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莉 《新闻通讯》2009,(5):35-36
在国外,纪录片是随着电影一起诞生的。而人类学几乎是在纪录片出现的同时,就把摄影术引进了自己的学科研究中来。由此可见,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很早的渊源。人类学纪录片正是在此基础上产生,并成为一个独立片种的。同时,人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影视人类学也就此诞生。事实上,除了人类学片这个中介外,在世界历史上以及中国的特殊国情中,人类学的学科视野对于一般纪录片的创作同样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人类学纪录片”,顾名思义显然包括两个方面——人类学和纪录片,两者密不可分。但它既不等于人类学的传统文字表达方式,也不等同于人们日常熟悉的纪录片。就内容而言,人类学纪录片是人类学的、理性的,属学术成果。在这个意义上,与人类学书面著作等同,而与一般纪录片有异。从表述形式来看,人类学纪录片则又是鲜活的、形象的,与人类学书面著作的表述方式完全不同,而与一般纪录片相同。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人类学纪录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刚 《现代传播》2001,(4):99-102
在中国纪录片发展面临内容和主题的深化、表现手法的更新之际,人类学纪录片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新的天地,国内的一些先行者在这方面已取得了成功,实现了与国际接轨.那么什么是人类学纪录片?人类学纪录片又有几种类型?请参阅本文.  相似文献   

4.
在国外,纪录片是随着电影一起诞生的。而人类学几乎是在纪录片出现的同时,就把摄影术引进了自己的学科研究中来。由此可见,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很早的渊源。人类学纪录片正是在此基础上产生,并  相似文献   

5.
本文作者在组织《法国人类学纪录片》展映活动中,通过与法国著名影视专家的交流,对人类学纪录片的历史,与影像的关系,与一般纪录片的异同作了介绍,并表达了自己对几部片子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当下人类学纪录片的创作,因为业界学界商界众星拱月,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对于已有的人类学纪录片的创作的探索,是时候从文艺美学的视角进行人类学纪录片创作中相关问题的学理性思考了。本文试图从文艺美学视野出发,试图通过审美层面和方法论层面的思考,探讨如何使人类学纪录片的创作能够进入思辨的创作模式,得出人类学纪录片更清晰的创作规律和方法,进而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姚珺 《新闻世界》2014,(12):155-156
人类学研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同纪录片的创作有许多相通之处。人类学是研究人、人类文化以及人类社会的起源、成长、变迁及进化过程的一门学问。从人类学的视角来分析,纪录片的文化意义主要反映在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促使人类在文化变迁过程中的反思与自省以及内心对“他者”和“他文化”的理解与尊重等方面。人类学的这种整体论视角给纪录片的主题选择及拍摄方法提供了诸多启示,从而使纪录片的文化意义更为深刻。  相似文献   

8.
石倩 《新闻世界》2010,(9):180-181
本文以多次荣获国际奖项的《牧魂》为例,通过对其民族文化、情感性、结构、画面、拍摄手法等方面的创作特色的分析,概括出了人类学纪录片的创作特色,并探讨我国人类学纪录片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9.
"人类学纪录片"包括两个方面——人类学和纪录片,两者密不可分,但它既不等于人类学的传统文字表达方式,也不等同于人们日常熟悉的纪录片。科学性是人类学纪录片概念及学科能够确立的前提条件,在人类学理论指导下,研究主题包括人类发展过程中的生物性和文化性  相似文献   

10.
李文英  修倜 《现代传播》2016,(4):104-109
人类学纪录片是纪实与审美的融合统一,其审美创造机制在心理层面上源于创作者对被拍摄对象的理解、感悟而产生的创作冲动,在技术层面上主要体现为摄影和剪辑所带来的独特魅力,在艺术层面上主要以修辞和叙事的妙用来创造富有审美文化内涵的影像符号。审美创造机制的综合作用使人类学纪录片得以超越"政论性"的话语模式,呈现为带有某种意识形态色彩的审美幻象,在真实的风景下潜藏着品读不尽的审美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个现象:国际获奖作品多为文化人类学纪录片 中国当代纪录片的繁荣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一些优秀纪录片在国际上的频频获奖为此提供了充足的例证.  相似文献   

