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张龙 《大观周刊》2011,(42):32-32
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老龄化阶段且已经面临严峻的老龄化问题。机构养老床位紧缺以及家庭养老因为家庭小型化而使得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都使得我国的养老压力进一步加大。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民政部表示“十二五”期间将建立起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在全国推广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本文中笔者将通过对居家养老模式及公益慈善在居家养老方面意义的阐述,从公益慈善的角度下来分析其对居家养老模式更好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我省老龄化状况,探讨了构建老年群体健康档案的必要性和途径,阐述了老年群体健康档案的应用模式,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分析了需要完善的方面,对发展我省居家养老服务、提高老年群体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据相关资料报道,中国现在已经完全进入到老年社会。中国老龄化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诸多方面带来的冲击空前激烈。2010年2月,全国老龄委办公室主办的《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和《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报告指出,截至目前,全国老年人口有1.49亿,占总人口的11%。  相似文献   

4.
社区作为老年人退休后的主要活动场所,包揽了城市老年人大部分的休闲娱乐活动。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我国,在经济、政策以及环境建设等方面都还未形成一个适宜增强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社会文化生活环境。本文将反映目前城市老年人养老出现的各类问题,以及社区老年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针对性的为社区老年文化建设提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城市居家养老服务面临的"供需脱节"现实困境,本文提出将档案信息资源优势应用到城市居家养老服务过程中,通过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互动信息平台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格化管理,为完善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服务。  相似文献   

6.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大陆六十岁以上老人已达到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按照联合国传统标准,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的10%,为“老龄化社会”,超过14%为“老龄社会”。也就是说,在未来几年内,我国将正式迈入“老龄社会”。因此,伴随着中国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将急剧凸显。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当前养老方式的主要格局,探究社区养老兴起的背景以及展望其发展前景,总结出对社区养老中老年人的相关研究的重要性,并以北京市为研究对象,从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与供给两方面进行分析,为促进社区养老事业的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档案广角     
《湖北档案》2011,(8):1-1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16日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发布《2010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10年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己达1.7765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3.26%。我国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各类老年福利机构数和收养老人数实现同步增长...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养老问题开始变得紧迫。加之家庭功能结构的变化和我国国情的需要,社区养老成为最佳选择。我国以政府主导、民间组织和社会力量参与的养老体系为解决我国的养老问题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缺陷。本文将从社区老年服务的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给予阐述,分别说明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使得我国老年服务能有更好的发展,更好的帮助老年人安享晚年。  相似文献   

9.
柳静虹  董明 《大观周刊》2011,(16):141-141
在中国传统家庭观念中,养老的话题当居首位.有传统的“家庭养老”、普遍的“社区养老”、新兴的“居家养老”……传统的以家庭为依托的养老模式已开始转变为社会担负责任的社会养老。机构养老是社会普遍认可的一种社会养老模式,但是目前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需要改善的地方。面临的养老床位空缺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问题,机构护理人员的奇缺也.面临巨大挑战。作为社会工作者,从什么角度去介入机构养老呢?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养老问题开始变得紧迫。加之家庭功能结构的变化和我国国情的需要,社区养老成为最佳选择。我国以政府主导、民间组织和社会力量参与的养老体系为解决我国的养老问题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缺陷。本文将从社区老年服务的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给予阐述,分别说明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使得我国老年服务能有更好的发展,更好的帮助老年人安享晚年。  相似文献   

11.
在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下,一对年轻夫妻需要赡养四位老人抚养一个子女的"4+2+1"的家庭结构模式使城市家庭的养老负担日渐加重,由于子女对父母的照顾能力有限,家政服务正好能解决部分难题。家政服务作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实施者之一,其作用和影响日益突出。以福建师范大学社区老年人的家政服务状况为调查对象,分析师大社区老年人目前的生活状况、家政需求等信息,为政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区居家养老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崔文法 《大观周刊》2013,(12):319-319
居家养老是适应人口老龄化和家庭结构变化,在家庭养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善用社会资源的养老模式,它满足了老年人适度社会化的需求。本文明确了居家养老的概念、内容以及属性,从理论与现实层面就居家养老的合理性进行了论证,并探讨了政府、市场、社会与家庭在居家养老实践中的职责。  相似文献   

13.
社区照顾模式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它是整合居家照顾模式和机构照顾模式的新型养老模式。本文界定"社区照顾"的含义,对北欧国家的社区照顾的历史进行探索研究,总结出英国社区照顾模式的内在因素,探讨实施英国社区照顾模式在本土化运用过程中的反思。对摸索和指导我国社区照顾模式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在老有所养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也是发展中国家中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国家。截至2012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2020年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加,解决好老有所养问题日益紧迫地摆在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面前。而社区养老服务将成为今后中国养老服务的主要模式之一。因此,加强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迫在眉睫。作者  相似文献   

15.
王淑强 《大观周刊》2011,(44):88-88,90
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家庭结构变化以及传统养儿防老观念的变化,旧有的家庭养老模式已不再适应形势的发展“机构养老”难当重任,社区养老将成为我国养老新趋势,将成为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方式。但是社区养老服务在实施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从坚持以人为本、专业化建设、筹集资金、服务管理体制等方面提出一些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6.
社区是城乡生活的基本单元,也是老年人最主要的活动场所,社区健康传播在促进老年人健康、助力社区养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重点探讨社区健康传播在应对老龄化中的价值和发展路径,为社区健康治理和养老事业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7.
罗燕 《民生周刊》2021,(7):52-53
与养老事业发展同步,加快发展"银发产业",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老龄人口比例逐年上升。截至2019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有2.54亿。根据民政部公布的预测数据,到"十四五"末期,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3亿。老龄化给医疗、养老等方面带来很多挑战,如何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将成为巨大考验。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及现代化的发展,老龄化成为普遍现象,“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该文对社区空巢老人健康档案的内容以及建立的主要环节进行了阐述,总结和分析了现阶段社区空巢老人健康档案管理与服务存在的问题,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社区空巢老人健康档案管理与服务优化策略,以期推进社区空巢老人健康档案的建设和应用,提高我国健康档案工作的实践性和实效性,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9.
李科  蒋守渭 《大观周刊》2012,(49):106-107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情况不断复杂,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并且逐渐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现有的养老机构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入住需要,传统的养老方式也与现代社会的发展难以相适应.老人养老难问题逐渐显露出来。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为缓解养老问题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为社会的稳定做出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宁波海曙区社区养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并对发展社区养老服务提出了意见,有利于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社区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20.
宾恩元  赵奕 《大观周刊》2012,(37):72-72,79
文章以一个当代大学生的视角结合暑期在社区参加实践期间的所闻所见对社区参与养老保障的必要性、可行性及优势性进行分析.认为社区养老这种新型的养老保障模式在养老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还提出一些有利于社区性养老保障进行和发展的可行性建议。并且认为新时代失学生们应乐于美注社区养老在每个阶段的发展形势与政策,积极响应学校组织的社区实践或自行纽织相关的关心社区老人的活动,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关爱老人、富有孝心的有爱青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