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席子佩卖掉《申报》办《新申报》依然失败中国报纸历史最久的《申报》是史量才从席子佩手中买进的。席卖出《申报》后很懊悔,乃想方设法,请穆安素律师向法院起诉,说他卖的只是报馆产业,《申报》二字商标并未卖与史量才,因此史不得用《申报》名称出版报纸。结果史败诉,又拿出一笔钱付给席子佩,作为承购商标费。席得了这笔钱,心有未甘,拟再办一张《新申报》以与《申报》抗衡。他与我父是知交,要我兄去帮他办报,我父以不办同样事业婉辞。《新申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报刊史上,人们称德国马德堡出版社发行的《德国马德堡新闻》为最长寿的报纸。该报于1626年创刊发行,直到1955年才停刊,出版发行时间长达329年,跨越了4个世纪。在我国报刊史上,人们普遍认为《申报》是出版发行历史最长的报纸。《申报》全称是《申江新报》。《申报》是英国商人美查等人于1872年4月30日在上海创办的。1909年,申报总经理、买办席子佩购进《申报》股份,使这张报纸成了完全由中国人办的报纸,1912年席子佩将报社股份转让给史量才,次年由史量才接办。1949年上海解放后该报停刊。《申…  相似文献   

3.
公元1909年,申报馆主持人席子佩盘进外国人主持的申报馆后,因不善经营,加上当时南北军阀交战,工商业停歇者甚多,市面萧条。上海银根奇缺,席氏不能维持,1912年对外声言欲将申报馆产业盘给他人。当时服务于教育界的史量才与席子佩商量后,出资12万元,盘进申报馆全部产权。史氏盘进全部产权后,即积极主持《申报》出版事直,因史氏不仅熟悉新闻事业,且极善经营,使《申报》营业日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史量才诞辰110周年,也是他在沪杭公路上惨遭特务狙击暗杀56周年。史量才生平的主要事迹,已广为传播,本文主要介绍史氏用人之道,以表示对这位报业巨子的怀念。 1912年秋,史量才等人盘下了老牌《申报》,便多方罗致人才。接办伊始,他凭借《申报》原班人马的老经验和实力,留聘了原馆主席子佩为经理。他自任总经理。由于席不精于业,且好挥霍,便以其不可依赖而解聘,遂以高薪聘请了留英青年张竹平。张专攻机械通道管理,他不负总经理所望竭尽全力,把业务在短期内搞得欣欣向荣、蒸蒸日上,成了《申报》兴旺发达的股  相似文献   

5.
史量才经营时期的<申报>概况 <申报>是1872年由英国人在上海租界创办,是我国第一张具有现代意义的报纸,江南穷乡僻壤的老百姓几乎把它当成报纸的同义词,俗称"申报纸".①1912年,正值壮年的史量才在张骞等实业家的支持下,以12万元从席子佩手中接管<申报>,自任总经理.自此,掀开了<申报>发展史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6.
《申报》在1872年4月30日创刊于上海,是我国出版最早的报纸之一。该报原为英国人美查(E.Major)所办,美查回国后,由席子眉、席子佩兄弟接办,但仍沿用外商名义发行。史量才于1912年以十二万元的代价盘进该报,才真正成为中国人自己经营的报纸。接办初期,史仍任席子佩为经理,不久,改任张竹平为经理,自任总经理,努力经营,使报纸渐有起色。  相似文献   

7.
△清末民初被上海报界称为‘四大金刚’的是:《申报》的席子佩、史量才,《新闻报》的汪汉溪,《时报》的狄葆贤。△外国传入中国的第一本新闻学著作,是日本松本君平著的《新闻学》。这本书于一九○三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出版。  相似文献   

8.
刘晓堂 《青年记者》2017,(12):104-105
1872年4月30日,《申报》由英商美查等人在上海正式创办.1909年,《申报》被席子佩收购,从此为国人所有.1912年史量才接办《申报》后,坚持“外觇时代之需要,内课本身之使命”的办报理念,《申报》开始进入“壮年英俊有为的黄金时代”.①1925年,《申报》的销量即已达到10万份,后逐年增加,1928~1934年基本保持在15万份左右,为全国销量最多的报纸,⑦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报界巨擘.  相似文献   