12.
人 ,是自己研究的对象 ,又是自己创作的作品。前者为人类学 ,后者为人类学纪录片。人类学是人类的一面镜子 ,人类学纪录片是镜子中活动的人。人类学用眼睛看世界 ,这个世界叫存在。人类学纪录片用镜子看世界 ,这个世界叫真实的存在。人类学是用已知的东西 ,解开未知的东西 ;人类学纪录片则是要用未知的东西 ,证明已知的东西。实地调查一向是人类学的基石 ,人类学纪录片是要在这块基石上盖房子。人类学是在科学时空中认识人自身 ,人类学纪录片则是要把人放在感受的时空中 ,认识科学。人类学是通过人类探寻科学 ,人类学纪录片则是通过科学探寻…  相似文献   

13.
李文英 《现代传播》2017,(11):102-105
探讨中国人类学纪录片的叙事表达机制,可从叙事伦理表达机制、时空叙事机制和"元叙事"传播战略等方面展开。叙事伦理机制体现在讲故事的策略和叙述伦理;时空叙事机制强调突破传统叙事形态,关注时间叙事和空间叙事的延展性;"元叙事"传播战略侧重于话语表达与"讲好中国故事"的关系互动。中国人类学纪录片叙事表达应超越西方文化表征体系,建构叙事的"中国话语"。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末电影的发明凝结了很多人的智慧,爱迪生、卢米埃尔兄弟等诸多前人发明电影是为了记录人类创造的历史和文化,抑或是为了给单调乏味的人类生活增添一些乐趣,我们无从了解。而敏锐的人类学家几乎在电影诞生的同时也意识到了这种光与影结合的技术在田野调查、教学研究以及保存异文化模式方面具有文字所无法比拟的表现空间。 本文主要结合西方影视人类学的发展脉络,概略回顾了人类学纪录片在中国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史,并对一些重点作品进行了分析。对人类学和纪录片这两个源自西方的概念在中国语境的不同解释也作了一番探究。此外还从人类学田野研究的角度阐述了“参与观察”对纪录片创作的意义以及未来人类学纪录片在中国的走向。  相似文献   

15.
彭燕飞在仲国电视》(98.2)撰文,对人类学题材的纪录片进行思考。作者认为,《最后的山神》、《沙与海》、《回家》等一批作品与国际上的经典作品《北方的纳努克》、《巴卡丛林中的人们》等均在远离文明态的现代地带倾注了人类学关怀,体现了纪录片取材策略的两个转变:世界意识和真诚的受众关怀。主要体现在:1.边缘化题材本身蕴含丰富的人文内涵,具有人类学研究的文献价值、将边缘题材置于与之共时的现代文明语境中审视,对过去时态的文明形态的现在时关注,使其具有历史的厚度和现代意义。2.边缘化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人类生存发…  相似文献   

16.
藏族纪录片是华语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轨迹映照出传统藏族社会政经、宗教、文化、生计等多方面的变迁脉络,以及藏人心理的嬗变.转型期的藏地民族志影像以镜头语言来诠释地方文化,揭示其内涵和结构关系的过程,并承载了与以往不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成为连接不同族群的文化纽带和一种可分享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7.
文化人类学与纪录片是两个本体,而在一部文化人类学纪录片中,文化属性与影像的本体属性同等重要.由国务院新闻办策划监制,历时两年摄制的《第三极》是一部大受好评的文化人类学纪录片.基于受众本位的视角,以5390条影评文本作为研究对象,利用NVivo11软件工具进行文本分析,研究发现《第三极》的成功得益于参与关系的建立、生态文明的传播以及传统与现代的联动,但也存在人类学方法论缺失的问题.为了使相关文化人类学纪录片能进一步发展,建议基于叙事结构的完整性,从"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光"出发,深描研究对象所创造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社群文化.  相似文献   

18.
作为人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影视人类学主要研究的是民族文化的视觉表达形式。影视与人类学的结合,不仅是对人类文化的记录和保存,同时也是对人类文化的一种再现和阐释。本文运用影视人类学的相关知识来分析记录中国秦岭山脉深处农村婚嫁习俗的纪录片《婚事》,解读其所蕴含的影视人类学的表现内容与创作手法,以及充满影视人类学的影像语言。  相似文献   

19.
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人类各民族创造的文化,以揭示人类文化的本质。使用考古学、人种志、人种学、民俗  相似文献   

20.
非遗微纪录片,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文化事象、传承主体在微纪录片的形式下进行叙事建构的文化影像志。借助于影像人类学对特定社群文化的研究与表述能力,表达出具有丰富文化描述和理论阐释价值的影像文本。从叙事策略、传播逻辑、文化传承三个不同侧面出发,以影像人类学的视角,分析微时代下非遗微纪录片生产、传播、延续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