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正人文关怀,是当前传播形势下新闻报道"含金量"的一个新取向。新闻实践告诉我们,通过新闻传播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是媒体责任感和新闻工作者良知的一种标志。人文关怀的核心就是表现为对人的精神价值的重视以及对人性的根本关怀。新闻传播讲人文关怀,就是要以受众为中心,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就是要把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新闻传播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2.
林新 《新闻界》2006,(6):89-89,84
“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新闻传播活动自然也必须以“人”为根本。一切新闻传播活动首先必须是在重视生命存在价值,关注人的生存需求,尊重人的基本生存权利的基础上才能展开。新闻人生命意识和人本思想的强弱之分最终体现在各自的采访行为和报道文本中,  相似文献   

3.
姜玮 《军事记者》2005,(8):57-58
随着新闻传播理论的发展,新闻传播媒体的受众观念逐步得到了强化,受众在信息传播链条中的地位日益得到重视,了解受众,尊重受众,满足受众多方面的需要已经成为新闻工作的共识。同样,军事新闻作为广大官兵的“精神食粮”,对官兵的需求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其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导语叙事的人化。  相似文献   

4.
李晓亮 《传媒》2015,(23):73-75
在新闻传播中,信息价值受到传播主体的广泛重视,新闻报道具有真实性、时效性和客观性的特点.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趋势下,信息价值显然不能满足大众日益提高的审美需求,为受众带来持续性体验的审美价值在新闻传播中逐渐受到重视.审美价值的表现需要充分重视人、观照人,在报道客观事实时运用意指性的语言表现强烈的生命意识,那么新闻报道就不会停留于功利性、实用性的信息价值的浅层,而是透过信息价值的深层表现审美价值.新闻传播主体基于对客观事实的科学认知进行审美判断,发现其中所蕴涵的审美因素,从而在新闻传播中实现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5.
很多县级电视台在处理新闻和宣传的关系时忽视新闻传播和宣传的区别,不尊重新闻传播的规律,将新闻混同于宣传,甚至用宣传来取代新闻传播;或把新闻同宣传相分离,不重视宣传。为避免这两种情况,张家港电视台主打新闻栏目《张家港新闻》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6.
连春萍 《新闻世界》2010,(10):156-157
职业尊严就是新闻记者拥有采访权和新闻媒体拥有传播权,并且全社会对这些权利尊重与认同、重视与保护。维护新闻职业尊严,是社会制度和文明进步的标尺,有赖于社会法制健全、文明进步,以及公民意识的觉醒;维护新闻职业尊严,还要靠新闻人自己以自尊去赢得,以职业素养和能力去维护和恪守。  相似文献   

7.
人文精神,简而言之就是以人为本,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将人作为考察一切事物的中心价值取向,对人的本性、平等、自由及精神追求的尊重.新闻同人文精神是不可分离的,人文精神之于新闻传播事业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今社会人文精神失落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这种人文精神的缺位同样表现在新闻传播中.  相似文献   

8.
王海峰 《青年记者》2016,(26):53-54
在跨文化传播背景下,我国英语新闻媒体需要以提升对外传播效果为出发点,体现出对受众群体文化需求的尊重,并体现出自身所具有的文化特色,即实现文化共性与文化个性的平衡. 英语新闻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漠视文化”现象 我国英语新闻对外传播属于跨文化传播的范畴,因此,重视文化差异、尊重文化差异是提高英语新闻对外传播效果的关键.与此同时,英语新闻也应当强调国内外受众的接受,从而确保英语新闻对外传播能够获得国际舆论支持并实现对外传播效果的提升.然而,我国英语新闻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漠视文化”现象,这种现象表现为缺乏对受众文化差异的考虑以及欠缺针对性等问题,而这些问题是制约英语新闻跨文化传播效果提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新闻报道与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精神,简而言之就是以人为本,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将人作为考察一切事物的中心价值取向,对人的本性、平等、自由及精神追求的尊重。新闻同人文精神是不可分离的,人文精神之于新闻传播事业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今社会人文精神失落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这种人文精神的缺位同样表现在新闻传播中。面对新闻界人文精神的匮乏和社会公众对人文精神的呼唤与关注,被称为“社会公器”、担负着维护社会公德责任的新闻界应该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也是和谐文化的建构过程。提升新闻传播的理性和人文性,建构和谐的新闻传播文化,是构建和谐文化的基本内涵,也是推动构建和谐文化的基本途径之一,其根本指向是对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意愿的尊重,对人.的生存权利和尊严的尊重,对人的价值和意义的提升,以及在这个基础上推动人与人关系、人与社会关系的理性建构。  相似文献   

11.
图书既是精神产品也是物质产品,这种二重性使其在生产、交换与消费的过程中表现出独特的产品属性。图书的产品属性,决定了图书出版业具有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既相融合又相矛盾、精神和物质生产一体化、垄断与竞争兼备的交叉型风险性的产业特征。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不同意"世界由物质、能量、信息三大要素组成"的观点,认为信息仅是生命及其仿生系统对事物及其属性(包括自身)的反映和表达形式,它源于生命系统的自组织机能,它是表述对象对生命(或仿生)系统呈现或被其抽绎出的形态。信息生成是生物机能的体现,信息表达则肇基于生物因应环境的生态系统内的互动行为。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基于议程融合的假设,通过实验的方法对受众在不同媒介信息获取渠道中产生的属性议程设置进行探讨,验证了不同大小的群体规模对属性议程设置效果的不同影响,以及在议程融合过程中群体规模对受众的不同信息依赖程度的倾向的影响。该实验研究对议程融合假设做出了一定的修正并提出了一些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战争同人性密切相关,特别是战争的残酷性往往把人性推到了极端.考察三国之争与人性之间的关系,一定要把人性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紧密地联系起来,要以此双重的视野与双重的纬度来思考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档案本质属性是档案学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定义档案概念的基础.反之,定义档案概念,特别是属概念的不同,对档案本质属性的表述也就自然不同.由于档案概念表述的多样性,档案本质属性的讨论几十年延续不断.事实上,档案本质属性与档案属概念具有紧密的对应关系.厘清这种对应关系对认识档案本质属性和档案概念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图书馆本质研究中本质概念认识的错位现象进行概括,对本质与本身、研究对象、本体、属性、功能、要素、图书馆活动等相关概念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厘清了本质概念与这些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从一个侧面深化了图书馆本质及其研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The Sewol ferry tragedy was a major event in South Korea in 2014.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agenda-setting links between a Korean online newscast (Naver) and a Korean online community (Daum). Although each portal initially focused on different crisis attributes and stakeholders regarding the ferry tragedy, their agendas became more alike over time. Notably, the cross-lagged analysis shows significant influence of the online community (Daum) on the online newscast (Naver). This study also expands on Son and Weaver’s [2006, Another look at what moves public opinion: Media agenda setting and polls in the 2000 U.S. ele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18(2), 174–197] theoretical model for a stratified agenda, providing a more nuanced look at attribute agenda setting.  相似文献   

18.
系统利用GIS空间查询和空间分析功能,建立馆藏空间基础地理信息模型,将馆藏资源的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相关联,实现GIS在馆藏信息资源空间管理上的应用。系统支持具有不同使用权限的使用者在虚拟环境中实现馆藏资源的管理、检索、查询、分析和应用功能,读者可以方便地进行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双向查询。  相似文献   

19.
30年来,档案本质属性观点已近20种,其中,“原始记录性”说为主流观点,余为非主流观点,大致反映出六种不同立场的基本认识,通过解读,深感研究工作面临诸多困惑,从认识基点、共识平台、共识界面、认识方法四个方面提出破解困惑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