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5 毫秒
1.
当生命只剩最后几分钟时,如果可以自由选择,你愿意以哪种方式结束生命?所有人都不愿去想死亡,不过在某些时候,想想这些问题是有好处的,至少有助于我们制定正确的医疗政策和研究目标.当我们在与死亡抗争时,科学能为我们提供多少帮助,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IN语     
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 小时候常听说有人因为压力大而死亡,那时我懂得死亡,却不明白压力是什么;现在长大了,我懂得了什么是压力,开始不明白为什么还有那多人活着……  相似文献   

3.
初读鲁迅先生的散文《秋夜》,是在我上高中一年级的时候。“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那时我不明白先生为什么要这样写。正因为不明白,我就老是默诵它捉摸它,直到40年后的今天依然记忆犹新。我想,这句话如果落在今天某些编辑手里,恐怕早被删改成“我家后园墙外有两株枣树”了。这么一来,简练则简练矣,可它还能够让人记住40多年吗? 起初我想,先生这样写大概是因为北京的枣树多。的确,老北京的四合院里很少没有枣树的。后来才逐渐明白,先生之所以要如此强调,因为那不  相似文献   

4.
正去年的一个周末去了趟徽州,那里粉墙黛瓦,路边的田地里是一片片嫩黄色的油菜花。眼前摆了一堆获安徒生奖的童书,从中单单挑出了这本《少年斯特法诺》,因为我有个意大利朋友叫斯特法诺,后来才知道,这本书的作者,阿根廷女作家玛丽亚·特蕾莎·安德鲁埃托的父亲也叫斯特法诺,也是意大利人,这本书就是献给他的。如果可以借花献佛,我也想把这本书献给我的朋友斯特法诺,他会用中文说"你好吗",他的二儿子,十岁的加布里埃莱也在学中文。有一天去他家吃饭,还给加布里埃莱上了堂课,这个孩子漂亮聪明,还认真得不行,临走前,我把刚读完的一本路内的小说《云中人》送给了他,对他说,"现在读不懂,我相信,早晚有一天你会读懂的。"这本《少年斯特法诺》也是,如果感觉读不懂,长大了就会明白。  相似文献   

5.
王芳 《大观周刊》2012,(32):236-236
我本是一个极平凡的人,因为做了教师,我的人生才有了不平凡的意义。如果我能做一颗流星,我愿让生命的热量为教育事业而燃烧。我坚信,我的生命,我的心灵,必将在孩子们的欢笑中永远年轻!  相似文献   

6.
恨他可以用标准英语、普通话、闽南语和广东话,滔滔不绝喷他的傲慢与偏见的口水N小时!我恨他微博粉丝快增至四万,而且都是遍布全国滴十八岁女同邪!世上就是有这等有福气的老顽童。顶!OK,就在这里揭他疮疤吧。先要在此郑重声明:我绝对不是这老家伙的朋友,我俩多年的关系,都是建立在一个"恨"字!因为,爱可以淡化,可以变为恨,而恨是永久的!我恨他可以懒得什么都不做,可以睡一整天到自然醒,可以无忧米,可以花钱买古玩、字画、奥特曼和歌斯拉,可以不劳而获!我恨他可以用标准英语、普通话、闽南语和广东  相似文献   

7.
我爸我妈有个毛病,就是爱操心。我和我哥也有一个毛病,就是不爱被操心。由于这两个毛病是相互矛盾的,可想而知我和我哥成长的过程是多么鸡飞蛋打。小时候我以为父母对我们不放心,信不过,什么事情都要来"掺和",是因为我们年纪小,做不好事情。后来渐渐明白,这种"掺和"的毛病,跟我们的年龄无关,跟我们的水平也无关,就是他们的个性而已。我哥都30多了,自己都是爸了,如果他一不小心理了一个平头,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我爸我妈会像挽救失足青年一样,跟在他背后,语重心  相似文献   

