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效梅 《大观周刊》2012,(8):146-146
儿化音是北京话音系统里的一种很特别现象,同时也是“北语的特征,过于标准音中的重要分子”,儿化在北方话和普通话语音系统中均占很重要的位置。本文将从语法、语用、语义等方面分析北京话里的“儿化”现象,从中总结出北京话中使用“儿化”时,在语用中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京味小说之所以深得读者的喜爱,主要原因之 一就是它充满着浓厚的北京话味道。 北京话中很多的词儿有着相对的稳定性。比如 《红楼梦》中用的北京土话,到今天已经有二百五十 余年了,仍响在北京人的口头上。如:“这程子”、“硬 朗”、“鼓捣”、“胳肢”等。而带有京味的普通话就是在 北京口语、土语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把北京话与普 通话混为一谈,当然是一种误解,但从另一个角度也 可以看出,北京话对普通话的形成与发展有着举足 轻重的作用。 读过老舍先生的《茶馆》、《四世同堂》、《骆驼祥 子》、《我这一辈子》,曹禺先生的《…  相似文献   

3.
陶虹 《现代出版》2008,(2):78-80
《现代北京话研究》一书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周一民先生多年来潜心研究北京话的代表性成果,包括构词、语音、词汇、语法、北京话与现代汉语、综述等方面的三十项专题论述。其中既有对北京话概括的宏观考察,也有细致的微观描写;有论证严密的长文,也有深入浅出的短论,内容涉及北京话研究的诸多领域和热点问题。这本书充分展示了北京话的语言结构特点和厚重的历史积淀,是一本极具京味文化特色,学术价值很高而可读性又非常强的语言学研究专著,被中外网络媒体推为藏书精品。  相似文献   

4.
中尉 《视听纵横》2004,(6):100-101
改革开放以来,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已经经历过几次大的变化。八十年代,“粤港普通话”横行全中国。一时间,广播电视里出现了大批的模仿“广东普通话”的所谓主持人和播音员。他们不但是粤港式的语音和语调,甚至还模仿人家的肢体语言。这一现象引起了业内相当一些人士的关注。粤港风还没过去,以北京为地域背景的一大批电影电视剧和学作品,裹挟着让人耳目一新的“北京话”,充斥着人们的耳  相似文献   

5.
在县报当编辑,接触最多的是来自最基层的通讯员的稿件,虽没有什么宏大的题材、精深的理论,却常常能从那些朴实无华的语言与细节中感受到生活的实在与清新,引起心灵上“轻微的颤抖”。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编一名乡镇干部写来的一篇《暂停开会》的现场新闻。写的是该镇正在召开全体干部会议时,突然发现附近一农户发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是广播电视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和受众交流的唯一或主要的工具。在播音和主持理论探讨中,产生了一些轻视语言创作活动,歪曲播音学理论的模糊认识和观点。 语音≠语言 语音是语言的组成部分。普通话语音包括声、韵、调,轻重格式,儿化韵等。语音好坏直接影响语  相似文献   

7.
我省拥有不少相当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受到广大听众观众的喜爱;但是,也确实存在着部分播音员、主持人基本功比较差,从而导致节目质量、格调、品位都不高的问题,这主要反映在“说话”时“吐字发声不规范”、“重音、断句不准确”、“表达做作、不真实”等几个方面。一、关于“吐字发声”。语言,是播音、主持的最基本手段。可是,有些在岗人员平翘舌不分,前后鼻音不分;有的舌面音发音位置前移,出现尖音,调值、四声不准、儿化音发不好……这些都是当前推广  相似文献   

8.
范敏 《新闻与写作》2004,(11):24-25,35
“使用与满足”研究是传播学中的一种受众行为理论,旨在从受众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受众的传媒接触动机、接触条件以及这些接触满足了他们什么样的需求,来考察大众传媒的传播效果。“使用与满足”研究起源于上个世纪40至70年代的美国,一些传播学者通过对广播听众、电视观众和印刷媒介读者的传媒接触动机和使用形态分析,认为受众接触媒  相似文献   

9.
“脏乱差”的含义“脏乱差”一语虽是从“文明礼貌月”借来的,用以概括目前新闻语言中的弊病却相当准确形象。治理新闻语言的“脏乱差”,目的当然是求其反面:治“脏”以求语言纯洁,治“乱”以求语言规范,治“差”以求语言出色。现在我们很有必要确定一下“脏乱差”的具涔含义和具体范围,这样才能明确重点,对  相似文献   

10.
<正>在对日常语言分析尤其是对后期维特根斯坦思想的通常理解中,一直存在的滥觞即对“实指定义”的批判,这一批判针对一种“贴标签”式的语言教学法。虽然在《哲学研究》中,维特根斯坦将这一问题以诸多平实并且在操作上实际可感的方式加以描述,但由于对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的“反哲学”定位,“实指定义”批判迅速地在一些研究中“上升”为一种“理论立场”,也就是将“实指定义”抽象为某种传统哲学的共性特征。这种“上升”带来了两个方向上的后果。首先,  相似文献   

11.
十多年前,张琪玉先生抓住“检索效率”这个核心问题,改造了旧的分类学和情报检索理论,创建了情报检索语言理论领域。以效率为核心是一种理论观,也是最符合现代社会科学发展趋势的理论观。张琪玉先生抓住了它,才使得情报检索语言理论成为我国图书馆学过去十多年里最引人注目的学科。  相似文献   

