文字符号记录形成的著作稿是知识外载化的主要形式。作为著作稿的编辑,在当前颠覆与反颠覆、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中,肩负着迅速出版更多更好的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出版物,传播真理,振奋民族精神,团结全国人民坚定地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光荣任务。因而,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观照读者意识,科学地认识编辑和读者之间的关系,这对于我们在新形势下做好编辑出版工作,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读者意识历来就有其明确的阶级内容。编辑的读者意识虽然可以说和编辑与生俱来,编辑和读者,如同高下相对,前后相随,形影不离一  相似文献   

16.
赵鹏 《新闻传播》2023,(6):76-78
新媒体的出现,给传统信息传播方式造成了很大冲击,对大众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新媒体形势下,报社编辑需要增强与时俱进意识,加强对新媒体理念的学习,在编辑工作中不断增强读者意识,以读者为导向编辑报刊,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找到适合报社发展之路。基于此,文章对新媒体形势下的信息传播特征展开探讨,对新媒体形势下报社编辑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主要包括编辑思维陈旧、编辑内容枯燥、新媒体技术应用不足等。针对这些共性问题,提出新媒体形势下报社编辑增强读者意识的策略,即以读者为导向更新思维意识,充分尊重新闻事实,结合读者需求完善报刊版面,强化新媒体运用能力等,以期推动报社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7.
编辑与读者、作者关系断想阎长亮一、编辑与读者一名合格的编辑必须具有读者意识。读者意识是一种以满足读者健康需要、适应读者欣赏水平、符合读者购买能力等为编辑行为导向的意识。它要求编辑在处理选题或书稿时,必须以扩大读者的需求为依归。编辑应根据不同类型、不同...  相似文献   

18.
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向群众说明讲解奋斗目标,用有理论依据、有实际情况,充满说服力的材料对人们施加影响的各种政治宣传刊物,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推进和加强,有了长足的发展,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起着引导舆论的重要作用。研究这类刊物的编辑理论,探讨这类刊物编辑的读者意识,对于提高刊物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读者意识在政治宣传刊物编辑工作中的地位刊物不能没有读者,争取更多的读者是办好刊物的重要条件。信息传播要由三个最  相似文献   

19.
编辑的主体意识及其发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心 《编辑之友》2002,(1):35-36
主体意识的觉醒是人类进化、社会进步的标志.作家有作家的主体意识,批评家有批评家的主体意识,读者有读者的主体意识,编辑当然也应该有自己的主体意识.那么,什么是编辑的主体意识?我认为编辑的主体意识就是编辑个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积累传播本真文化的意识.所谓本真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健康向上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具有本质意义的人的优质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20.
要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报纸编辑,首先就要懂得换位思考,站在读者的角度感受读者需求,这是报纸编辑进行工作的切入点。成熟的报纸编辑可以清楚地了解读者的阅读目的,知晓读者的心理状态,做出来的内容也就可以满足读者的需求。报纸编辑在进行编辑工作时,要提升服务意识,以服务读者为原则,提升编辑的职业归属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