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由广播电影电视部、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曲艺家协会联合主办的“相声艺术大师侯宝林从艺65周年研讨会”,2月6日上午在广播电影电视部举行。中国相声艺术大师、语言大师侯宝林在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生涯中,怀着“把欢笑带给观众”,“把最好的艺术献给观众”的强烈愿望和满腔热情,创作和表演了《戏剧杂谈》、《戏曲与方  相似文献   

2.
磨练中成长,平凡中坚守,静下来沉思,在实践中彰显价值。热爱、执着,敬业、探索,在主持的道路上我将孜孜追求、勇往直前。探索语言之美,传递正能量,让语言艺术永放光芒。主持人述评:让快乐常在,让笑声永恒;探索艺术精髓,感受艺术魅力。当人们还在对他的相声意犹未尽时,他却以主持人的身份活跃在综艺节目的舞台之上。从相声演员到主持人的华丽转身,他都是一位将欢乐带给了观众、将正能量传递给观众的人。相声、编剧、制片、主持、表演看似不同的艺术形式,他都能融会贯通、有机融  相似文献   

3.
谭小梅 《大观周刊》2011,(27):26-26
1中国特色词汇翻译的难点 语言是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形成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土壤。文化的真正意义对于本文化群体来说那是再熟悉不过的东西了,但是对于不同文化的群体,则是非常陌生的。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语言群体,于是,当不同语言群体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就产生了词汇空缺,即无法在非本族语言的范围内寻找到能够表达其意思的相对应的词汇,而这些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上。  相似文献   

4.
相声艺术渊源百年,深受中国老百姓的喜爱,但其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进入低迷状态。陈去相声自身的原因,现代传播方式的变革对相声艺术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5.
钟春林 《新闻传播》2010,(1):123-123
"播"与"说"是两种不同的新闻播报方式。所谓"播",它是一种语言传播样式,因为它的创作依据是新闻稿件,表现为语音规范、语言书卷化、样态有限、语体结构严谨、对语境依赖性不强。典型的栏目有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国新闻》以及各省台《新闻联播》等。  相似文献   

6.
王青 《兰台内外》2012,(1):60-61
新春佳节,中国广播说唱团的相声演员刘伟、郑健和单弦演员马增蕙受邀走进北京电视台,讲述了一代笑星侯宝林、刘宝瑞、郭全宝和李文华生活中的逗乐事儿。这些顶级笑星不仅相声说得好,他们在台下抖出的"包袱"也同样令人捧腹。  相似文献   

7.
从50年代起,马季(1934~2006)就在广播里逗人们笑;80年代,又在电视里逗人们笑。他还发明了小品,参予设计了头几届的春节联欢晚会语言类节目。回忆起他,人们应该微笑。在相声界,马季承前启后的地位无可撼动。无论是北京、天津,还是东北,相声门中人对他心悦诚服。有些争议声来自部分相声爱好者:关于由他开创的歌颂型相声,把相声推向电视的功过,与师傅侯宝林的关系,以及“马家军”在相声衰落中的责任。不管怎样,马季是新社会的人,他说了50年的新相声,是新相声的一代宗师。他的个人荣辱,也都关于这个时代。  相似文献   

8.
相声是一种特殊的以语言为主要表达形式的喜剧性艺术。关于相声的研究比较少,且主要从语用、交际和修辞等语言方面,分析相声话语风格,采用的语用策略,实现的幽默效果。本文试图采用认知语言学中Fillmore的框架理论研究相声的对外翻译问题。通过对范畴体系中框架理论的介绍,文化与思维关系的分析,指出相声翻译讲求内容的情景和语境,借助人类思维框架模式的普遍共性特征指导相声翻译,可以实现翻译理论的功能对等原则,具有很好的解释力。由于中西方文化依然存在一定差异,框架理论的解释力也有局限性,因此需要迁移框架模式,再进行翻译,才能有效实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闲话保镖     
好像有一段相声就叫<大保镖>,两个人刀枪剑戟一通白话,还真说出了保镖是怎么个意思.  相似文献   

