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公报》(桂林版)的言论选题注重新闻性,以宣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为重要宗旨,善于从小处入手,重点关注了美国、前苏联、英国、日本等主要参战国家的战情局势以及国民政府的战时外交、宪政运动等选题.特别是对国民政府的舆论监督比《大公报》(重庆版)更为自由和开放,成为《大公报》(桂林版)言论的主要特色之一.  相似文献   

2.
《大公报》(桂林版)言论在体裁上主要包括社评、星期论文、短评、读者论坛和读者投函.此外,《大公报》(桂林版)在言论上杰出的说理艺术和富有感染力的行文,被读者广泛称颂.  相似文献   

3.
<大公报>(桂林版)是抗战的产物.1939年,新记<大公报>成立了桂林办事处.原驻粤办事处的王文彬,在广州沦陷前撤退到桂林,负责桂林办事处的各项事务.1941年3月15日创刊<大公报>(桂林版),每天出版一期,每期共四版.头版通常刊登广告,创刊之初曾刊登过一部分社评;第二版刊登社评、重要的国际和国内新闻,每逢星期一还专门刊登星期论文;第三版刊登专论文章、长篇连载通讯、桂林本市新闻、短评和部分国际新闻;第四版刊登副刊、广告和其他省市的新闻.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桂林"文化城"成为大后方的出版中心和国统区抗战舆论的前哨阵地.在颠沛流离的非常态社会环境下,文化的市场生存与社会责任的坚守显得更艰难可贵.《大公报》(桂林版)的诞生是抗战时局推动下的产物,承担着抗战文化信息传播的重要责任.对于抗战时期出版史的研究,因史料的散佚,而让诸多学者面临"无米之炊".抗战时期的出版广告则为我们打开一个研究战时出版活动的新视窗.本文试图从《大公报》(桂林版)出版广告这一视角切入,多维度考察抗战时期桂林的文化生产情况,探寻非常态环境下书业生存的策略以及复杂时局影响下的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5.
早在抗战爆发之初,新记《大公报》就十分重视战地通讯.一批年轻力壮、勇敢无畏的记者冒着枪林弹雨上前线采访,其中成绩显著的有:范长江、孟秋江、陆诒、杨纪、高公、徐盈、赵惜梦、李天炽、张高峰等.《大公报》(桂林版)创刊后,战地通讯主要由杨纪、杨刚、高集和黄仁宇等人撰写.特别是杨刚写的《战地通信》系列,不仅在当时轰动一时,在今天看来,仍是研究抗战时期军队前线生活不可多得的宝贵史料.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大公报>(桂林版)凭借时效性强的新闻专电在桂林新闻界独树一帜.当时,桂林市地区的通讯社较多,包括:国民党中央通讯社桂林分社,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际新闻社、工商通讯社(附设于国际新闻社)、救亡通讯社(附设于救亡日报社)等.  相似文献   

7.
抗战时期《大公报》(桂林版)的长篇通讯,题材十分广泛,不仅颇具时效性,而且写得生活鲜活,深受读者的欢迎。早在桂版创刊之初,《大公报》的总编辑张季鸾就用老兵的笔名发表《重庆通信》。总经理胡政之参加国民政府的访英团归国后,曾于1944年4月19日起连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大公报》头上顶着“小骂大帮忙”的帽子,并且因在抗战初期的“缓抗”言论,历来饱受批评,这些事实容易给人们一种误解,即《大公报》宣传抗战不力。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虽然由于抗战时期战事频仍,《大公报》的出版地一再变迁,由津至汉、渝、至港、桂;由于战时纸张匮乏,版面也一再缩小,由十四版缩为四版。  相似文献   

9.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停战诏书;9月2日,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舰"密苏里"号上举行;9月9日,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南京举行;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全面胜利.而在1945-1948年期间,<大公报>每年都于上述日期前后发表纪念抗战胜利的言论(1949年以后,<大公报>津、沪、渝版相继停刊).本文拟以年份为顺序对<大公报>的此类言论进行概述,并进行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0.
抗战时期,《大公报》(桂林版)高度重视国际通讯报道.该报在欧美和南洋等地分别派驻了萧乾、马廷栋、黎秀石、杨刚、朱启平、严仁颖、张鸿增、郭史翼、吕德润等一批优秀的记者,采写在当地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所见所闻.尤其是萧乾的英国通讯,在当时颇受读者欢迎,值得我们注意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梳理了《大公报》副刊(津版时期)的学术研究状况,选取《大公报》中文学艺术方面涉及的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对《大公报》副刊的研究进行了综述。藉此开拓出一种研究的新模式,以弥补文献信息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12.
为了及时报道和鼓吹抗日,《大公报》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做出了重大的牺牲。首先是在强敌压境的情况下,先后被迫委弃了五处馆舍。《大公报》在抗日战争爆发前,只出有天津、上海两个版。抗日战争时期,除这两个版外,又先后增出了香港、汉口、重庆、桂林等四个版。这四个版都自备馆舍,分头编辑,分头出报。到了抗战后期,除重庆版继续出版外,其余的五个版都先后被迫停刊。天津版停刊于1937年8月5日,汉口版停刊于1938年10月18日,上海版停刊于1938年12月14日,香港版停刊于1941年12月13日,桂林版停刊于1944年9月12日。每一次停刊和相应的转移,都要损失…  相似文献   

