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先蓉  贺敏 《出版科学》2021,29(1):12-20
版权是出版业的资源性资产,也是其创新发展的关键.版权保护为出版业营造良好的创新发展氛围,版权运用促进出版业实现创新发展目标,成为出版业创新发展的两个重要着眼点.法律制度、资本、技术共同作用于版权保护与运用,是出版业创新发展的驱动因素.然而,法律的滞后性、资本的趋利性以及技术的两面性也制约我国出版业的创新发展.因此,应从版权保护和运用层面考虑,利用三大驱动因素进一步助力我国出版业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正推动传统出版业进入新时代。文章从人工智能技术在传统出版业的应用分析出发,对人工智能与传统出版业相融合的应用现状、应用探索等做出具体分析。面对人工智能对传统出版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应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传统出版业融合发展新平台——出版产业大脑的建设,以实现出版产业的创新产出和转型发展,推动出版业向更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新新  敖然 《中国出版》2023,(16):21-27
出版业高质量发展三维协同创新模型揭示了“文化、经济、技术子系统”“文化属性、经济属性、技术属性”“文化创新、经济创新、技术创新”等三维性,指出了提高出版活动文化质量、经济质量和科技含量的出版业高质量发展基本任务,蕴含着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的出版业高质量发展基本路径,概括了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性和协同性基本特征。该模型引入了协同论方法来研究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演化进程,分析了出版业由文化、经济和技术子系统构成,指明了一般性发展、高质量发展与低级有序、高级有序的耦合关系,剖析了出版业走向高级有序的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刘丹  袁世亮 《出版广角》2018,(14):38-40
我国知识服务兴起较早,但它的普及与受重视的时间比国外晚了很多年,可谓"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移动技术、大数据技术、云技术等新一代科学技术的突破性发展,知识服务成为出版业创新发展的重要目标.它为出版业提供了创新发展的动力,助力出版业转型升级,推动出版业融合发展.未来,出版业在知识服务浪潮下应重视个性化内容生产,以用户为中心,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用先进知识服务理念引领出版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出版深度融合为出版业擎画了新蓝图,使出版业迈向了新阶段。然而,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不足、平台全媒体化进程较慢、内容同质化严重等问题的出现,阻碍了出版业的转型发展。对此,优化人才队伍、整合传播平台、创新传播内容形式成为出版业实现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确立以技术及其创新为出版业的服务重点。国家已将技术创新提高到国策的战略地位,出版业是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服务的,将为技术及其创新服务也纳入重点,是出版业义不容辞的责任。技术这个概念,包括技术实现的工具、技术的信息以及对于技术的理解三个要素。技术实现的工具是指完成任务所使用的设备或机器的物理结构和逻辑安排,  相似文献   

7.
也论出版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版创新是出版业变革的过程。这种变革是对传统出版业的扬弃。这一过程包括:革除旧的出版观念、出版制度、出版模式和出版方式,制定和提出新的出版理念、新的出版体制、出版模式和方法,建立起新的出版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8.
建基于媒介技术基础上的媒介化社会给出版行业带来严峻挑战,IP化由此成为当前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价值诉求。遵循IP化的创新、互动和平台等理念,通过打造内容I P、个人I P和渠道I P等路径,可以有效推动出版业守正创新和切实履行出版业知识生产、传播和文化传承等公共职能。  相似文献   

9.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出版业而言,推进出版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时代使命,也是目标指引。当下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成为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数智技术在选题策划、内容生产和编校、印刷发行、精准营销四个层面对出版现代化起到赋能作用。虽然新兴技术的应用并非一帆风顺,但只有抓住技术变革带来的机遇,出版业才能更有力量地向前发展。未来,出版业应积极培养兼具科学素养与文化素养的复合型人才,推动智能出版和传统出版协同并进,创新产品形态和服务,完善用户互动和反馈机制。总之,出版业要敢于拥抱技术赋能,迎接中国式出版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10.
知识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获得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目是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积累新知识,它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是促进科学技术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①知识创新,一直是出版业发展的强劲力。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知识创新重大成果,被西方学术界一致认为奠定西方现代工业的基础,②在人类文明史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在四大发明中,造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出版业的发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随着知识创新水平的提高,现代知识新成果在出版业中的广泛应用,又为出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  相似文献   

