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本文旨在对“人类世”中自然与技术之间的新关系展开批判性反思,并将这一问题与人类学中最近关于“本体论转向”的辩论结合起来,以求超越被解析为现代性危机的自然/文化二元论。与人类学这一运动相关的“本体论政治”开启了非人类参与的问题。本文将这种人类学尝试与哲学家吉尔伯特·西蒙东的工作进行了比照,因为后者想要克服的恰恰是文化与技术之间的对立。根据西蒙东的观点,这种对立源自18世纪末现代性的技术断裂。本文分析了呈现于上述学者作品中的对立面(如文化与自然、文化与技术)之差异,以表明自然人类学(通过菲利普·德寇拉的工作予以说明)与技术哲学(通过西蒙东的工作予以说明)之间的对话在将自然与技术之间的关系重建概念化方面富有成效。本文试图表明,启动这种对话以及思考如何调和自然与技术的一种方式是发展宇宙技术的概念,并将其作为这两种思维趋势的公分母。  相似文献   

2.
21世纪,中国比较诗学(文艺理论)的文化转型,是一个巨大的世界性课题,也是一个不小的难题。刘介民的《中国比较诗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在文学观念转变的历史洪流中,提出重建中国比较文学,并假设了一个理论体系,在中西诗学对话中发现他们深层的诗学内涵。正如曹顺庆教授指出的:“总观全书,体系周密,框架宏大,中间却又多有细致入微的诗学对话分析,确实是一部关于比较诗学的难得之作。”(序7页)  相似文献   

3.
谢清果教授的新作《华夏自我传播的理论建构》作为华夏传播研究自主创新过程中的又一力作,开创了系统性研究华夏自我传播领域的先河。回到知识本源、回到“大传播”的追索彰显了谢清果教授华夏传播研究的智慧和洞见,多学科的视角体现了华夏自我传播的包容性与理论张力,与西方的对话则进一步打通了中西理论之间的割裂和阻塞。尽管在中西对话与理论建构中呼应着米德的自我杂念,但本土哲学议题的传播学阐释显然已经开拓了一个富有活力的研究领域,并将为华夏传播研究提供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4.
威廉·弗鲁塞尔的技术图像论位于其媒介哲学、传播哲学、翻译哲学、生存论哲学和后历史哲学的关键位置。从反思启蒙现代性、唯科学主义与超越二元价值论的立场出发,弗氏提出想象力与理性协调合作的批判思考方式,宣扬科学、艺术、哲学与创造一体的观念,主张通过技术图像及新的技术想象力重新整合现代性中真-善-美的价值观分裂、科学-技术-艺术的文化分裂和主客体的分裂,重构文明的“元标准”。从犹太-基督教伦理观、间性论与对话哲学出发,弗氏经由技术图像探讨自我与他者、自由与责任的关系,主张通过技术图像生成主体间关系空间、意义空间与真正的人道主义媒介。作为“后历史图像”的技术图像在文明的危机中诞生并成为其表征,又以自身的辩证能量而提供了弥合与救赎危机的可能。人类必须在对技术图像的批判中达成对自身的批判,在远程通信社会的革命中创造人道主义的后历史。在主体生成与在世存在的意义上,技术图像应被视为迈入后历史的人类重新定位自身、捍卫自由与创造新文明的“翻译”与“投射”实践。  相似文献   

5.
本体论进路是以基于本体论思维或由本体论衍生的一些理论为研究对象,进行剖析的研究脉络、研究方法或研究范式的统一。已有学者以本体论思想为本源,基于不同领域的具体理论,对组织学习开展了不同层面的研究。本体论进路常结合复杂系统理论、中国哲学中阴阳等相关理论,以"类比—关联—融合"的结构和程序深度分析组织及组织学习,从而使个人学习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更紧密连接,弥补现有理论的不足,为组织学习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并取得了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6.
<正>本书为全球化语境中的比较诗学研究著作,阐明了中西诗学对话的意义、条件与方法,梳理了历史上中西文论的交互影响,并对中西文论在文学形式、批评、阐释、接受与相关概念方面的诸种理论进行了具体的比较分析。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总体对话与实证变异”包括前四章,以实证的方式研究中国文论的他国化变异和当代西方现代文论中国化的变异。第一章就新时期文论四十年的现状,  相似文献   

