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胡正强 《新闻界》2004,(4):34-36
作为中国现代文化战线上的主将,鲁迅与报刊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报刊是他进行战斗的主要阵地,也构成了他的主要文化生活环境。他不仅密切关注着革命的和进步的报刊宣传工作,也对当时形形色色的各种反动报刊作过无情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对当时各种新闻现象进行过独具特色的解读和评价。他的杂文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针对当时的新闻报道有感而发,属于新闻(媒介)批评范畴。  相似文献   

2.
《求实篇》是《中国青年报》上的一个言论和杂文栏目。因为它登在综合新闻版上,担负着新闻评论的任务,又因为它常用杂文手法,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所以是一个发挥着新闻评论和社会批评作用的杂文栏目。《求实篇》创办于1984年3月6日,曾被评为首届"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名专栏"、首届"中国新闻名专栏",标志着它得到中国新闻界的肯定。它充分发挥了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作用,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3.
新闻评论是报纸上一种很重要的、战斗性强的文体。 从广义上讲,新闻评论包括社论、评论员文章、编辑部文章、评论、专论、短论、短评、小言论、杂文、小品文、影评、书评、观察家评论等等,是报刊言论的总称。在这个大家族中,杂文以其鲜明的个性和极强的战斗性,赢得了众多读者的喜爱,也越来越得到编辑的青睐。很多报纸都开辟了固定的杂文专栏。 要想办好杂文专栏,首先应当搞清杂文的基本特征,了解杂文的自身规律,正所谓知水性者善泳。如果按“论”的范畴,杂文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吸收了新闻的特质,包含着某种具有当代…  相似文献   

4.
谭健 《军事记者》2006,(9):24-25
(二)文章合为时而著(杂文的新闻性特征)报刊是杂文诞生的母腹。报刊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工具,起着负载和传播信息的作用。它及时地把社会上发生的事情以及人们对它的看法和评论告诉读者。人们的看法和评论在这里包括两类:一类属于集团组织,比如社论、本报评论员、短评等;一类属于个体,杂文就属于这一类。随着报纸这个大众传播媒介的运转,附丽其中的杂文也像社论、本报评论员文章、短评一样,包孕着新闻特征。新闻特征种种,在杂文身上表现得最为突出的是信息素质和涉世性素质。传播信息是新闻的一大特征,杂文也具有这种传播信息的功能。虽然它在…  相似文献   

5.
杂文的选题     
前几年,新闻界提出了一个新颖的口号:多写“带响”的新闻。“带响”主要就是指的选题。一篇杂文、一篇新闻的社会效果如何?关键是看选题是不是“带响”,带响的“选题”引出“带响”的效果。所以,学习一篇好的杂文,也首先是学习它“带响”的选题。选题要“新”。杂文作为社会“感应的神经”,是最直接、最及时反映现实的一种文体,它对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中,随时遇到和出现的需要褒贬的事物,应该敏感和迅速地加以反映和议论。当然,杂文紧密配合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贯彻来选题,范围是广泛的,多方面的,不同角度和不同形式的,依据杂文的特性,有的选题看  相似文献   

6.
杂文与新闻     
二、报纸上的新闻是杂文创作的主要信息源,许多杂文家、杂文作者都是每日报纸的忠实读者。他们往往是看了报纸登载的某一篇新闻、通讯、文章,甚至照片、图画,有所感触,有所思索,便写成杂文。杂文是战斗性文体,鲁迅称之谓时代的“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这就决定了杂文须和社会现实的脉搏息息相通,紧紧伴随社会前进的脚步,以敏捷的速度,鲜明的风格,简要而犀利地表达人们的见解,揭示和推动事物发展的进程。这就是说,杂文和社会的变革动向应该有着最直接与最迅速的  相似文献   

7.
杂文是中国报坛的一朵奇异花葩。作为时代“感应的神经”,它理所当然地具有比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更强的新闻性,又比一般新闻报道更富艺术性。“五四”以来,杂文与时代脉搏一起跳动,息息相关,革故鼎新,激浊扬清,揭露阴暗,抨击对弊,表彰先进,发扬正气,对社会的前进起过巨大的推动作用。由于杂文一身兼备新闻与文艺两种属性,广大读者、新闻编辑乃至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很喜爱杂文。毛泽东  相似文献   