11.
出版业网络营销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营销作为21世纪市场营销的主流,对出版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本文分析了出版业网络营销的内涵,探讨了当前我国出版业制定和实施网络营销策略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叶贤权 《出版广角》2015,(10):32-33
传统图书出版业由于受到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以及数字技术等现代技术的影响,特别是数字出版业的冲击,面临很大压力,转型升级是传统出版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本文从出版业的核心竞争力——人才经营、技术经营、品牌建设以及生产与营销创新等方面来探讨我国传统图书出版产业的转型升级模式.  相似文献   

13.
2011年对世界出版业而言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传统出版业经历了寒冬的考验,转型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数字出版业继续加速发展,技术创新和信息服务优势进一步显现。可以说,在更新理念、革新模式、创新技术的过程中适应市场,国际出版业进入了真正  相似文献   

14.
人才与机制:出版业可持续发展之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诸如出版资源、可资使用的出版资金、出版业机制、出版人才等因素中,机制和人才是建造可持续发展出版业的关键。好的机制可以吸引和造就优秀的人才,优秀的人才同样可以改革和创新机制。相反,没有一个适应出版业良性发展的机制,优秀的人才不可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甚至会流失。有好的机制同时重视发挥人才的作用,人尽其才,建造可持续发展出版业才有保证。机制创新与创新机制是建造可持续发展出版业的前提关于市场经济环境下可持续发展出版业的机制问题,是近一段时间以来,出版理论界人士关注较多的话题。究竟什么样的机制才能适应…  相似文献   

15.
学术期刊转型发展的着力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新闻出版业转型升级进入加速期。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其与出版业的不断融合,一种新的出版业态——数字出版产生并推动着出版业的转型、创新和发展。学术期刊作为期刊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借转型促发展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面对入世和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出版业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抵御“西化”、“分化”的图谋,确保健康繁荣发展,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版体制创新。实践证明,体制创新是出版改革的核心,是实现出版业持续、快速、健康、有序发展的强大动力。一、出版体制创新的内涵出版体制创新是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意识形态规律和出版业自身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以调整出版结构为主线和核心,以转变运行机制为动力和突破口,以变革管理体制为重要保障,对不适应出版生产力发展的出版体制进行根本性、全局性、可持续性的调整,是一场…  相似文献   

17.
数字出版正在成为出版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国数字出版业在技术、内容、平台和市场等方面成长迅速,但也存在数字产品内容资源开发不足、产业链深度合作不完善、赢利模式不稳定等问题,我们应该针对问题,创新思路,提出对策,促进数字出版业持续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互联网游戏出版、互联网教育出版和互联网学术文献出版为主的数字出版业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成为出版业新的增长点。大力推动我国数字出版业的快速发展,成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各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9.
刘禹 《出版广角》2023,(6):41-46
在新技术、新业态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出版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正版图书保护、版权保护等问题,是出版业版权保护一直努力想要解决的难题。区块链技术的性能和特征使其在我国出版业高质量发展和版权保护工作中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能,具体包括区块链防伪溯源、区块链渠道管理、区块链版权保护、区块链版权交易、区块链版权资产化等。运用区块链技术,保护版权和促进出版业健康发展,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数字时代我国出版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传播网络化、产品数字化和交易电子化等已成发展大势。但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数字出版业向纵深处发展,面临体制机制上的制约、数字网络化的冲击、意识形态安全的威胁和知识产权保护的不力等诸多困境,我国出版业必须进行制度化创新,走数字化生存、品牌化运作和融合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