7.
论编辑的本体意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刘青 《编辑学报》1995,7(4):226-229
“本体”是一个哲学概念,最早在古希腊哲学中,它具有“始基”、“始源”、“终极存在”、“本原”等意义。在哲学的长期发展中,各种不同的哲学对“本体”的理解有所不同,但它作为“存在”(终极的,根本的存在)、“本原”的意义始终不变。在当前的哲学本体论讨论中,有人提出了“物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以及统一这两种本体论的“物质实践一元论”等观点。  相似文献   

8.
建设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需从“概念”入手。加深对概念建构与阐释的认识论与方法论理解,对探索中国新闻学概念研究的理论、方法与技巧具有重要意义。概念史通过研究概念“鞍型期”的意义变化来理解历史发展规律;比较政治学概念分析通过对概念的跨案例适用情况分析,提出跨语境概念建构与分析的路径;实践哲学概念思辨重视概念本体论层面的自我反思与自我完善。这三种概念研究理论体现了历史学、政治学、哲学独特的概念思维方式,这为当下中国新闻学概念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视角与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9.
新诗自本世纪初诞生以来所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但是,新诗理论虽与新诗一同诞生,它却远不如新诗成熟。 要建立现代中国诗学体系的确太难。传统诗歌理论的历史那样悠久,成果那样丰厚,琳琅满目的“诗话”、“词话”令众多后来者顶礼膜拜、“超越”谈何容易。而且,自“五四”运动至新时期,我们又从西方引进了大量的诗学成果,西方式的有着广阔哲学背景的诗学体系,使众多习惯于感悟式、经验式的中国诗论家们宛若步入迷宫,只好惊  相似文献   

10.
图书分类法含有“从属、交替、等同、并列和相关关系”,主题法含有“属种、等同和相关关系”。前者是通过类目间的关系,使类目按学科内容的逻辑关系,由总到分,逐级展开,是一种等级的分类法。直接显示学科体系的逻辑关系,便于人们从学科内容的角度查找资料。后者是通过词语间的基本关系,将独立的、分散的主题词有机地联系起来,呈一种网状的结构,间接体现学科体系的逻辑关系,利于人们从事物的特指性去查找同一主题的各个方面的资料。由于二者分类的侧重点不同,采用的逻辑方法也不同,这种差别和它们自身的不同特点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论”自诞生起便伴随着无休止的争议和误解,大部分争议将这一概念视为分类标准,没能在麦氏的理论脉络中进行贯通式的思考,因而流于表面和片面。通过勾连“冷热媒介论”与麦氏的不同学术片段,本文发现这一观点蕴含了“将媒介视为背景”而不强调“媒介作为外观”的深层意蕴。作为“背景”的媒介观远远超前于传统的工具论媒介观并因此引发争议。从当下媒介哲学的角度来看,作为“背景”的媒介观强调了作为环境的媒介,却忽略了不同事物之间的连接、交转与调节,因而受到居间性媒介观的挑战。媒介的居间性和背景性之争显示了当代媒介理论快速的理论扩张所带来的学术认同上的混乱。  相似文献   

12.
金石 《青年记者》2016,(30):46-47
如今,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热点,重新塑造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时代话题.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我国现代化进程意义重大,确立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生态观,并以此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人类应对自然心存敬畏之情”决不是一种情绪化的表达,而是经过缜密的哲学反思且可受到科学支持的合理信念.培养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不仅需要一场伦理学革命,而且需要一场世界观革命.  相似文献   