8.
宫礼 《新闻世界》2008,(7):21-22
“无论谁死了,我都觉得是我自己的一部分在死亡。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约翰·唐恩 从5月12日开始,16世纪英国诗人兼神学家约翰·唐恩的这句话就一直在大脑中浮现,因为这一刻,我们都是汶川人,那里也是我们的家园。“海水卷走一杯泥土,我们的大陆就少了一角。一个生命消逝了,我们就少了一个亲人。”这是我刚刚从四川回来后的最深感受。  相似文献   

9.
<正>我七十多岁的母亲因患脑溢血,做了开颅手术,至今仍昏迷在病榻上。我更愿意相信,这是善良的母亲,希望用这种缓慢的告别方式,让我不至于一下子陷入"生死乍别"的惊慌。不过,在我所历经的四十多个春秋中,目睹这种缓慢的死亡,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我是一个"少年失怙"的人。父亲在我十三岁的时候,就因患鼻咽癌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母亲陪伴并照顾我和弟弟,一同又走过了三十余年。父亲去世三年之后,母亲再婚了,这段维持了十六年的婚姻,虽无大的波澜、但也称不上"幸福"。后来,继父又与母亲离婚了,  相似文献   

10.
编辑的理想     
人活在世上,都会有自己的理想,无论好与坏、对与错,只要认准了,就会朝着理想的目标去奋斗、拼搏.一个人如果没有了理想.生活就失去了意义,奋斗就失去了目标. 编辑也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只是这个理想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而已.这不是教科书上说的,也不是前人总结出来的,只是我个人的理解罢了.  相似文献   

11.
如果让你拥有一种超能力,你最想拥有什么样的能力呢?在这个天堑变通途的年代,"瞬移"已经不够吸引我;在这个全民直播的社会,"隐身"显然不实用。但无论何时,这世上不缺乏的就是人。纳兰性德曾说,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那就"读读心"吧!这也算超能力?现在有心理学不就够了吗?可心理学,真就是"读心"这样浅薄吗?你了解心理学吗?  相似文献   

12.
一、"80后"的命名与代际关系对于"80后"这个概念,我原本并不感兴趣,因为它不符合文学对每一个体独特性的期待。如果"80后"成立的话,那么"60后"、"70后"、"90后"都成立。这是一种偷懒的、粗暴的命名。它既不构成一个文学上的命名,也不是严格的社会学命名,最多不过是一个"媒体命名"。在大众媒体的传播强势之中,这个新词汇犹如一只无主流浪犬一样四处乱窜,它因此成了一个模棱两可的、暖昧的、似乎可以忽略又不得不面对的概念。  相似文献   

13.
如何处理高考的给材料作文题,方式有很多种,但基本思路要求还是有的。按这个要求来结构文章,能使考生有路可循,不至于无所措手足。处理这类题目,其思路应当是这样: 一、分析所给材料,归纳出材料本身的观点。既然给了材料,题目总是有所限定的。虽然限定的内容不一样,但必须明了这个内容,因为内容本身显现的基本观点,也是考生扣紧题目的所在。不扣紧题目,就是跑题。这与命题作文不同。命题作文限定的内容很明显,如“我的母亲”(1957年高考题),限定了“母亲”和“我的”,很明白晓  相似文献   

14.
正《北京人在纽约》里有一句经典台词,"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相信许多人对大城市都有这样一种又爱又恨的复杂情感。有一篇文章谈到这种情绪,作者说:"对纽约的爱与恨成了一个不断交替变化着的情绪问题。这种情绪的变化常常发生在同一天。这个地方经常使人恼怒,有时也让人振奋。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取得不可或缺的经验的城市。住在这儿,人们可以放心,一定能持续地面向生活。"  相似文献   

15.
母亲的教诲     
在我的家庭档案里,有"母亲的教诲"这一类目.类目名称源于家乡流传的"养儿不教,娇儿上灶"的一句古训,这一训诫从反面说明了父母对子女教育的重要性.母爱是伟大的,而母亲的教诲是最好的母爱.我母亲在十年前就已去世,如今我也早已当了母亲,但她的谆谆教诲还清楚地记录在卷,并永远铭记在我心中.  相似文献   

