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视民生新闻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挖掘新闻止于表层、节目流于世俗、同质化竞争严重、栏目风格单一等问题,探讨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空间,在民生新闻深度和广度上进行挖掘、在新闻品位上进行提升,致力于栏目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可为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天地和更大的可持续发展能量。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的发展对传统媒体形成巨大的冲击,针对这种情形我国不断加大对传统媒体改革的倡导,使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优势助力下获得更好发展,并更好地发挥社会职能。电视媒体作为传统媒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观众信任,特别是民生节目为群众提供了更可靠的与自身息息相关的信息。但是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信息结构,新媒体的信息获取更便捷、更及时,使电视民生节目难以满足群众的信息获取需求。针对这种情况传统媒体需要尝试与新媒体融合,加强对电视民生新闻编辑的创新,提升人们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关注。本文主要对电视民生新闻编辑内容进行分析,明确电视民生新闻编辑需要具备的能力以及当前民生新闻编辑现状,并探究融媒体下电视民生新闻编辑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3.
当电视民生新闻出现视点庸俗、形式单一、节目风格日趋雷同等问题时,如何突破瓶颈,补足民生新闻目前存在的短板,是民生新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尧弘 《今传媒》2013,(6):118-119
本文旨在探讨民生新闻的发展创新与提升。近年来,民生新闻已成为电视媒体提升新闻节目影响力和收视率的一个重要途径。该论文以北京电视台的知名民生新闻栏目《特别关注》为例,从三个方面分析民生新闻的发展趋势、民生新闻拓展空间、以及民生新闻的发展创新。同时,强调民生新闻一定要保持自己的节目特色,增加评论、利用网络等多媒体整合传播,多种形式寻求寻找民生新闻另类和谐的表达方式,来提升民生新闻的节目品质。  相似文献   

5.
民生问题作为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所重点关注的社会问题,随着新闻产业的不断发展,民生新闻节目的受关注程度也日益提高。收视率作为反映电视节目大众反馈程度的量化指标,其不仅可以反映传播者所传播信息的受众接受程度,同时也是体现节目发展价值的决定性因素。基于此,本研究从民生新闻的特点、节目收视率以及提高电视民生节目收视率的途径几方面进行了分析,期望以此来提高我国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整体质量,促进其收视率的稳定提升。  相似文献   