8.
杂文与新闻     
三杂文作者多数都是新闻工作者,或者说,新闻工作者是杂文作者队伍中的一支占居多数的骨干力量。经常在报纸上发表杂文的作者,许多都是报社的总编、主编、编辑和记者。报纸的职能,或者说报纸的内容,概括起来说,无非是两个。一个是报道消息,再一个是发表意见。报道消息主要是靠占据大量版面的新闻,发表意见则主要是靠各种各样的言论(当然有的新闻是寓意见于事实的报道之中)。一个称职的新闻工作者恐怕需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不少报纸都在一版或专版上开辟了一些时评性杂文专栏,如人民日报的《今日谈》、河南日报的《纵横谈》等等,这些专栏发表的文章,均以现实生活中的新闻事实为据议论说理,所以叫时评性杂文。时评性杂文具有新闻、文学和说理三位一体的特征。一、新闻特征报纸时评性杂文专栏里的文章虽不属新文体裁,但它具有明显现实性和时效性的新闻特征。一是它据新闻事实议论说理,能够迅速及时地反映社会生活发展变化中出现的问题和动向。鲁迅说,杂文是反映“时代的眉目”,就是强调杂文对社会生活的反映要便捷敏锐。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新闻敏感,  相似文献   

10.
在杂文界和新闻界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不少杂坛骁将、杂文名家往往出身于新闻记者,而许多记者往往又是既作杂文又写新闻的“两栖人”;杂文和新闻每每又是结伴而行,像孪生兄弟一般出没于各种媒体。这种现象说明,杂文和新闻虽然分属于不同的文体,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有思考一番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报纸的主要功能是传播信息,引导舆论。作为报纸正刊的新闻版,完成这样的使命自不待言,而作为报纸的副刊,要完成这样的任务,恐怕就要费一番周折。副刊的主要载体散文、小说、小品等形式的作品虽然也以传播信息见长,不无引导舆论的内涵,但在引导舆论的功能上,却终究不如杂文这种体裁本身所具有的优点。杂文作为艺术的政论,是反应很敏锐、思想很活跃、情感很贴近的言论,是副刊最能补充和张扬正刊舆论导向的最佳形式。是否可以说,唯其杂文,才能更好地完成报纸副刊引导舆论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人们常把报纸文艺副刊作品称为“新闻文艺”,意谓是新闻与文艺结合的产物。报纸副刊杂文也不另外,其新闻的敏锐与文艺的美感二者缺一不可。 杂文,作为倍受现今报纸副刊青睐的一种文体,虽说是古亦有之,但只有在“五四”新文学革命后,由于创作和理论研究的繁荣,其独立的美学品格和文体特征才逐渐明晰起来。在众多的对杂文文体特征的界定中,瞿秋白将杂文视作“文艺性的论文”的观点,因其对杂文文体特征准确的把握和简洁的表述而为人们普遍接受。1933年,瞿秋白在署名何凝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写道:“杂感这种文体,将要因为鲁迅先生而变成文艺性的论文(阜利通——feuilleton)的代名词……” 对于报纸副刊来说,瞿秋白这一论断更是鲜明地揭示出副刊杂文兼具新闻敏感与文艺美感的特征。笔者认为,党报副刊杂文要达到新闻性和文艺性的有机结合,必须做到敏感、分寸感和美感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杂文与新闻     
杂文和新闻的关系,从在近代报纸的地位上看,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或者说情同手足。它们相依相生,相辅相成。有人说报纸是杂文的摇篮,杂文是报纸的眼睛。无报纸,杂文几无立足之地,无杂文,报纸便会失去神韵,的确有些道理。我们不妨打开一张报纸翻看一下,除了大量的新闻、通讯、文章和图片外,在副刊或其它版上,总有用醒目的楷体字排印的短文,这大都属于杂文。反正我有这样的感觉:如果浏览报纸的四个版(包括六个版、八个版的),发现缺少了这种文体,就象一张漂亮的方桌被砍掉一个角那样,总感到是一种缺陷,从而不胜惋惜! 新闻和杂文,从我国比较早的封建官报上来看,也可以说已是“如影随形”了。根据一些文献资料的记载,历代封建官报的内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现代报刊史上最重要的一份 刊物,《新青年》有自己颇具特色的新闻报道和 新闻评论。其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打破其“不谈 政治”的戒条,关注时局,为追求民主科学、唤 醒青年的目标服务,使《新青年》成为典型的高 级刊物。从新闻业务发展的角度看,《新青年》 在新闻述评体裁史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并最 终使该体裁成熟;其“随感录”栏目,则开五四 时期类似杂文的新闻短评之先河。  相似文献   