9.
李宁 《青年记者》2016,(27):113-114
《申报》本是英国商人美查为谋取商业利益而创办的一份中文商业报纸,于1872年4月30日创办于上海英美租界内。1912年,老《申报》在时任老板席子佩的经营下收益大不如前,销量日渐下滑,史量才就此接管经营《申报》,开创了《申报》辉煌经营的22年,将其发展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报,并尝试建立报业托拉斯。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国内学界对史量才"史家办报"思想的研究存在某种片面性,以至完全忽略了美查时期《申报》(1872—1889)对史量才时期《申报》(1912—1934)的示范作用。文章通过比较美查、史量才两个时期《申报》的新闻报道,认为史量才的"史家办报"思想实际上是对美查时期办报理念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史量才与《申报》的发展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史量才以及《申报》的历史地位,同时站在时代高度,从史量才与上海文化的关系、意义,史量才的文化自觉精神、经营管理策略等角度切入,多元化解读《申报》和史量才,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新史料和新方向。  相似文献   

12.
史量才(1880年1月2日-1934年11月13日),原名家修,祖籍江苏江宁人。中国著名报业家,上海《申报》掌门人。1934年11月14日,他在从杭州返回上海的途中不幸遭到暗杀。那么,军统特务为何要暗杀报业大王史量才呢?这还得从史量才与蒋介石的积怨说起。  相似文献   

13.
《申报》与史量才在中国报刊史上都赫赫有名,史量才经营《申报》有道,其经营策略因报纸发展处于不同发展阶段而异。本文对史量才时期《申报》的经营策略及其对现代媒体的借鉴意义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14.
《新闻与写作》2005,(7):34-34
史量才(1870至1934),祖籍南京,生于上海。1912至1934年主持《申报》,1929至1934年主持《新闻报》。1912年.三十二岁的史量才买下《申报》。接手后大力进行改革.延揽人才,实行企业化经营。《申报》在史量才主持期间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办流通图书馆和业余补习学校.出版《申报丛书》、《申报年鉴》,编绘《中国分省地图》、《中华民国新地图》等。  相似文献   

15.
问题由来:质疑另一个史量才爱国报人史量才在75年前,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于沪杭公路畔的翁家埠。史量才遇害原因是其坚定的抗日主张与行动为国民党当局所不容。历史已证明:‘九一八’事变是《申报》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①而《申报》的转变又源于总经理史量  相似文献   

16.
史量才与普利策分别是中、美报业史上的巨子,两者经营的《申报》与《世界报》创造了各国报业史无前例的辉煌。史量才接手《申报》的22年间,《申报》的发展达到了巅峰。《申报》1933年突破15万大关,达到旧中国报纸发行量的最高数。  相似文献   

17.
史量才     
正史量才(1880—1934年),杰出的商人、教育家和报业巨子,上个世纪初中国最出色的报业经营者。作为上海的报业大王,史量才曾经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国有国格,报有报格,人有人格。"1908年任《时报》主笔。辛亥革命爆发后,参加江苏独立运动,清理江海关财务,后被选为江苏省议会议员。1912年,史量才与张闳、应德謇、赵凤昌等合资,以12万元购买了《申报》。接办《申报》后,史量才出任总经理。为了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抱负,不受掣肘,1916年,他收购了合资人的股权,独家经营《申报》,为了改变《申报》经营欠佳的  相似文献   

18.
马庆 《当代传播》2011,(4):35-38
长期以来,国内学界对史量才“史家办报”思想的研究存在某种片面性,以至完全忽略了美查时期《申报》(1872—1889)对史量才时期《申报》(1912-1934)的影响.本文通过比较美查、史量才两个时期《申报》的新闻报道,认为:史量才的“史家办报”思想实际上是对美查时期办报理念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史量才是中国新闻史、特别是中国报业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报人。在他的经营下,《申报》走向了辉煌时期。本文通过对中国学术期刊网数据库收录的研究成果调查发现,关于史量才及《申报》发展的研究多且杂,并以结合民国时期报业环境研究为主,与当下新媒体环境内容研究结合较少。因此本文就史量才的生平、"史家办报"思想、《申报》经营策略、史量才故居以及史量才之死等几个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改进空间,期待对未来新闻史研究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一、史量才与《申报》 史量才(1880~1934年),江宁县湖熟镇杨板桥村人。其父史春帆是个商人。1899年,史量才考入松江府娄县为附生。后因受戊戌变法思想的影响,放弃了科举致仕道路,开始研究日文及理化等近代科学。1901年秋,考入杭州蚕学馆,毕业后致力于教育事业,任上海育才学堂理化教员,后又在兵工学堂、务本女学、南洋中学等校任教。1904年,他在上海创办女子蚕桑学堂,开我国女子科技教育之先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