13.
徐惊奇  陈林 《东南传播》2015,(6):142-144
重庆版《大公报》因抗战这一特殊历史和陪都这一特殊地位,舆论影响相对较大,1941年荣获密苏里奖章后,在国内外更具威信。在1941-1943这处于抗战相持阶段中具有转折意义的三年,重庆版《大公报》对中国抗战外交产生了重要的政治影响。  相似文献   

14.
媒体批评政府和官员的限度,是衡量新闻自由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对1912至1916年间《大公报》的言论栏目进行抽样分析,本文发现其时该报享有较高程度的新闻自由。根本原因有二:一是当时的国家-社会关系使得言论尚有自主空间;二是《大公报》的言论责任观使其立言尽可能公允清楚。  相似文献   

15.
抗战时期《,大公报》作为中国中间势力的舆论代表,代表着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在抗日战争爆发以前,她本着“言论报国”“、新闻救国”的办报志向和“文人论政”的办报信条,拥戴国民党蒋介石为国家中心,积极反苏反共,对国民党又骂又帮。“七七事变”爆发后《,大公报》本着“民族至上,国家至上”的原则,义无反顾地成为“百折不挠的主战派”,公开主张“和日阀撕拼”“、打到日本服输认错,悔过自拔”。整个抗战期间《,大公报》为共赴国难,曾经5次搬迁,天津、上海、汉口、香港、桂林等馆的资财设备,全部委弃,历尽艰险,没有在敌人统治下办过一天报…  相似文献   

16.
牛济 《新闻知识》2001,(6):48-49
周恩来和张季鸾都是留日学生,但他们之间的交往,却是在抗日战争爆发的第二年,即 1938年于武汉开始的。   1937年“七七事变”后,张季鸾预料上海必将失陷,决定增出《大公报》汉口版,“以树立战时言论之中枢”。“八一三事变”后四日,仅率两位同人,冒险离沪,“舟车毛驴,病不辍行,兼程抵汉”,终于 9月 18日创刊《大公报》汉口版,并独力主持该版言论。翌年 1月 11日,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与积极努力下,《新华日报》也在汉口创刊发行,它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唯一报纸。 10月 17日日军逼近武汉,《大公报》汉口版…  相似文献   

17.
抗战全面爆发后,桂林一度成为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文化中心,享有"桂林文化城"的美誉。据统计,当时集结在桂林的作家、画家、音乐家、戏剧家和新闻工作者等,多达1000余人,其中闻名全国的近200人。①大批新闻工作者到达桂林后,或继续出版原已出版的报纸,或创办新的报纸。这一时期,先后有《大公报》(桂林版)、《广西日报》、《扫荡报》(桂林版)、《救亡日报》等多达16家大小报纸发行。②同时,中央通讯社桂林分社,国际新闻社(以下简称"国新社")、工商通讯社、救亡  相似文献   

18.
从1941年—1942年桂林人公报和桂林大公晚报先后筹办、创刊,直到1944年9月晚报停刊,9月日报全部毁灭,共出版了三年多,我是自始至终参加,亲身经历的。当时我担任日报和晚报的发行人,对外代表本报。但在报馆内部,我是副经理。主要是总经理胡政之总揽一切。1942年春天,由于日本侵略军侵占香港,香港大公报停刊,金诚夫、徐铸成撤退到桂林后,即分任桂林大公报经理和总编辑,直到大公报停刊。因此,桂林大公报的主要情况,虽然事隔近四十年之  相似文献   

19.
旧大公报是新中国建立之前在国内外影响最大的一家民间报纸。它拥有沪、津、渝、港四个版,合起来日销20万份。这个数字今天看来不足为奇,在当年的报业中却是首屈一指的。大公报的特色是它的言论、通讯和副刊,这是就报纸版面而言,它的事业所以蓬勃发展,则由于它善于经营管理。 1926年,胡政之、张季鸾、吴鼎昌三人接办天津大公报时,这是一家歇业已久,藉藉无名的报馆。他们接手以后,由于版面不断创新,一年后,就由日销二三千份上升到万份,并远销港穗各地。抗战前开创上海版;抗战后又创汉口版、香港版、重庆版、桂林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国内政治局势动荡,发生了许多事关民族存亡的大事件。作为当时中国南北两家知名度最高的报纸,《申报》和《大公报》也分别在史量才和张季鸾的主持下,影响力达到了整个报纸历史中的高峰。本文将以一些具体史实为例,分析两报在这一时期报道和言论方面的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