12.
去年10月16日,广西日报报道:“在灵川县公平乡岩山村,最近发现一座新的秀丽奇特的象山。”随后,广西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日报(海外版)也作了同样的报道。这座象山,真如上述几家单位说的那样,是“最近”“发现”的吗?请看事实吧。早在1979年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桂林山水》《青狮湖》一节中,就用非常清楚的语言写道:“公平湖则是另一番景色。这里湖面广阔,气势雄伟,东面有高  相似文献   

13.
最近发现杂志用于购买照片和插图的费用直线上升,亲身体验了读图的代价。我们自己就推出了“目击”这样一个单幅现场新闻照片的栏目,并占据了《新闻周刊》的首页位置。 我们首创的漫画式新闻语言——“新闻浮世绘”被称为“当代清明上河图”,其出台是颠覆文字的又一次努力。 所谓“读图时代”其实就是质疑文字主流地位的时代。新技术最  相似文献   

14.
高国庆 《现代传播》2014,(4):163-164
本文从语言功能角度出发,对当代部分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口语中流行的"港台腔"的语言特点进行分析,进而就其对大众语言的影响进行探讨,以期对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规范起到借鉴作用。一、"港台腔"的提出及语言特点所谓"港台腔"指"港台人士努力学习普通话而尚未熟练的话语腔调"。①反观内地语言对港台的影响,较改革开放以来有显著的增强,如港台地区的人说话时会模仿普通话的儿化轻声等。以往提到的"港台腔"是指语音和语流特征综合  相似文献   

15.
本文所说的新闻语言,是指新闻作品的语言,或新闻写作时采用的语言。它以使用者的本民族规范化了的语言为基础,又以新闻报道的特殊要求加以改造,在遣词造句、表情达意方面显示出与法律、科技及其他行业语言有所不同的一些特点。有人把这一特点概括为新颖、真实、精练、活泼、通俗等。笔者以为,语言“逼真”是新闻“报道”最核心的语言原则。 一、新闻语言“逼真”的含义  相似文献   

16.
虽进初春,仍然寒风萧萧。郭兴邦伫立街头,默默不语,用手搓摸着空空的衣袋,脸上堆满了无奈。良久,他拢一把蓬乱的发丝,走进了报社的大门。 木讷、寡言、拘谨,初见郭兴邦,仅有如此印象而已。几番接触,蓦然发现他竟是一个“耳目一新”的人。纵谈经济,探讨改革,他思维敏捷,言辞激越,动情处,还来那么两招“手舞足蹈”。噢,原来郭兴邦这位“农民学者”竟是如此深奥、不羁! 当读过他的经济学专著后,笔者又是大吃一惊,开始仔细审视这位头顶高梁花的“经济学家”,他自成一家的社会主义新经济理论研究成果,迫使我们不能不追寻着他的脚步,走进他的传奇人生。 1944年,在河南省新安县石寺镇寺村一个普通农舍里,一个小生命呱呱坠地了。当时正值兵荒马乱,国难当头。  相似文献   

17.
赵光  李宏宽 《新闻传播》2006,(10):47-47
艾丰先生在讲到新闻语言时,在提出了“新闻语言能否成为一个独立的概念?”的问题时给了肯定回答,即:新闻语言是一种独立的语言,它应该具备“真诚”的素质。 新闻语言为什么要“真” 大家都知道,“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鲜”是新闻存在的价值,这两点是新闻最基本、最核心的特点,这不是某个人的规定,而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人类为了求生存、求发展的需要。这里讲到的“新鲜”,主要是由新闻的内容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路艳霞 《出版参考》2009,(12):12-12
近日,国家语言工作委员会对外发布2008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并由商务印书馆推出《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8》一书。该报告称,中国语言生活呈现出健康有序、丰富多彩的发展态势。2008年度产生新词语359条,“山寨”、“三聚氰胺”、“堰塞湖”位列新词语使用频次三甲。“山寨”、“雷”、“圆”由网络媒体迅速辐射到其他媒体,成为2008年的三个流行语词。  相似文献   

19.
金道荣 《文化遗产》2010,(1):134-139
本文从清代带满腔满味的"满汉语"的中介语现象入手揭示了有关老北京话与京味的前身,并为了证明本文的看法还解释了满语族所讲的"把"字句,即从阿尔泰语系的语言框架出发集中讨论了以《红楼梦》为首的"满汉语"中介语现象,直到《儿女英雄传》这种错误运用才大大减少,到了老舍时代,就几乎找不到语言的错误运用了,但是对于满腔满味渐渐变为京腔京味的过程很少有人注意,老北京人自己也不知道其来源,只不过无意识地人云亦云而已。研究结果显示"把"在北方汉语中占有主导地位的原因与阿尔泰语系语言长期接触而错误运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的框架希望能够帮助解释汉语史上存在的特例或者特殊语法的现象,还希望能够帮助让外国人更好地理解汉语本身的特点和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20.
方田 《新闻世界》2009,(9):144-145
关于是不是要“纯洁语言”已经争论了半个世纪,随着网络社会的崛起,这个问题又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本文尝试梳理了“纯洁语言”的缘起和发展脉络,对于是不是要“纯洁语言”、怎样“纯洁语言”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