13.
扈晓 《大观周刊》2013,(12):11-11
胡塞尔的“生活世脊”具有直观主观相对性、非课题化性、奠基性和主体间性的特征。马克思的生活世界观是实践的,立足感性、具体的现实生活,实现了哲学思维的根本变革,在实践的范围内解决主体间性的问题。比较可知,他的实践哲学已经超越了胡塞尔的“生活世脊”,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文化语言学在我国开始建立,至今已近20个年头,各方面的专著和论文很多。近日,由教育科学出版社新推出的《文化语言学教程》一书(以下简称教程),在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上又有了新的突破,这不仅标志着文化语言学的学科建设逐渐走向成熟,也预示着语言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的多元化时代的到来。文化语言学的研究对象究竟是语言本身,还是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对这一问题的不同界定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语言学流派,即“本体论”派和“关系论”派。本体论派认为,语言具有“世界观和本体论的性质”,语言决定文化,因此文化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  相似文献   

15.
张澜 《大观周刊》2012,(41):26-26
儒家哲学则是以“内在超越”为特征,仅仅靠人们自身的内在道德修养是很难达到完满的超越境界。 以“内在超越”为基础的“天道性命”之学说基本上是一种泛道德主义,它把道德性的“善”作为“天道性命”的根本内容,过分地强调人自身的觉悟的功能和人的主观精神和人的内在善性,要求人由其内在的自觉性约束自己。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智慧》一书,是由中国文化书院和中国和平出版社共同编辑出版的“台港学者文化研究丛书”之一,由台湾著名学者韦政通先生所著。 作者以其特有的视角,特有的思路和见解,论述了中西哲学的共性问题,因而使本书颇有鲜明的个性和特色,令人耳目一新。 开拓性自80年代初以来,大陆的学术界已开始分别研究中西哲学,并发表了不少有关的论文和专著。可是中西比较哲学的研究论著、论文近几年才受到人们的重视。台湾和香港的学者却早已注意了这个问题。如龚宝善的《比较伦理学》、韦政通著的《传统的透视》、《中国的智慧》,就是有关中西传统哲学比较的,具有开拓性的著作。这些著作的出版,有助于推动我国学术界对比较哲学的研究。正如韦政通先生所指出的那样,通过“中西文化的比较”,“可以较为深入地认清自己文化的优  相似文献   

17.
不论是个别走访,还是开座谈会,当记者的都不希望出现这样三种对话:“辩士的对话”、“哑巴的对话”、“聋子的对话”。 记者不是裁判 辩士,本是指能言善辩的人。这里所说的“辩士的对话”,是指个别走访中或座谈会上出现的争论,包括访问对象之间、  相似文献   

18.
法国媒介理论学者米歇尔·塞尔所建构的传播哲学,诠释了媒介中介性、噪音与混沌等信息传播与媒介研究的核心问题,进而打破了传统传播与媒介研究的界限,成为德法媒介理论研究的重要思想来源。本文以塞尔思想中的“信使”形象为主轴,通过描绘其所创建的“信使研究计划”来透视其传播哲学思想,并以作为本体论和作为方法论的赫尔墨斯为思考维度来勾勒其建立的“关系哲学”。在此基础上,将塞尔的传播思想与德布雷和克莱默尔等其他欧陆媒介学者的思想进行关联和对话,并思考在信使自身形式越发多元、媒介社会环境越发混乱的当下,塞尔的信使传播哲学具有什么样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媒介即环境”的隐喻出发,分析了媒介环境学和媒介生态学在媒介本体论上的差异。在分析媒介生态学作为一种生成性媒介论的洞见与局限的基础上,本文指出在波粒二象性的新实体观的指引下,应当打破传播动力学和静力学的边界,从而推进传播学科认识论的发展。在无序运动和“不可见”的媒介生态中,只有更努力捕捉作为媒介的元素、集合和模式,我们才能在不可知的逻辑中获得更多关于媒介和传播的知识。  相似文献   

20.
我们收听广播,常常可以听到播音员热情的声音:“各位听众,现在请听对话……。”“对话”是广播中常见的一种宣传形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科学知识》、《讲卫生》等知识性节目里,在《对农村广播》和对青年广播等一些专题对象节目中,都常常采用“对话”广播。“对话”广播生动活泼,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深受听众的欢迎。怎样播好“对话”呢?“对话”稿有什么特点呢?大家知道,“对话”稿件是通过人物之间交谈的形式来表达的。所以,“对话”广播的语言就要有人物的思想性格,它较之播其他稿件的语言要更通俗更口语化更朴实流畅。根据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