16.
我很怕在晚上八九点钟打开电视机,因为那时多半在上演些无头无尾的电视连续剧。尽管有的连续剧我只要看上十几分钟就可以明白人物关系和它说了些什么,但却没有兴致预测下一集故事情节的发展。因为只要经费允许,它们是可以没完没了地编下去的。“无端浪费别人的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如果鲁迅先生活到今天,怕是又要发这种感慨吧。如夏日一阵微凉的风吹来,我看到了北京电视台播出的老百姓系列短剧,那清新的哲思气度,那精致的艺术雕琢让眼睛和心灵得到了片刻休憩。这些电视短剧的题材都非常小,什么母亲领孩子上公园,孩子被误测了身…  相似文献   

17.
每当我看这幅照片的时候,总要一次次地把目光从照片上移开,我无法长时间地注视这样一个残忍的画面而无动于衷。这是一幅描写杀戮的新闻照片:两个黑人士兵正贴身"零距离"地枪杀一名同肤色的男人。它的文字说明如此简短:"九十月份发生叛乱的象牙海岸,科特迪瓦叛军处死一名有掠夺嫌疑的人。"这句一字不能删的文字,语气就像"九十点钟微风拂熙的海滩,约翰正和他的女朋友一起散步"一样冷静和平常。是的,对于这个从未停息过战乱和流血的世界来一说,这样的杀人画面因每天重现而变得平常,只是因为法新社记者Georges Gobet冷酷而真实地记录下了这一瞬间,只是因为这张照片获得了今年第46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PP)"突发新闻组照一等奖"而在这世上广为流传。对于摄影界来说,这是一个经典的瞬间;而对于世人来说,这是一个悲哀的瞬间。我想,面对这样一幅照片,哪怕你的眼光只是心不在焉地轻轻扫过,就会在瞬间被画面中被处决者的眼神所击中。这是怎样的一种眼神呵!在生命即将被强行剥夺前的刹那间,眼中的惊恐、绝望,以及看到拍摄者(旁观者)后的鸣屈和求救,一个生命在即将消逝前释放出来的全部能量,  相似文献   

18.
黄楚九是我从未谋面的曾外祖父,我是在他离世近二十个年头后,才来到这个世界的.知道他的名字,是在"史无前例"的"文革"中,而当时对他的所谓了解,则是来自张贴在父亲单位还有居所外墙上的大字报.无数触目惊心的字眼,至今仍然无法从我的记忆中抹掉:"奸商"、"万恶的资本家"、"剥削劳动人民的不劳而获者"……我实在不愿--回忆这些不堪人目的字眼.父亲因为有这样一个外公,也被那些造反派"顺理成章"定性为"资产阶级的孝子贤孙",甚至被打成"里通外国"的"特务",因为黄楚九的长孙黄绍组在台湾……我也自然被列为"黑五类",再加上我"划不清界限"而被认定不能成为"可以被教育好的子女",我的"阶级立场"遭到拷问,说我不能背叛自己出身的"资产阶级",说我不肯坐到"无产阶级"这一边.我实在不明白,一个我从未见过的人,怎么就会影响了我的"阶级立场"?而他又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相似文献   

19.
"讨厌我的有两种人:一种人是贪官污吏,一种就是不明白的人。我在保护他们的利益,他们却以为我在损害他们的利益。"面对外界的批驳,茅于轼说,骂人也是一种权利与自由,尽管粗暴,但需要尊重。因为一些不俗言论,茅于轼总是处于争议之中。崇尚绝对市场主义的他认为,现在的社会太浮躁,理性思维太  相似文献   

20.
成为你自己     
知道尼采是个疯子的人,远比看过尼采文章的人,多得多。我们怎样找回自己呢?人怎样才能认识自己?他是一个幽暗的被遮蔽的东西。如果说兔子有七张皮,那么,人即使脱去了七十乘七张皮,仍然不能说:"这就是真正的你了,这不再是外壳了。"一个看过许多国家、民族以及世界许多地方的旅行家,若有人问他,他在各处发现人们具有什么相同的特征,他或许会回答:他们有懒惰的倾向。有些人会觉得,如果他说他们全是怯懦的,他就说得更正确也更符合事实了。他们躲藏在习俗和舆论背后。从根本上说,每个人心里都明白,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事物,他在世上只存在一次,不会再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