10.
有位哲人说过: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决定语言的是思维。要想有经典的语言,就要有超人的思维。写新闻报道,就得运用语言,要想写出新闻精品,就要有超人的思维,善于运用好新闻语言。运用语言是一门艺术。报道一件事或一个人,词语丰富的人,写出来的新闻就有声有色,有血有肉,具有可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广播属于"听觉艺术",这已被人们广泛认同,因为广播是通过声音来传播的。语言、音响、音效等,是声音的不同表现样态。声音是通过人体的听觉器官来完成接收的。优秀的广播节目给人以美好的听觉享受。广播自然属于"听觉艺术"。然而,笔者以为,除此以外,广播节目还应属于包括"视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人体各种感官感受在内的"感官艺术"。  相似文献   

12.
李体 《新闻窗》2011,(4):73-73
人们常说:"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导语就起着"皮"和"题"的作用,因此,新闻导语要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提高新闻传播的社会效果,就必须以受众的心理要求为依据。西晋文学家陆机说过:"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相似文献   

13.
许多人对于曲艺的具体品种比如相声、评书等,应当说是比较喜爱又比较熟悉的。但对由这些艺术形式统属的艺术门类——“曲艺”,则充满了误解与偏见。读完吴文科的新著《中国曲艺艺术论》,我深悟“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吴著可以说为我们全面深入地了解曲艺提供了一个比较完备的学术平台。  相似文献   

14.
陈玉东 《现代传播》2006,(4):151-153
可以这样说:广播电视传播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职业语言或艺术语言,它有自己特殊的语言表现手段和表现方式,从语音标准的清晰、圆润、流畅到语言表达方式的特殊要求,都有别于日常口语。它丰富的表现力和变化性体现在语音清晰圆润基础上的特有变化和表现手段上。就像唱歌,广播电视语言(特别是对语言要求比较严格的新闻等节目)犹如艺术歌曲,对吐字行腔有着特殊的讲究,对情感内容的表现有着特殊的手段,从发声学的角度说是讲究科学的,从语言表现的角度说是讲究艺术的。传播语言既有它的传播学意义上特点,也有它语言艺术意义上的特点。正是传播语言负…  相似文献   

15.
传统艺术脚步沉重 曾几何时,评书、相声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就象现在的流行歌曲在年轻人心中的地位一样。评书大师的名字甚至比现在最红的流行歌星的名字还要响亮。孩子们中午放学,空着肚子拼命地往家跑,为的就是12点钟的评书。下午上学.带着满肚子的午饭往学校跑,就是因为听了1点钟的相声,怕上学迟到。可以说,当时的评书、相声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每年春晚,由小品和相声组成的语言类节目都是一大亮点和看点。集合诸多"娱乐"元素的春晚小品,其独有的语言魅力让人咀嚼、品味。可以说,这类节目是不可多得的话语研究语料。  相似文献   

17.
每年春晚,由小品和相声组成的语言类节目都是一大亮点和看点。集合诸多“娱乐”元素的春晚小品,其独有的语言魅力让人咀嚼、品味。可以说,这类节目是不可多得的话语研究语料。  相似文献   

18.
有位哲人说过: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决定语言的是思维.要想有经典的语言,就要有超人的思维. 写新闻报道,就得运用语言,要想写出新闻精品,就要有超人的思维,善于运用好新闻语言.运用语言是一门艺术.报道一件事或一个人,词语丰富的人,写出来的新闻就有声有色,有血有肉,具有可读性和感染力,相反,语汇贫乏的人,写出的报道就干巴、枯燥,令人厌读.  相似文献   

19.
李芳 《视听界》2014,(3):110-112
"中国梦"是国家民族的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电视剧的创作,是精品电视剧创作实践中的主题化阐释,其核心是"精品",是艺术性、思想性、观赏性的统一。就文艺范畴而言,精品是指在精神层面和影响力上能直指人心的,并且寄寓了时代意义、人文关怀和核心价值观的、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精神产品。电视剧精品则是指思想深远,有丰富的信息量和文化含量,艺术精湛、制作精良,  相似文献   

20.
王芳玲 《采.写.编》2020,(1):150-153,132
相声语言中很多桥段的设计,都离不开语用学方面的理论。岳云鹏作为近几年的相声届新秀,不仅继承着上一代相声大家的优良传统,也在不断地进行突破创新,文章以岳云鹏、孙越的相声为例,通过手写记录相声台词,从语用学角度出发对相声台词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简单探讨了言语交际原则在相声语言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