15.
老师讲课,或者领导作报告,要是他正襟危坐,照本宣科你很可能会烦燥不安,昏昏欲睡。反之,要是他妙语联珠,谈笑风生,你—定会兴趣盎然,提神醒脑。为什么同样的宣传内容会产生不同的宣传效果?这就是说话艺术使然。作为新闻体裁的新闻评论,如何与作为文学体裁的杂文杂交,令自己带点杂文味、风趣幽默、回味无穷,更耐读、耐听、耐看,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杂文与新闻     
杂文与新闻的关系,简单说来,可以概括为这么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大多数杂文都是发表在报纸上的,报纸是刊登杂文的园地。杂文是报纸副刊上的一个品种——不可缺少的品种。说得远一点。从前,鲁迅的杂文就大多是发表在报纸上的。他早期的杂文,有相当数量是发表在  相似文献   

17.
栏目巡礼作为一个窗口,主要展示广播,电视、报刊中创办得较有影响力的优秀栏目(节目),欢迎各新闻同行向我们推荐!来信请寄:郑州市纬一路一号河南日报《新闻爱好者》编辑部。——编著河南日报政教科文版的《新世说》杂文专栏创办于一九九五年初,是河南日报在新闻版上进行大胆革新的产物。专栏创办一年,发稿二百多  相似文献   

18.
当了几年编辑,也写了几年新闻评论。每观前辈新闻评论家的佳作,无不体现着鲜明的个性;反顾我们自己写的东西,连词汇、句法、结构都是标准件。报刊评论的观点和立意目前还难以个性化,但文笔的个性化总是允许的吧?后者的不行,只能怪评论员的无能。而学写杂文,实在是练性格文笔的最好办法。杂文是八股的死对头,杂文的“杂”从来是包含表现手法多样化的。我自己的体会,学写杂文就是学习用自己的语言写文章,而全不要管无论怎样时髦的拿腔拿调的东西。“唯套话之务去”,才是杂文的生机。写过一段杂文,再提笔写新闻评论,我个人的感觉是手中的笔轻灵得多了。《人民日报》第三版近几年每有以“叶伴”署名的短评,大多数出自敝人手笔。那是在当天晚上对当天的新闻作当天的评论。如果说其  相似文献   

19.
杂文创作说来话长,容我陆续成篇,慢慢道来。这次且说“三题”。一曰:什么是“杂文”? 其实,杂文也不是现在的新货色,是古已有之的。不过,我们不去说古典杂文、文言杂文,只来讲现代杂文,白话杂文。现代杂文的奠基者是鲁迅先生。他说:“凡有文章,倘若分类,都有类可归,但如编年,那就只能按作成的年月,不管文体,各种都夹在一起,于是  相似文献   

20.
杂文的形象     
一篇仅有新闻性的杂文,不一定是成功之作。杂文是文学作品,它虽然类似新闻评论,偏重说理,但不可与新闻评论混同。它常常使用种种形象化的手段,勾勒出各种各样栩栩如生的形象,使人思想上有所净化提高,获得艺术上美的享受。鲁迅写杂文“砭痼弊常取类型”。所谓类型,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有代表性的艺术形象。任何形式的文学作品都讲究形象,杂文自不例外。一旦抽象的概念取代形象的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