6.
电视民生新闻评论的现实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社会成就了民生新闻的繁荣,民生新闻则促进了国家与公民社会的良性互动。自2002年以来,以《南京零距离》为代表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在我国掀起了一股"电视民生新闻热"。究其原因,节目主持人在新闻中的评论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本文根据电视民生新闻评论自身定位、特点等方面尝试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预测,提出可持续性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曹莉 《视听》2018,(11):44-45
电视民生新闻主要从百姓的视角讲述新闻事件,深受广大电视受众的喜爱,在社会上形成了极好的口碑,一度风靡于全国各地的电视台。进入新媒体时代,媒介融合已经成为电视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生共存的必然趋势。电视民生新闻面临媒介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需要在节目内容以及形式方面进行创新,转变传统的新闻报道模式,促进电视民生新闻报道从"小民生"到"大民生"方向的转变,从而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媒介发展步伐,满足受众更加多元化的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8.
民生新闻历来是电视媒体的优势节目,自诞生之日起,由于其平民化选题、平民化视角和平民化诉求的报道方式,迅速圈粉,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但是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在改变传统媒体格局的同时,也使得受众的新闻接收习惯和信息获取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处不在的海量化新媒体新闻在民生新闻领域持续发力,不断分流着电视民生新闻的观众群体,使其收视率和社会影响力不断下滑.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电视民生新闻要在新媒体语境下获得更好的生存空间,必须创新改变,积极融入新媒体,实现电视民生新闻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9.
在媒介融合发展的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面临着如何应对竞争环境、如何适应网络时代、新闻内容、新闻形式、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等方面的问题与挑战。本文以《零距离》为例,就电视民生新闻存在的上述问题,认为应从新闻内容、节目形式及品牌等方面着手,让电视民生新闻获得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电视民生新闻要聚焦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创新节目的呈现形式和传播方式,挖掘视听语言的合理性因素渗透到节目中,提高新闻的艺术色彩,打造高质量的新闻节目。视听语言在电视民生新闻中的应用要从健全评估体系、创设批评氛围和提高媒介素养等方面展开,提高媒体从业者的道德素质,加强自律,为受众创设喜闻乐见的新闻节目,传递社会主旋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面对日益多元化的社会诉求,以及各级电视台之间白热化的竞争而产生的电视"民生新闻",从诞生以来不断改革发展的路径来看,可谓中国电视新闻发展的一个缩影。本文结合对广电总局的《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及《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的解读,探讨了电视民生新闻是否能成为新一轮卫视节目改革中的新生力量,民生新闻如何利用政策环境提升价值和平台,卫视频道是否能够真正发挥民生新闻的内核力量等话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电视受众的日益多元化,电视民生新闻正面·临发展瓶颈,其节目同质化、内容庸俗化、形式模式化等弱点目渐突出。如何实现创新和突围?本文着重阐述了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从正确理解其概念和定位,以及坚持关爱民生理念等方面入手,阐析提升民生新闻的品位的必要性,提出具体举措,以期提高此类新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新疆电视台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直播民生》来探讨民生新闻的美。笔者认为电视民生新闻应从选题美、视角美、形式美等方面来入手思考,从而体现节目整体的美。电视民生新闻要时时刻刻发现美、记录美、呈现美,达到追求美,亦即以美求真、以美向善,让真善美相互交融,给百姓带来更多、更高级的快乐。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分析了电视民生新闻的特点,以及电视民生新闻的重要社会作用,进而对目前电视民生新闻采访制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从而探讨了新时期电视民生新闻采访制作技巧,以促进电视民生新闻的个性化、特色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提高民生新闻质量之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贵平 《新闻前哨》2005,(12):40-41
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重塑国家媒体亲民有信的公众形象。但是不容回避的是,当下中国的电视民生新闻并不是一种成熟且具有独立新闻品质的新闻样式,如何正确认识和报道好民生新闻,如何在把握好民生新闻民本理念的同时,警惕新闻的“庸俗化”倾向,还有很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1.突出个性化,规避同质化。 电视民生新闻的同质化主要反映在不同地区的节目类型相似、缺乏地域特色和本土文化内涵;节目构成、主持风格、采编播手段、节目包装以至节目内容上都存在严重的趋同现象。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视民生新闻逐步成为现如今比较受欢迎的新闻形态,然而目前电视民生新闻在发展进程中遇到了一些麻烦和难处。在本篇文章中,主要分析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着重说明民生新闻要和深度报道良好融合,朝着公共新闻方向发展,合理使用新媒体传播工具,汲取时政新闻和社会新闻的实质内容,并留意民生新闻的采写及编排方式等,进而找到电视民生新闻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所谓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是指以民生为本,为公众解决问题或者给政府提供一些解决相关问题的建议的新闻节目。民生新闻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民众与政府的认可。现代民生新闻与原有的民生新闻相比,不仅具有民生新闻的特点,同时还具有自身的特色,在发展民生新闻时,一定要在结合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发展策略,从而有效地提高民生新闻的收视率。基于此,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本文重点对如何发展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作出考量。  相似文献   

18.
当前,电视民生新闻在传播意识上出现了一些误区。电视民生新闻要拓宽报道对象,提升电视民生新闻的品格,正确行使舆论监督职责,肩负起媒体舆论导向的责任,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9.
赵红勋 《新闻世界》2011,(1):113-114
电视民生新闻记者作为电视台传播信息的窗口,他们的素质关系到电视民生新闻的节目质量。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要想在媒体竞争的时代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提高电视民生新闻记者的素质。本文把电视民生新闻记者细分为电视民生新闻文字记者、摄像记者和出镜记者,并对他们所应具备的素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李嫚嫚 《今传媒》2014,(6):86-87
地方民生新闻与地域文化以及市民阶层的高度融合,使其得到普通民众的广泛关注,但其同质化竞争越来越严重,只有找准节目定位始终将"以民为本"的方针融入到节目选题、策划、主持人包装等等各个细节,才能使地方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获得更好的发展。本文从地方台民生新闻的现状入手,分析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其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